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国学复兴网 首页 国学投稿 国学著作 查看内容

逸民著:《老子辩证》● 第四章----第十章

2014-1-20 17:22| 发布者: 国学复兴网| 查看: 4468| 评论: 0|原作者: wangofkings|来自: 国学复兴网

摘要: 作者:wangofkings,筆名逸民,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國文化研究者,國學復興網論壇學者,致力于小學和老學的研究,編撰《老貓字典》,著《老子辯證》、《周書今譯》,及相關學術文章。

《老子》辨证

第四章(帛书第四十八章)

 

【帛书甲本】

□□□□□□□盈也瀟呵始萬物之宗銼其解其紛和其光同□□□□□或存吾不知□□□子也象帝之先

【帛书乙本】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佁萬物之宗銼亓兌解亓芬和亓光同亓塵湛呵佁或存吾不知亓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王弼本】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辩证本】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渊兮,始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始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解】

道冲①,而用之又弗盈;渊兮,始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②。湛兮,始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玉篇》云:虚也。尘,轨迹。例如,前尘、后尘。

道是冲虚的,道被使用了也不会满溢;道如此深远,兴起万物。道挫折万物的锐气,调解万物的纠纷,和谐万物的光芒,协调万物生长的轨迹。道如此深沉,可能在混沌之初就已经存在。我不知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好象是在天帝之前。

 

【辨证】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渊兮,始万物之宗。

此句从帛书甲、乙本。

所谓道冲,冲可训为虚,但如果把道冲理解成道是空虚的,却不够准确。

还是用老子的语言来解释吧。

老子曰:大盈若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盈若冲,亦即大盈若虚。用大盈若虚,来解释道冲的冲字,应该更准确一些。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从王弼本。

这里的其代指前一句所说的万物。

天下本无事,用人自扰之。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类。有道,则万物和谐。

可惜,多出来个愚蠢的人类。^-^

 

湛兮,始或存。

从帛书甲、乙本。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从王弼本。

《老子》辨证

第五章(帛书第四十九章)

 

【楚简本】

天地之閒丌猷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帛书甲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聲人不仁以百省□□狗天地□間□猶橐籥輿虛而不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帛书乙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閒亓猷橐籥輿虛而不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王弼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辩证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注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作祭品的以草扎制的狗。橐龠,犹鼓风囊。屈,竭也,尽也。数,《说文》云,计也。

天地不讲究仁慈,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不讲究仁慈,把百姓当作刍狗。在天地之间,道就像是鼓风囊吧?看似冲虚但不会竭尽,一旦鼓动就会有更多的空气涌出。博闻则会计穷,不如适度。

 

【辨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刍狗用于祭祀,但并不是用于献祭的牛羊,这里是指不值钱的东西。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解释为鼓风囊。大概是用两根木棍夹一个皮囊制成,用以鼓风的器具。

这里的其,指道。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从帛书甲、乙本。

所谓多闻,博闻也。所谓数穷,计穷也。

老子并不喜欢多学。^-^学多了让人无所适从,乃至计穷。

举个例子。

近来,史学界的一些所谓的学者,热衷于队历史上一些悬案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李自成是否死于九宫山。我对这种所谓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兴趣,也许李自成并不是死在九宫山,但是历史上的李自成,其政治生命自九宫山之后就结束了。换言之,自此以后的李自成,对历史已经没有影响,我们还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吗?

是谓博闻计穷也。

 

不如守中,就是适度。

老学讲守中,儒学讲中庸,这是老学与儒学之间很少的共通处之一。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二十六)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第二十·一》)

《礼记·中庸》中还有执两用中这样一个成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

至于儒学中庸的概念,可谓聚讼千年而莫衷一是。

儒生既知中庸,还要如此执着,令人不解。博闻计穷乎?

我以为,老学的守中,与儒学的中庸、执中,意思是相通的。

《老子》辨证

第六章(帛书第五十章)

 

【帛书甲本】

浴神□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門是胃□地之根縣縣呵若存用之不堇

【帛书乙本】

浴神不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門是胃天地之根縣縣呵亓若存用之不堇

 

【王弼本】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辩证本】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

 

【注解】

谷神①不死,是谓玄牝。玄牝②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③

谷神:谷者,《说文》云:泉出通川为谷。神者,《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②玄牝:玄者,《说文》云: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牝者,《说文》云:畜母也。③堇,与仅通。《博雅》云:堇,少也。

大道不死,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母的生产之门,是天地之根。绵绵不绝,若有若无,却是真实的存在,用之不尽。

 

【辨证】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所谓谷神。

谷者,《说文》云:泉出通川为谷。

《韵会》云:两山间流水之道也。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可知老子以下为善。

谷者,为下也。

谷神者,为下之神也,谓道。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