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10-11 17:59 编辑 " ~, ^+ t6 p+ C* X! U
1 C/ `9 G' F3 R1 |
黑画张的传说+ z8 M4 _- `) ^; B0 @% s3 ^+ o
2 n0 b5 l! V+ V' x
; c8 ~9 o: i+ k. M6 |& c9 q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新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有名的书画家。因为他姓张,又专画泼墨画,所以大家都叫他“黑画张”。黑画张这个外号叫得太响了,谁也想不起他的真名实姓来,要不,他还会名留史册呢!
: H5 b2 C5 M3 j! I: u 黑画张三岁开始学画,一直笔不离手、手不离笔,不论严寒酷暑,总是埋头练画,从不间断。可是,勤学苦练了整整二十年,磨穿了好多好多砚台,连门前洗笔的池水都被染黑了,却仍然默默无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画出来的画不达到传神乱真的程度,决不拿出来。, g, T% N6 c9 y
有一天,他画了一幅张牙舞爪的下山虎,刚往墙上一贴,竟把他家的看门狗吓得浑身发抖,夹着尾巴逃走了。
# W @7 Q1 l$ v) e* R/ D; { 妻子一见,高兴地说:“成了成了,狗都给吓跑了!”. U& v* h8 i! {+ F: l! M
他却摇摇头说,“画是画给人看的,吓住了畜牲有啥了不起!”! m5 P) E4 @& o; H
于是又闭门独个儿苦苦练起来,又练了好多日子,他又画了一串水灵灵的葡萄。他三岁的儿子一见,竟被引得馋涎欲滴,伸出小手在画上抓呀抓。
8 u& D7 R. S, e K6 S6 M5 W
1 x) [% u& N% M+ C0 \$ E2 I# a1 l
妻子又笑着说:“好了好了,这回连人也给骗了!”( j+ `# R" L B2 A& X, I; N+ G
可是画家仍不满意,说是孩子没有鉴别能力,要骗住成人才算。于是又继续苦练不止。过了些日子,一天中午,他妻子喊他吃饭,半晌不见应声,推门一看,只见他坐在那里握着画笔,一动不动对着画稿出神。妻子上前推他一把,可是一伸手却碰到了墙壁——原来这是画家刚画成的一幅自己的画像呢!妻子正在惊奇的时候,黑画张在身后笑起来了:“哈哈哈哈,连你也上当了,我的画也许该拿出去了吧!”
/ {" ]. s$ u3 ?" H: j& ~ 于是某月某日就在县城里举办了个画展。来参观的人真是多得像潮水一样,大家都对他的画赞不绝口。他的水墨花卉虽然不是色彩缤纷,看上去却生动逼真,他的虫鱼虾鸟更是活灵活现。特别是他画的青松傲雪图,在那挥汗如雨的三伏天,竟能叫参观的人直觉寒气侵骨,禁不住要打冷战呢!4 I4 l5 G2 @+ ~, }( x2 |4 v }
从此,黑画张可出名了,每天都有好多人上门来请他画画。对好人他总是满口答应,可是对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不论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不理不睬。这样得罪了县老爷和他手下的那帮坏蛋。没法子,黑画张只得背井离乡去到处流浪。( A4 y \! a: n: j
长话短说。黑画张离开家乡后,一路晓行夜宿,不久就来到了山东省的济南府。因为一路风寒和辛苦,竟在一家小店生起病来,不到半个月,已经穷得身无分文了,店主人又是个见钱眼开的吝啬鬼,天天来催账。黑画张只得说自己会画画,请他去买些笔墨和画纸来,画上一张拿去换钱。店主人看他衣服穿得破破烂烂,才不相信他呢!黑画张好说歹说,店主人才半信半疑地买来了笔墨画纸。黑画张捏着笔,凝思了一阵,立即在纸上一挥,画了个又圆又大的黑圈圈,然后拿起来对店主人说:“好了。拿去吧,拿去找一个识货的当铺,当五十两银子。”
& }& I, ^1 @7 E, _: q, D7 j4 i1 ] 这是啥玩艺儿呀,还能当五十两银子?店主人连连顿足,大声叫起来:“唉!完了完了,好端端的—张纸就让你给白白糟蹋了!你这算什么画呀,白送给我也不要!”
