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回复: 20

[易学研究] 我辈俗人,学习《易经》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8 1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既是道家三玄之首,又是儒家五经之一。那么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学习《易经》的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



一、强化道德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周易》既给了我们思想道德养料,又给了我们强化道德的方法*论。别的不说,就算我们没有系统学习过《周易》,但从《周易》内容中诞生的近200成语,早就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否极泰来、虎视眈眈、谦谦君子、履霜坚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卑以自牧、勿药有喜等。


如果我们系统地研究一下《周易》,会发现它教给了我们很多治国理政的道理和方法。特别是它的方法*论,《周易》强调将这些理论要以生动的方式,形成文化,用“朔望以闻”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教化民众。理论是强大的武器,是人生避免盲目行动的指南。正如孔子所说,学了《周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周易》是我们最古老的元典,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今核心价值观的源泉。24字价值观实际上在《周易》中是有条理地存在着,了解了《周易》,更容易使我们对中国文化产生自信,更利于我们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辅助学术研究,揭示历史真相


中国成文的著作,《周易》是最古老者之一。西周的历法如何?西周的王世如何?西周的文化如何?从《周易》中都能推考。《周易》研究,结合西周的青铜铭文,会给我们带来在具体时间中的立体化感受,很多历史之迷,都能被揭示出来。


三、体验寓教于筮,做好心灵导师


《周易》中,有系统的中国特色哲学,即天人合一哲学。《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矛盾论于《周易》为阴阳论、太极论,马哲理论与《周易》相通相融,《周易》更为中国百姓所重。从政者,自可从中学习治国理政,但是,《周易》已经形成筮法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周易》重阴阳,不重神,无迷信。能用阴阳理论才是正道,不能用阴阳理论言说的观念才是神话。当今,我们还抛不开筮法,但精研《周易》的筮者,是用《周易》大义指导蒙童的,而不是以固定的死的卦爻辞讲吉凶的。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正确的。八卦者,时也,规律也、礼法也。礼法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即要有信念,又要讲礼法,用信念和礼法,按规律辩证指导求测者,这些筮者,就是最好的心灵导师。


还有比《周易》更古老更系统更有中国特色的更优秀的人生指南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0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24-5-29 15:21 编辑

《周易》中包涵的哲学规律



         数千年前我们的先哲们写出了《周易》这部经典,它包括《易经》与《十翼》两大部份。过去人们在西方哲学面前谦虚的讲它具有朴素的哲学道理。经过后人大量的调查研究业已证明,西方的不少著名哲学家恰恰是受到东方先哲所作《易经》而被启蒙。详情可查阅荣格著《周易-序》及有关文章。


我国先哲们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者对立的事物,合二者为一则谓之大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正是对上述的道理概括表达。

《周易》卦画分为阳爻、阴爻,一阳爻与一阴爻可组成四象;三爻叠之可成八卦;六爻叠之可成六十四卦。其中乾卦纯阳六爻,坤卦纯阴六爻组成,余六十二卦皆为阴爻、阳爻互参而成。另外,乾卦用九为阳中之阴,坤卦用六为阴中之阳。整个卦爻之构成充份表达了唯物辩证法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以及“物极必反”的道理。

乾卦之初九爻:潜龙勿用。阳卦初始階段处于阴极;至九五爻:飞龙在天。上九爻:亢龙有悔。则阳卦处于兴旺辉煌鼎盛时期,可谓之阳极;至用九而阳极极化为阴;这一变化全过程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附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百度网】

1,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包含着互相反对的许多对立统一方面,这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立:对立的方面就是指正面和反面、过去的方面和将来的方面、进步的方面和落后的方面

统一:对立的方面互相依赖,缺了一方,另一方也不成立。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运动发展:发展就是内部对立方面的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不能解决矛盾,事物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暂时落后。新生势力全胜,腐朽势力死亡就叫做解决了矛盾

互相对立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某种统一和妥协。在这种情形下,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并且只限于某一方面,其他方面仍在继续斗争。

