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切换到窄版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学馆
Group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国学复兴
›
國學資源
›
國學圖庫
›
名勝古跡
›
三僚风水文化:三僚村的山水资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827
|
回复:
0
三僚风水文化:三僚村的山水资源
[复制链接]
三僚堪舆文化
三僚堪舆文化
当前离线
积分
2844
发表于 2019-3-25 16: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p8 t2 |# g! F% H1 M. w
三僚村的山水资源
+ P0 j8 n0 M3 @* h
- a/ H0 I7 t* M7 r& x
三僚村是盆地,当年杨救贫在三僚铃记中首先就说明“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峰峦”。三僚村在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明了四座有山名的山峰,可惜这些山都没有列入兴国县志、地名志里的山峰卷,我们在这里将这些山峰作一个简单介绍:
9 t! q0 C: \" x# ]5 K/ a
4 @# L$ t7 T( f. J1 q, y3 Y3 u' O
. g) F; Y% W# u- ~" I
d6 G' g! G' l) C2 z! I1 R- p9 s
后龙山:位于三僚村北部,峰顶位于东经115o43’20”,北纬26o22’30”,由西向东走向,山体为石英石岩,表层砂质土,有不少巨石裸露,林木稀疏,以马尾松为主。后龙山在三僚境内约4公里,从与黄岭村交界的穿风坳起脉,最高处在三僚和合石以北,海拔高度550.5米,向东延伸从三百圩方向进入梅窖村境内。山顶有山寨遗迹,寨墙沿山脊而建,长达数百米,高度不等,有的达一、二米,也有的只剩一排石头依稀排列,是三僚村清代以来几次与外敌作战的遗迹。后龙山上没有居民,在东端有北斗庵。在西端有三圣庙遗址(殿宇不存,仅余石碑)。
/ e& [; O9 s! B/ U2 J% q
, V6 @# o/ h1 C2 p1 ?' d7 e
庙子岭:位于三僚东南的油槽勿、石下等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115o44’25”,北纬26o21’30”。山势由西向东走向。峰顶向梅窖村延续,是梅窖村子同山(梅窖镇最高峰,海拔830.4米)相连山峰。为石灰岩山,顶峰海拔692.2米,山上土层较厚,植被较好,三僚村村办林场场址即在庙子岭山坡。庙子岭山上原来有一座东华寺,山名因庙而来,因为山形象一把弓,杨救贫当年曾经命名为眠弓岭,曾对曾文辿赞叹:“乘兴可登眠弓峻岭”。过去三僚曾氏曾在三僚确定八大景观,其中的“眠弓峻岭”景观就是指这座山,而另一个“东谷朝云”,就是指在庙子岭上的东华寺前看日出的景象。原东华寺已经废弃,近年村民在山脚下真君祠附近重建了一座小庵堂,沿用原来东华寺的寺名。山下还有一座供奉治水的许真君菩萨的真君祠。在窝石坳下还有一个奇石——磨盘石,庙子岭上有一条人行步道,在窝石坳与宁都县赖村乡高岭村交界。高岭村有一座小乙型的赖村水库。
$ D5 m' ?+ `% k8 x# h; m( B4 j
4 d/ ?+ M* f G- z# x' A1 P
罗经石:是一座四面悬崖的孤峰,又名独寨子。杨救贫当年曾有“健步盘遨独石巉岩”的概叹,曾将这座山命名为“独石岩”。位于三僚盆地的东部边沿,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4’25”,北纬26o22’00”。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海拔387.3米。山上土质较少,大部分为裸露的石灰岩,树木很少,山上山下有不少坟墓,东、南、西三面陡峭,北坡有小径通往山顶,山顶尚存古代山寨寨墙残迹,山顶平坦,是眺望三僚村景的理想去处。石峰西麓有一座溶洞,名叫吸石洞。杨救贫当年选定三僚隐居,认为三僚是一个罗盘形,而这座石峰是罗盘中间的指南针,故这座山是三僚风水村的象征。兴国清代《潋水志林》第7页介绍三僚中说到:“上有北斗祠,南为罗迳山,配以吸石洞,两家世习青乌家言,故以此为名也。”就是认为三僚村曾、廖两家能够世代从事风水术,就是因为有北斗祠、罗经石和吸石洞,因为罗经石峰和吸石洞是三僚成为风水村的灵气所在,也是未来景区建设的重点。
$ J$ U! ^% \8 \: @
; \7 @9 V2 _5 [2 }" V1 g( J& K
' {( }- U* T: g5 @8 U
# r6 s# A& A6 G) v
- ?3 F7 f3 @4 k" e( H; w
" k7 c: i6 w* ^
罗刷岭:位于三僚村东南角横坑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3’20”,北纬26o22’00”。由西向东走向,与庙子岭相连,山形象过去农村拾柴用的竹扒子,几座山峰并排突起,三僚人称之为“箩恰”,把这座山叫做箩恰岭。地图标注时记成了“罗刷岭”。山峰林木稀疏,山坡上盛产油茶。有一个通往赖村高岭的小道,在茶亭坳与高岭村交界。罗刷岭泉水丰富,有曲尺弯泉、排脑泉、水榨下泉等泉眼。
