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4|回复: 0

[地理类] 《丹阳记》南朝宋·山谦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4 09: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9 ], u3 R) w8 g
《丹阳记》南朝宋·山谦之
' z" p2 {  a# G5 ^4 f

0 s# F& b0 I- U& o关于《丹阳记》
) w0 _2 [( U/ @# Z' x$ x! n/ E/ j" h0 V
丹阳记 南朝地志。宋山谦之纂。山谦之(?~约454),元嘉(424~453)时为史学生,后任学士、奉朝请。受著作郎何承天之委,协撰《宋书》,孝建元年(454)奉诏续撰。除《丹阳记》外还著有《南徐州记》、《吴兴记》、《寻阳记》。原书宋佚,现存清人辑录本。据佚文,该书载述丹阳郡及属县之地理风俗,尤详于诸县山川古迹。主要有三类:建置沿革,含疆域、分野、镇市、坊里、街巷、桥梁、铺驿;地理风貌,山川、湖塘、井泉;名胜古迹,含城阙、宫殿、城郭、堂馆、台观、亭轩、第宅、古陵墓、寺院、碑碣等。体例简明,记述详备,历代多所引用。作为南京地区早期地方志,对研究南京六朝以前地方历史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后世方志编撰也有一定影响。版本:清顺治刊本;清江西金溪人王谟辑编本,收于《汉唐地理书抄》嘉庆本;清人安徽歙县人黄■辑,扬州《汉学堂知足斋丛书》道光本;《说郛》本,内容极简,仅有7条,但流传最广,有清顺治浙江李际期《说郛》宛委山堂重刊本(系顺治四年姚安陶珽增订本,后又收入《四库全书》)、民国十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民国十九年上海印书馆铅印本、1988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说郛三种》第6册。
# e# p( G/ g5 m1 y7 w/ P6 Q
: q8 `! r0 H3 R8 G* }- R 丹阳记  南朝宋·山谦之 8 {2 J% _' p: `- l

8 D1 [2 `. n0 I7 Z0 K/ A  ●慈母山 ; y# g  M2 e8 F1 Z/ [. z8 N

2 C: U) c' u1 z5 B+ m+ b% G) F7 E, }  江宁县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目伶伦采竹嶰谷,其后惟此竿见珍,故历代常给乐府。而俗呼鼓吹山。今慈湖戍常禁采之,王裘洞萧即称此也。其竹圆致,异于众处。 6 J' g# ^! F) a; i' k; c9 }

2 `6 y1 I& o  a, L3 n& D, v7 f  ●烈洲 ' U1 F1 i6 Q1 z

2 `0 `* E& t/ M7 s  江宁烈洲,吴旧津所也。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风,故以名焉。王浚伐吴,宿于此。简文为相时,会桓玄之所也。亦曰漂洲。洲上有山,山形似栗伏滔,《北征赋》谓之烈洲。 9 ~4 _' S1 L' C' q9 N
+ h/ g; w& m2 X
  ●蒋山 9 n+ {; Z& H  i. f
2 H8 p# o  Q( J/ [
  京师南北,并有连领,而蒋山独隆崛峻异。其形象龙,实阳都之镇也。
" v8 J% r3 W4 i
8 D2 u0 H. U9 w  ●新亭
9 X0 j  ~7 {0 {! m8 R, i( ]9 A/ w* f% Q) ?: c2 [: [- @
  京师三亭。新亭,吴旧亭也。故基沦毁,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移创今地。谢石创征,三吴缙绅创冶亭,并太元中。
" \) U+ r0 y: W0 G, U! e3 L8 E
" u- f% {3 g! j& G: h0 }  ●石城
$ _' d- x( B! {9 g. v9 k6 f& f) S2 k/ n
  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初,始加砖累甓,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亦谓之石首城也。 ; j" g; y* @* t. T

6 G0 j+ U) f, H) r0 h7 k- t  ●蒋陵 2 \4 b; L6 j, s: e

6 `2 V% f2 c9 f! ~6 _8 U- O9 T  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
2 V$ z6 P% v7 z9 U/ @$ @; L7 V6 K: ], J5 X% p, t' b$ D( c
  ●张侯桥 9 V. J7 A5 k2 J2 k" ?, l

: |# `' E( K1 |- }* Y  Q  大长安道西张侯桥者,本张子布宅处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