正确的思想方法就是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研究和解决矛盾需要注意

矛盾的具体性、特殊性,不同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必须注意什么是一定情形下的主要矛盾,要分得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



2,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质变是—种质态向另—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过程中有看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看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否定之否定:质变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表明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一种自我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而后,再由否定进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这样,事物便显示出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二者的此消彼长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过程包含肯定阶段与否定阶段。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来说,否定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出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包含肯定于自身的否定称为“辩证的否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07: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5-29 19:05 编辑

吾辈俗人,学习《易经》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古为今用

借鉴周易卦序机制的“太和”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大厦添砖加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在《周易》的体系中,六十四卦不仅仅是符号的排列组合,它们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演进,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个人修养的规律和原则。而在这些规律和原则中,"调和适中"的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

“序卦原理”和“通变原理”是《周易》卦序机制的两大基本原理。序卦原理揭示了数、卦、图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卦象的排列和组合,揭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通变原理则给出了任何通盘卦图通达卦序形态的路径和转换规律。说明了任何卦图形态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和步骤,转化为另一种卦图形态。这种转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一种内在状态和特质的变化,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的动态平衡和相互依存。

“调和适中”是周易卦序机制的核心理念。每一个卦象都代表一种特定的状态和变化,而这些状态和变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调和适中,可以实现各种状态之间的平衡和转换,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状态,不仅仅是宇宙间最高的和谐状态,也是社会和个人修养的理想状态。

易平方图通过符号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宇宙间万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易平方图中的每一个卦象,都是宇宙万物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之间通过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体系。

易平方图揭示了宇宙间最高的和谐状态,即层次性、对称性、有序性、圆满性和归一性。在这种和谐状态下,万物能够生长,社会能够进步,个人能够修养。这是因为,只有当万物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个人与内心之间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够实现共同的繁荣和进步。

六十四卦易平方图,通过对卦象的排列和组合,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和演进路径。易平方图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更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和挑战。而通过易平方图,我们可以找到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和策略。易平方图中的每一对卦象、每一组卦联,都是一种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和方法。通过对易平方图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六十四卦精准易立方,蕴含了宇宙的秘密。它通过对卦象的立体排列和组合,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精准易立方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体系,更是一种宇宙观。

通过对精准易立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精准易立方中的每一个卦象,都是宇宙间一种基本的存在形式,而这些形式之间,通过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体系。

调和适中,不仅仅是周易卦序机制的核心理念,更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则。在周易中,每一个卦象都代表一种特定的状态和变化,而这些状态和变化通过调和适中,可以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转换。

在个人层面,调和适中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通过内在的修养,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在社会层面,调和适中意味着要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相互理解和包容,促进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周易》六十四卦序机制,通过符号和象征的方式,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和演进路径。调和适中的理念,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更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通过对周易卦序机制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4-5-29 10:50 编辑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24-5-29 07:25
《周易》中包涵的哲学规律

经常阅读与研究《周易》不仅可以获得哲学认知,而且还会使学习者进入一种奇妙的思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有望进入大脑的“智慧殿堂”,从而产生灵感与顿悟,使人“瞬间感知”到平时不可认知的事物。《周易》及我国古代诸多经典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功能,使之成为培养人们具有“灵感思维模式”的教科书。



客案:学习周易,一旦产生这种认识,就进入“阴阳不测之谓神”的非阴阳理论指导下的境界,即“神”的非理性境界,如此,即与易理相悖矣,自此,走火入魔。故“子不语怪力乱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5-29 11:33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29 09:51
经常阅读与研究《周易》不仅可以获得哲学认知,而且还会使学习者进入一种奇妙的思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


我非常欣赏乾坤客朋友所说;
如此,即与易理相悖矣,自此,走火入魔。

当与“易理”相悖之时,就是“走火入魔”

那么,如何能与“易理”相合

易理:
太极 生 阴阳、阴阳 生 四象、四象 生 八卦、八卦 生 吉凶

请注意;此处的这个“吉凶”的应用场合

当这个“吉凶”,是为广大劳动人们群众服务之时,那么此时此刻的这个行为就是 与 “易理”相合
也可以用;【1960年,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确认;“在为工农兵服务、为SHZY服务的方向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政策,是发展我国SHZY文学艺术的最正确、最宽广的道路”】来概括