7 K! _1 r- Y& ~& g$ j: c$ H- v6 I- u
3 | D# f, {' K$ e. S5 w8 r
牛轭丘:位于三僚南面的社背、江背段、排上等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3’35”,北纬26o21’00”。由南往北再转东的走向,因为山梁转了一个L形的弯,象是牛拉犁的木轭,故得名牛轭丘。峰顶海拔774.6米,是三僚村内的最高峰,是与于都县梅屋村交界的界山。这座山当年杨救贫称之为“天马峰”,他在三僚铃记中说:“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拜朝中。”就是认为三僚村能够出大批朝庭国师,是因为有这座天马峰和天马峰流出来的水。这座山峰属石灰岩,故山坡上有溶洞观音岩和观音寺,岩侧有泉水,水质清澈凉爽,是三僚村阴阳河水的清水来源。
/ ?3 l+ K7 V) k6 }* T8 [9 U$ O
. T7 O( r) \% a
; J1 r0 s& `" d/ H2 p6 i
- l5 _2 d/ ~- u$ J* Y
廖前山:三僚村廖屋南边是一片丘陵,砂质土,植被较差,只有少许松杉和油茶林,其中最高的山头为廖前山,即廖屋村前的山。顶峰海拔459.5米。山坳内有一个小寺南极寺,山坡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沙糖井,清代时三僚廖屋村全村共用这口井,井水很甜,因而得名为沙糖井。据清代兴国县志《潋水志林》记载,这口井水量丰富,汲之不尽,但每年除夕,井水都会枯渴,进入新年,井水又会突然涌出,成为三僚村一大奇观。
: O* [7 ?2 U; ]' t) s
! F7 l& r& N' D1 d
中九山:三僚村廖屋南的丘陵中,有一个稍高的山峰,海拔451.2米,名中九山,土质较差,植被稀疏。山坡上有一座廖氏著名的祖墓鱼形。山下有一个小水库木鱼水库。
}0 c: G6 g7 F& h( x
6 d5 t+ t7 B1 o/ G2 y
三僚村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发源于村南排上观音岩的小溪和发源于廖屋木鱼水库小溪,水量都不大,在诚真希望小学广场附近汇合,因为二条溪水清浊凉热不同,得名为阴阳河,小河由西向东穿越整个三僚盆地,流往梅窖村汇入梅窖河。这二条溪水的上游各筑了一个面积约二十亩左右的小水库。三僚村的廖屋村池塘甚多,在水大的范围里,人工开挖了一百零八口池塘,象征人的一百零八个穴位,用人工的方法改造了三僚的生存环境,改善了三僚缺水的不足。现将三僚村的一些有代表性水资源介绍如下:
, m; H! m5 c3 f9 V
# w+ u6 ^: [1 n1 J I
2 m4 [+ Z9 e. F* b+ X3 y7 X6 G% E
& a5 N; {0 J0 K8 a8 ~7 i
七星池:三僚村廖屋的七星池是七座相连的水池,建于明朝中期,由风水大师廖信厚择建,环绕在廖屋诸祠中间,池名分另是天乙池、犁头池、曲尺池、玉尺池、墨砚池、半月池、太乙池等,按五行土金水木火的生克原理排列,一条小溪将七池连通,引山泉活水流经各池。七星池象征人体的七窍,七窍流通,自然生机勃勃。为了化煞,三僚廖屋还开了108口塘,象征人体的108个穴位。这是三僚著名的风水建筑。
" S/ E7 ^3 B9 w. k/ c& V5 c
2 G; o* ?+ m. {
9 Y5 c: W+ t. O) Y+ o- [4 E S" H
9 X6 G5 h/ ~0 P' z; |" C0 s0 ] Q
木鱼水库:位于三僚廖屋村西侧鱼形墓附近,大坝高3米,长约50米,宽约3米,泥土堆垒而成,水深二至三米,面积约二十多亩,用于灌溉和养鱼。
% h: B; N. L; Z5 F# W& M
a. [6 h2 ?* i! D$ z
社背水库:位于三僚村南社背村小组,三僚村通往王坳的公路旁边,故名社背水库,大坝高约2米,宽约3米,坝上可以通车,长约50米,水面宽约二十多亩,并被人为分成二个部分,后三分之一用一道栽满柳树的土坝隔开,目前用于灌溉和养鱼,库内积泥甚多。这个水库的位置原来有一个深潭,是三僚八景中的“分水龙潭”,相传潭中水深莫测,天阴下雨,潭中隐约可以听见龙吟之声。
. t# f: @6 Z+ t. P
$ V" V: D, ], k) A# B5 P% x
观音泉:位于三僚牛轭丘下观音寺后山上,水从石缝涌出,常年不绝,水质清澈甘甜,观音寺用水管引入寺侧。寺侧另有涧泉,水量较大,是三僚天马水的源头。
6 u7 ~6 V: \0 C. u! O) P# F
% k" s+ n, Q- [; D+ f
罗刷岭的曲尺弯泉、石下泉、排下泉,水榨下泉等诸泉,虽然水量大小不一,但相距不远,成为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泉水群,是三僚村一个待发掘的水资源。
+ |. t% o+ {) q; X
* t- y6 k% N4 ?; j, J
评分
参与人数
1
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新手指导--帮你快速熟悉论坛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逸民之道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