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6|回复: 0

元王冕墨梅图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王冕墨梅图卷% N/ N& v' a! M" o, o3 l
来源:传世书画2 U& ~- t2 Y. i( _

: Y0 ~4 e) O( w  z  王冕墨梅图,元代中国画,纸本水墨,纵50.9厘米,横31.9厘米,画幅中有作者题诗五首。文物原属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是著名画家王冕,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 N! x+ _/ p- f, C' a mmtps0.jpg , ]$ q; F/ i) m2 x
  中文名:元王冕墨梅图卷
/ A2 Z/ n$ K6 H+ ?8 i- ~+ Z  类别:元代中国画
' v6 b2 ^+ U8 r( G, R! c  纵:50.9厘米! G, i6 y2 w0 q% o9 R
  横:31.9厘米
3 O/ l8 l7 x- K# F( K+ Y! d6 b% V# m2 e
  作品% z  K1 a. R. ?% z9 @5 r+ i2 b
  元王冕墨梅图款识
3 q5 T8 Z8 \: ]$ d( [7 T  ~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著名的咏梅诗为元代画家王冕自题“墨梅图”上。王冕学画的故事曾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为众人熟知。清代朱方蔼曾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这一幅“墨梅图”即是繁花的代表作。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银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王冕墨梅出于北宋扬无咎派。但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此幅则写繁花密枝,别开生面。6 L2 Y2 t8 r( t; k0 }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4 c5 l: K) D& q, p; T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U9 l! x- T1 S
' b. V7 {6 Q6 X# ^/ w
  作品名称:墨梅(元代王冕题画诗作)
. l  s' Z* O/ D, P/ }" p4 U( w  创作年代:元代6 L! \5 [; X. ^# w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H7 u' W3 o; g3 B( n% B( H  作者:王冕3 g3 e# ^; U5 P# K2 G. }

* `. ~# |; r, z4 O  作品原文
* T( F; b- ]# y6 H! r/ k  E  题画原版本
% d3 F0 Z) E* b( N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 z# Q. W+ C% K" x9 d* g: n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T% a$ i  H4 |2 C
  版本二3 [: b% j  s% O$ T. j, Y0 Y$ }0 P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U" S; X' I. F!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Y) \, D9 o3 v  z: x+ P9 S9 N
  (古诗词允许存在多个版本。各版本意思相近、读音相近,并不影响古诗词的音律。)7 W/ J# Q. t  S  L# p2 U( C. B8 V: O
2 }* c1 B; m' @) D- F$ A9 [
  注释译文# i# u+ h6 \) R& v& L
  字词注释
, s- N3 o5 l! G  d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 Y4 e: d; K. E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8 |0 G  j" K" R6 ^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 ?8 r: O- p9 Y2 e% j* w
  头 :边上。
7 @7 a% s7 _) l( e- l' l0 @3 C  个个:朵朵的意思。' z1 L3 E2 I6 O2 r* k& k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8 R. I# u# C0 {+ }+ t9 A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 O$ e6 G+ G6 E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3 L! e. R  C  d# V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7 P5 \2 T) ]/ y2 k' l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 e9 r, v! e2 E3 V) ~7 x3 u) `) o% k, b# _- \0 i
  译文2 W7 n  o1 n3 j: C/ K6 c: k6 k9 j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5 v& T! @9 u1 {& a" T/ x" R
' j/ H+ C" l7 t/ C2 }  创作背景9 A$ g+ J0 x, k' q+ N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8 ]( c! [3 {, S+ i3 y' A; p1 p) e
8 y& K% C7 D: [% M. ^. t  作品赏析' {& `$ o/ Z9 c& ~. a' I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m- a/ p' C1 o* e- |% y0 v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9 c, p9 c4 I% V- M- Z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D9 ?3 A+ p& N% y4 D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 ^' G3 h7 x' @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7 w) n9 f1 Z+ E: ^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c2 q- a/ z6 ]. i7 G
  v0 Q+ ~- g- h1 Z& ^5 I8 W
  作者简介3 t9 y8 M4 O0 U5 H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学识深邃,能诗。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wmx513.jpg : i  b+ k( s) Z- k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