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夏之交,我和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胡博士以及洋河的一位同好者老倪,一起来到我市的郑楼镇大碾村,实地考察所谓的宿豫古城遗址。
时置夏收季节,郑楼古城遗址的高坡下面,艳阳高照着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浪起伏,遍地黄金,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老夫虽然一直在农村生活,但由于咱这里人多地少,加上城镇化进程扩张,逐渐将原本就不多的田地挤占得几乎就剩下方寸之间了。好多年都没有像现在一样,站在如此广阔的一大片麦田面前,抚弄着黄灿灿的麦穗,极目远望,使人顿感胸襟开阔,对着眼前的田野和大地,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无比亲切的感觉来。
忙着夏收的农人们看着我等一行三人过来,问这问那的很是不解,几个农妇在那里嘀嘀咕咕,我猜十有八*九是在骂我等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其实这么多年来,老夫也一直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吃饱了撑的家伙。当然,我说自己这话首先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能够吃饱,这一点大家都不会怀疑。第二是闲极无聊,无事可干,于是就扒拉故纸堆,就写些酸腐的文字,也不管是不是讨人家嫌,就乱发表看法,在网上乃至平面媒体上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隔一段时间,就会惹出一些是非来。
比如这次郑楼古城一行的原因,便是缘于老夫对于境内一些历史学权威们将郑楼古城定位成宿豫古城的怀疑。
看过老夫文章的网友大都知道,我质疑官方钦定的所谓定论也是寻常。各位见谅,这还真不是老夫有唱反调的癖好,关键是有些官样文章做得实在太屎。其实这也难怪,不要说现代那些贾日马的专家们,就是真正经过三科四甲科举高中的古代官员们,也难免有乱点鸳鸯谱的搞笑行为出现。盖因为中国人一旦做了官,就会凭空将自己早已清零的智商余额迅速充值,于是立即就变得英明神武,从而闹出天大笑话来。就拿这个郑楼古城来说吧,康熙年间宿迁的一位民间学者张忭,在他私修的《宿迁县志》中记载道:凌城,在县治东南五十里,汉置晋省。俗呼下古城。今为桃宿交界处。按:桃源县自宋以前系宿迁清河两县地,唐时为桃源镇,属宿迁。宋始置海滨县。元名桃源。往时宿桃争下古城,云下古城有三义庙,上台不按古志,乃以《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之说为援,断归桃源。至今传以为笑!
张忭在这里记载了当年宿迁和桃源县(今泗阳)争夺下古城(即凌城,但并非是睢宁县陵城镇),上面派来公断此案的淮安知府宋祖舜,根本不看地方档案资料的记载,仅仅因为下古城有座三义庙,就依据《三国演义》的戏文情节,迅速得出结论说:这三义庙所在的下古城当然就是桃源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嘛!如此糊涂的昏官,如此儿戏般的断案水平,在当时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以致传为千古笑谈。须知,此桃源非彼桃园。那桃园三结义的桃园还远在河北呢。
非独是张忭对于这个说法愤愤不平,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谈迁路过下古城时候,听到这个说法也哑然失笑,他在其著名作品《北游录》中说道:辛未。阴。十里三冈。十里古城。有三义庙。祀昭烈帝、关、张及诸葛武侯。晋石崇鎮下邳筑城。非三国时古城也。土人传讹立庙。以传奇桃园结义耳。在这里他明确指出,这个古城和三国时代无关。所谓的三义庙,纯粹是当地土著以讹传讹罢了!
当然,老夫今天开贴并非讨论这个下古城的归属问题。无论当年那位英明神武的宋大官人如何断案,今天的下古城却依旧回归了宿城。让老夫觉得有必要前往实地考察,并且专门开贴讨论的原因,是因为今天市内的历史权威们,言之凿凿地将这个下古城定位成宿豫古城,使得老夫颇觉有些不可思议。
宿豫古城对于宿迁来说,因为牵涉到宿迁历史上的多次行政区域划分、行政级别调整等变更事件。因而,搞清楚这个古城的方位很有必要,按照历史记载:宿豫县的设置自东晋时期开始,并同时设有宿豫郡。郡县两级共同用宿豫县城作为治所。至南朝的宋国,裁撤了当时宿豫县附近的下相县、司吾县、凌县,将这三县所属地域统归宿豫县所辖。宿豫县城自东晋时期作为宿豫郡的治所后,又相继作为北魏的南徐州、梁的东徐州、东魏的东楚州、陈的安州、北周的泗州、隋的下邳郡、唐的泗州等州郡治所。
如此重要的一处历史遗迹,值得我们费上一番功夫来考证:现在市内专家们认定的宿豫古城,到底是否合乎历史真*相呢?老夫觉得很有必要搞明白这座下古城的真实身份,搞清楚这儿到底是不是宿豫古城?
