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3|回复: 0

浙江青田华侨先驱吴乾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0 2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9-4-30 22:45 编辑
2 ^; l5 M6 s* H1 c7 O- K' L
+ M  s! H! D7 Q7 O+ o9 ?浙江青田华侨先驱吴乾奎
6 Q4 I" z: v/ F4 R3 [; j5 O$ C9 x来源:侨商风采 $ @: v/ W+ B! t0 t5 k( D+ N7 X
$ q7 @, q$ d$ `) T8 q5 I' T
  身在海外,心在家乡,浙江青田华侨先驱吴乾奎。
3 h+ g- J$ u$ P* p4 {    龙现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东南部方山乡境内,距县城16.5公里。据当地《吴氏宗谱》记载,先人原居浙闽交界的瑞安县境内,宋朝末年,因屡受倭寇骚扰,举家逃乱到此,见此地群山环抱,层峦叠翠,山青水秀,地形如祥龙盘谷是个好地方,于是在此定居,劈山斩棘,开庐造地,始取村名为龙谷。后又传说当地龙源坑有一小白龙为保护百姓,与凶狠的黑龙搏斗震动胎气产下十八个龙“卵”,将溪坑砸成十八个坑潭,以卵破“龙”现而改称地名为“龙现”。当地还传说明洪武年间,此地因有一村姑在龙源坑洗澡误吞龙珠致使怀孕生育龙子而称龙现,显得更为神奇,距今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
* ]( F& l. `4 h8 J! o6 R3 v  吴乾奎(1873-1937)是“延陵旧家”的主人。据《青田县华侨史》记载:吴乾奎名仲奇(1873-1937),字乾奎,方山乡龙现村人。家境清贫,当过长工,30岁时尚在遂昌烧炭。后经友人推荐,替宁波一商人作伙计,到东南亚一带做贩茶生意。因他为人忠诚守信、办事干练、生意得心应手而得到老板的器重,几年以后便垫付资本,支持他另立门户。1905年,他贩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正巧全城市民闹红眼病(结膜炎),由于茶叶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吴乾奎引导市民饮茶,并教之以茶水擦拭眼睛,很快使眼疾逐渐痊愈,政府十分满意,特制一枚银质奖章赠送给他。1906年,经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参赞杨小景介绍,到意大利米兰参加赛会,因茶叶质量上乘,又获得上等奖饰。这在当时民穷国弱受人欺的年代,获此殊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此,清驻比利时使馆二品顶戴参赞杨小景专为吴乾奎题赠了“海外观光”匾额表彰。受到政府外交官的赠匾表彰,更加激发了吴乾奎在海外创业的雄心。' q+ |* B( k+ Z) r" T$ P; K
wqkfc5f4.jpg
: k  \2 E% j6 b% s/ N+ t$ \: b# V0 U  此时,美国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吴乾奎萌发赴美经商之念。一日,他在观看停泊在港口的一艘美籍花旗轮时,突然遭到比利时警察的逮捕。原来该轮早三日之前抵埠时,因货物被哄抢周围布满暗哨,警察见他东张西望便把他当作嫌疑人抓捕。经过一周的关押之后,在开庭审理时,吴乾奎申明自己是贩卖石雕和茶叶的清白华人,并以带在身边的银质奖章为证。案情弄清后,美驻比大使亲自向他赔礼道歉并给其签证,天遂人愿抵达旧金山。在美国吴乾奎开始以经营茶叶为主,并兼带部分青田石雕试销,洋人从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工艺品,非常喜欢,使青田石雕在海外的市场销路不错。吴乾奎想在此大干一场,但孤身一人终感难成气候。于是便先后相邀家乡方山裘山的裘振珊,山口的黄松轩、周芝山,油竹下岙金美斋等乡亲赴美,共同经营石雕。1915年,在旧金山主办的巴拿马世界国际博览会上,由于吴乾奎等人的大力宣传和拓销,使青田石雕在美国的销售市场越来越大,获利甚丰。- t8 y3 s, ]& Z3 P
