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8|回复: 4

西|藏亚东多庆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1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藏亚东多庆湖
, j) O' Y( G0 @7 k转自:雪山圣湖" O% m6 a4 t5 ]6 U8 m, E
  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堆纳乡,距亚东县60公里。其总水面积达150多万亩,天然无污染的鱼蕴藏量在1500吨以上。) u1 P7 t* H3 ~, [( t) ~& |8 D
  海拔4000米的高原深处,一池高原圣水,丹青、翠绿、蔚蓝构成了她多彩的颜色,远处雪山与之相依相伴,美不胜收。7 b! T' W7 D) t# Y
  多庆湖附近的卓拉日雪山,位于亚东县帕里镇,又名神女峰,是喜马拉雅山第七座山峰。平均海拔76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层和喜马拉雅山花岗岩所组成的断块山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山口。举世闻名的卓拉日雪山位于多庆湖湖畔,藏古老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庆湖被誉为神出神湖,神女峰因多太湖的依儇更加妩媚动人,雄伟的卓木拉日雪山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神女峰的知名度,该区建立探险旅游和科学旅游的景区,使游客近距离接触神女峰的雄俊和神秘,同时给予游人一种具有高原特色的山水草原自然美感。; r' D% ~- Q# L, j% l
dqhf0h.jpg / S$ i& S! E4 b/ }6 {- M  ?
* d  q* Z5 G, q) @
dqhf1h.jpg
+ G# p& P! y( i& ^( b2 b" s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1: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亚东峡谷. |% h* r" ?; X( I: v/ V1 X* `5 p
  亚东县亚东峡谷位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面是不丹,西面和南面与印度交界。亚东沟河谷将喜马拉雅山脉切出一条裂缝,使得南来的印度洋暖流得以从裂缝吹入与北来的寒流交汇,形成亚东沟多雨湿润的气候。近2000米高差形成的垂直气候带也令亚东沟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北部处在喜马拉雅山脊梁和北坡,地势平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众多,雪山下多是冰川、湖泊、草原。 7 m; Q( ]& e2 z* A9 t* t& _% R
ydxg5229.jpg
! a' g* R7 F# |  真桑寺
# _4 I; y: L% V- O2 c' j  真桑寺在亚东峡谷的尽头,只见峭壁中如雕刻般镶嵌着些许寺庙建筑,类似石窟但更精致,方外胜境,好不壮哉。白塔巍峨,金顶熠熠,身临胜地,思更悠远。4 U$ c& \& e2 k: C" ?- }
  该地海拔4537米,距亚东县城100公里、204省道15公里,是一处天然的悠静之地。传说,15世纪初,最初的寺庙由古汝仁波切修建,原为尼姑寺后改为喇嘛寺,由于偏僻鲜为人知。寺庙建筑红白相间,镶饰在崖壁,如悬空般玄妙,询问得知“真桑”藏语意为云桥,名符其实,绝对相称。
0 a: c+ j9 f- f$ L$ Z ydxg5209.jpg
6 c- `, m7 Y( i; r; O9 U. K/ G ydxg5219.jpg 2 b  {2 y: {' p" Q1 B- P
  不在高,有仙则名。由于藏传佛教的始祖莲花生曾在这里修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遗迹。莲花生是印度高僧。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雪域高原。
9 T4 q+ i' p" H8 a3 r% k# } ydxg5220.jpg
* |  n/ `0 E" _  F2 F  入宝山当顶礼,由低到高,逐一参观,越往上越险要,透过窗户旷野无边,醉美丹霞地,目光移向近前的山谷,又让人心惊胆颤,就怕脚下虚空。几经在崖洞中穿行,来到最顶端的莲花生修行洞,里面酥油灯闪烁,佛像庄严,放射着金光,洞内崖壁油黑光亮,绝对是修行的圣地。9 ~1 N$ [. o( o5 p  ?
