注册找回密码

国学复兴网 首页 国学投稿 国学文章 查看内容

从“道不同,不相为谋”看孔子教育之道(作者:谭清风)

2019-12-10 21:21| 发布者: 国学在线| 查看: 2732| 评论: 0|原作者: 谭清风|来自: 作者投稿

摘要: 从“道不同,不相为谋”重剖孔子的哲学思维与教育之道谭清风很多人说,《论语》没有严密的逻辑性,东一句“子曰”,西一句“子曰”让人很难想象出来上一句与下一句间到底有什么实质的关系。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 ...

从“道不同,不相为谋”重剖孔子的哲学思维与教育之道

谭清风

 

   很多人说,《论语》没有严密的逻辑性,东一句“子曰”,西一句“子曰”让人很难想象出来上一句与下一句间到底有什么实质的关系。 

   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造成“没有逻辑性”的错觉,除了《论语》本身的结构让人难以理解外,还有很大原因是《论语》的注释者们对论语段落进行了过度的肢解分割,并且断章取义式的解读,进而一错再错,让其中一些原本富有深刻逻辑内涵的段落也变得面目全非而无法体认了。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论语·卫灵公》最后几段话,这几段话间就有着极具结构性的逻辑关系, 原文如下: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辞达尔已矣。”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有教无类,按照通俗的解释,这里孔子首先指出了教育的公平性。尽管人的天赋、秉性等各有差异,但通过教育却可以逐渐弥合这种差别。

    但是,在孔子的孙子子思那里,这里的“教”却不是单纯的作为“教育”的“教”来解读的,子思在《中庸》里开篇就说了一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的话,我们若把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字理解为子思的“修道之谓教”的“教”的话,那么这个“教”字意思就是“修道”了,是关乎“道”的修习的大问题。无类,正如老子所言的“天道无亲”一样,“道”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亲疏之别,每个人都有探索修习“道”、探索宇宙人生真相、发表自己言论、主张的权利,这或许才是“有教无类”的深刻意义所在吧。

    或许,也正因为这种“公平”性,孔子才会又紧跟着说了下面“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句话。

   道不同,三个字承接了“有教无类”,孔子首先肯定了“人们在探索追求’道’的路上可以发表各自不同主张”这一点公平性。

   不相为谋, 就是以“不相”为核心的探索方法。什么是“不相”呢?这里的“相”字应读四声,指的是外部世界万事万物在人眼中的投影。“不相”就是“不以眼睛所看到的投影为实相 ”,老子说“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的状态,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无形无相的状态,是无法用肉眼看得见的,就如孔子这里所言的“不相”一样。不相为谋,其意思恰如《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句的道理一样,所有一切的相,都要把它当成虚妄的,不去执着它,这样才会产生最根本的智慧。 

    “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整体上来看,可以用东晋葛洪在其《抱朴子·任命》一书所说的“殊途同归,其致一也。” 一句来理解,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所理解的“道”,但每个人的“道”最终会汇流于宇宙人生的终极大道,而这个终极大道确是独一不二的。每个人若都能达成这个共识,首先应该对“道不同”有明晰的认知能力,正所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每个人都应该秉持“君子和而不同”之“和”的精神,以“不相”为方法策略,从各自的“不同”中求同存异,开诚布公的探讨、探索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辞达而已矣 。道可道,非常道。尽管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术语去描述自己心中的“道”的貌相,但它总是很难用言辞描述、表达清楚的,大道至简,我们只要以最精简的言辞去描述它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更不必夸大其词,一味的夸大其词,用华而不实的言辞修饰它,反而会把它的真正样子遮盖住了,这就是孔子为什么会说“辞达而已矣”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上面三句话是孔子从形而上的层面对弟子进行说教的话,而下面紧接着的“乐师见孔子,以及子张与孔子问对”的一段话,则进一步是孔子用实际行动来向弟子们演绎了上面三句话的内涵,我们来看一下: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师冕。“师”这里指乐师,是个盲人。“冕”是这位乐师的名字。乐师冕来见孔子,“及阶”走到台阶沿,孔子说:“阶也”,这儿是台阶,“及席”走到坐席旁,子曰:“席也”孔子说这儿是坐席, “皆坐”等大家都坐下来后,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孔子向乐师介绍在座的人,说“某某人在这里,某某人在这里。”  

  “师冕出”师冕走了以后,注意:从师冕见,到师冕出,为什么只介绍了孔子这简短几个行为动作,而省略了很多中间过程呢?这里面是有禅意的,禅意在哪里?就是孔子所说的“阶也、席也、某在斯,某在斯。”这几句话,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一点浮华的虚伪言辞,这既是孔子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向弟子们说明“辞达而已矣”的真正内涵所在,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确实有如子思所言的“率性之谓道”一句的“率性”的一面,是对道的践行。

 师冕走后,当子张不解的问老师孔子“这是否就是乐师谈话的道吗?”的时候,孔子确定的回答说:“然,固相师之道也”,没错,这就是“相师之道”,相,这里读四声,做动词解,体察、揣摩的意思,孔子用什么来“相”乐师的呢?他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是用自己的心与乐师的心去沟通的。所谓:言为心声,他把最能直接、简单表达心声的几个字,以自己的嘴巴、乐师的耳朵为媒介,传递到乐师的心上,从而让“心与心”在“道”的层面上产生了共鸣。 

  另外,荀子在《乐论》中说:“礼别异,乐合同”,“礼”让人与人之间有了秩序,让人有了意识上的分别及至行为、等级上的不同,而“乐” 却是一种可以打破这种分别与不同的渠道,音乐是上苍赋予人类的最美好的礼物,人们可以以“乐”来与天地沟通,乐师冕身为盲人,是最“不相”的人,是最不能看见外界事物、分别心最少的人。但他精通韵律,耳朵异常聪敏,孔子相信乐师冕一定可以通过耳朵从“乐”这个与正常人不同“方法”中体悟到“大道”的,是可以与他的话产生共鸣的。

  故而,他见到师冕后便对弟子们应机说教,用实际行动教育弟子,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辞达而已”,什么才是真正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是孔子的哲学思维与教育之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