  吴乾奎在海外奔波了22个春秋,1927年回国,相继在瑞安、平阳、永嘉三地购置了300余亩田地,在家乡龙现兴建了这座737平方米门楼题书“延陵旧家”的住宅。乡人见吴乾奎携青田石雕和茶叶走出国门经商,衣锦返乡,纷纷仿效,在他的引领下形成年轻人出国创业的风气,吴乾奎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当地华侨先躯。3 L) d- Q3 ]5 ^
  吴乾奎一生勤劳俭朴,惜苦怜贫,虽然成了一方首富,但他爱国爱乡,从他建造“延陵旧家”就可以看出。他从美国将采购到的水泥、钢筋走水路运到青田,再请人挑到方山,选用家乡的青砖和木头,外形按照欧美建筑风格设计,内部结构则采用传统建筑结构,使新居成为中西合璧的欧美式小“洋房”。吴乾奎用这种方式旨在告诉后人:外表可以是西方的,但心永远是中国的。房子建好后,他特将代表清政府所赐的“海外观光”匾悬挂中堂大厅,以示其身在海外心系家乡的赤子之心。他常告诫子女,“国外虽好,但我们是中国人,去国外创业只能是观光、学习,不能忘记我们的根在中国!”确实,吴乾奎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回乡后,他积极参与家乡公益事业,先后助资修路建桥建庙。如船寮的大垟桥,据说原来是一座木架桥,每逢山洪暴涨,经常造成人畜溺亡。吴乾奎知道情况后,即慷慨捐资近万银圆,建造了一座多孔的石拱桥,深受当地百姓的称颂。上世纪二十年代,政府修建金丽温公路发动民众购买公债,吴乾奎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政府,踊跃购买了8000银圆的建设公债,受到了当时县政府的褒奖,县长郑迈亲自为他题写了“惟善为宝”的匾额,表彰吴亁奎爱国爱乡、行善积德、热心公益的美德和精神。  从此,“海外观光”和“惟善为宝”这两块誉匾不但成了吴氏家族的传家之宝,而且还成为龙现村教育当地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村风”“侨风”和“家风”“家训”,吴乾奎的传奇故事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11年吴氏旧宅“延陵旧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P( Z" i* J4 k0 A8 w6 k7 L
  龙现村因为有了吴乾奎成为青田华侨的主要发源地。如今全村现有人口811人,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700余人,足迹踏世界100余个国家,被誉称为“联合国村”,华侨的兴起也使当地衍生了诸多与华侨相关的习俗:
) s* i( y! k& i/ @; o+ a  送顺风:旧时当地人出国大都是步行和坐船,家人都会给出国的亲人送沿途点心和“路菜”,如熟制的鸡、鸭、田鱼干等土特产,同时还会给亲友送上几块钱作路途盘缠,也有的临行时摆“送行酒”饯行,祝愿亲人出门顺风,立地兴旺。$ q6 C* W) ]) ^; E1 P" g7 J$ A
  发彩头:亲人出国动身时,当地人要给出国的亲人喝一碗意喻“红”和“早”的红枣莲子汤讨彩“发兴”,祝愿亲人早点红火,并以莲子意喻“莲花结子”,祝亲人在海外开花结果前途美好;有的家人还给远行的亲人送“柑”与“桔”,借方言“柑”与“根”、“桔”与“吉”的谐音,希望亲人离家不离根,出国大吉大利,万事化凶为吉;海外亲人回国探亲时家人会给海外游子炒上一碗用家乡特产田鱼干炒粉干的点心,意含“游子思乡”,让亲人不忘故地永记家人。! s& D4 |2 k* W$ y1 x
  此外,亲友出国到达目的地后,会在第一时间给国内的亲友寄“落地信”和“平安信”报告旅途顺利、平安。到了过年,还要为国内的家人寄“银信”,表达对国内亲人的牵挂。9 ^% V1 ~. T$ a( F- V
wqk590.jpg
% j- Y$ k- O& P' c8 M: u wqk591.jpg
. F" ^1 j; ?9 L/ X) [' R wqk592.jpg
- ]+ n7 J( X) }4 Y wqk593.jpg
% j" ?+ b% `( `8 K2 @2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