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 s( G3 V% t- c
地官清虚大帝(舜帝)( r; c5 S) w0 G7 g# M o, B
论:修内功积外德 : i& H0 C2 X& Z
丁巳年五月十四日
6 J" D; } C1 N5 z/ X诗曰:造功积德培加深,忏悔自新福降临;
1 B4 T$ `7 C0 z. x0 u寸尺进升天理在,根枝旺盛靠修心。6 G- r J9 L2 v5 o t& ?1 J$ V
圣示:际此世境多风霜,多变化之时,上天圣神高真不辞辛苦,一一下凡济世,现身说法,救渡良民。今之世人不重古道,着于物欲,忽视精神依归,往往对于圣神菩萨降“灵”之事,误为无稽之谈,且认为敬神敬佛是一种迷信。以众生生在中华国土,个个都是黄帝子孙。若追本溯源,今日之“圣、神、仙、菩萨”即是历代之祖宗——往古圣哲先贤。能敬神敬佛即是敬拜历代祖宗,尊敬圣哲先贤。所以,敬神敬佛是“孝道”之表现,也是一种崇高的朝圣之心。
' m2 ~& Y4 l( Y9 B0 F: Z. T论:修内功积外德5 v( k$ n/ _ c: [; c$ \
人生存于世间,平时能够培养自己之德行,能够自我反省自己之做人处事;自我约束自己心、口、意;自我忏悔自己过错,勇敢改过,做个安份守己的人;在家孝顺父母,敬重五伦,心存慈悲,在外敬老尊贤,尊师重道,谦虚待人,不贪不取,不瞒不骗,时时静修、静悟、静觉,培养自己的本性,就是修持内功。
2 E- P& \! `: L一个人只修持内功还不能达正果之境,为何呢?广义说:天地产生五谷养育群生,就是要众生能遵守天理,遵守人道,遵守五伦,遵守四维八德,遵守古圣先贤之圣训,以维持安和乐利之社会,继起宇宙人类生命之生存。狭义说:父母生养、照顾、栽培你们由小到大,就是希望你们在家能做个孝顺的儿女、孝顺的儿媳;在学校读书、求学,能够听从师长之教诲,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能敬老尊贤,能安份守己,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都是世人所应尽的本份,亦为人之主要基本条件,所以能维持做人之基本条件,安份守己,不做坏事,就是修持内功。修持内功的人,如同有百斤种籽下田播种到收成时,只获百斤果实,这样等于百斤之种籽从下种后经培养、管理至收成,没有增产,而这期间所费之时间、工资皆白费了。又如做生意;以百元之本钱购货,经卖出后,也只获百元之成本,没赚也没亏,若是这样,只有白费时间,三餐则要喝水过日,恐连付自来水费都不够。这意思就是比喻修持内功之人(只修持自己),如播种、作生意只维持本来之成本而已。所以要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
% c2 S! ^/ J% I. {, f/ ` P5 }一个人欲成神、成仙、成圣、成佛,须要修持内功积外德。外德就是自性所造所积外在之善事、公益事。古云:“博施济众”,如施舍、讲经说法、劝化渡众。在平时有钱者,以金钱施舍,如铺桥造路,兴建学校、救济贫困、印善书杂志劝世、兴建庙宇、雕塑圣人圣像给众生膜拜,使个个能效法古圣先贤为人处事之伟大精神,遵守圣训,去邪归正,去恶从良。没钱者,以天赋之智能、口才为世人讲经说法,能够劝化渡众。设若你周围或村里的人有困难,尽你之力,热心为之帮忙解决困难。如村民失和,以你之智慧、口才为其规劝、开导;如他人父子、夫妻、婆媳吵架,家庭失和,你好心劝解,使其父慈子孝,家庭和谐。或路面损坏中间下陷,你发觉速做危险信号,路中有香蕉皮、破玻璃,你检起置于垃圾箱,使路上往来机车、行人得安全,免发生危险等等皆是外德。这外德人人皆可做可为。积外德的人,如同百斤之种籽下田,经栽培、施肥、喷药、杀虫至收成,获一万斤、二万斤,增加数百倍,这样所费之心血、时间、工资才得到代价。又如以百元之成本进货,经生意卖出得一百二十元甚至二百元,这赚得的钱才可维持家庭日常生活之开支。所以,积外德就是要不嫌艰难,不嫌麻烦的加以创造。" y. Z9 b) h4 g
世人修心养性、行功立德欲得正果果位高低、深浅,就是依各人所积外德多寡而论定。所以内功修持够,外德充足者,则成神、成仙、成圣、成佛,就是十全十美的人生,于世间被称为“活菩萨”、“活神仙”。在印度方面,修持至最高境界者称为“佛”。在中华本土黄帝子孙,修持至最高境界者称为“入圣”、“至圣”、“神”、“小神仙”。因此,世人所称之“神与佛”、“菩萨与神仙"、“神仙与佛”、“神与菩萨”都是由凡人所修成的,名词不同,就是因各人修行之境界不同,而有不同的果位,仙有仙果、佛有佛果。诸生弟子能了解敬神敬佛之真理,能够修内功积外德,日日进修,始得幸福人生。在人间虽然劳苦渡过终身,但临终时,则受圣神仙佛接引,高升极乐,免受六道轮回之苦。
1 ^2 q0 ^6 O, Q本宫奉上天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旨意,弘扬孝道,救渡良民,上天太上道祖轩辕黄帝暨圣神高真日日苦口婆心讲经说法,启示真理,望诸生弟子暨善信男女个个共同勉励,共同修持,早登彼岸。
6 s" u5 g& o; u; c吾地官大帝——舜帝曾训勉:“人生三要”:* v' I! X6 R: v) k8 L/ j" H4 ~* I; Z
第一条:自我约束:7 |7 M. G( k! V' @
1.我必须脚踏实地。2.我做事必顺天理。/ R# \$ Z f; W) }, b" M# t& y3 A
3.我不欺骗背良心。4.我不乱言生是非。1 U; ~4 G) J; {$ a& J6 y9 K
5.我要慈悲宽忍心。
' U& A2 S: A6 I: w5 [0 g8 k! W第二条:自我检讨:
" u+ @1 H' @2 t0 @" h1.对父母有尽孝吗?2.对国家有尽忠吗?& k8 `. Y( o' B. C4 t5 n" j! U
3.我有敬老尊贤吗?4.我有欺贫重富吗?+ {7 e% D* I1 w, t4 @
5.有破坏人和睦吗?$ w, E/ p6 i& w% ^, R# Z" _1 ^
第三条:自我忏悔:) Z5 x* t9 F4 T1 ^) ?