* l( ?6 H- K& A4 l; i 黑画张笑笑说:“你出高价我还不卖呢!拿去当!”4 r, O$ o# k0 ~( @, N
店主人连忙摇头:“我不去我不去。你真是穷疯了,大白天说梦话!你估摸人家当铺都是瞎子吗?别说五十两银子,能当五钱银子,我就是你小舅子!”' Z. v6 B4 y; }
黑画张见他死死不肯去,心想只有用激将法激他了,说,“那咱俩打个赌吧,要是不能当五十两银子,欠你的钱加倍还——怎么样?”7 L. f! z; j# ]2 _. }7 y# J
这个赌打得可真叫老板心里美的,输赢都沾光嘛!可是不会儿他就气乎乎地回来了,说是在当铺里碰了一鼻子灰,让人把画当废纸扔出来了。黑画张一点不吃惊,说:“你找的一定是小伙计。去,再去找个见多识广的老先生。”6 k4 r' b7 Z5 b& F
店主人无可奈何,只得再出门去,终于在城里最大的一家当铺里找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这位老先生一见那画就惊奇得拍案叫绝,二话没说就给当了五十两。店主人接过银子回身就跑,为啥?怕人家反悔呀!! n f3 M: `4 S* ~7 c4 H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店主人前脚刚出当铺门,当铺掌柜后脚就跨了进来。一听说这幅黑圈子画竟当了五十两银子,立刻气得大发雷霆,不容老先生分说,就连声骂他混蛋、败家奴才。这位老先生可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一气之下就离开当铺不干了。
# p% T1 ~. i+ b/ m 回头再说黑画张拿到五十两银子,养病度日,不过二十来天吧,钱又渐渐花完。他想了想,只得叹口气,对店主人说:“我看还是去把那幅画赎来卖了吧。”
1 X( r3 _$ n% H* V5 U 可是,店主人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去,他才不愿自投罗网呢!黑画张只得问明地址亲自去赎画。当铺的小伙计听说有人来赎画,不敢怠慢。可是在画堆里扒遍了,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张黑圈子。没办法,忙去请掌柜。掌柜又惊又喜,庆幸自己那五十两银子总算没白扔。那张画他是亲眼见过的,所以便亲自来查找。可是找来找去,仍然找不着,只有一张看看有点象,可却只有半个圈,而人家那张则是个完整的圆呀!黑画张越是催得紧,掌柜越是找不到。掌柜一急,突然想起先前为这事辞职的老先生来。于是,立即派人去请。可老先生才不肯来呢。掌柜后悔极了,只得带着礼物,亲自登门赔礼道歉,恭恭敬敬请他回店复职。老先生这才跟他回到当铺。老先生一进门,顺手就把那张半个圆的画取出来,小心翼翼地捧给黑画张。黑画张笑笑说:“不对吧?我那张画可是个完整的圆呢!”
( M- q# L1 U ?3 ]: a+ \% J 老先生也笑笑说:“要赎完整的圆不难。今天是初八,再过七天,等到十五你再来。”5 j/ K, g& R8 Y" e% E
黑画张忍不住哈哈大笑,忙拉住老先生的手说:“老前辈真好眼力,好眼力啊!”
# K9 ~ v6 r7 B+ b Z6 \ Z# n. N8 ]8 C
5 K$ z( Q. d; p0 n( J( O1 E 这个黑圈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为啥赎它还要定日子?原来这幅画上画的是一轮神奇的月亮呀:它能随着天上月亮的圆缺而变化。当初送来的时候是十五,所以看上去就是个整圆。而今天是初八,当然画面上就是个半圆了。老先生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惊得咂嘴伸舌。掌柜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出二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幅面。+ M" R! W `4 U2 U* h
: q5 w% Y+ M% v5 Y$ _2 j2 A 掌柜得了宝画,可得意了,逢人就讲。消息很快传到了一个洋古董商的耳朵里。洋人买通了官府,硬逼着掌柜卖掉了这张宝画。
* \! X" ]9 T+ [/ |8 E" O6 E 掌柜可伤心了,做梦都想能再得到一幅黑画张的画。可是,黑画张却早巳离开了,找也找不到。$ ~! F# f# d9 K2 [" i& R L
无巧不成书,就在那年,掌柜的儿子考中了进士,恰巧被派到黑画张的家乡新野县当县官。新县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听父亲的话,发布公文,申明不再追究黑画张。黑画张听说以后,结束流浪生活,高高兴兴回来了。新县官立即和他交上了朋友,常常把他请上府来用美酒佳肴招待。
1 B& E7 R9 g5 P$ _ 一天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新县官就捧出一幅精心裱糊的绢轴来,请黑画张作画。这种绢轴远远比画画的宣纸高级多啦。黑画张满口答应,不过却提出一个要求:要新县官亲自为他磨墨。虽然这有些扫县老爷的面子,新县官还是立即挽起袖子磨起来。
" D; G& W2 |+ n2 X0 p 可是磨这墨有多难啊!你觉得明明磨浓了,而黑画张却赚太淡,再磨再磨,黑画张又说太浓,一兑水吧,又说夹生,还得重头磨起。就这样磨啊磨啊,不知不觉的一锭好粗好长的棒墨都磨到头了,可仍然得不到满意。
$ }# \. X+ D: z# S; J3 i1 j4 P 县老爷被折腾得又困又乏,两臂抬也抬不起,上下眼皮只顾打架。可是黑画张呢,先是逍遥自在地品茶,后来索性伏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县老爷心里可火了,暗暗骂道,“好你个不识抬举的臭画家,逼我老爷给你磨墨,你自己却呼呼睡大觉,哼,……”2 O0 {; G" E. j [% b! y |
! {- h- J# ?1 x1 r8 \; [3 v; p
这时又听得三更鼓响,知道已经是半夜了,便把墨砰地一声摔在桌上,惊醒了黑画张,不耐烦地说,“你瞧,已经半夜了,能画就画,不能画拉倒,咱可不愿陪你磨到天亮!”
