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形双耳腰刀
3 n4 ~( \1 h' P9 s* o来源:喜德县特产
2 N+ ]: a# s1 O: m' U7 `. C. I" B/ t" A) |, e3 b, L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叶形双耳腰刀制作技艺,为彝族金属锻造技艺。
5 I3 P6 d( J0 Y/ G 在彝族历史上,民族工艺种类繁多,钢铁具锻制技艺是彝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喜德的彝族叶形双耳腰刀以制作精美、刀身灵巧、刀刃锋利、携带方便而著称于世。
2 ~, ?9 n2 _* y5 `
4 M, K+ y, _& m" K$ X3 b
【产生年代】
6 {' I: F5 h& G+ E6 f. l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的制作工艺主要由居住在喜德的麦吉家族世代传承,据现年73岁的麦吉尔坡说,制刀技艺在他们本家族内部传承了14代。解放前,从玛果山系到红莫山系,方圆几百里以内,麦吉家族是唯一的制刀世家。; E+ u# X- J/ ~, ?" L( ?4 ?/ c
; _3 S5 s( p2 Y; X W8 ~ 【分布区域】
0 r$ E4 z/ S% P! X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喜德县米市镇尔夫村,尔夫村座落在米市镇西部,地处米西公路旁,这里是中国彝语标准音所在地,属于只有彝族居住的二坝山区。这里沟谷纵横、泉水潺潺、木材丰富,有烧制木炭的茹波树和基斯树,在莫瑟依嘎河畔独产用于磨刀的阿赫、阿斯、勃等石料。
3 n: G7 Q: {& j C# t
" x4 g& F4 }: a, C. o" k9 T" |, F 【基本内容】+ ]0 n2 q" A ^; p
彝族刀具可分为东木杆偶(弯砍刀)、东木克特(平头砍刀)、海箍(彝族镰刀)、东木惹(彝族尖刀或匕首)、艾清曲木(彝族剃头刀)、次木(彝族羊毛剪刀)。叶形双耳腰刀因刀形貌似柳叶,靠近刀把的刀面两侧有两只耳状缀片,习惯于挂在男人的腰间而得名。麦吉家族制作的叶形双耳腰刀工艺复杂,做工精细,外表美观,钢性强烈,小巧实用,是彝族男人的随身配刀。上山下地时削木砍竹,攀缘绝壁时插刀扶手,野兽来袭时自卫防身,日常生活中宰牲割肉,隆重聚会时扮缀男人的腰身,增添男人的帅美。因此,叶形双耳腰刀是集实用、收藏、装饰、摆设、馈赠礼品于一身的名刀,是四川民间最著名的彝族腰刀。
6 y$ N: c- C! |( r! q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的制作工艺的基本内容包括:“瑟翁——烈烧——锻打——石磨——钢磨——刺字——做把柄——制刀鞘”等流程。瑟翁就是砍下茹波、棘斯等树木,在坑里加干柴点火令其燃烧,待完全烧成红木炭时在坑上铺盖一层青绿带叶树枝,最后用泥土密封,到了第二天才掀开泥土,用竹筐把已成的木炭背回家中。锻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把生铁烧红15次,用铁锤锻打15遍,把钢铁叠打数遍,令其废钢废铁全溶于火,只剩上乘的钢火方能制作腰刀。把腰刀的初模制成之后开始进入石磨阶段,所谓石磨就是用石头磨刀,但彝族腰刀世家麦吉家族的磨石不是一般的磨刀石,而是专门采自莫瑟依嘎的奇特之石,且分为阿赫、阿斯、勃三类石头,每一类磨石包含了一道磨刀工序。用磨石磨过之后,进入钢磨阶段,就是用磨锯器对腰刀进行细磨。磨完之后开始在刀上刺字点缀,为刀刃淬火加钢,最后制作刀柄和刀鞘,形成精美实用的双耳腰刀。
