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5-5 12:51 编辑 徐昭峰 | 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 https://history.sohu.com/a/777902141_121119349 武丁时期的方方(夷)也是商王朝在东土的一个劲敌,当是文献所谓东夷的一支——方夷。甲骨文中有大量的与“方”作战的卜辞。 关于方方的地望,首先肯定其是商王朝的东土方国。杨树达先生认为方方即文献中的方夷,大彭即卜辞之方。古大彭在今江苏徐州彭城一带。丁山认为方在汉山阳郡方舆县境眵。学者多信从丁山之说。则方夷地望在今山东鱼台县一带。 另外还有对盂方(于夷)、叔方(夷)等的征伐等。 《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今卜辞校之,畎夷殆即卜辞之犬方,于夷即卜辞之盂方,方夷即卜辞之方也。李《注》引《竹书纪年》曰:“少康即位,方夷来宾。”据此知方族之立国,远在夏时,少康中兴,方尝效顺。李《注》又引《竹书纪年》曰:“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方夷为九夷之一,知后芬时方族尚与夏交通。然则殷时方族之盛,盖乘五六百年积累之势而成,宜其威稜旁出,陵逼殷人……。 |
癸亥卜,王:方其敦大邑。(《合集》6783) 大邑在泰山一带。 |
《合集》137反出现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信息非常丰富。辞例如下。 贞:乎往正。 贞:方允其来于沚。一不玄黾 不其来。一二告 方其来于沚。二 方不其来。二 其来。三 不其来。[三] 贞:翌癸丑易日。(《合集》6728)四日庚申亦有来艰自北,子告曰:昔甲辰,方于,俘人十又五人。五日戊申,方亦显,人十又六人。六月在[敦]。 [癸未]卜,□,[贞旬]亡□。王占曰:有,有梦,其有来艰。七日己丑,允有来艰[自北, 微]戈化乎[告]:方于我示……四日壬辰,亦有来[艰]自西,臿乎告……(《合集》137反+16890反+7990反)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5-6 11:29 编辑 戊申卜:告方于河。(《屯南》2678)庚辰,贞:方来,即史于犬。一 注襄人,方不出于之。 注涂人,方不出于之。 王其呼防于,方出于之,有。(《合集》28012) 襄人即山东黄河一带的人,其地望在高唐一带。 |
登人呼伐。贞:曷方弗敦沚。(合6180) 癸未卜,宾贞:马方其征,在沚。贞:不其在沚。(合6) 方其来于沚。贞:方允其来于沚。(合6728)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5-6 11:30 编辑 1、集阳公蔡录□受。(简130) 2、乙亥,集迅命(令)邓嘉。(简164) 集,即稷,属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旧临淄西。《左传》昭公十年:“五月庚辰,战于稷。”《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莅盟,盟于稷门之外”,齐宣王时之稷下, |
戍甬鼎铭中的地理问题及其意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POCPU80541A65D.html [size=0.8]“敦阴美”卜辞中的驻跸地“洒”,其字原本当专指西地附近的河流,但实际使用中也可用以指称具体的邑落“西”。上面提到的“西方”“西人”与“西邑”,当与“洒”地相关。依照现有卜辞资料推测,洒地大致位于今山东泰山南麓一带。综合《合集》36896+《甲骨文合集补编》11283、《合集》36810+36612(即《后》上11·8+《菁华》9·12,董作宾缀合)、《甲骨缀合续集》538(即《合集》36809+36788)、《合集》36951+36789、《合集》36941、《英国所藏甲骨集》补59、《合集》31816与《合补》11276等资料,可以将商末“敦阴美”相关卜辞条目依其时间顺序作如下排列: [size=0.8]癸卯卜,在河东兆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丑卜,在洛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亥卜,在(郦)、谷、禺(遇)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酉卜,在(铸)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未卜,在(铸)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巳卜,在犅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巳卜,在犅贞:王其敦阴美,亡害在禍。 [size=0.8]乙未卜,在犅贞:王其寻敦阴美方,亡害在禍。 [size=0.8][壬(?)]寅卜,在犅贞:敦阴美,受有祐。(截)。 [size=0.8]癸卯卜,在犅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丑卜,在犅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亥卜,在犅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酉卜,在洒(西)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未卜,在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巳卜,在麦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卯卜,在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丑卜,在䰞(?)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亥卜,在贞:王旬亡禍。 [size=0.8]癸酉卜,在贞:王旬亡禍。 [size=0.8]又据黄组王步卜辞《合集》36812“在犅次贞:[王步]于洒(西),亡灾”残辞推测,作为行进目的地的西,距离占卜地犅事实上不远,准诸王步卜辞一般的规律,亦即出发地与目的地多在一两天的行程之内,故以坐落在今肥城、泰安南部为近似。戍甬鼎铭所言之“西方”,极有可能便是指盘踞于汶水流域“西”地之上的东土旧族。当然,就铭文具体语境言,“西方”实际指称的是西邦之人或西邦之首领。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 [size=0.8][size=0.8]说“西方”为东土故族,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便是作为宜子与“西方”的会合地点“省”,窃以为亦在东土。据相关卜辞记载推测,“省”地大致坐落在泰山周边。例如无名组卜辞《合集》29185有曰: [size=0.8]叀宫(衝)省,弗每(悔),亡灾。侃王,大吉。 [size=0.8] |
按字疑即(《合集》6834)字之异写,殆《诗·大雅·皇矣》“与尔临衝,以伐崇墉”之衝,是当时的一种攻城器具,在此则用作动词。宫乃卜辞习见的重要田猎点,经常与敦、盂、丧、囚、榆等泰山周边的地名集群成组,形成比较固定的对贞卜选关系,说明各地相去不甚远。又山东淄博临淄区永流乡刘家庄西南曾出土2件同铭战国齐铜量,铭文均作“齐宫乡(?)里”,器物出土地点与卜辞宫地相对位置大致吻合,所以卜辞宫地可能在淄水上游地带。商王占卜由宫族攻伐省地,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悬测,省地距离宫应是极近,说其地在东土,殆亦无悖于实际。 又据组卜辞《甲骨缀合集》198(即《合集》20170+《小屯南地甲骨》412)记载,省邻近东土蜀地,其辞云: 贞:雀亡禍。在蜀。二月。 辛雀亡禍。在蜀。二月。 戊辰卜,己巳步省。 按春秋鲁国有蜀邑,如《春秋经》成公二年有“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之文。 |
商王朝曾在省地设立戍官,如无名组卜辞《合集》28058有云: 戍(省)往于来(麦),取廼、(边)、(箙)卫,又(有)(截)。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5-5 14:09 编辑 当然,就卜辞宜地的具体地望言,更可注意的是《合集》9537,其辞有曰: 戌卜,宾贞:我受年。 宾贞:呼黍于敦、宜,受。(宾组,图二) 商代山东的唐邑,可能在山东的高唐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