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3-318 得分:
专 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学(中国古典戏曲方向)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作废。
答题说明:以下六题,考生最后一题必做,前五题任选四题。
一、春秋战国时期因诸侯各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频繁,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记录有
关事件、人物言行的历史散文,请简述其创作概况、文学成就及其影响。(20分)
二、文学史家多认为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请以“建安七子”诗赋创作为例,试申述己见。(20分)
三、简述唐代传奇的创作成就与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地位。(20分)
四、宋人俞文豹《吹剑录》记有一段话:“朗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唱‘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结合这
段话谈谈你的看法。(20分)
五、从“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一主题,阐述孔尚任《桃花扇》的创作思想。(20
分)
六、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晋宋之交古今诗道升降之大限乎魏承汉后虽漫尚华糜而
淳朴余风隐约尚在步兵优柔冲淡足嗣西京而浑噩顿殊记室豪宕飞扬欲追子建而和平概乏士
衡安仁一变而俳偶愈工淳朴愈散汉道尽矣元亮得步兵之澹而以趣为宗故时与灵运合也而于
汉离也明远得记室之雄而以词为尚故时与玄晖近也而去魏远也。”请解释这段文字意思,
并对其所言文学史实加以申述。(20分)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3-318 得分:
专 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学(中国古典戏曲方向)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作废。
说明:以下六题,考生五、六题必做,前四题任选三题。
一、试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产生、发展阶段及其艺术风格。(20分)
二、简述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成因、理论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20分)
三、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
,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请结合这段话阐发自己的看法。(20分)
四、简述晚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小说创作与批评。(20分)
五、何谓“南戏”?请结合主要作家与重要作品对元末南戏的创作概况和特色作简略评述
。(20分)
六、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四论汉魏五言诗云:“汉魏五言沧浪见其同而不见其异元瑞见
其异而不见其同愚按魏之于汉同者十之七同者为正而异者始变矣汉魏同者情兴所至以不意
得之故其体皆委婉而语皆悠圆有天成之妙魏人异者情兴未至始着意为之故其体多敷叙而语
多构结渐见作用之迹,故汉人篇章人不越四五而魏人多至于成什矣此汉人潜流而为建安乃
五言之初变也谢茂秦云诗以汉魏并言魏不逮汉也斯言当矣又云建安率多平仄稳贴此声律之
渐则谬言耳概魏人虽见作用实有浑成之气虽变犹正也况于平仄之间乎。”请标点、解释这
段文字,并申述你对汉魏五言诗的看法。(20分)
|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3-318 得分:
专 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学(中国古典戏曲方向)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作废。
说明:以下六题,考生五、六题必做,前四题任选三题。
一、试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产生、发展阶段及其艺术风格。(20分)
二、简述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成因、理论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20分)
三、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
,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请结合这段话阐发自己的看法。(20分)
四、简述晚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小说创作与批评。(20分)
五、何谓“南戏”?请结合主要作家与重要作品对元末南戏的创作概况和特色作简略评述
。(20分)
六、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四论汉魏五言诗云:“汉魏五言沧浪见其同而不见其异元瑞见
其异而不见其同愚按魏之于汉同者十之七同者为正而异者始变矣汉魏同者情兴所至以不意
得之故其体皆委婉而语皆悠圆有天成之妙魏人异者情兴未至始着意为之故其体多敷叙而语
多构结渐见作用之迹,故汉人篇章人不越四五而魏人多至于成什矣此汉人潜流而为建安乃
五言之初变也谢茂秦云诗以汉魏并言魏不逮汉也斯言当矣又云建安率多平仄稳贴此声律之
渐则谬言耳概魏人虽见作用实有浑成之气虽变犹正也况于平仄之间乎。”请标点、解释这
段文字,并申述你对汉魏五言诗的看法。(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