细心的读者从老夫前面引用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早在康熙年间,历史学者便对此已有定论,张忭的县志便说:这座古城名叫凌城,而非宿豫古城。
那么,这个下古城会不会既是宿豫古城,又是凌城县治的所在地呢?
答曰:不可能。
老夫考辩历史资料,从不以后代学者权威一人一文的说法为结论,我向来以为,如果想知道当时的状况,最好还是以当时亲身经历亲眼目睹者的说法为准。而郦道元便是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人,郦道元的《水经注》便是这样一本亲历资料。
《水经注》的《泗水》一节中记载道:泗水又经下相县故城东,宿豫城之西;又东经凌城南。又东经魏阳城北。
从这个记载的方位和顺序上可以看出,宿豫城和凌城纯粹是两个不同的县城。而且泗水是经过了宿豫城以后才又流经凌城。按照这个方位的记叙,凌城应该在宿豫古城的东南方向。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宿豫古城在什么地方呢?
郦道元的《水经注》在另一处泗水流向的记载中交代的非常明白:“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泗水又经宿豫城之西,又径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
各位,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泗水在宿豫古城的跟前拐了一个大弯,所谓泗水又经宿豫城之西,又经其城南,就是这个意思。
郦道元所处的时代,宿豫古城还是一处正在使用的城池,他的记载文字,就如同老夫今天向你们描述徐州淮安的方位一样,毫无疑问是切实可信的。试问,这样的记载资料不采信,偏偏去另搞一套,真的有意思吗?
根据《水经注》,宿豫古城的位置非常明确。因为,泗水至今还在,其具体流向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化。因而,我们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泗水在我市境内流过的大弯子还在。
所谓泗水,就是今天的黄河故道,这条古河流在宿迁境内一直叫做泗水,即使是在宋代黄河夺取了泗水古河道,使之成为了真正的黄河之后,境内文史学者也还是有人称之为泗水。
查阅宿迁的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故道在现在宿城的南面有两处拐弯的地方,一处是在果园场的南面,弯度较小,这个湾子里似乎不可能容得下一座城池。而另一处是在宿城区洋北镇到洋河镇之间,站在这两个镇子之间的大桥上,我们大家都能看到:黄河故道原来的南北流向,到这里却变成东西流向,这个弯子拐的幅度很大,囊括了非常广阔的一大片土地,这里的地理条件和地形地貌上,都完全符合《水经注》中对于宿豫古城的记载。这条河道从南向北,流过洋北镇的大陆庄、赵圩、吴庄、陈庄、卓码等自然村落,转而向东流去。因此,宿豫古城完全有可能是在这里,也只有这块土地才合乎《水经注》中对于宿豫古城的记载。反过来再看郑楼的下古城,那条被古往今来无数的地理学家们作为坐标的泗水,只是远远地在下古城南面流过,根本不存在环绕古城拐弯的任何条件。
另一方面,有关宿豫古城的地方历史资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明代万历年间的《宿迁县志》中记载:宿豫旧城在县东南,当睢口入泗之口,西南皆临泗水,按黄河夺泗入淮,在宿境皆泗水故道,陵县治所即今下古城,则宿豫城当在今下古城西北废黄河湾处。
这段文字对于宿豫古城的方位记载明明白白,和老夫的推论不谋而合,可谓是有理有据。但是,市内的那些历史学权威们为什么对于这些历史记载视而不见,非要将凌城来个张冠李戴,定为宿豫古城呢?
老夫分析,这应该是为了粉饰和掩盖他们对于宿迁境内另一个古城所编造的谣言!
