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2 16:41 编辑 + t) y2 z* S" B3 Y6 V( N
( ^4 P3 Q! ]# V3 h/ t; J) ~
台湾高雄莲花潭
3 V8 G2 C x: v: m3 [7 }) h来源:祖国宝岛
6 l) U( @/ Z4 K3 B8 v3 E) U
9 K4 V, h9 o! a+ w" U! Z" D4 ~ 莲花潭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半屏山之南,龟山之北,是高雄市左营区区内最大的湖泊,潭面面积约42公顷,源于于高屏溪。1686年凤山知县杨芳声建文庙时,以莲池潭为泮池,在池中栽植莲花点缀。每值炎夏,荷花盛开,清香四溢,乃有“莲池潭”之名,而“泮水荷香”列为凤山八景之一。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再对莲池潭浚修。现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与龙虎塔远近倒映水中,而以“莲潭夕照”闻名。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当时的知县曹瑾(1787-1849)与乡绅郑兰等人,对莲池潭在加以扩建,并开辟圳路引潭水灌溉四周的农田千余亩,使兴隆里成为丰衣足食的富裕之城。" j( R( N2 \" |" g8 r
7 t4 [4 o/ t4 t( | C$ v9 W1 I z
$ V: n3 `9 d3 v8 |/ ?& \
莲池潭南邻龟山、北倚半屏山,总面积约为42公顷,曾是清初凤山县治的学宫泮池。昔日潭中遍生莲花,因而得名“莲花潭”,为清代凤山八景中“泮水荷香”所在。如今湖畔遍植垂柳,江菱遍布,每逢开花季节,莲香四溢,每届晨昏,水雾蒙蒙,潭景若隐若现,颇有几分神秘感。过去潭畔只有春秋阁,半屏山等亭台远山。颇为清幽绝俗,实为一人间佳景。这些年来新建了许多美仑美奂的殿堂、庙宇,环潭十二座香烟缭绕的庙宇包含北极玄天上帝、启明堂、春秋阁、五里亭和龙虎塔,北面有高雄孔庙和万年公园,南侧为凤山县旧城残址,东面则为莲池潭牌楼入口和高雄市风景区管理所。近年的十月份,高雄左营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莲池潭万年祭,更让莲池潭充满传统文化和宗教气息,成为高雄的旅游景点之一。莲花潭一直是台湾风光明信片中不可缺少的一张,人们把他看作高雄风景的代表,是旅游必到的地方。/ V3 ]( E% s; ?( P* u$ F
5 H' X: j7 w: z/ p4 k
9 n% K. b1 i9 k( X1 @! J$ q3 M
1 [8 b) K& I" U5 k6 E2 D
1 S$ R9 }4 X' u
9 ^1 `5 Z% d1 }8 s% E' c
& @- G$ N, ~9 q7 e( ?( L8 Q$ R
# z2 e5 x9 ]- y6 f& ^$ V1 }
* [) G, \- z0 p
; n1 H5 C3 K Y8 k; ^/ o$ x$ F
6 Y+ @+ M9 v$ ?2 K. T4 y+ g7 p
& J2 Z' u( `5 ]7 |" ^3 k* ^
9 s& C2 t+ c# i$ D) N% N* }1 ~ `$ `
3 c- g8 I3 r# f
在莲池潭的西北方还有高雄孔庙,系高雄市政府于1974年,仿照宋代孔庙样式及山东曲阜孔庙配置略作修改而兴建,建筑巍峨堂皇,造型优雅。
/ N( y% w" G. W/ g' g$ e
4 @4 r6 ?# e- R! @
莲池潭风景区之湖畔的天府宫,建于明末永历年间(公元1660年),本宫奉祀中坛元帅,神威远播,庇佑苍生,信徒极众,遍布全台,香客络绎不绝,遐迩闻名,远播海内内外。对信众所求均能迎刃而解,不仅是全台奉祀中坛元帅之总庙,全台进香团前来本宫进香之次数,更是排名左营各宫庙之冠。4 ~: c* Y1 T5 K- S3 ?. E1 K
9 U' J* V1 Y! [. O$ a; |
浏览了一周,由春秋阁、半屏山、垂柳等组成的画面,应是高雄风景的代表。遥想昔日莲池潭上,莲花覆盖、菱角满地、秀丽的半屏山倒映池中,岸边杨柳丝丝,衬以亭亭玉立的春秋阁,既有湖光塔影,山水之秀,又有纯朴的田园之美。: P* H2 Y& B$ L" d! e
潭北的半屏山山色如黛。望着这半屏山忽然想起了一首民谣:“半屏山啊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水天相连啊人相爱,骨肉团圆我心甘。”高雄有座半屏山,而福州也有座屏山。相传在远古时代,半屏山原是一座与祖国大陆相连的完整的屏山,山上住着母女二人,姑娘长的十分俊俏被凶神看上了,但她坚贞不屈,宁死也不离开自己的母亲。凶神怀恨在心施展妖法,把这座山劈成了两半,一半在大陆,即福州的屏山,一半到了台湾,就是这里的半屏山。从此,这位美丽的姑娘便和妈妈分为两处。长期以来,海峡东岸的女儿一直思念着西岸的妈妈,西岸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东岸的女儿。什么时候母女才能团园?
; I# f0 {3 a4 q; _1 ? 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多么期待的愿景……
; n3 L ^- k* F) I 愿海峡两岸早日团圆。# [* J- j/ n4 N3 a
9 y' {: X/ w4 Z& @! @; i* M4 c
8 a% c+ h0 z& I1 w: |" [: m/ c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