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代,考据编辑古籍之风又盛,不少先贤穷经皓首编撰了大量散佚之文,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严可均和马国翰两人。
严可均(1762-1843)嘉庆五年举人。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马国翰(1794—1857),道光年间举人、进士,为清代著名学者、汉学家、藏书家。
这两个人分别辑录了历代古籍中散见的《归藏》遗文 。
本文即依据他们两人的辑录,加以整理,作出译文,整理的原则是求其全,如是明显的差错则予以修正。
按严、马两人的辑录,归藏佚文可分为以下各经:
一、初经
二、齐母经
三、郑母经
四、启筮经
五、本蓍篇
六、遗爻逸文
现按此序逐一解之:
一、归藏·初经
实况实
1、初乾 其争言
释卦:敢于说真话。
字义释:
初乾为卦名,同周易中的乾卦
争,通诤,“其争言”,释为“其诤言”。乾为阳刚,君子执言刚正不阿为诤言。
2、初舆 荣荦之华
释卦:“荣荦之华”当有二解:
1、荣作荣华、兴盛,繁荣。按此解“荣荦之华”可释为:
盛开的鲜花环绕在一起,光华灿烂。作为坤卦的释意,意思是赞扬大地。
2、荣作梧桐树解。
“荣荦之华”的意思是:梧桐引凤凰,比喻贤明的君主能引来有德之士,这些有德之士聚集在一起,各显才华。
很多人认为第二解较为妥当。
字义释:
初舆为卦名,同周易中的坤卦,坤为地,万木生长之地。
荣: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
荣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
受人敬重,光荣。荣升。荣誉。
荣,梧桐的别称。《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荦yíng本义:回旋缠绕
萦,收卷也。——《说文》
又如:萦抱、萦环、萦萦。
牵缠;萦心(牵挂心间)。
萦绊、萦惹(招引)
又通“荧”。迷惑,如:萦悸、萦惑。
3.初狠 徼徼鸣狐
释卦:(艮为山),狐狸绕着山鸣叫。
字义释:
《初狠》为卦名,同周易的《艮》
徼jiao:本义:循边。
《前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
《注》师古曰:徼,遮绕也。
又《韵会》逻卒曰游徼。《注》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奸盗也。
说明:
有一个成语叫狐鸣鱼书,有三个近义词:狐鸣鱼出、狐鸣篝火、狐鸣篝中。
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又: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如狐鸣鱼书之类,至诈为吉兆以动众。
这个成语所出的事迹在秦末,一般认为要晚于归藏出现,但这段卦辞出于散见与古籍中,并不是出自出土竹简,如果有人在秦末按归藏笔法写一些东西也是有可能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古人早就认为狐狸鸣叫是一种作反的征兆,所以在归藏中列了这么一条。再者李过《西溪易说》、黄宗炎《周易象辞》在解释“艮”时,云:“艮为狠,艮有反见之象,无言笑,面目可徵,故取其刚狠之义与?”这里的意思是“艮”有反意。如果此条确实是出于陈胜、吴广之反,那么列于“艮卦”有一定的意思。
4.初兑 其言语敦
释卦:(他的)说话诚恳。
字义释:
《初兑》为卦名,同周易的《兑》。兑可作言解。
敦:厚,厚道;诚恳:敦厚 敦请。勉力,勉强。
敦通“屯”,屯驻。例:扬雄《甘泉赋》:“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
5.初荦 为庆身不动
释卦:庆封失掉政权,但是身不动,未受伤害。(值得庆贺)
字义释:
《初荦》为卦名,同周易的《坎》。将《初荦》释为《坎》卦,是因为荦者劳也,以为万物劳乎坎也。
庆,姓氏,春秋时齐国有庆氏。