24052501(02).jpg

当那个“(八卦)吉凶”,不是为广大劳动人们服务之时,无论那时那刻是一个什么行为,都是 与 “易理”相悖

换句话说;这个 与 易理,相悖相合;主要体现在
1;人文思想;仁义礼智信
2;核心价值;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上面所述,皆是个人(或者说;俗人、凡人)认识,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5: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版主与学友:此段文字已经删除,谢谢大家的指教!🙏🙏🙏(河洛易先)

//经常阅读与研究《周易》不仅可以获得哲学认知,而且还会使学习者进入一种奇妙的思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有望进入大脑的“智慧殿堂”,从而产生灵感与顿悟,使人“瞬间感知”到平时不可认知的事物。《周易》及我国古代诸多经典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功能,使之成为培养人们具有“灵感思维模式”的教科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24-5-29 15:32
尊敬的版主与学友:此段文字已经删除,谢谢大家的指教!🙏🙏🙏(河洛易先)

//经常阅读与研究《周易》不仅 ...

先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多有真见,我是佩服的。


但是,笔者也是个较死理的人,发现问题,有时可能直指。言语上有过分之处,还请先生原谅。

先前,先生发布的关于乾坤卦解读的层次论,我就感觉先生有一些真见在内。笔者也曾指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先生进而发挥出若干个层次,并没有见到先生的论证依据。这就是只谈观点,不见论证。

论证是要将相关卦爻辞或卦象都拿出来的。

层次多了,几乎对每一个卦或一爻的解说,可以用64卦的全部卦爻辞来做证明,实际上就没有解释意义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4-5-29 11:25
我非常欣赏乾坤客朋友所说;
如此,即与易理相悖矣,自此,走火入魔。

ab11bc先生,事实上,我早就发现,先生实际上于《周易》是不通的。

笔者是个学术人,不太关注政治,但也不是不关注政治。
先生的那些大道理,可能取法于某些演讲家,我不否认,忽悠他人还是可以的,但是,忽悠研玩过《周易》的人来说,过于政治化的东西而不是文明化的传统,太肤浅了。
在这个易学论坛中,没人需要老版的说教,需要的是,学术上的证明。
不结合《周易》文本而高谈阔论,纯是清谈,于人于己都不会有任何进益。

我不知道,你今天发的那本书是谁的?你要为哪一个人做广告?我说过,想宣传自己的作品或他人的作品,只要有真知,在这个版面也未尝不可。你可以单独开贴,光明正大的做,说不定我也可以为你推崇的著作宣传一番,最好不要见贴就上,让人反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29 22:22
ab11bc先生,事实上,我早就发现,先生实际上于《周易》是不通的。

笔者是个学术人,不太关注政治,但也 ...



24052901(01).jpg


你真的确定,玩过《周易》吗!?

那就麻烦你说说《周易》来龙去脉如何?
《周易》从何而来,为什么人服务如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5-29 23:27 编辑



有些朋友,以为认识中国字、熟悉中国典籍、熟知中国历史,就可以如何如之何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朋友,大错特错

为什么说大错特错
因为,1949年以前,中国还是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既是私有制,也就有施展“中国典籍、中国历史”经验的机会
所以,也就有了施展这个“如何如之何”想法的空间【请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我并非有意割裂社会割裂历史。而是,就事说理,说明客观实际情况】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就形成了公有制形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状态
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地球依然形成了地球村。既然形成了地球村,也就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个大家庭状态

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大家要事向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要想建立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1;要明白“中华文化 /  仁义礼智信”
2;要明白“中华文化 /  核心价值”


如果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过分强调宣传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或者说;尊卑贫富)思维方式方法。势必会对“地球村公有制”形成冲击,这种冲击,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既然都能,直接影响了大家庭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

