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回复: 24

[易学研究] “象数”辨——重读《左传·僖公十五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9 1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象数”辨——重读《左传·僖公十五年》
传统观点认为:象数,乃易学术语,是《易》的组成要素。在《易经》中“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时位关系;“数”指阴阳数、爻数,是占筮求卦的基础。“象数”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
汉代孟喜、京房、郑玄等人以象数解易,以后发展为象数学,象数派。当代也有很多人以象数解释《易经》。
然而在解释《易经》的实践中果真能用“象数”来解释经文吗?这个问题很值得商榷。请参看有关资料用“象数”解释《大过》卦的例子: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白话】大过卦。栋梁弯曲,适宜有所前往,通达。
此“白话”不免令人匪夷所思,既然栋梁弯曲了,房屋就有坍塌的可能,怎能适宜有所前往?还能通达?
这里有两种情况,首先,如果说的是适宜前往可能坍塌的房屋处,当事人难道就不怕被坍塌的房子砸伤吗?
其次,如果说的是适宜到别处去就更不可思议了,家里房屋有坍塌的可能当事人不在家修房子还到别处去?
就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解释用所谓“象数”尚能附和得头头是道。这份资料用“象数”进一步附和说:大过卦阳盛于阴,但是二阴分居上下,有如房屋栋梁的两端都不稳,有崩塌之兆,所以用“栋桡”描述。阳爻代表君子,君子势盛则“利有攸往”,并且“亨”。
其实《大过》卦中的“桡”ráo是“屋饰”的意思。就是在木制建筑上涂刷既防腐又防虫的彩绘。栋梁经过这样处理后就能大大超过使用年限。现存于各旅游景点的古建筑无不采用此办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0 06: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23-4-20 06:10 编辑

笔者认为应该这样解释《大过》卦: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译文】大过是大于、超过的意思。将建筑物栋梁涂上层层彩绘,建筑物就会大大超过使用年限,好处是建筑物会一直存在到长远的将来,通达顺利
从此例中就可以看出用“象数”是不能正确解释易经的
那么《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象与数”又作何解释呢?
实际《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在古代不仅仅是用作占卜之器具,古人还在龟甲上刻字既被人们普遍熟知的“甲骨文”,这里取后者。见下文注释(1);
”也不是传统意义中的“卦象”,乃是指“典型的事情”。见《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翻译成现代文既是:所以那些象,是编纂《易经》的圣人有介绍天下实际情况的办法,他打算将天下众多实际情况中的典型的人或事在经文中介绍,进而类比这些典型选择其中最适宜的事情,所以称这些被选中的典型的事情为象。
”亦非“阴阳数、爻数。”而是读上声“数shǔ”即“数说”的意思。详见下文注释(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3 13: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
《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及数乎?
译文龟甲上的文字记载的都是典型的事情;蓍草占卜产生卦,写在卦、爻下的文字是将这些典型事情一件事一件事地加以说明。众人生活在一起以后就会产生典型的事情,有了典型以后就会呈现典型的事情逐渐增多的情况,典型的事情逐渐增多以后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地说明。前代君王他败露的品行。能与好的数说相比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 16: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23-5-2 07:58 编辑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注释】⑴“龟”文字。《康熙字典》《玉篇》:文也(文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 07: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23-5-2 07:58 编辑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⑵“象”典型的事情。《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8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⑶“”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说文》:“筮,易卦用蓍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3 07: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数”shǔ《汉语大词典》数说,一件一件地说。《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孔颖达疏:“数,说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3 07: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5-14 19:34 编辑

大过卦三爻有“栋桡”,四爻有“栋隆”。
桡和隆相对。

栋,是栋梁的意思。桡是弯曲的意思。

这一卦为什么谈“栋桡”呢?和《月令》有关。

大过卦的卦气为寅、午、戌三个月。

三爻表示这一卦的卦气在寅月,“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为了使树木生长好,国家是“禁止伐木”的。因此,说明,这时伐下的树木作成的栋梁,容易弯曲,最好不要伐木。


四爻表示这一卦的卦气在午月,这个时侯,树木已经长实,国家规定“入山行木”。用这时候的树木作成的栋梁,可以承担重任,屋栋可以高大隆起。

这一卦有提醒民众重视生态保护的意义。

在当代的建筑中,也有专门的名词春材和夏材的区分:
春材与夏材
形成层在春季形成新细胞,此时条件适宜,快速生长。在夏季炎热缺水的时候,生长速度变慢。因此,春材细胞与夏材相比,细胞大、颜色浅、密度低。由春材和夏材组成的同心圆带构成树干上的年轮。春材与夏材的相对比例直接关系到木材的结构性能,因为夏材比春材更强、更硬。


