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黄帝内经》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18-9-26 14:51| 查看数: 1651| 评论数: 1|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26 15:03 编辑 0 h( }% ~6 b7 Z
! D- a/ ]0 E; r+ z) i& I1 }
《黄帝内经》  o! o) X6 S4 z' o' G7 V9 ?! S
来源:中华药典
' A" f* R% S( d* u' r. h- q) v+ _! u) k" Q: r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它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宏大基础。
! S' F! U1 p" J4 u! r; @ hdnj0329.jpg ; b' L' c- Y  W" b0 c% ^/ H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越来越引起西方医学界的重视和兴趣。中医从人的整体着眼,辨证施治,常常能够治愈被西医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
& U  x3 Y& k/ U2 i, A! V3 B) D* }$ E  《黄帝内经》应该不是黄帝所作,而属后人伪托。这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
- Y! z1 E- W$ @7 H  h hdnj1329.jpg
  Y% k" N) {6 q; I" Q, x& @  l4 A* C. R8 Q  x* z
snbcj1.jpg $ x; c' d5 x  R
snbcj0.jpg
7 U* q0 N" ~0 ], e7 N% Q  《黄帝内经》,成书约在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它并非出自某人之手,而是医家共同编写的成果。全书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包括《素问》和《针经》各九卷。唐以后,《针经》改称《灵枢》,其内容是以黄帝和岐伯相互问答的形式记载的。现存本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内经》汇集了我国古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阐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三百一十种病症和汤液、针灸、接摩等治疗方法,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t; C: j/ W, ]( m" s  《内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阴阳说和藏府经络说。1 r1 Y/ k- W, i: l4 F6 w4 c8 [
  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内经》提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中医生理和病理、临床和治疗的总纲。它强调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预防为主,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提倡早期治疗,“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指出“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这些医疗原则在今天仍在施行着。7 o* G7 W( r; ~6 {3 a9 H
  “藏府经络说”是关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藏府包括:(1)五藏,肝、心、脾、肺、肾;(2)六府,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8 ~/ [3 U$ V9 d( X9 i
  《内经》认为“心主身之血脉”,气血“总流于肺”,血依赖气而运行,气血病变互有影响。《内经》对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作了较为正确的论述。它比公元2世纪罗马医学的血液如潮汐的说法,要先进得多。/ |6 B! p, r; `  r' q
  此外,《内经》介绍了内服、外治、针灸、按摩、导引等多种疗法,对腹腔穿刺术治疗腹水病作了详细记载。《内经》还叙述了伤寒、咳嗽、气喘、腹泻、糖尿病、精神病、麻风病、黄胆型肝炎、肾炎、肿瘤、各种出血性病症以及妇科、五官科等病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t2 j) l" p5 S; j& }
  《内经》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 r) E9 ~2 }- G  拓展:' F8 F: j$ f9 {4 E+ m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9 x, N. x; f  m0 j' e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f$ m  D- x1 e: Q- I$ R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 m; Q% X+ d; N6 J) T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 r8 n! O7 D6 l* ]8 ^. R1 ?3 L3 @3 K  现在医学最新研究表明,只有男性是五脏六腑,而女性则有六脏六腑。女性的第六个脏即为子宫。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代人体内的各种器官。
' G- t4 W2 O' m1 W- c$ c6 M2 p$ q

最新评论

雷一钧 发表于 2018-12-29 10:53:10
内经说女子胞为奇恒之腑。# Q, j* S* u0 T+ j
祝总骧是不相信经络之说的。但是上世纪70年代,周总理却安排他带队研究经络。他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他的固有观点。) |! k" Z. @: B# }$ m
他在遇到郝万山时,问道:你说古代的医学准确还是现代更准确?郝回答:应该是现代的吧。祝说:越古老的越准确。
) {" n1 A% F# A$ n+ Y* \/ N这是他研究经络的体会。
( d; ~5 |; o0 V# w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