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7-9 21:55 编辑
, b1 o% G D( u
7 T0 T( A5 Q+ c+ m3 S% r4 }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卷& E2 V* w% X0 M( q B8 a
来源:历代名画! d9 V$ |; T: w" [1 l( T' Y
* }# w4 N) T5 q; o0 B/ m _7 Z
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卷》,绢本矮幅,工笔设色画,横324厘米,纵24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7 G* u( \0 k) P$ I
2 S4 z4 H- f5 ~- ]( A. M8 j
中文名: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卷
! M: t; w1 O! |3 H4 b 朝代:南宋! {- X# u/ l) c2 F2 O8 B6 `
绢本:矮幅
5 c& \* N9 J& Q 尺寸:横324厘米,纵24厘米
- b' p, M+ n" @- o& i
" o+ L; N0 @' T- Q, a 基本信息6 v! Z8 e5 y# A$ E1 I/ O" |+ y3 x A# k
一、寿春花,二、长春花,三、荷花,四、西施莲,五、兰花,六、望仙花,七、蜀葵,八、黄蜀葵,九、胡蜀葵,十、闇提花,十一、玉李花,十二、宫槐,十三、三星在天,十四、旭日初升,十五、桃花荷花,十六、海水,十七、瑞芝,共计十七段,整个画面真实地展现了自然界百花争艳、万物欣荣的景象,洋溢着宁静欢悦的情绪,每段小楷书标花名并纪年、诗句。书法娟秀平正,稍带颜体。绘画用笔工致纤细,设色浓丽典雅,其中山水小品技法颇类马远、夏珪,花卉略近马麟风格,其中最近马麟绘画风格的如画卷中第五段所绘的兰花,该《百花图》长卷为典型的南宋院体画。8 [; L1 P4 A* A1 L1 ?
已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的作品是南宋女画家杨妺子的《百花图卷》。此绘画长卷现为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它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的。《百花图卷》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它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吴其贞《书画记》和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该画卷乾隆时期收入清内府收藏,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爱心觉罗·溥仪(1906-1967)从北京故宫将此画卷以赠送其胞弟溥杰(1907-1994)的名义携带出宫,后辗转藏于长春市伪满皇宫小白楼内,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溥仪仓皇逃亡通化大栗子,该《百花图卷》散失于民间。1955年《百花图卷》曾在长春市内被发现,后流入北京市被大收藏张伯驹(1898-1982)、潘素(1915-1992)夫妇获得。1964年张伯驹先生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期间,将《百花图卷》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
& A0 K5 p. ]& z7 c" F5 q* q/ B
3 o8 ?) ^; g+ g: Y% F
1 z. r- ~+ z7 Y& ^. [
@" H! k7 k( Q; n& t
, D! m' K3 D7 Y
?8 Y2 C/ ~) h: n, }* T$ [; V 从该画卷前端所题:今上御制中殿生辰诗,四月八日的题识看,此《百花图卷》似为某皇后祝寿而作。那么此卷是为谁祝寿而作的呢?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皇太后圣节一条云:四月初八日,寿和圣福皇太后圣节。 寿和是理宗谢皇后的尊号。又据《通鉴》记载,四月八日是宋理宗赵昀(1205-1264)谢皇后谢道清(1210-1283)的生日。南宋光、宁、理三朝诸皇后的生日只有谢后为此日期。再从《百花图卷》各段的题咏看,均为颂扬谢皇后的。又考《宋史》后妃下、理宗谢后传,云: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初封通议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封皇后,号寿和圣福。《百花图卷》生辰诗明言四月八日,则所谓中殿必是谢道清,而今上当然是理宗赵昀无疑了。故此卷应当是为宋理宗谢皇后谢道清祝寿所作。% O& l. u" T: H! e% W s8 j3 k8 C+ O
& p# H: \6 b5 Q3 C
- o; P& K6 t& H7 I- i4 X6 t
作品欣赏3 t5 m9 ^$ N5 y
《百花图卷》的书法和绘画部分均无款识和钤章,卷后拖尾处有明三城王朱芝垝题云:右《百花图》一卷,乃杨婕妤画也。婕妤盖宋光宁时人,说者谓与马远同时,后以色艺选入宫。其绘事过人,自能题咏,每留传于人间。此其所画以寿中殿者也。予得于吴中好事家。今逢唐贤妃殿下千秋令节,敬献以祝无疆之寿云。蜀弘治丙辰三月吉日识下钤三城王图书朱文方印一枚。清代书画收藏家梁清标(1620-1691)得到此卷后,认定是南宋女画家杨婕妤之画甚是喜爱,亲自为该画卷题写笺名为杨婕妤百花图,并将此卷作为精品进行收藏。吴其贞《书画记》中载:杨妹子绢画一卷十七卷(按,应为十七则),气色佳,画天日云三则,余皆花卉。法简而文绝,无画家气。每则有一题咏,前识云:御制中殿生辰诗四月八日。仍有题识,失记其名,上有三城王图章。可见吴其贞也认定这件《百花图卷》为杨妹子所画。那么,杨婕妤为何又被称作杨妹子呢?婕妤,乃宫中女子官职的一种称谓。杨婕妤的真实姓名现已无从可考。但关于杨婕妤和杨妺子是否为一人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杨婕妤即南宋宁宗杨皇后本人(见元吴师道《礼部集》);另一种说法认为杨妺子即宁宗杨皇后之妺。那么二者究竟孰是孰非呢?经过考证我们认为:杨婕妤即书画史籍所说的杨妺子,杨妺子也就是宋宁宗皇帝赵扩之后。《宋史》卷《后妃列传》载: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忘其姓氏。或云会稽人,庆元元年三月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四月进封婕妤。有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遂姓杨氏。五年进婉仪,六年进贵妃。恭淑(韩)皇后(?-1200)崩,中宫未见所属,贵妃与曹美人俱有宠,韩侂胄(1152-1207)见妃任权术,而曹美人性柔顺,劝帝立曹,而贵妃颇涉书史,知古今,性极机警,帝竟立之。(据《宋史》宁宗本纪二,立杨皇后为嘉泰二年壬戌公元1202年,十二月)绍定五年(壬辰,公元1232年)十二月壬午,崩于慈明殿,寿七十有一,谥恭圣壬烈。从这段记述可知,杨氏婕妤乃孤身一人,没有妹子。只因她认同乡杨次杨妺子是一位能诗、工书、擅画颇具才艺的南宋女书画家,其法书墨迹诗章传世较多,绘画作品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这卷《百花图卷》,该画卷虽代表不了我国南宋书画艺术高度发展的水平,但对我们判定杨妺子其人、了解杨妺子的书画艺术面貌以及填补我国女性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 E7 z% y5 m" G& K) ?# d
3 r4 F; E$ ?7 ~) e5 A1 W6 Q
0 c6 F* U4 k! Z G2 F% \% W0 n%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