说明:历史上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公孙庆克,其子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春秋时,齐有庆封,晋有庆郑,皆齐桓公之支庶。庆封于齐灵公时任大夫,庄公时与崔杼同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二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其后庆封将政事交儿子庆舍处理,而自己则荒淫无度,引起了满朝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亲信卢蒲癸与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庆舍,庆封见势不妙,逃至吴国。吴王将朱方(今江苏丹徒县东南)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自此,庆氏富于吴。
对庆封来说失政是一坎,逃至吴国,得到平安,出坎。坎又为陷、险,故用坎卦。
6.初离 离监监
释卦:人之行昭然若揭,神人监之。
字义释:
《初离》为卦名,同周易的《离》卦。
监,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班倢伃·自伤赋》女图以镜监。又监监,如金之监而明察也。
《灵枢经》阳明之上监监然。
《六书正譌》古者歃血为盟,书其辞曰:明神监之。
离,《玉篇》两也。
《礼·曲礼》离坐离立。
《注》离,两也。两相丽谓之离。
说明:
如《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即君王要受到监督,不是由水来监督,而是由民众来监督。
7.初釐 燂若雷之声
释卦:火大盛,有风雷之声。
字义释:
《初釐》为卦名,同周易的《震》卦
燂,火热也
8.初巽 有鸟将至而垂翼。
释卦:卜鸟归,翅膀受伤垂翼而归(喻示不吉利)。
字义释:
初巽,即周易的巽卦。
垂翼,鸟翅下垂不能高飞。后以“垂翼”比喻人受挫折,止息不前。王弼 注:“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
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
9、卦皆六画
(各卦之形均有六画。)
语出《易丛说》。王应麟《汉艺文志考》卷一。
图片
二、归藏·齐母经
实况实
“齐母”不知何义。按《归藏》以坤为首,坤者,物之母也。郭璞《山海经注》又引有《郑母经》,疑十二辟卦以十二分野配之,未审是否。
曰:旧言之择,新言之念。
(曰:对以前的说法要有所选择,作为新的想法的开端。)
以下所列为归藏卦名,按理应该每个卦名前都有个“初”字,但在马、严辑录文中都没有,以此照载。凡与传本周易或秦简卦名不同者,附上;所列卦名后少数有辞,凡有辞者,均解之。
1舆
坤卦(归藏以坤为首)
2乾
3屯 屯膏(财富积累)
4蒙
5溽
《西溪》曰:“需为溽。”为需卦
6.讼
7.师,帅师。(率领军队)
8.比
9.小毒畜 其丈夫。(阐述一家之主的责任)参见传本周易小畜九三、ls爻。
小毒畜,《传》本《周易》作“小畜”。
10.履
11.泰
秦简本、帛书《易之义》并作奈。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秦简本作“大右”。
15.狠(艮)
16.釐(震)
17.大过
18.颐
秦简本作“亦”。
19.困
秦简本作“囷”。
20.井
21.革
22.鼎,鼎有黄耳,利取鳣鲤。(鼎的双耳擦得铮亮,可以用来烹鳝鱼和鲤鱼作祭享。)
秦简本鼎作鼒。
传本周易中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鳣,古之鳝鱼,与鲤鱼一起作祭祀之物。
23.旅
24.丰
25.小过
26.林祸
临卦,秦简本作临,与通行本《周易》同。帛书本《周易》作林。此卦名当作“林”,“祸”当是误入。
27.观
秦简本作“灌”。
28.萃
秦简本、帛书《周易》并作“卒”。
29.称
秦简本作“升”,帛书《周易》作“登”。
30.僕 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
※剥:良人得其粟。其玉亦瘕,其粟亦沙。
(要有秩序),良人可得玉,小人只能得粟。如果失去了秩序,那么玉有瑕,粟混沙。
传本周易剥卦上九爻: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上九: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君子得到车辆,小人则在毁坏的房子里寻找残物。)
归藏中的这一卦的卦文之意与传本周易相似,这一卦的形式似乎像传本周易中的卦辞和象辞之间的关系。
31.复
32.母亡 无妄
秦简本作“毋亡”,“母”当“毋”字之误。上博简本《周易》作“亡忘”。