# O6 l* @& f5 q+ M+ c4 s 黑画张见他的耐心已经到顶了,就叹口长气笑了,说:“太爷你既然这么急于求成,这墨么也算将就能用了。不过只怕日后光色不好,你要后悔呢。”
! g2 S7 X" y5 Y$ L( D 说着便提起笔来,饱饱地蘸上墨,在那幅绢轴上涂抹起来。不多一会儿,画就完成了,而且题了两句诗:
0 k/ Y/ _1 g0 T9 V+ o3 ?% j1 J 高风传天下,亮节照人间。
! b5 U: m/ S& t" Y 县老爷把画接在手里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我的老天爷,这画的是什么东西呀!既不象山水人物,也不是花鸟虫鱼;而明明白白是两根很难看的墨柱子。县老爷越看越来气,脱口抱怨说:“罢罢罢,想不到你竞以怨报德,胡乱画些东西来搪塞我!”5 {1 ?, Y+ J8 L
黑画张见这位老爷原来也是个不懂画的外行人,就冷冷一笑回答:“小人实在是没有本领,告辞了,告辞了。”3 r! N/ @/ i7 D, e
黑画张走了好久,县官老爷还在埋怨父亲多事。可是老头子可爱画了,总得满足他的要求呀!于是亲自到书画店选购了几十幅色彩斑烂的书画,准备待任期一满就回乡去见父亲。不过总算还没有把那张黑柱子画扔掉。1 o, D$ g+ X- b+ f0 H# q% |- r
日月如梭,转眼就过了三年。县老爷一回到家乡,老掌柜就催着要看画。儿子马上打开箱子,取出一幅幅画来让父亲过目。老掌柜自从上次吃了不懂画的苦头以后,就跟那位老先生认真学习绘画艺术,如今已成了个很有眼力的鉴赏家。这几十幅花里胡俏的画,他竟一幅也看不上,马上追问:“为啥不见黑画张的画呀?”9 G4 R5 r6 S) @& g& S8 A
儿子回答:“倒是有一幅,只是糟透了,怕您老人家看了生气。”/ {8 {: E6 n9 o/ Q- _$ n# P
谁知老头子打开那黑柱子画一看,却高兴得一跳老高,连连叫起来,“妙啊,妙啊!又是一件无价之宝呢!”# E! r3 u) ~8 C; ?3 m& f/ R6 V9 ]
叫罢,立即把画高高挂在客厅当中,还吩咐大摆筵席,请好多好多宾客来饮酒庆贺。' r" ?) k* T) x5 ~$ \9 ]
这可叫做儿子的纳闷了。吃着喝着的时候,儿子就问老子了:“这画上只有两根柱子,黑不溜秋的,有什么好呀?”
/ {7 t, {0 \ ~; _8 T- Y$ f2 a 老头子一听,很生气,斥责他说,“你呀真是不学无术,只知做官。什么黑柱子呀,这明明是两支腊烛嘛!不懂画难道也不识字?不见上面题着‘亮节照人间’吗?”- L- @& c, ?; _: R1 r
说话间不觉天色已晚,客厅里渐渐昏暗下来,儿子忙命人掌灯。可是灯还没拿来,那两支腊烛自动点燃了,而且越来越亮,不一会儿竟把客厅照得灯火辉煌,如同晴天白日。这真是件谁也没有见过的稀世珍宝啊!0 ?0 }* J" s% t M$ r( S
. {: ?. Z2 A9 } {: p+ v* y& A 客人们惊奇得个个目瞪口呆,连连向掌柜道喜。老头子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叫添酒加莱,准备狂饮到天亮。
. L% Z+ r) L5 X6 J9 |$ K [3 ~7 ?
. C1 ?# d1 H( Z4 W" l
这样喝着笑着,一直闹腾了半夜。可是,三更刚过,那两支腊烛却渐渐熄灭了。老头子觉得奇怪,立即追问儿子作画时的情景。儿子如实说了一遍。老头子一听连连跺脚骂起儿子来:“真蠢真蠢,事情就坏在你身上呀!你如果按他的要求把墨磨到天亮,这腊烛不就能燃到天亮了吗?你呀你呀,竟这样有眼不识泰山……”
. q* ^+ q6 n, x8 Q8 W 儿子这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及。! V. j; p7 `" z) I, ~
见父亲这样痛心,儿子又忙安慰说:“请父亲别生气。黑画张不过就是儿子管治下的一个小小老百姓罢了,等儿子回县再耐耐心心替他磨一夜墨,再画一张好的就是……”/ ~2 `# W; V `
可是,等他回到县里,黑画张已经带着全家老小连夜走掉了。并且从此再没有音讯,一定是改名换姓在什么地方隐居起来了。黑画张可是个不愿奉迎豪绅官吏的铁汉子呢!
: M3 R: I- M) S6 f, Y, b. L8 ?; R7 [4 S;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