希望,朋友们能仔细思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4-5-29 23:16
有些朋友,以为认识中国字、熟悉中国典籍、熟知中国历史,就可以如何如之何其实,有这样想法的朋友,大错 ...

ab11bc先生,你可以单独开贴,不要在其他网友的贴子中贴这些有用无用的话。




如果你单独开贴,我们可以论个是非,而不影响他人的正常交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5-29 23:36 编辑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29 23:22
ab11bc先生,你可以单独开贴,不要在其他网友的贴子中贴这些有用无用的话。



你好像,没有看明白我写帖子的目的

如果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过分强调宣传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或者说;尊卑贫富)思维方式方法。势必会对“地球村公有制”形成冲击,这种冲击,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慢慢看,细细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ab11bc 发表于 2024-5-29 23:34
你好像,没有看明白我写帖子的目的

如果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过分强调宣传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 ...

你想宣传你的书或其他人的书中的观点,请另开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29 23:22
ab11bc先生,你可以单独开贴,不要在其他网友的贴子中贴这些有用无用的话。



单独开贴交流,当然可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29 23:36
你想宣传你的书或其他人的书中的观点,请另开贴。


不是我不想开贴
你看看,这种发言,叫我如何开贴交流啊

24052702(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3: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5-29 23:59 编辑


24052901(02).jpg

中华文化;源于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
你把24字价值观,与《周易》结合,叫人如何交流

不可否认;《周易》里面有“中华文化的精华”
但,他毕竟产生于2千年前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下
过分强调宣传《周易》,有强调宣传“私有制(尊卑贫富)”之嫌疑

希望,朋友能分清楚轻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拿他人的贴子说事儿,你有对《周易》的独到观点,请单独开主贴交流。


我一向反对广告贴,今天,对你先生网开一面。

只要与《周易》能密切相关,想宣传你的书或他人的著作也可以。

但自此贴后,请不要跟再此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0 08: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24-5-30 00:09
别拿他人的贴子说事儿,你有对《周易》的独到观点,请单独开主贴交流。


怎么着,你这是准备搞个一言堂吗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忘了吗

对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不清楚轻重缓急,而且还自以为是之人,应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明白

如果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过分强调宣传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或者说;尊卑贫富)思维方式方法。势必会对“地球村公有制”形成冲击,这种冲击,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希望,朋友们能抽时间看看《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
那里面,有许多有许多好文章,能澄清知识分子对目前形式的认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0 21: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人之知识,开自己之智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1 07: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前,先生发布的关于乾坤卦解读的层次论,我就感觉先生有一些真见在内。笔者也曾指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先生进而发挥出若干个层次,并没有见到先生的论证依据。这就是只谈观点,不见论证。、、】



十分感谢版主的鼓励与指导,我是一位易学业余爱好者,不是文史科班出身,继续努力加油,争取新的成绩!(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1 07: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4-5-31 07:59 编辑

重新整理了一下,前段时间的发言
希望能引起,那些一门心思研究学术,开启智慧的朋友们的思考

有些朋友,以为认识中国字、熟悉中国典籍、熟知中国历史,就可以如何如之何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朋友,大错特错

为什么说大错特错
因为,1949年以前,中国还是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既是私有制,也就有施展“中国典籍、中国历史”经验的机会
所以,也就有了施展这个“如何如之何”想法的空间【请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我并非有意割裂社会割裂历史。而是,就事说理,说明客观实际情况】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就形成了公有制形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状态
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地球依然形成了地球村
既然形成了地球村,也就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个大家庭状态
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人们要事向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要想建立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1;要明白“中华文化 / 仁义礼智信”
2;要明白“中华文化 / 核心价值”

如果在这个地球村形成的大家庭中,过分强调宣传私有制社会生活状态下那种(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或者说;尊卑贫富)思维方式方法。势必会对“地球村大家庭”形成冲击,这种冲击,将直接影响的是人们的和平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状态

既然都能,直接影响了大家庭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那么;那个学术、智慧的开启,就存在1个发展方向的问题、还有1个服务对象的问题】

希望,朋友们能静下心来,仔细慎重思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