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回复: 0

嫦娥五号探月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0 12: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20-12-20 12:42 编辑
% O3 l" ], h3 p5 c: g1 l2 W, x' I/ e* X& M
. H4 \6 Q. h6 g7 L" S9 S嫦娥五号探月归来% s7 I9 C, Y( G6 X) u5 B
来源:北京日报等" q  L) J0 j1 A! ^. S" C

. ?# l# u" K6 H  F  嫦娥五号创造五项“中国首次”,人类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
' e; E/ Y6 t1 r2 \  嫦娥五号(Chang'e 5),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将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1 I8 I* r9 n2 x" E, z
: h. H- t3 O+ F  2009年,在探月二期工程实施的同时,为衔接探月工程一、二期,兼顾中国未来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发展,中国正式启动了探月三期工程的方案论证和预先研究。
: D% f: [2 G$ |" C0 h6 a; n. E4 c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工程规划了2次正式任务和1次飞行试验任务,分别命名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嫦娥五号高速再入返回试验。其中,嫦娥五号规划为中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
) m& v% v; n1 s0 S, {( Y' J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 u6 s' V) y, @. ]$ z  f' I  同年11月1日,服务舱与返回器分离,随后返回器顺利着陆,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服务舱拉升轨道,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先后完成了远地点54万公里近地点600公里大椭圆轨道拓展试验和环绕地月L2点探测、返回月球、嫦娥五号调相机动模拟试验等任务。3 K9 U* J/ w2 R# V7 i* @, c
  2015年2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已完成调相试验,模拟嫦娥五号着陆器月面采样期间,轨道器的飞行控制过程,验证轨道设计、飞控时序、轨道精度等相关技术项目,为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创造良好条件。
/ U2 ?- ?& V+ `5 x6 L  同年3月,时任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的叶培建院士表示,嫦娥五号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实现月球取样并返回地球,后推迟。
" R; @/ T$ n9 l$ S  2016年11月3日20点40分,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为发射我国第一颗执行月球取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奠定了基础。% h& O  A  O" o2 w& J5 v( }0 E
  2017年1月,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推进子系统正样热试车取得成功,这标志着嫦娥五号着陆器推进子系统热试车收官。这也是嫦娥五号研制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k8 E; y1 H+ W+ e; s/ h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2019年年底左右实施,后推迟。. h2 V% A# J7 t: O; h
  2020年9月,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透露,嫦娥五号将于2020年底前发射,实现月球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
7 N8 q+ o8 l" k" H7 R8 Z& o* G; V  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同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0 j9 a* J, `" F& j, ^  11月23日18时30分许,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计划于24日凌晨4时至5时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4 O: m9 O" J" r( w  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同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 h+ k" d( `; U2 _5 Y ce5h09.jpg
3 W; S2 a+ s# e; U  z  11月25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 ]+ t, ?* j9 \' Q$ D/ K0 j+ y  g/ I
  11月28日,嫦娥五号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ri900.jpg ( o: Y2 Z3 T7 h& f4 ~
  11月29日,嫦娥五号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 V. E9 ]0 P" e
  11月30日,嫦娥五号合体分离。
( a$ p2 Y: x9 v1 M" M  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1 v. H9 {; r2 |- O, d  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
3 _% y, I- ?# y6 `% ], X9 `  12月2日,嫦娥五号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  a# }! x& g; |$ s( d0 ?1 ~: ?
  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 l9 d5 I6 M/ P4 X. ^
ches05.jpg
2 W5 w2 p9 w7 H& `# }6 K3 v  12月4日,旗开月表,五星闪耀。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于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x1 `. g7 h! z1 g
c5xfaa.jpg 9 T1 f4 a* r0 {$ G+ b
  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转移至返回器中。
  ], ^3 Q7 |, U& | ce5tim.jpg
6 S% t; o$ ]- D6 K  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
( T7 g1 G% b! [4 x& G, {. u& U; @ ctep0.jpg 1 {7 v+ x' ~: }! U5 l; e' t+ F
  12月8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离轨降落在预定落点。  k# {0 A. W& q+ D
  12月12日,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一次月地转移入射。: a& Z% \6 ~: A2 ]9 q+ a2 ^8 f
  12月1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6 D2 N. ~, k3 L* X/ G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 w! \6 O4 b" d- b! s4 E; o, z$ T
c5otim.jpg : N3 S) {' r: x* G( z
ce556d.jpg
4 D0 V# K; i! j% a: t5 ^3 K  2020年12月17日,国新办举行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 w# B2 d1 _: t1 n( c  17日20时,嫦娥五号返回器经过一天舟车不停的奔波,回到了它的诞生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家人”们兴奋地挥舞国旗和灯牌列队欢迎“五姑娘”回来。
/ n' A$ o# [& D 欢迎五姑娘回来.jpeg 7 s: E- d& T; R
  19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月球样品容器的取出现场,科研人员戴着手套小心翼翼打开了返回器的舱盖,取出了装有月球样品的容器罐---它直径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罐体采用了多道机械式密封装置,需使用专门工具方可打开外罐体。科研人员使用棉签小心翼翼地在容器罐的多个部位擦拭,进行微生物取样。“容器罐从月球、太空走了一圈回来,我们也想知道有没有微生物方面的新发现。”一位科研人员解释说。
* W1 z0 }" m6 ?; K) b/ z, Z8 Z c5xo0af8.jpg 4 \1 {8 \3 r3 i6 M3 A7 a( H
c5xo1af8.jpg yr3ea9.jpg
" C9 k  m8 T% l0 p. ]; p  创造五项“中国首次”
' _; n: e0 m, i8 _, ^  嫦娥五号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1月24日长征五号准时并成功发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着陆,整个工程任务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吴艳华介绍,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 @& \1 _. m- g3 e& Z  探月工程汇聚全国包括港澳地区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探月工程建设提升了我国深空探测核心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完善形成了组织实施复杂航天工程的系统方法,积淀彰显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u% M, D2 B# i' n" {1 N
  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陆续实施。& z! [+ B9 |* `& P8 y

