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3-11 11:39 编辑 + C% r+ Z$ Z; T, t
# ]1 [! I' \* C$ ^ q9 F# [" r启功先生生平简介/ F+ y0 P1 F1 p0 T9 j( X
来源:艺界人物2 l' |! P! r8 ~; g7 w% I. `
- G& f( Y! A2 T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朝雍正帝胤禛(1678-1735)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1712-1770)的第八代孙。
# E$ e" W$ V" p7 Z
! o. |2 d4 |) L) d6 z8 R1 U$ R# x
6 M8 n: a. r# g$ |* P, H) ^/ K
+ p7 {5 c& m4 h6 ]7 g
) [0 Y @5 h+ k, k/ \# P
* h# {3 u% r' Y/ G: q1 [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7 G- `; B: r$ M1 F( b' H1 B+ A 启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出身显赫,但幼时家道已经中落,祖父毓隆为谋生计,不得不舍弃爵位参加科举谋得官职,后因祖父去世,家中变卖世藏书籍以作殡葬费用,他1岁时年仅19岁的父亲恒同早逝,10岁失去曾祖父溥良(1854-1922)、祖父,家境一贫如洗。
$ s8 Y3 u/ Z) J {3 p
2 {$ t- l; p0 v$ O7 G
启功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后在各界人士帮助下陆续结识了一些当时知名的艺术家、诗人、学者,如贾羲民、吴镜汀(1904-1972)、戴姜福、溥心畬(1896-1963)、溥雪斋(1893-1966?)、齐白石(1864-1957)等,在他们的教诲下,启功逐渐打下古典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扎实根基,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 k8 o, ^: y# s+ \, D/ R
7 n* _7 r' t# o: q( H
5 {; {- C% \. T" S) A
9 i* i$ j* T* g2 {9 m9 f
4 E& o: d+ X, {9 c 1933年启功经傅增湘(1872-1949)先生推介,受业于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陈垣,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来启功在陈垣(1880-1971)先生的帮助下到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但由于只有中学文凭,启功先后被辞退2次,最后还是在恩师陈垣的提携下,启功得以第三次站上讲台,成为一位没学历的大学教授。因此启功对陈垣的感情极为深厚,他认为这段师生之谊“有逾父子”。后来启功于1988年通过义卖书法绘画作品筹集基金200余万元为北师大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励耘”便是陈垣的书斋名。他设立此项奖学金为报答老师教育之恩,同时也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
! X+ G* ?' y- L7 j5 p
) Q1 N8 M3 K8 Z! |% |
% K B$ N6 f" l( z
% N s& {2 Z5 k$ W) ?6 o7 Q2 e7 }
/ l" C4 ]" w% w9 Y! u, n% i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启功先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 [! Z* J* Z" ?, S! d7 k 启功去世时93岁,高龄人生必然所历非凡。工作不顺,险阻不断。四十五岁时母亲克连珍和姑姑相继去世,十年浩劫中被勒令抄写大字报,后风雨同舟的老伴章宝琛(1910-1975)又病逝于“十年浩劫”中,骨灰荡然。启功一生无儿无女,妻子去世后,他一直过着孤独而清苦的生活,晚年陷入疾病折磨。
0 R- M9 i" v4 a# [3 e0 P
1 H% H$ w0 T3 v7 T/ H4 M 2005年6月30日凌晨,启功先生仙逝,给我们留下丰富遗产和无尽哀思。启功还有许多才能秘而不示,像个藏宝者,只在无人偷*窥时偶尔拿出来看上两眼,只是这宝藏还未被人发现,他便带着它们去见上帝了。) H/ G' l0 Z9 |- l: D5 o
9 O) `5 v0 Q$ S$ I.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