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8 J) V- T# m
○南荒經十則
# [9 g8 Z/ t8 a5 X2 `6 L( Z
0 H- G8 ^& r& M* ^4 U 南方有犬,人面鳥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魚。有翼不足以飛,一名■〈月鳥〉兜。《書》曰:放■〈月鳥〉兜於崇山。 按:《古文尚書》作■〈月鳥〉吺。 一名驩兜。為人狠惡,不畏風雨,禽獸犯死乃休耳。$ z: p2 b; s& w* j$ c+ r+ ]1 W
: S2 \" p) ]8 \6 C4 v 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旱鼠■。所之国大旱。 俗曰旱魃。 一名格子。善行,市朝眾中,遇之者,投著廁中乃死,旱災消。《詩》曰:旱魃為虐。或曰生捕得殺之,禍去福來。. I- A# [: b+ i9 ~# h& }1 h: o
3 e5 |6 i5 M5 F$ D. Q 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 ■〈土韋〉按:別本作不昼之木。 昼夜火燃,得暴風不猛,猛雨不滅。 ■〈土韋〉按:《玄中記》:南方有炎火山,四月生火,其木皮為火浣布。 w, D' _; A# }! e* c x
5 C% u) O" u1 w1 D" { 南方大荒之中有樹焉,名曰柤稼■〈木匿〉。柤者,柤梨也;稼者,株稼也;■〈木匿〉,親昵也。三千岁作華,九千岁作实。其華蕊紫色,其实赤色。其高百丈,或千丈也。敷張自輔,東西南北方枝,各近五十丈,葉長七尺,廣五尺,色如綠青,木皮如桂樹,理如甘草,味飴。实長九尺,圍如其長而无瓤核。以竹刀剖之,如凝蜜。 一作如酥。 得食復見,实即凝矣。言復見後实熟者,寿一萬二千岁。 ■〈土韋〉按:言復見以下十三字,乃茂先注。. V+ D, a7 X9 V, n; ^7 h0 U
7 p. f4 R* B: H y 南方大荒有樹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華,九百岁作实。華色朱,其实正黃。高五十丈,敷張如蓋,葉長一丈,廣二尺。餘似菅苧,色青,厚五分,可以絮,如厚樸。材理如支,九子,味如飴。实有核,形如棗子。 或作棘子。 長五尺,圍如長。金刀剖之則酸,蘆刀剖之則辛。食之者地仙。不畏水火,不畏白刃。
% n" X0 o- Z0 X% U5 _' R; P
$ l. W5 p: v6 ~! s) [5 O2 ?: C 南方荒中有涕竹,長数百丈,圍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為船。其筍甚美,食之可以止瘡癘。 張茂先注曰:子筍也。
; h8 f! d) {3 D, U% e; k
8 p; S. [7 N% _( \% E) Y" y 南方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圍三尺八寸。促節多汁,甜如蜜,咋嚙其汁,令人潤澤。可以節蚘蟲。 《廣記》引作蛇蟲。 人腹中蚘蟲,其狀如蚓,此消穀蟲也。多則傷人,少則穀不消。是甘蔗,能滅多益少,凡蔗亦然。4 Z6 ]4 @( q$ Y ^" R3 ?1 q7 {
6 [$ W0 G4 r0 N( i6 P
不尽木火中有鼠,重千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但居火中,洞赤,時時出外,而毛白,以水逐而沃之,即死。取其毛績紡,織以為布,用之若有垢涴,以火燒之則凈。
8 c$ n. W+ N9 e2 X5 K/ J7 u3 `) r. \/ I. t9 }) X) l( R: B
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蟲焉。目明者見之,每生九卵,復未嘗有毈,復成九子,蜚而復去,蚊遂不知。亦食人及百獸,食者知言蟲小,食人不去也。此蟲既細且小,因曰細蠛。陳章對斉桓公小蟲是也。 ■〈土韋〉按:陳章鷦螟巢於蚊睫事見《晏子春秋》。 此蟲常春生,以季夏藏於鹿耳中,名嬰蜺。
+ N/ b4 d2 X X$ |
! y% T3 L e; I 南方有獸,似鹿而豕首,有牙。善依人求五穀,名无損之獸。人割取其肉不病,肉復自復。其肉惟可作鮓,使■〈米審〉肥美而鮓肉不坏。吞之不入,■〈米審〉尽更添肉。復作鮓如初,愈美,名曰不尽鮓是也。 《御覽》獸部引此■〈米審〉字作瀋,鮓字作鮮。: \3 i# s- N- @
" X/ ?* w) l3 {! D5 S, M; G 南荒之外有火山,長四十里,廣五十里。其中皆生不烬之木,火鼠生其中。 C1 g& b( f" V! g% ]! |
9 E- l/ t" C. ^9 ?! `/ L2 u
南方有銀山,長五十里,高百餘丈,悉是白銀。8 b5 x% k7 [* O2 G. s
% D; y2 S% n/ q6 R$ L ○西南荒經三則5 v/ W2 y, s- }) z
. o5 A: ?* ]. `, F( y4 |3 w
