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7|回复: 4

[疑难辨析] 《左传》笺释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5 22: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传》笺释
苏芃


1、立而奉之

  《左传·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杜预注曰:“隐公追成父志,为桓公尚少,是以立为太子,帅国人奉之。为经元年春不书即位传。”于鬯《香草校书·春秋左传一》:“立者即谓隐公摄立为君也。经不书即位,故传明隐之所以立奉之者。‘之’字当指仲子,谓奉仲子为母也。”[1]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据下文《传》‘公摄位而欲秋好于邾’,‘公立而求成焉’等句,是隐公行国君之政,而实奉桓公为君,非立之为太子。桓公之被立为太子,惠公未死时已如此,不待隐公再立之。”[2]

  按:以上诸说,主要的争议在于对“立而奉之”的理解。杜预认为是隐公立桓公为太子并奉之;于鬯认为是隐公自立为君,奉仲子为母;杨伯峻先生认为是隐公摄政以奉桓公。

  关于“立”是立隐公还是立桓公为太子的问题,杨说已论述地相当清楚,另需补充一点的是从《左传》通篇来看,“某公立”的情况十分常见,均指某公立为君,如隐公三年“桓公立”,桓公二年“宋殇公立”,不胜枚举。
  而有关“奉之”是奉桓公还是奉仲子的问题,我们考察出土文献材料,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亦有这件事的相关记载:“鲁亘(桓)公少,隐公立以奉孤。”[6]显然,“奉孤”就是奉桓公,不辩自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预注:“繄,语助。”

        按:前贤大都把“繄”字理解为发语词,所以通常在“繄”前断句,但也存有异议。

        竹添光鸿《左传会笺》:“繄,《类篇》:‘叹声也。’繄通作翳,唐《幽求传》:‘翳幽求是赖。’又作𧮒,《列子·黄帝篇》:‘仲尼曰:“𧮒。”’张湛注:‘𧮒音衣,与譩同,叹声也。’又通作懿,《诗·大雅·瞻卬篇》:‘懿彼哲妇,为枭为鸱。’郑笺:‘有所痛伤之声。’杜解不是。”[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繄,发声词,无义。《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意义与此类似而无‘繄’字。疑繄与噫古仅平入对转,即今叹词咳,可单独为一逗”。[5]

  《方言》:“ ,然也。”又,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 ”字下书证引文:“《左氏传》:‘ 伯舅是[赖](笔者按:原卷抄脱一“赖”字,补)。’杜预曰:‘ ,发声也。’又曰:‘尔有母遗 。’杜预曰:‘语助也。’……今或为‘繄’(笔者按:原卷作“ ”,当是“繄”之讹),在纟部。”[6]

  从《玉篇》残卷引文可以看出,无论是杜预还是顾野王,都强调把“尔有母遗繄”的“繄”和作为发语词的“繄”区分开来。杨伯峻先生主张“繄”字后要逗开断句,这是正确的。但是杨先生判断“繄”是“发声词”,“繄”前也点断,恐亦不当。

  结合原本《玉篇》引文和故训材料,我们认为“繄”既非发语词,也非叹词,而是接连上句的句末语气助词。这样一来,原文的断句当是:“尔有母遗繄,我独无!”读起来,恰恰可以彰显“尔”和“我”的对比关系,文从字顺,于义为长,且与《颜渊》“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句式相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3、责礼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秋,入杞,责礼也。”

  “责礼”,《十三经注疏》作“责无礼”。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责礼也,本或作‘责无礼’者非。”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今人《左传》整理本皆作“责无礼”。

  按:《说文·贝部》“责,求也”,“责礼”,即用礼义来要求。这段话的上文中有“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入杞,责礼”和“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恰好呼应。“无”字恐为后人不明“责礼”之义而妄增,《经典释文》所说为是。

  实际上,“责礼”一词习见于先秦两汉文献,又如:

  《史记·鲁周公世家》:“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列女传·邹孟轲母》:“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类似结构的还有“责义”一词,如《汉书·薛宣传》:“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4、束载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唐开成石经等各种传世本《左传》皆作“束载”。敦煌写本P.2509《春秋经传集解卷第七》作“束戟”[18]。 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作“束载”,曰:“束载,谓缚物于车也。”[19]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亦作“束载”,且注曰:“载指可载于车之物,什物皆已捆束,兵器皆已磨砺,马匹亦已喂饱,以待秦师之来,甚至可为内应。”[20]

  按:敦煌文献中的“戟”字初读起来,似乎和下文“兵”、“马”形成照应,较“载”于义为长。

  然而,仔细考察各类相关文献,历来无“束戟”一说。戟作为一种古代兵器,是合戈、矛为一体的,略似戈,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说文·束部》:“束,缚也。”《说文·戈部》:“戟,有枝兵也。”古籍中“束+兵器名称”一类的结构,大都是收起兵器之义,如“束兵”,《吕氏春秋·悔过》:“过天子之城,宜橐甲束兵,左右皆下,以为天子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必败”杜预注:“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又如“束甲械”,《春秋繁露》:“隐武行文,束甲械。”