5 N( y0 O2 X: t9 \( ~7 h  部分月壤入藏国博9 |5 p9 `' J+ g( B2 N
  中国是第三个从月球采样回来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虑取回样品和原地探测的科学价值因素。俄罗斯和美国的九个采样点,都在纬度30度的范围,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43度的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应该作出很多科研贡献。) H6 A$ t8 e4 [/ V+ c
  吴艳华介绍,月球样品的用途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取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类,为了能早一点与公众见面,有一部分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第三类,一般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我国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他提到,“国家航天局经组织研究,除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作为主要存储地点以外,还将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异地灾备,以告慰我们尊敬的伟人,他提出‘可上九天揽月’这个夙愿实现了。”- x" }; t4 p- l" V# S( k
  李春来说:“绝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我们会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份、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方面,希望能够深化对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认识。”) f8 g: B0 v7 i' u

8 K. ]% G/ W. |( i) ?( ^/ L  已与40多个国家签订合作协议' i5 g2 T* D5 C$ u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中国国家航天局一直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开展相关国际合作的。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的样品,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同行也都非常关注,纷纷给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政府、其他机构发来贺电,提出共同开展研究的意愿。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0多个国家签订了140多份合作协议,并深度参与了18个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
$ |, b2 A2 K3 i" t3 l4 B% c# v  “月球样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愿意以平等互利、互惠互利的方式跟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但科学研究是有规律的,按照联合国有关条约、法规,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为了做好月球样品的管理工作和数据共享工作,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专门印发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和后续管理政策。”许洪亮说,后续会跟国内有关科技部门,共同向国际同行发出征集月球样品分析的相关方案,同时也会组织国内外相关科学家,对方案进行遴选,开展一些成果的共享,共同研究。
3 I+ U/ z2 S6 Y
5 F% S3 p% n2 {0 p
6 d0 X' g% M, b4 v0 ?* @% g4 [2 m. p' M6 Q2 L2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