西南大荒中有人,長一丈,腹圍九尺。踐龜蛇,戴朱鳥,左手憑白虎,知河海水斗斛,識山石多少,知天下鳥獸言語。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穀可食,識草木鹹苦,名曰聖,一名哲,一名賢, 俗曰先知。 一名无不達。凡人見而拜之,令人神智。此人為天下聖人也,一名先通。5 [* I% ]4 ^, A3 X5 ?- n
+ n/ A% M/ r/ u9 {! p9 s 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穀。強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言饕餮者,縉云氏之不才子也。一名貪惏,一名強奪,一名凌弱。此国之人皆如此也。
s% U2 b5 s7 z
) S6 B o4 H2 U7 F" m' z 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言食其肉,則其人言不誠。 一名誕。; e. q) G* [ H7 O
( _! t! x9 Q* a/ d; L
○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无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腸直而不旋,食物徑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天使其然,名為渾沌。《春秋》云:渾沌,帝鴻氏不才子也。空居無為,常咋其尾,回轉仰天而笑。 以《史記》正義校。
- j5 \9 Z' A4 R
0 O& o) u! A6 P- ]4 D( @+ t 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春秋》云顓頊氏有不才子名梼杌是也。, y+ s- |8 @2 |9 P6 ]+ R
+ B0 I% N" |, |& u 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春秋》所謂三苗,《書》云竄三苗於三危。% r6 E9 R& q* B, [
; U. u9 f( b+ e9 q. I
西荒之中有人焉,長短如人,著百結敗衣,手虎爪,名曰獏■〈犭為〉。伺人獨行,輒食人腦,或舌出盤地丈餘,人先開其声,燒大石以投其舌,乃氣絕而死。不然食人腦矣。 一本云伺人眠輒往就人,欲食人腦。4 |, X _$ g {! ]1 w
( k4 U* r- Z, B: x2 j9 ]7 E( Q 西方日宮之外 《廣記》引作自官。 有山焉,其長十餘里,廣二三里,高百餘丈,皆大黃之金,其色殊美,不雜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餘,皆純金,名曰金犀。入山下一丈有銀,又一丈有錫,又入一丈有鉛,又入一丈有丹陽銅,似金可鍛,以作錯塗之器。《淮南子》朮曰餌丹陽之為金是也。 《淮南子》以下乃茂先注,後人誤合為經。梁簡文帝詩云劍鏤丹陽銅,用此。( w9 i1 f3 O1 E6 b/ s; x- z5 N
# n2 e: e {. L+ S% o 西荒中有獸如虎,毫長三尺,人面虎足,口牙一丈八尺。人或食之,獸鬥終不退卻,唯死而已。荒中人張捕之,復黠逆知,一名倒寿。7 F" {) W @4 r4 Q; h2 U
& @* J7 c9 M" O7 v. m. ^
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変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3 j4 P. x" @" z1 a/ k& s, [! h0 A1 \5 ?1 X; e0 }* G/ b3 H( I
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馬朱鬣,白衣玄冠,從十二童子,馳馬西海水上,如飛如風,名曰河伯使者。或時上岸,馬迹所及,水至其處。所之之国,雨水滂沱,暮則还河。5 L. D( ^4 `# @ `/ `: c
1 k1 V) [2 ^9 d7 ^
西海之外有鵠国焉,男女皆長七寸。為人自然有礼,好經綸拜跪。其人皆寿三百岁。其行如飛,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唯畏海鵠,过輒吞之,亦寿三百岁。此人在鵠腹中不死,而鵠一舉千里。 華曰:陳章與斉桓公論小兒也。
/ y8 y% F4 j% s) n" C# r$ u7 p9 D; k' j) K8 N" O `4 [( P, K- @
西方山中有蛇,頭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觸之者,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名曰率然。 茂先注云:会稽常山最多此蛇,《孫子兵法》三軍勢如率然者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