1.人非圣贤谁无错?2.勇敢认错速忏悔。
" `. V. x, k; w# ~9 k2 w, k3.诚恳求神佛赦罪。4.修心向善造功德。# [/ U8 r4 D( Q M" k" ^
5.回头是岸圣贤心。
# L* @9 m9 ?9 [. q以上这三条法则,个个能日日背诵,早上起床念三遍,晚上睡觉前再念三遍,能够了悟力行,希望个个勿轻视它,这三条法则,看虽简单,但是比天文地理、哲学来得威严,比法律还重要。
, n& G R4 |, Z2 F2 Y9 @8 {从现在起,由你们自己当监考官,在自我约束、自我检讨、自我忏悔这三大题之小题目中注记,你是否犯了其中一条。设若你对父母常大声叫嚣或是有欺贫重富,那么,就在“自我检讨”之内了,你犯一条,扣五分,一天中犯了几条,要扣几分。这三条若能遵守,能做到,则个个可通灵,可成仙成神成佛。* W. R4 o' _. V9 T
今日吾地官大帝-舜帝一言一语说的都是真理,有引证,不是空中悬招牌,让你们看有而得不到。希望诸生在有生之年,好好修持,认真团结,为弘扬孝道来普化世人,共享安和乐利幸福之人生。
; {+ s5 e+ l3 Y8 H* e1 Q; w地官大帝曰:我为青灵洞阳二品,先天真气所化,号曰:「中元七气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 。」因众生皆在「地上」造罪,天心本慈,不忍众生堕落,故「地官」司赦罪之权,只地世人有改过之心,我自有赦罪之意!
# S8 i5 w7 K5 }* _% g, P地官大帝曰:
7 X9 E. Z/ {5 ~) \一、人若犯罪知改,有忏悔之心,我就赦其三分罪;从此知行善事,不再造罪,我再按情一一削其罪籍。
& E) Y% o* W! i二、今世进入善门修道,一心不退道志,虽累世尚有遗罪未消,我亦赦其三分。若戒律精严至死不二,道志不退者,我可以赦七分。
' n, }. g6 v5 |: L% M$ G7 T- d三、百善孝为先,若无意中犯错,但对双亲孝顺者,我亦赦灭其罪。
6 d/ _' n" W. ?. [四、凡人有心修道,但魔难重重,皆因夙世罪业未消,如能坚忍困苦,不变心志,我自赦其罪,减轻苦磨。8 ?$ q! R U8 {
五、凡世人祖先罪业未消,尚困冥府者,后世子孙能发善愿,行善布施者,我亦可以赦其罪,使罪魂减轻苦刑。5 y* p+ ?& c j. g" O
劝世贤文:7 ~# b# l! ]" I9 n) A# ^, A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必亡,作恶不亡,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必亡。7 d! `% E: @2 ^9 H2 S! Y
◎积金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不如积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3 ?5 b0 ~$ e' b! L. }/ R
◎人修一分德,便造一分福。诗曰:“自求多福是也”。
5 G' m( ]/ R' C4 ~( T◎人积一分功,便积一分禄。谚云:“无功不受禄是也”。
6 c( [% a; a% @+ e◎人生福禄,生来注定,要想转移,除非积善无涯。; a* |8 \$ I8 _9 c+ Q( Y6 h/ {
◎世人未能修德以造福,积功以增禄,安望百福骈臻,百禄是荷。人果能德大功高,不惟人间洪福,可以随缘享受,即天上万劫长存之清福,亦可不邀而来。不惟人间厚禄,可以随地注添,即天上六甲行厨之仙禄,亦可不干而至。8 j! g; J! D; _
(注:五伦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是人道之基础。" T, b/ z) t0 I
1.君臣有义:居上位者待众以礼,下位者待上以忠,君仁臣忠,自然君臣有义也。6 b* D" W3 i# {6 B& R) O6 l- ~8 U
2.父子有亲: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顺,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亲也。6 \* k9 D B, P7 A- i8 n+ d
3.夫妇有别:夫待妻尽其责任,妻事夫君尽温和,夫爱护贤妻,妻敬爱夫君,相敬如宾,各尽人伦之道,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自然乾坤合德,白头偕老。 X5 i( k4 x6 a! r2 l5 H3 ]: `/ g
4.长幼有序:敬老尊贤,年长者,须尽其责务,以教爱幼辈,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长辈,若能长幼各守其份,而不乱*伦,则一团和气,自然长幼有序也。& Z2 [4 _1 `* X% o
5.朋友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 K. ?. w: D# T3 G5 c# k2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又称为十义,意指为人所必须履行的十项义务。五伦之道是人伦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础,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
& {; L% ^! y8 V4 c' {6 [" f四维:礼、义、廉、耻。指维系国家稳定,生民安康的四项纲纪。)8 D7 @% a2 b& S. s( k0 p( Y
! G7 I j+ n! z/ _-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