  攀援在真桑寺,“转朱阁,低绮户,高处不胜寒”,苏轼的词一句句地往外涌。时而站在临崖的小门旁,任山风吹拂,香布舞动;时而在“云桥”上行走,感受惊险与刺激;时而放眼远眺,看山光草色,群羊晚归。3 `9 o4 R% x* X- A
/ _5 n& e4 ~; r; J4 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1: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亚东乃堆拉口岸: Y  U) y. E' i% Y
  湛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洁白的云朵低垂宛如锦缎,闪亮着白色光芒的雪山在天边若隐若现,一望无垠的草原与山峦静静地躺在河流与湖泊旁边,行走其间,就像是走近了一幅刚刚画好的山水幕布。就在这幅广袤而壮美的“天幕”之中,一条时而蜿蜒时而笔直的柏油公路穿越其间,黝黑的路面好像是一条受到某种感召的巨龙,延伸,延伸,不断向前!远方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它身下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歇。6 n" b; i+ X" X1 P( j/ ^
  当这样的感召与脚步来到地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素有“西|藏小江南”美誉的边境县亚东县时,眼前的情景又让人们恍如隔世:没有了巍峨的雪山,没有了无尽的草原,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绿树成荫……当再次出发,驱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位于亚东县城附近海拔4400多米的乃堆拉山口继续前行时,著名的“一日经历四季”也如期而至了:山下,日光明媚,草木芳菲,碧绿清澈的亚东河水奔流不息;山上,寒风拂面,霜露凝结,口鼻间呼出的气息已泛起了雾气。 8 O7 j1 c  O5 ^  `9 C8 [* U
  亚东,藏语的意思为“险峻的山谷”,而乃堆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风雪最大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不仅是中印两国之间最大的陆上商埠,而且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中印边民自由进行着“以物易物”的贸易往来。
1 q6 e5 Y5 \& g1 r" y" i8 @  新中国成立后,中印两国于1950年建交,乃堆拉山口往来的人流与货物记载了两国交往的深化。然而10年之后,中印两国关系的骤然降温,亚东口岸被迫关闭。乃堆拉山口成了军事禁区,茶马古道再也听不到驼铃声声。$ D  k7 A+ X1 w9 [
  历史的长河总是奔腾向前,互为邻里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热情好客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无法被阻断。1988年12月,两国签署《关于恢复边境贸易议定书》,标志着一度中断的中印边贸开始解冻。1992年,两国签署《关于海关规则、银行协议等边境贸易事宜议定书》和《关于边境贸易出入境手续议定书》。至此,中断了30年的中印边贸终于得以恢复。2003年6月23日,两国签署《关于扩大边境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通过乃堆拉山口开展边境贸易。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双方经济贸易发展需求的日益增加,在“中印友好年”的2006年7月6日,中印乃堆拉边贸通道终于重新开放了,它不仅重新成为连接两个国家的纽带,更成为两个国家发展友谊、携手前进的一个缩影、一扇窗口。; u5 u2 i( w( o, k; P# U' S# t" ?
ndl086.jpg 0 S" i0 ?! G- n8 c' C, |
ndl186.jpg
: V9 z" A) T( z* P4 y4 D% I ndl286.jpg 2 U8 J3 d. H$ f7 e8 m& e3 [
ndl386.jpg " D! S8 c- r# F5 V
ndl486.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7: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东四味生肉酱
1 K' N- r3 b7 G4 Y# E, c) p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招待贵宾必有的四味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9 b0 }, B/ O% d- j" u5 J
  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 o! O7 U, @$ E1 o  e' w
ydrj08cb.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4: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果拉哨所( t5 R8 {0 b8 Y# l9 _. D- u
  查果拉哨所地处亚东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全军最高、最艰苦的边关哨所,海拔5300米。这里高寒缺氧,含氧气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10度以下。
: Z  Q- o/ b1 X/ ]( ]  在这里的官兵执行珠峰地区的边防保卫工作,并且担负着扎果拉、控扬米和西西拉三大山口的巡逻任务,每个山口海拔都在5500 米以上,途中要爬雪山、蹚冰河、越险滩,其难度可以想像。
% E7 a( ^2 U6 ]& ? cgl0timg.jpg
( k  X/ r7 F* [. a  中文名:查果拉哨所5 l" k# D6 b$ ~: _2 j
  位于:青藏高原
9 T8 `% A: @1 S8 ~" U  海拔:5300米1 ]$ ]& n" W; n
  类型:边关哨所
+ {7 e- _, o7 S; q, }$ ^3 r6 p1 m) S. e  X9 n
  查果拉哨所简介/ X- G# z6 p+ @
  查果拉哨所虽然艰苦,但是战士们不怕。他们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为口号,坚守着这个祖国边关的哨所,默默的奉献着。哨所组建43年来,先后有10多名官兵长眠在这里,他们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安全和生态环境保障作出了无私伟大的奉献。
0 y& l0 g8 x: O2 B2 q4 F7 G) c1 ~% p4 L! u' L
  哨所现况( c$ Z9 n: w* K3 L
  查果拉哨所官兵们的给养相对困难,由营和连统一保障,生活用水全部从山下120公里外的亚东县城运来,仅有的汽油发电机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无法满足官兵们的用电需求。但是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哨所配备了村村通接收机、西南边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系统,还建立了雪山文化学校。战士们还在此建立了温室,利用闲暇时间种植蔬菜。据分管这里的徐占民副营长介绍,哨所自上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先后有40多名官兵考上军校或地方院校,3名战士被提干。
! x/ t7 C: s$ K: q  1965年10月,查果拉哨所被国防部命名为“高原红色边防队”。在那里有首著名的歌叫《鲜花献给查果拉》:“金色的草原开满鲜花,雪山顶上有个查果拉……查果拉山高风雪大,山上自古无人家…”每个查果拉的兵都会唱,每一代查果拉的兵都会唱,从20世纪60年代唱到今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