  回到《左传》文中来看,战斗即将展开,为何要“束戟”呢?“束戟”和“厉兵”是相矛盾的,作“束戟”显然于义不通。

  且各种传世本《左传》,《通志》、《册府元龟》、《绎史》诸书引《左传》皆从“束载”;《史记》中《秦本纪》、《晋世家》、《郑世家》关于这件事情记载都很简略,亦找不出“束戟”的旁证。

  孤证不立,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敦煌文献中的“戟”是“载”的误字,“戟”和“载”字形极近,很有可能是抄写者涉下“兵”字,以为都是兵器一类而致误。

  但是,刘文淇、杨伯峻先生对“束载”的理解均有失偏颇。

  《左传·成公十六年》:“苗贲皇徇曰:‘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这里亦是在描述作战前的准备事宜,与僖公三十三年的情况十分相近。“搜乘”,《尔雅·释诂》“搜,聚也”,“搜乘”就是聚集兵车。

  而“束”字也可由“缚”义而引申为聚集的意思,《汉书·食货志下》“束于帛”李奇注曰:“束,聚也”。又《说文·车部》:“载,乘也。”

  所以“束载”也是聚集兵车的意思,和“搜乘”意义完全一样,且僖公三十三年“束载”、“厉兵”、“秣马”和成公十六年的“搜乘”、“利兵”、“秣马”同样都是记载的战前准备,文字上恰恰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挖掘《左传》内证,辨明“束载”一词的意思,实际上同时也为我们判断敦煌文献中“戟”是“载”的误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服谗搜慝

  《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杜预注曰:“服,行也。搜,隐也。”杨伯峻先生采取了存疑的态度,对“搜”的理解存两说,《注》曰:“杜注:‘服,行也。’则服谗者,施行谗言之谓也。搜有二义,服虔与杜预俱谓‘搜,隐也’,盖以搜为廋,《广雅》及《方言》并云:‘廋,隐也。’则搜慝者,与‘掩义隐贼 ’之意同,隐瞒为恶之人之谓也。如读搜如字,则《尔雅·释诂》云‘聚也’,聚积奸慝之人之谓也。”[21]

  按:服,当通“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服,假借为伏。”《尔雅·释鸟》“蝙蝠,服翼”郝懿行《义疏》:“本草作伏翼,伏、服古字通也。”《礼记·曲礼上》“孝子不服闇”俞樾《群经平议》:“……服,当读为‘伏’。《周易·系辞传》释文曰:‘伏,服也。’《文选·陆士衡<吴王郎中时从梁陈诗>》‘谁谓伏事浅’注曰:‘服与伏同,古字通。’……又(《左传》昭公)十二年《传》:‘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服’,‘蒲伏’即‘蒲服’也,并‘服’、‘伏’通用之证。‘服’与‘伏’声近义通。……‘不服闇’者,不伏闇也,谓不潜伏于闇冥之中也。”[22]《周易·同人》“伏戎于莽”之“伏”,马王堆帛书本作“服”。 [23]

  又,《文选·广絶交论》下李善注引《左氏传》即作“伏谗搜慝”[24]。

  “伏”有隐藏之义,《广雅·释诂四》:“伏,藏也”,如:《诗经·小雅·正月》:“潜虽伏矣,亦孔之照。”《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故“服谗搜慝”的“服”亦当训作隐藏、隐匿之义。

  再来看“搜”字,今本《左传》“搜”当是“廋”的借字。

  “服谗搜慝”及其杜注在原本《玉篇》残卷 “廋”字下引作:“《左氏传》:‘服谗廋匿。’杜预曰:‘廋,隐也。’”[25]原本《玉篇》残卷抄写所据底本的年代是可以追溯到南朝梁的,“搜”作“廋”或存古貌,因此我们可作这样的推断:服虔、杜预所见《左传》“服谗搜慝”的“搜”字本作“廋”,所以杜注释之为“隐也”,这正与《方言》、《广雅》“廋,隐也”合,故杨注“搜有二义”之说当取前者,为“隐藏”之义无疑。

  原本《玉篇》残卷所征引的“匿”字同慝,《广韵·德韵》:“匿,恶也,通作‘慝’。”《左传》中“谗”、“慝”多指奸邪之人,常相连用。如桓公六年“所谓馨香,无谗慝也”,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襄公三十一年“谗慝弘多”等等。

  综上来看,我们可知“服谗搜慝”是一个并列结构的短语,“服谗”和“搜慝”同义连文,都是隐藏奸邪之人的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