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中孚卦第4爻”马匹亡”,何以“无咎“,又为什么要在”月几望“?

发布者: 乾坤客 | 发布时间: 2025-10-9 06:51| 查看数: 62| 评论数: 17|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10-10 07:42 编辑

第六十一卦 中孚
一、卦画
中孚(䷼) 风泽中孚, 巽(☴)上离兑(☱)下。
二、爻辰和爻辞
戌月▅▅▅▅▅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午月▅▅▅▅▅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寅月▅▅ ▅▅ls: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戌月▅▅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午月▅▅▅▅▅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寅月▅▅▅▅▅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中孚卦六4爻”马匹亡,无咎“,为什么要在”月几望“?
中孚卦六4爻辰为孟春寅月,其辞曰:“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月令》云:
孟春之月,……其祀户,祭先脾。……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乃命大史,守典奉法。……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
孟春,要施仁政,彰显“春生”之德,修订祭典,祭祀门户,元日祈谷,牺牲不用母畜。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月圆之日,马匹走失,对马夫不予追究。中孚卦《象辞》曰:“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即在中孚当值的孟春之月,君子商议狱典,减轻处罚。解卦的象辞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即在解卦当值的雷雨到来之春天,当赦免有过之人,先秦孟春赦刑常为后世所沿用。《后汉书·陈宠传》云:“萧何草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月。”赦过何以在“月几望”呢?夏历正月十五为望日,古代称为“上元日”,当代称为“元宵节”,《礼记正义》曰:“元,善也。”《春秋左传注疏》亦曰:“元,善也。”《月令》云:“(孟春之月),其祀户,……以元日祈谷于上帝”,这是先秦孟春祭典。《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上元日这个新春第一善日,在先秦当赦过宥罪,故马夫失马而被宽赦。《礼记·祭义》云:“ 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君皮弁素积,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月半之时,马匹虽有逃失,人君不失巡牲,赦免马夫,查漏补缺,既孝又仁。

解读中孚之六4爻,可参阅其中孚初九之应爻,因为二者爻辰完全相同,可以做为互文对读。

中孚卦初九爻的爻辰为孟春寅月。
《月令》云: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
“虞吉,有它不燕”——孟春要举行迎春礼和藉田礼,命乐正入学习舞,故称“虞吉”,即娱乐吉利。但有天荒,即“有它”,则不得宴请。《周礼·地官·司徒》云:“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其中,缓刑,指减缓刑罚;眚礼,即减省礼数;蕃乐,即禁止礼乐。

还可参阅解卦之初爻和四爻,因为这二爻的爻辰亦为孟春寅月。

第四十六
一、卦画
解( 雷水解, 震()上坎()下。
二、爻辰和爻辞
戌月▅▅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午月▅▅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寅月▅▅▅▅▅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戌月▅▅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午月▅▅▅▅▅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寅月▅▅ ▅▅初六:无咎。


最新评论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6:09
请教下,上三爻和下三爻分别对应的月相同,时相同否?如果时相同说明上三爻和下三爻对应的 两个爻是一体的。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6:13
如果时相同,说明是一体,这样排序就很奇怪了,一体为什么要分开上下排呢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7:26
周易比较奇怪,它不应该只是描述历史事件,不然何必用阴阳符号。如果一个卦中,有三对时相同的爻,那必定是一阴一阳,这一阴一阳必定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处所也一定相同。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7:54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5-10-9 17:57 编辑

戌月▅▅▅▅▅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午月▅▅▅▅▅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寅月▅▅ ▅▅ls: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戌月▅▅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午月▅▅▅▅▅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寅月▅▅▅▅▅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第一对
戌月▅▅▅▅▅上九:翰登于天,贞凶。——————
戌月▅▅ ▅▅六三:得敌,或,或。——————鼓、罢、泣、歌

