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i% f( g, i
3、相互制约而均势) E/ v9 t8 K6 ]3 k
生物在相互依赖中,必然会发生制约。我们只说昆虫与草木之间、鸟类与昆虫之间、牛羊麋兔与草木之间、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凡食草动物皆依赖草木,草木生长多少,制约着食草动物多少;食草木动物多少,制约着食肉动物多少。而草木生长又受到天地风晴雨露的制约。因而,草木生长、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都是受天气的制约,食者与被食者相互制约;总之,制约是依赖中产生的,没有依赖便没有制约,没有制约的生命会走向灭亡,依赖与制约都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一物种失去制约,必会因自我膨胀而灭亡。
/ c }+ N, O7 T% z; u& w# y1 P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发动“除四害”,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遭到被消灭的命运。如果麻雀被大量杀死,农田的害虫便不受制约地大量繁殖。农田被迫施用农药,害虫被毒死,鸟类也因吃了被毒死的害虫中毒而死,导致麻雀、喜鹊、乌鸦很多鸟类急剧减少,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至今农田仍旧依靠农药,因而鸟类繁殖困难。& h& p9 o0 P; z& j7 V; B2 `
五十年来,每日三餐之中,粮食、蔬菜、水果,哪一样不含农药?谁知道我们的子孙到哪一代才能不吃农药!这是人为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昆虫失去制约而导致的恶果。宇宙万物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中相互磨合,形成均势平衡,是大自然的生态,一旦人为破坏,决不是人可以重建的,一定要等到大自然重新磨合,才能再一次出现生态的均势平衡。7 a, J0 K" Y: m. @( k: o+ f) }
4、相互变化而常新' g4 h) |* V" j4 ]) Z. c
宇宙万物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中生存,这是天地之道,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蕴含在依赖与制约中的,是变化。草原变成了牛群、羊群;牛羊一部分变成了食肉的猛禽、猛兽……这是变化,宏观的变化。1 j- @- ]& p% \0 a$ Q6 _3 N7 i
宏观变化是从微观变化而来的,说宏观变化自应概括地看微观变化,如动物体内营养代谢、基础代谢……这些都是概括在生命过程之中的,“宇宙万物之间与万物自身”这个提法,自然是宏观和微观都在其中。一个人的生命,一株草的生命,一个细菌的生命,一个细胞的生命,是平等的、并列的,大自然中没有大小尊卑,都处在“阴阳五行”之中
" ]% |0 c& X$ V% L4 l8 T8 W% Y 人的生命在哪里?在人自己的生命过程之中。而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五行的运动过程,相互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只有相互变化,才能保持生命的常新。器官、组织、细胞、DNA之中,不是人的生命,而是组织、细胞、DNA的生命。
8 R2 N6 q; G5 h# C) H0 P4 j 5、终始嗣续而永恒
' i m4 w4 g5 {+ x& _% J 宇宙万物在阴阳离合运动中生死,在相互依赖中生存,在相互制约运动中均势,在相互变化运动中常新。宇宙是永恒的,万物也是永恒的。万物的永恒,是在终始嗣续运动中永恒的存在。这就是宇宙万物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孙……以保持万物的永恒存在。
- ~: ^" M7 Z4 N H$ b( b6 ^ 三、生命在五行运动中的五大本能7 K6 g) |4 a" f4 e! m8 H) x1 k/ l% k1 S" _
阴阳五行运动——阴阳离合而生杀、相互依赖而生存、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终始嗣续而永恒,这五行运动存在于宇宙万物自身以及万物之间,凡是有生命的物,无分大小尊卑,都共生共存于五行运动之中。不知多少千百万年,在生命运动的悠悠过程中,生命日益完美,衍生出生命的五大本能:自主性、共生性、排异性、应变性、守个性。这五大本能特性,是排除生命运动过程中外源性与内源性伤害的职能系统,没有这五个本能,生命很难存在下去;一个生命的健康水平,便是这个职能系统的健全水平;这个职能系统不是某一个器官﹑组织的功能,而是各器官组织的生态运动所产生的宏观效能。这五大本能,只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才能存在。
# y5 C6 \5 W% y' B- w# l 1、自主性# Z8 u0 ~0 V; ^+ b% y2 X
自主性是自“阴阳合德”之一瞬间开始的一动一静的运动。这个运动直到阴阳离决时才停止,自主性运动就是生命运动。为什么叫自主性呢?请问,是谁命令他运动的呢?没有。所谓“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是它自己在运动。这个自主性运动与生命同步,一个人,心脏的张缩、胃肠的蠕动、肺的开合、细胞的运动,器官组织不同,运动形式有别,但它们的运动都是自主的。有人说:是神经主宰的。我问是谁主宰神经的?还是自主性运动。而且,在一个生命体中,各器官﹑组织虽有运动形式的区别,但它们是协调地共同完成同一个生命程序。一切根据生命运动的需要,快慢、大小、高低、上下、内外、左右地调节着,总是和谐而精当地运动着,这是生命巨系统中一个自主性运动系统程序。: N! i" v `+ _8 G+ z