无标题.png
如果我们不了解周易卦气说,对卦爻辞的解读,有时候就会产生特别大的争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05: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3-5-13 07:56
大过卦三爻有“栋桡”,四爻有“栋隆”。
桡和隆相对。

对于解读“易经”圣人在《系词上》中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我们都是百姓,难免不知。感谢版主参与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05: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23-5-16 05:41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23-5-13 07:56
大过卦三爻有“栋桡”,四爻有“栋隆”。
桡和隆相对。
此栏空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0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5-18 00:11 编辑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白话】大过卦。栋梁弯曲,适宜有所前往,通达。
此“白话”不免令人匪夷所思,既然栋梁弯曲了,房屋就有坍塌的可能,怎能适宜有所前往?还能通达?
这里有两种情况,首先,如果说的是适宜前往可能坍塌的房屋处,当事人难道就不怕被坍塌的房子砸伤吗?
其次,如果说的是适宜到别处去就更不可思议了,家里房屋有坍塌的可能当事人不在家修房子还到别处去?
就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解释用所谓“象数”尚能附和得头头是道。这份资料用“象数”进一步附和说:大过卦阳盛于阴,但是二阴分居上下,有如房屋栋梁的两端都不稳,有崩塌之兆,所以用“栋桡”描述。阳爻代表君子,君子势盛则“利有攸往”,并且“亨”。
其实《大过》卦中的“桡”ráo是“屋饰”的意思。就是在木制建筑上涂刷既防腐又防虫的彩绘。栋梁经过这样处理后就能大大超过使用年限。现存于各旅游景点的古建筑无不采用此办法。

【大过】卦辞:栋桡。利有攸往,亨。
大过三爻爻辞:栋桡,凶。

赵先生不赞同象数说,”仁者见仁“地解读了大过卦辞,哪如何用经得起推敲的”仁者见仁“法解读大过三爻爻辞“栋桡,凶”?

开个玩笑:“仁者见仁”与“经得起推敲”简直是一对矛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06: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23-5-18 07:02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23-5-18 00:09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白话】大过卦。栋梁弯曲,适宜有所前往,通达。此 ...

欢迎版主参与讨论,现将在下对大过九三的解释发表如下欢迎您指正。
【大过】九三 栋桡,凶⑴。
【译】九三 将栋梁涂上层层彩绘,还是使人烦乱担心。
注释:⑴“”本义:不吉利。《说文》扰恐也。(扰:烦乱。恐: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大过】九三 象曰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也。
【译】象 将栋梁涂上层层彩绘的烦乱担心。”是说如需承载更大重量时担心破坏彩绘就不可以用木料支撑辅助了。
注释:⑴“”词缀。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荀子·议兵》:“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⑵“”从旁帮助,辅助。《战国策·秦策五》:“士仓又辅之。”
这里关键在于对“凶”字的理解,我尊重的版主现在还矛盾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0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过】九三 象曰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栋梁下弯之凶,是内在的春材造成的,不是自然长弯造成的,这样的栋梁下弯之凶,不可能再辅正了。
一如:扶不起的阿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09: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3-5-18 08:23
【大过】九三 象曰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栋梁下弯之凶,是内在的春材造成的,不是自然长弯造成的, ...

这正是“系词上”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感谢您参与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5-18 11:43 编辑

互相探讨,解读《周易》有时确实不好把握文本本义。
不过,我主张的是:治《易》象数,义理不可偏废;义理可以言易,但未必不及象数。
义理易、象数易,都可以施展。
不能形而上学地机械式相互否定,义理易一见象数就否定,象数易一见义理就否定,而是尽量寻找文本本义即可。文本本义是“经得起推敲”的,但是,无论义理易、象数易,在寻找文本本义的过程中,可能都有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过程。推敲得多了,文本本义,也可能无论义理易,还是象数易,也可能会渐有共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4: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3-5-18 10:46
互相探讨,解读《周易》有时确实不好把握文本本义。
不过,我主张的是:治《易》象数,义理不可偏废;义理 ...

解释易经很难形成共识,有人估计现在解释《易经》的作品不下三千本,都在各说各话而已,形成共识的路还远着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4: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⑸“”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0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生活。《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09: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07: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发生,呈现,产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遂袭我高鱼,有大雨自其窦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1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众多;各。《左传·文公七年》:“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1 0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副词。只有;只好;只能。《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3 0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先君”前代君主。《诗·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回复4楼
⑿“”败露。 汉荀悦 《汉纪·昭帝纪》:“会盖主舍人父燕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 …… 燕王闻之,谓相平曰:'事已败,遂发兵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0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庚白 发表于 2023-4-23 13:06
现将《左传·僖公十五年》中有关“象数”的段落详细解释如下:《左传·僖公十五年》龟⑴,象⑵也;筮⑶,数 ...

⒀“”道德,品行。《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无能不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