第二对
午月▅▅▅▅▅九五:有孚如,无咎。——————挛(互相牵系)
午月▅▅▅▅▅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和之、靡之

第三对
寅月▅▅ ▅▅ls:月几望,马匹亡,无咎。——————马匹亡,无咎
寅月▅▅▅▅▅初九:虞吉,有它不燕。——————因为有虞(仁兽),有了它,就不需要其他莺莺燕燕了




是不是对应上了。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18:31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10-9 18:46 编辑

《周易系辞》有云:“兼三才而两之”。


这个三才,学者多解为天、地、人。似以三爻和六爻为天,二爻和五爻为人,初爻和四爻为地。

但在易学中,地支三合局或三会局中的元素也有称三才的说法。

要之,初爻和四爻爻辰相同,二爻和五爻相同,三爻和六爻相同。

汉、唐、宋学者,均称初爻和四爻、二爻和五爻、三爻和六爻的关系为“应”。其实,就是同一个月中的事,或同或不同,但有关联。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18:40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10-9 18:41 编辑

有它不燕,“它”是灾的意思。甲骨文类似一个“虫”字。说文解字
【卷十三】【它部】它
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说文解字注》:
(它) 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𠂹尾形。𠂹各本作垂。今正。𠂹者、艸木华叶𠂹也。引申为凡物下𠂹之偁。垂者远边。非其义。冤曲者、其体。垂尾者、其末。?象其卧形。故诎尾而短。?象其上冤曲而下垂尾。故长。诎尾谓之虫。垂尾谓之它。它与𠂹古音同也。诗。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虺皆虫之叚借。皆谓或卧或垂尾耳。卧者较易制。曳尾而行者难制。故曰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也。托何切。十七部。今人蛇与它异义异音。蛇食遮切。上古艸凥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上古者、谓神农以前也。相问无它、犹後人之不恙无恙也。语言转移、则以无别故当之。而其字或叚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许言此以说叚借之例。羔羊传曰。委蛇、行可从迹也。亦引申之义也。凡它之属皆从它。

它.webp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8:44
乾坤客 发表于 2025-10-9 18:31
《周易系辞》有云:“兼三才而两之”。

那就很神奇复杂了,三才必定有人,人的主观认识有正确和错误区分,唯识叫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好比把井绳认成了蛇,导致结果的差异。

而人的认识只能是现在,不可能是过去未来。现在指周易作者当时的认识,或者当时社会的共识

比如下爻的结果,要上爻的天+人的认识=下爻的结果
人的认识有量、非量、现量、比量,下爻会有四种结果,但是根据作者当时的认识,下爻只能产生一种结果。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8:51
如果周易按照三才布局,每一卦必定有因果,存在三个要素,因、缘、果,并推演出下一卦。整个周易就是因缘演绎。当时社会国家的因缘演绎。但是三才中的人,是当时的人,因缘也一定是符合当时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假如三才中的人,变成当代人,认识的不同,演绎一定也不同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18:56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10-9 19:02 编辑

一个月中的政令是相当多的,要广而言之,卦以言之,这就是卦气说或爻辰说,汉代有爻辰说,是为了迁就汉代的“六日七分说”,新创的爻辰说,与祖本周易大不相同,但却沿用了错误的传本卦序,搞得象数不合。