自主性运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从阴阳合德生命运动开始之后,这个生命的自主运动便是阴阳互根、阳生阴长的过程。阴是物质,比如营养物质;阳是动力,营养物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变化成能量,发生了动能,这个动能便是阳;从食物入口,咀嚼入胃,胃的蠕动分泌,胆汁的泌出,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吸收,肝、脾的代谢,一系列的运动,都属于动能的阳;而最后变化为能量的物质,是动能的阳所生出来的,但这生出来的能量物质属阴;正是这属阴的能量物质又会发生出运动能力的阳;这个过程便是一个阴阳互根、阳生阴长的过程。这个生命过程很重要,一个生命自阴阳合德形成开始有自主性运动以后,始终是在阴阳互根中生活,直到生命终结。
2 O$ o( r: v6 `5 _ 我想进一步说明阴阳互根发生自主性运动这一现象。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出现胸压迫感﹑早博﹑房颤﹑心率失常﹑心绞疼、心肌坏死,所有这些症状只是一个原因,即心肌缺血造成的。一旦供血充足,所有症状都会消失。例如,心脏移植、肾脏移植,一个心脏从胸腔取出,已停止了跳动,但在植入另一个胸腔、吻合了血管之后,血液流入心脏,心脏立即跳动起来。上述两例都是阴阳互根的例子,自主性运动存在于阴阳互根之中。
, ~; v8 @3 @1 I# @" q* N- t 中医自张仲景以来,便根据自主性运动法则,及阴阳互根的原理,以助阳、回阳、补气、滋阴、育阴、养血等理法,治疗内源性功能性疾病,使千千万万人走出死亡,得到健康。但自主性运动是不可取代的,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取代自主性运动的恶果,违悖自主性,便是违悖生态规律。! [! P, J$ Q& j5 `
2、共生性。1 ?% _, J. }7 N" C3 C8 j2 E
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万物之中不能有一个被消灭,也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生存,单独一个生命,不可能生存下去。哪有一个不吃东西而能生存的生物呢?而且,消灭其中任何一种生物,必会造成别一种或别几种失去依赖而不能生存,也会使某一种生物因失去制约而自我膨胀。无论是失去依赖还是失去制约,都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生命的灾难性结果。
+ `& t- h* m9 t0 I6 o- m 前面提到的“除四害”,消灭麻雀而导致的灾难,就是因为破坏了依赖与制约关系,打破了共生性结构,这是一个万物之间共生性关系的例子,人体也是如此。人体各器官﹑组织,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四肢百骸,它们之间在生理关系中同样是共生性关系。
2 y j h, |+ x 在病理关系中也是如此。例如,营养代谢系统功能,依赖内分泌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又依赖自主调节系统功能;而自主性调节系统功能,又依赖营养代谢系统的能量供应。三个系统在相依赖中又必然相制约,形成一个共生关系。- F9 V+ R; r0 y+ h% w
生理上的共生性,又导致病理中的共生性质。例如:糖尿病为什么总出现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而高血压、高血脂又常常导致高血糖,以及免疫功能低落。这是一个常见的代谢、分泌、免疫三系统的共生关系。所以在治病中,无论治糖尿病还是治高血压、高血脂,总是治一病而三病同时痊愈。7 ^4 u, [' h! y3 x. E* ^
共生性现象在中医的案例中是不胜枚举的。众所周知,中医有内病外治而愈的,如针灸、按摩、药敷、药浴等等;有外病内治而愈的,如溃疡不愈合、疱疹、疮疡、多发脂肪瘤等等。这些都是以生命的共生性关系为基础的。0 @4 O1 Y7 a/ _
顺便说一下,不了解生命的共生性,是当不好医生的。例如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肢痛、肢麻、溃疡不愈合、脂肪肝、肾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白内障、眼底病……许多的合并症都会发生。怎么办?不知道生命的共生性,便只能心病治心、肝病治肝、血糖高降糖、血压高降压、血脂高降脂、眼病治眼、脚病治脚…… 一对一地对抗治疗。结果,病不能治愈而药害日增,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终身服药的原因。而通晓阴阳五行、掌握生命共生性法则的医生,对上述糖尿病无论并发症有多少,只一方一剂,所有症状悉数解除而痊愈。你相信吗?今天不信其有,明天相信不迟。而我不能不说,真善美尽在大自然中!$ {/ P& S1 K0 o) Y
共生性法则是中医临床中对药物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我们用降糖药或其他化学药,只考虑某一疗效而忽视药物的毒副作用,往往要治的病没治好,却伤害了肝肾,其后果不问可知。有时我们切去脾脏,结果造成了“无脾综合症”。诸如此类,都因为不知生命共生性法则。/ V2 V$ W& z t0 J# h* @) u;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