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国学复兴网 首页 国学投稿 国学著作 查看内容

逸民著:《老子辩证》● 第三章

2014-1-20 17:20| 发布者: 国学复兴网| 查看: 3749| 评论: 0|原作者: wangofkings|来自: 国学复兴网

摘要: 《老子》辨证 第三章(帛书第四十七章) 【帛书甲本】 不上賢□□□□□□□□□□□民不為□不□□□□民不亂是以聲人之□□□□□□□□□□□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 【帛书乙本】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 ...

《老子》辨证

第三章(帛书第四十七章)

 

【帛书甲本】

不上賢□□□□□□□□□□□民不為□不□□□□民不亂是以聲人之□□□□□□□□□□□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

【帛书乙本】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亓心實亓腹弱亓志強亓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王弼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辩证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争,《广韵》云:竞也。贵,《玉篇》云:高也,尊也。见,《广韵》云:露也。

不崇尚贤人,让百姓不去竞争;不尊贵难得的物品,让百姓不作盗贼;不露出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让百姓的思想不致混乱。圣人治国的原则,简化百姓的思想,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志气,强健百姓的筋骨。长久地让百姓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让他们知道不敢。无为而已,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辨证】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从王弼本,帛书乙本作: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与王弼本差异不大。

 

何谓不尚贤?

如果官员不任用贤者,以致庸人当道乎?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对的。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在法国工作。当时他六岁的儿子也跟着他在那边上幼儿园。朋友回国出差,带儿子一起回来探望家里的老人。回法国之前,在北京转机,一起吃了一顿饭。见到他儿子的时候,他正抱着一辆舒马赫的红色法拉利F1模型跑车。我也很喜欢赛车,就问朋友的儿子:你很喜欢舒马赫?长大了也想当赛车手吧?

谁知他的答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真的很喜欢舒马赫,但是长大了我可不想做赛车手,竞争太激烈了,我只想做F1车队的机械师。

这番话出自一个当时只有六岁的孩子之口,确实令我意外。回头来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再看看今天国内孩子们的理想,与之大异其趣。而这实际上是中西之间教育主旨的差异。

中国两千年来的教育一直就是一种尚贤的教育。在帝制集权社会,会有很多皇帝御封出来的圣人;到了今天,同样有很多被树立起来的英雄模范。这些伟人都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我们正是踏着这些英雄的足迹成长起来的。于是,在我们的心目中,便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英雄。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和自己匹配的特定的位置。我们只需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不需要你去悲悯别人,也不需要你去拯救别人,更不需要你去拯救世界。因为在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

按照这个理论推演下去,尚贤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屈才的,是被大材小用了的;以我的能力,我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位置。于是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成为舒马赫。于是乎,这个社会就浮躁了。

这就是尚贤所导致的一个恶果。

 

何谓不贵难得之货?

和氏璧之所以成为难得之货,是因为秦王要用几座城池去交换它,否则和氏璧就不会身价倍增,也就不会有很多人觊觎它了。

现在很多商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人为地制造难得之货,且由此贵之。例如,发行所谓的限量版。

和氏璧说到底不过是一块玉,限量版又有什么稀奇吗?

 

何谓不见可欲?

所谓可欲者,权力、金钱之类也。当权利不能被用来谋取私利的时候,民自不乱;当没有难得之货的时候,金钱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民自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圣人之治的目的,是让百姓能够脚踏实地。

 

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

这里的无知,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无知。

知,在这里的意思是机巧。无知,就是不用机巧。

逃税者,智者也。我们还是无知一些吧。^-^

 

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是谓无为而治。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