学易,当学规律。在规律中才能知易。所以古人云,象数理占不可分而用之,后世学者,或重象数,或重义理,相互攻诘,易理渐隐。

究其实,一言以括,《周易》,《月令》散之于卦爻而己。周公之法,借筮而教。筮者,巫也。教者,礼也。借巫而行礼,旧瓶装新酒,古己有之。传统文化之力重,周公早己知之矣。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9:12
三才中,人指当时人,即现时(非过去未来),地来自天人作用。所以周易三才中的天很重要,因为只有它是不变的,或延续的,现今依然起作用。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19:14
周易卦气说对宏扬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一)周易卦气说和爻辰说结构之精妙
祖本《周易》在八年之中,每一宫都能为同一个月份以4个爻的爻辰为爻辞提供《月令》背景,一唱“四”叹,使得每月所需要教化的思想政令和价值观重点突出;每一个月份,存于16个卦32个爻辰之中,足以使得该月思想政令和价值观全面完整,从而保证了周文化价值观能够系统化地体现。由此可见,《周易》对《月令》的使用是何等的精炼和生动,其卦序和爻辰形式的设计又是何等的精妙和周密。
(二)周易价值观战略和战术的顶层设计及启示
我们的SHZY核心价值观已经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战略顶层构想出来,但是,如何普及化,在新时期,似乎还没有完善的顶层战术设计。
《周易》原本是西周以祖本卦序之卦气为经、以周礼为纬的“朔望以闻”及“寓教于筮”的礼教经典。
《周易》将周文化价值观以八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战略性的系统化设计,战术上政府将《周易》作为训戒文,对官员“朔望以闻”,“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周文化“朔望以闻”的训戒策略,作为一种礼制,从周代一直影响到清代。在民间将《周易》以筮术式游戏普及化,“寓教于筮”。商朝重鬼神,周人重礼德,周朝用了商朝普及性的占筮文化之形式,却将其内容由鬼神换成了历法科学背景下的理性之礼德,合礼则吉,悖礼则凶,实现了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这种为了宏扬和践行周文化系统价值观,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的方式方法,对我们宏扬和践行SHZY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启示意义:用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贯通传统文化,精心设计各级各类普及性的文化活动,抢占并扩大核心价值观文化阵地,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入群。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9:16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5-10-9 19:19 编辑

乾坤二卦的中间,只有乾卦的用九,出现了【吉】,吉凶是人为判断。所以乾为(天)、乾卦用九为(人)、坤为(地)
所以坤卦(地)来自于乾卦(天)+乾卦用九(人)的作用。

乾卦用九的吉,是当时人的意志。

到坤卦时,既含天(乾),也含人(乾卦用九),但人的认识有四种差别,所以坤并不能完全代表乾卦意志。
历史上有不周天等词,大约来源于此吧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19:33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10-9 19:37 编辑

周易之吉凶,称之为“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为不刊之论。趋吉避凶,大业何愁不成。

关键是:八卦如何定吉凶?

你随便筮一卦,这个卦的卦爻之吉凶之辞能决定你的命运?

真易之卦,无一卦定吉或定凶,亦无一爻定吉或定凶。

合礼则吉,悖礼则凶,吉凶由礼由德而不由天。

通礼修德,善易者不占。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9:33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5-10-9 20:26 编辑

根据周易乾坤二卦演绎,说明我们(华夏大地)来自祖先【吉】的意志。
吉也可以看做善,终成善果。
用九的吉,既体现了祖先对华夏儿女的祈愿和祝福。

吉、凶、悔、吝,祖先只选择吉进行了周易的演绎。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9:37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5-10-9 20:41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25-10-9 19:33
周易之吉凶,称之为“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为不刊之论。趋吉避凶,大业何愁不成。

关键是:八卦如 ...

同事必同性,吉的定论来自周易三才中的天,这个天必定是后天,即有染,天已自带吉凶或悔吝,人只能顺势而为。


但,最初之最初,一定存在不带吉凶悔吝的天,
但,最初的最初,一定有一个意识(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了天上(即善恶业)
至此以后,吉凶定性。
七宝 发表于 昨天 19:57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5-10-9 20:28 编辑

当年佛祖要求僧团要四人以上,四人的认识,有量、非量、现量、比量的可能。
如果单一个人的认识,量一定不是非量,现量不可能再是比量,即片面局限。
乾坤客 发表于 昨天 20:21
“悟而无理,则悖于道;理而无理,则悖于心”,悟而无理,无理而强理,有悖于本心。悟而悖心,其悟有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