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切换到窄版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学馆
Group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国学复兴
›
國學資源
›
國學圖庫
›
名勝古跡
›
陕西武功后稷教稼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937
|
回复:
2
陕西武功后稷教稼台
[复制链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36755
发表于 2016-1-29 21: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6-1-29 21:55 编辑
# P1 {8 p. @( }% x0 F
9 X; o' v* {! D" m( M& R
陕西武功后稷教稼台
4 h9 g) y$ y9 m3 Y, p# R2 c
来源:武功旅游
9 e5 S+ ~% {& Y1 h* m! l
" ]0 J b8 v1 |* n9 C) i
教稼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老城东门外漆水之滨,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古迹,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发祥圣地。教稼台为覆斗形,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辟四门洞。传说是公元前2000多年前,周人的祖先后稷教稼的地方。后稷,姬姓,名弃,为帝喾元妃姜嫄所生。他所在的周族为姬姓一支,世居关中,执农不弃,成为著名的农业部族。
( ~: A, }4 E8 S: z/ U& D
据《史记·周本纪》载:后稷是帝喾的元妃姜嫄的儿子,名叫弃。儿时就有巨人之志,好种树、麻、菽、麦,成人后遂好耕作,教民稼穑,被举为农师,封于有邰(故址在今咸阳市武功县境内),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农业始祖的不朽功绩,遂建立了后稽教稼台。
9 h6 D/ l8 f7 G" W
, R+ c2 K8 E% r( _! J0 a9 A
# O4 j# U& U4 V, }6 Q/ I; I" c
9 s1 o) [0 p# T1 d
* v7 u% ~' g8 U( a2 j; o+ \* g1 K
8 J# ^$ o( H) v7 q
中国农业
,
科学技术
,
陕西省
,
咸阳市
,
武功县
相关帖子
•
陕西泾阳郑国渠
•
陕西周原建筑遗址
•
陕西北首岭遗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新手指导--帮你快速熟悉论坛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36755
楼主
|
发表于 2018-6-14 1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6-14 11:11 编辑
7 ]) M7 M* ]: Z% r- a& k2 ] A1 {
2 E! b$ q9 g; B7 L$ l" h0 p) j4 o
武功新村
6 d5 K8 q4 G* N. B
关中大地荡秦腔,北海持节望故乡。
0 D$ w4 P2 E& u# d5 l- I1 a
入伍参军承祖训,兴学建馆馈苏坊。
% |. |! w* O0 `3 j1 a$ G
新村,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游凤镇,地处关中平原。西汉苏武(前140-前60)后人生活在这里,苏武直系后裔原居住在武功县苏坊镇苏坊村,现在还保存着苏公故里牌坊。据家谱记载,明成化年间,因兵燹水灾,苏氏长房三十余口仅剩两支,其弟耀五移居甘肃华亭,兄长耀先因承担扫墓重任,移居西塬,与王姓联姻后相邻而住,始名“新村”。如今的新村包括上新村、下新村、苏家。苏武直系后裔一直秉承“忠孝俭仁”的祖训,其中“忠国报国”居首。游凤新村是十里八乡最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自苏武父亲汉平陵侯苏建开始,苏氏家族人才辈出。武功县县志所载武功历史名人中,苏姓名人占据着半壁江山。新上村苏武长房后裔苏振武,至今仍保存着手抄本《苏氏长门家谱》及祖上为官时穿过的朝靴、祖案、祭器、部分祖先牌位等,这些器物印证着古村苏姓与民族英雄苏武的血脉亲缘。为传承祖训,弘扬祖德,苏家村民还于十多年前集资在村西头修建了苏武庙。位卑未敢忘忧国,游风新村的苏武后人,都恪守祖辈忠贞爱国的祖训,爱国已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在苏武后人看来,“忠”就是忠于国家和民族,爱国报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新上村和苏家就先后有40多人参军,不管是苏姓还是其他姓氏,都以参军保家卫国为荣。武功苏氏长房苏振武教授倾心研究苏武精神,竭力弘扬苏武文化,编著出版了四部苏武研究专著。两千多年来,武功苏氏脉衍流变,苏武后裔迁徙于全国各地和东南亚诸国,他们都情系祖国,情系家乡。印尼华人、苏武后裔苏用发,先后捐资数千万元修建武功苏武纪念馆并支持武功和福建南安的教育、科技、卫生事业。? 远山、近水、农田、宅舍、炊烟、村民……苏武后裔居住地新村就这样漫步历史,历经千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苏武后裔来说,乡愁就是那埋藏在骨子里的不可磨灭的爱国情怀。
- B+ @- H, z0 A( w
) L+ R) W* u* z
- K/ w+ F% u' h0 `# ~# L; ~
4 H4 N" Z& u2 P, V d% O4 K, ^
新村曾出过“父子宰相”,苏瑰和苏颋。
* @3 H/ O: C3 g% z' x
苏瑰(639-710),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苏武的第23代孙。永徽七年(656)丙辰科进士第三人。因该科仅取进士三人,可考者唯存一人,故苏瑰亦可能是本科状元或榜眼。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右仆射,封许国公。死后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贞。716年(开元四年),配享睿宗庙庭。729年(开元十七年),加赠司徒。
+ o! L, Q: D" @5 w
8 v! I) \0 N$ m! D( R/ u
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人称“父子宰相”。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紫微侍郎、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k# W9 J" J3 w7 e3 u- @1 I3 P
# E% Q c; l- W
X% H: _1 |4 f& t"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国学复兴网总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好蛋
好蛋
当前离线
积分
236755
楼主
|
发表于 2018-6-14 11: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功站
% W0 \) I7 u3 z. e3 f3 v
站址在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邮政编码712200。建于1936年。离连云港东站1156公里,离兰州站603公里。隶属西安铁路局宝鸡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
) E4 t% {3 u. [3 O% m% ?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一级氧化剂发到;不办理活牲畜到达。
0 n* Y' E/ U% m Q!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图解网站常用操作(一)会员常用操作指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