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茂茶马古道的来龙去脉
$ k' S7 L/ r) w+ G5 h. T来源:华夏地理
: L6 R' N+ R, y( x" m ~! [$ j6 h0 j- g% b9 g- z
松茂古道,又称茶马古道,或合起来称松茂茶马古道,是以今都江堰市为起点,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为终点的一条古代交通要道。游人登上都江堰景区玉垒山的青石路面,还能依稀透过历史的厚重帷幕,想像这条古道的光荣与辉煌,凝望古旧的关隘、雉碟与城墙,领略历史赋予这条古道的重任。
( Q# @/ q5 {- z" A$ T8 ^" e 这条长约350公里的古道开通于何时?它的历史价值和战略意义究竟如何?这是每一个踏上这条神秘古道的人向历史发出的叩问。5 s4 _4 b: b7 p
松茂古道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全长700多里,虽然这条路最早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是无数的事实说明,最迟在三国时期,松茂古道就已经开通了。
, P% ]* n" Z! u: S* n' S: ^2 h; F
/ q: w+ D' y- q* p/ I. a8 A7 l; p
中文名:松茂古道5 i L Y8 Z/ t% Q) I
本质: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8 y' k1 }. W( a/ C2 l4 p" Q" p
特点: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惟一通道! V- m1 o9 Y# o; j4 G7 F, N
起源:都江堰$ O( W) `% u1 s$ r4 y5 w" R$ S
3 a& f8 w- p c! t+ h- D& T6 P8 N
一串马帮的铃声,仿佛还响在玉垒关口窄长的松茂古道上。最后一抹夕阳将历史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一段石板古道上,悲壮而苍凉。. u3 z, _( q+ N, X5 s9 B
从茂县较场、叠溪地震遗址的唐代摩崖造像推测,在公元七世纪时松茂古道就已经是一条商贾往来不绝于途的交通大动脉了。历史上,都江堰市和松潘县分别是内地和西北两地的物资集散地,松茂古道既是我国西部的一条经济大动脉,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如果再往前延伸,这条古道与吐蕃沟通,一直可以抵达尼泊尔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麝香之路”。同时,松茂古道又与古代丝绸之路相衔接,成为以西安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 H# w6 N0 d# p" V! C
这一段古道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要道,各路商贾用骡马从藏区运出毛皮、茶叶、药材,然后在都江堰市西街换回藏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粮食、盐巴、布匹和玉器。因其所用交通工具多为骡马,经营货物多为茶叶、盐巴,所以,松茂古道又名“茶马古道”;又因其是南方通往藏区的惟一商业通道,所以又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如今尚存的都江堰市西街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每到交易那天,西街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一笔笔生意在一条窄窄的长街上谈成了;茶叶、毛皮、药材从骡马背上卸了下来,换成一袋袋雪白的大米,好看的布匹和急需的盐巴。货物被重新放到了马背上,人群慢慢散去,人声渐渐遥远……喧闹而又繁华的西街在短暂的热闹之后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和冷清,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轻脆的敲打玉器声,为这条寂静的傍山小街带来神秘的想象。
7 Q, S) _' l8 t' X 渐渐热闹起来的是松茂古道,一队队骡马驮着货物,驮着商贾,驮着山里人零零碎碎的日子默默地走在山道上,踢踏踢踏的马蹄声成为山路上最有节奏的音乐,敲打着一块块青石铺成的键盘。商贾们则开始计算这一趟下来是亏还是盈,还有哪些货物遗忘了,还有哪些货物下次不能再卖了……2 ?* C6 }/ U4 F9 F. }% c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长达700余里路的松茂古道,如今已经只剩下都江堰景区内短短的不到2公里的古道。今天,我们只能站在斑驳的古城墙上远眺历史的背影,松茂古道早已消失的大山深处,隐隐传来几声羌笛的残音,逝去的岁月如夕阳般鲜红,滴落在游人深深浅浅的回忆里。
* f8 {% N3 `* J/ S g3 f1 m
* R0 m- U) w: K2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