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8-5 16:36 编辑
: c$ c6 B7 u9 z3 z3 a1 C! p2 q3 }8 [
引路菩萨图
7 {' g( G( G& q) ^5 S P& t$ E$ o来源:文物考古
1 z- i1 @1 T2 g2 T& I
) T `! h; g) n4 W3 f- | 引路菩萨图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柄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 q& S) {9 @: E0 d( i
9 `! i: N8 S% A+ r3 H0 g7 l
中文名称:引路菩萨图3 {, f8 v" Z+ R o# q4 i
馆藏地点: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B7 ]1 [3 i3 R, H: `6 e( M
所属年代:唐
( ~8 ~& s. f2 ~6 [ 尺寸:纵80.5,横53.8厘米8 m7 A5 O4 I- U5 `( `& n
) X/ @. E/ [# v, L5 h6 \% Y1 k9 g 简介
. g+ X+ ~9 }% a 幡分四栏,各栏分绘图案。画左上角菩萨所乘的黄云中隐出一些建筑物,那是亡灵要去的净土世界。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梳着典型的唐代妇女的发式。画面中的很多部分如香炉、菩萨之发饰等都描金敷色,全画彩绘艳丽,完好的保存了唐代绘画的面貌。
4 x% C( C, q1 u! N% Z' @- e1 e+ R- R: L; y! m7 R! z
发展史3 m+ @- x( p7 [2 d5 Y
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社会富庶,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个时期佛教仍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大规模的石窟造像不断涌现。在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石窟中,唐代造像的规模和艺术水平都特别突出。
& q3 _; k2 T+ v' H/ U( o 唐代是古代人物画鼎盛时期,在反映贵族生活和宗教题材上都有大成就,在宗教题材作品中也更世俗化,在大量经变故事画和菩萨、罗汉的塑造中显示出明显的人间味。菩萨天女体态丰腴,容貌端丽,具有动人的丰姿,这在敦煌壁画中多有体现。在敦煌,还发现了一帧《引路菩萨像》,绢本,纵85厘米,横53.6厘米,约九世纪后半期作品,现藏大英博物馆。这件作品具有很高超的绘画技巧,设色艳丽,渲染技法娴熟,可以看出后世工笔人物画对它的继承。
# {3 J4 `8 m/ w3 W* d$ J( F. m }
经典点评
. R& T$ ^+ ~8 U X" Z# P3 ~ 图中菩萨在前引路,脚下祥云委蛇绵长,一女子袖手微低头跟随在后,此女子的衣着、发型乃至脸部刻画均与唐代的“簪花仕女图”如出一辙,正可互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