众所周知,宿迁最著名的有两个古城遗址,因为都在泗水沿岸,故以泗水流向分为上古城和下古城。关于下古城,毫无疑问是古凌城的县治。而上古城呢,这就是宿城西边义乌商贸城附近的古城遗址。
当年,市内的学术权威们很轻率地将这座上古城遗址定位成楚霸王项羽出生的下相城,像这样一个文化意义重大的古城遗址认定,就必须要有认定的依据。实际上,这个上古城不过是古代的睢宁故城而已。古往今来的地理专著中,从来就没有人将其定位成下相城,所有的历史文献都记载下相城在宿豫古城西北方向七十里。那么,为了将其指鹿为马说成是下相城,怎么办?就只好在离这个上古城东南方向七十里左右的范围内,生造一个宿豫城出来,否则,就无法将上古城定位成下相城。于是,学术权威们就只好指鹿为马,别有用心地选中了宿城东南五十里的下古城,全然不顾在南北朝时期就被真正地理学权威郦道元记载为凌城的历史事实,强行将下古城定位成宿豫古城!
于是,郑楼镇的大碾村古城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权威专家们认定的宿豫古城了。
于是,宿城西边的上古城也就马马虎虎近乎距宿豫古城七十里的历史记载了。
哈哈,这和当年那位《三国演义》的粉丝宋大官人根据一出戏文,就可以公断下古城归属的桥段太雷同了,也太雷人了!所以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们太有才啦!不过,虽说官字两张口,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最终评判历史的却不一定就是你们!我估计那位活学活用《三国演义》的宋知府万万没想到,在宿迁民间会有一个名叫张忭的乡野村夫,竟然秉笔直书,让他直到今天还会被后人耻笑。
当然,无论郑楼镇的这座下古城是不是宿豫古城,它本身的历史文化意义还是十分重要的。毕竟上千年的历史遗迹非同一般。我们三人怀着这样的心态在这古城周围四处打探,希望能发现到一些古代遗迹。但和以前在各地进行的田野调查结果相似,最终还是一无所得。
我们在一处民居的宅院旁遇到了一位老人,便向他打听这里是否还有古代残存的石碑,这位老人想了一下,连连点头说:石碑啊,有有有!我带你们去看!
我们三人*大喜过望,紧跟着这位老人来到村落的后面,老人指给我们看过去,我等三人不由得大跌眼镜,原来这老哥们带着我们来到了文管部门刚刚树立不久的“宿豫古城遗址保护碑”跟前。胡博士哭笑不得地问那老者:老人家,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树块石碑?
那老人笑道:这里就是原先的古城山,原来这里就有座大庙啊!
我靠,原来是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前有块石碑说这是宿豫古城!
什么大庙?无非是那座惹得三国迷将上古城划给桃源的三义庙。难得的是,市内的权威和专家们将这座古庙的遗址还真没有搞错,正好将保护碑建在了三义庙的遗址上。这三义庙尽管并非是建于两晋时期,但却也历史极为久远,据说这座庙里还有一处来历离奇的古洞。明代嘉靖年间进士马麟撰写的《淮关志》中记载:桃源古洞,县治东三义庙内。阴雨连绵,庭深积潦。宋建炎三年,浮出一石碣,其文曰:“无为大道,天知人情。无为窈冥,神见人形。心言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盈,地收人魂。”三十六字。
可见,早在宋代以前,就有世外高人和先知料定:后世会出现竖着嘴编造历史的专家们。你们那些胡扯八道的新言呓语,只能说给鬼听!哈哈!!你们还不信邪?那各位就等着吧,迟早会让大地母亲收了你们这些妖孽!
胡博士和倪老兄两人在这块文物保护碑所在的土山断崖上,出人意料地扒拉出几块古砖和青龙筒瓦的残片。 可见,这座三义庙真的是灵贶昭然啊,竟能使得从古至今的权威们一路胡侃而来,把宿迁历史搅和成一缸浆糊。老夫不禁佩服得诗兴大发,随口吟出几句歪诗,赠给各位专家和权威们:
桃源结义战古城,古来当官便英雄,莫向历史求真*相,真*相总在迷雾中。
2016年1月22日修改于金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