- {/ X% p" ~0 J3 |6 n6 L+ s# F* m0 L7 }
【基本特征】
" W, z( ]: J5 `' W0 | 1、别具一格的工艺特征。
+ I7 _# _, \6 [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的制作包括“瑟翁——烈烧——锻打——石磨——钢磨——刺字——做把柄——制刀鞘”等至少十五道的工艺流程。其中,淬火加钢、羊皮鼓风、叠锤、石磨、木炭烧制等流程都是别具一格的民间工艺。6 l3 l# U4 ~7 ^9 y0 q, k- n+ f
2、精美的外形特征。
8 y3 I; ]& ]& P- j3 [! O# n: C 貌似柳叶的刀形,镶有耳状缀片,刺刻各类图案的刀身,镶嵌牛角的刀柄,金属、木料和皮质结构的刀鞘,构成了精美的彝族叶形双耳腰刀。" U/ _! f y) A- z8 V% a% P) J8 E
3、多功能特征。; A. t# W8 \' x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通的刀具,其功能与一般的刀具一样,但挂在男人的腰间时就成了饰品,因此具有多功能的特征。+ w' n/ w( M6 T$ G: ]8 |6 R" G
& N, S0 ~7 P/ W 【基本价值】0 a( n! C# {5 z: L3 \$ T
1、独特的工艺价值。
0 |# m0 ]# w) e* Y9 `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的制作包括“瑟翁——烈烧——锻打——石磨——钢磨——刺字——做把柄——制刀鞘”等复杂的工艺流程。瑟翁就是制作木炭,这是彝人钢铁匠往往要做的第一手准备,在农闲时拿着刀、斧、锄等工具,来到森林里,先用锄头挖一个敞口大坑,然后砍下茹波、棘斯等树木,在坑里加干柴点火令其燃烧,待完全烧成红木炭时在坑上铺盖一层青绿带叶树枝,最后用泥土密封,到了第二天才掀开泥土,用竹筐把已成的木炭背回家中,这就为做工准备了上好的燃料。在制作叶形双耳腰刀的工艺流程中,锻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把生铁烧红15次,用铁锤锻打15遍,把钢铁叠打数遍,令其废钢废铁全溶于火,只剩上乘的钢火方能制作腰刀。把腰刀的初模制成之后开始进入石磨阶段,所谓石磨就是用石头磨刀,但彝族腰刀世家麦吉家族的磨石不是一般的磨刀石,而是专门采自莫瑟依嘎的奇特之石,且分为阿赫、阿斯、勃三类石头,每一类磨石包含了一道磨刀工序。用磨石磨过之后,进入钢磨阶段,就是用磨锯器对腰刀进行细磨。磨完之后开始在刀上刺字点缀,最后制作刀柄和刀鞘。$ ~/ R' F1 x# x: N0 |
2、精美的艺术价值。6 e7 i' c3 |+ v6 t: ^( u
彝族叶形双耳腰刀的刀身由上乘的钢材制成,刀柄从前是牛角做的,后来演变为铝、锌等材料。柄环用黄铜制作而成,刀柄上有彩色镶嵌,用银或黄铜在靠柄的刀身两面制作并粘贴两片耳状缀片。刀的两个面上有圆形、半圆形、长条形、水渠形、指甲形、八只眼型、公鸡眼形等刺字,具有精美的艺术价值。( r. D) @; n- S0 h
3、实用价值。" O6 d4 J1 p3 x, l1 M$ v% @9 T
在众多的彝刀当中,大刀有大刀的实用价值,小刀有小刀的实用价值。叶形双耳腰刀因做工精美,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而具有随身佩带的实用价值。
( b3 Q3 F, e0 s* K 4、彝族的叶形双耳腰刀还具有宝贵的收藏、馈赠等重要价值。; k- R; S0 u: q% t
5 J8 b# o! B9 x+ d* j/ `! }7 T%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