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油之父赵宗燠
! X- a0 Q- X. I2 g j来源:个人资料+ v5 f, j! j" ?; {' T' s
, G2 d' M7 L8 T4 o) s& y3 T7 E
走进21世纪,“石油”这两个字越来越牵动世人的神经。政治家和军事家们,为了各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日夜不停地谋划他们的石油发展战略。人们已经预见到,不久的将来,石油将无可挽救地走向枯竭。于是,超级大国不惜发动残酷战争,以千千万万人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去攫取和控制石油资源。而我国,除了以政治的、经济的方式参与有序竞争,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力求降低能耗,特别是研究开发接替能源。我们的办法之一就是搞人造石油──从煤炭中提炼石油及其产品。现在,当我们重新开启这个思路并扶托煤炼油工程再度上马之时,不能不想起我国的人造石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赵宗燠先生。; I8 w5 x4 l$ Y! I) L0 F
赵宗燠(1904-1989),男,汉族,1904年11月28日生,重庆荣昌人。爱国科学家,著名燃料化工学家、能源和环境保护专家。1930年1月毕业于国立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理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作研究生和助教。1932年任四川工业训验所主任工程师,同时在重庆中学和重庆大学兼课。1935年去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化工学院学习,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1957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0年在重庆任交通司北碚合成汽油厂厂长兼同济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到东北接收尚未建成的几座煤炼油装置。1947年任沈阳化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48年任天津化学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解放后,1949年任东北工业部化工局总工程师兼锦州石油6厂总工程师。1955年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1957年5月增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后为化学部)学部委员。1965年起任石油工业部(后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顾问。为新中国石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当选为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能源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能源委员会高级顾问,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发明奖评委会成员,中国能源研究会顾问,中国环境学会顾问。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第四、五、六届常委。1989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c5 K# c" x0 l5 I2 t
# v* p. J. n* i% ^
% L- s" b# Q3 Z P0 W- K. Z!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