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9-6-5 14:36 编辑
民国三十年,中国之抗日战争已近相持,欧陆之战正盛。然欧美之纵容,日寇嚣张之气焰未消。中国虽屡丢城池,屡败于倭寇,然中华之大,岂是如蜉蝣之扶桑能动摇!时值沿海重工业陆续内迁,我大西南遂成中华之战略纵深,此亦成为华侨远援祖国之支那大通道。由此亦处于日寇眈眈虎视之下,欲攻之而成夹击之势以灭我中华!英属印度、缅甸遂成倭寇侵蚀之地。为保我中华之大后方,亦为邻邦之自由独立,遂与盟国共出兵于缅甸之国。我虽经民国之建设,终未能成强国富民之型,奈何日寇正盛,荼毒我民!然,大国自有大国之风范也,于万难之中,倡“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之口号,组建卫国卫和平之威武雄师,远赴他土,奋勇抗日!此亦为国际主义精神也!其间令人敬佩之可歌可泣之战事时有发生,将士深入不毛,克自然之艰险,士兵临阵同仇敌忾,将领冲锋陷阵义不容辞,有戴安澜、孙立人者,率领中华之将士出敌之意,大战日寇,虽十余三四,然扬我中华之雄风于异域!赫赫战功,其英雄气概必长存玉宇!此诚可颂矣!
后,民国隐而共和国立,国共裂而海峡哭泣,民国欲反攻大陆,而共和国亦百废待举,国共不暇于此,遂有若干将士流落他乡而无人顾及,致使异国他乡尽尝人间艰辛。然,天不丧斯也,共和国亦开明若斯,岁在已丑,共和国六十年,民国九十八年,迎之于异域,海外赤子,呜呼,生者泪洒故土,逝者亦魂归青山,未使英雄泪满襟!特此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