33.大毒畜 大毒畜为大畜。
《归藏》此原卦名当作“大毒”。上博简本《周易》作“大”,其字从土竺声,古音与督、毒、畜皆在觉部,音近通假。
34.瞿 即睽卦。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
(有戟(兵器)有酒杯,用黑高粱做酒,倒在两个壶里。两头黑公羊喝酒(自嘲),三天才醒。别人有水泽,我去拿他的鱼。)
传本周易之睽卦意为怪异,此卦也有点这个味道。
35.散家人
此卦即《周易》之家人卦也,传抄误。
36.节
37.奂
秦简本作涣,与《周易》同。
38.蹇
39.荔 解卦
疑“荔”是“薢”字之残误,“薢”篆文作“”,“解”下部残泐,所剩如二“刀”,后人更转写为“荔”,因为“荔”下或从三刀作“茘”。“薢”即解卦也。
40.员
秦简本作损,与《周易》同。
41.諴 諴为益卦。
黄宗炎曰:“咸为諴。”朱太史曰:“以损为员,而諴次之,则諴为益也。”
42.钦 为咸卦
上博简本《周易》、秦简本、帛书《周易》并以钦为咸。
43.恒-
秦简本作“恒我”,因卦中有“恒我”(即恒娥)而误。
44.规 即夬卦。
45.夜 即姤卦。
46.巽
47.兑
48.离
秦简本作丽。
49.荦 坎卦
秦简本作劳。帛书《易之义》称坎为“劳之卦”。
50.兼 兼为谦。
秦简本作陵。
51.分 即豫卦。
52.归妹,承筐。(怀孕)
53.渐,取女。(娶女)
54.晋
秦简本作,从艸晋声。
55.明夷,垂其翼。(受伤的鸟)
56.岑(霁)则既济也。
此字当读与“卷”同。
57.未济
58.逯 遯为,秦简本同。
59.蜀 蛊
60.马徒 为随卦
61.大壮
传本《归藏》缺噬嗑、贲、中孚三卦。
清代马国翰辑本此下尚有荧惑、耆老、大明三卦名,但他说明是:罗苹《路史注》云,按考证此说不成立,当为人名。马注云:“罗苹之说谬误,此三卦不可信。”
图片
三、归藏·郑母经
实况实
1.明夷曰:昔夏后启筮:
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
(释:明夷卦:过去夏朝的后启卜筮,得到的筮辞为:乘坐飞龙飞上天。将此筮文叫皋陶来占,皋陶说:“吉利”。)
这一条取自马本,与严本不同,严本为:
明夷曰:昔夏后启上乘飞龙,以登飞天,皋陶占之曰:「吉。」
另有山海经注为:
夏后启筮御飞龙登於天,吉,明启亦仙也。
嵩高山,启母在此山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
字义释:
后启 后是尊称,相当于后世的王,史籍中夏代有后启、后羿、后相都是这个意思。
启是大禹的儿子。大禹以前的尧、舜都因为自己的子孙不肖,而选择贤人继位,称作禅让。大禹本来也想学尧、舜,有意将帝位禅让于贤人皋陶,可是皋陶早死。后来夏启继承了大禹的帝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皇帝。
《夏本纪》载:“舜禅禹,禹即帝位,以咎陶(皋陶)为贤,薦之于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会皋陶卒。”
※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
(释:过去夏朝后启作筮,得到的筮辞是乘龙飞上天。将此筮文叫皋陶来占,皋陶说:“吉利,必通,你能和神仙交往,可以成为皇帝,统治四面八方。”)
2.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
(释:过去夏启卜筮得到的结果要迁移九鼎(迁都),夏启果然这样做了。)
严本为: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
这几条中常用“启筮”二个字,所以有些版本据此将这几条归入启筮经,并说明启筮经的得名就是因为此。
3.昔舜筮登天为神,枚占有黄、龙神曰:“不吉。”
(释:过去舜卜筮得文为可以上天成为神仙,请有黄和龙神两人占卦,说:“不吉利”)
4.武王伐纣,枚占耆老,耆老曰:“吉。”
(释:武王伐纣的时候请耆老作占,得到的结果为吉利。)
※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
(释:武王伐商的时候请耆老作占,得到的结果为不吉利。)
伐商不吉,伐纣吉?武王为商臣,伐商为反。纣无道,伐纣系替天行道。
5.昔鲧筮注洪水而枚占大明曰:“不吉。有初无后。”
(释:当初鲧为堵洪水而求筮,由大明作占得到的结果是:“不吉利,开始还可以,结局不好。”)
※鲧筮之于《归藏》,得其大明,曰:“不吉。有初亡后。”
(释:归藏中记有鲧求筮,由大明为他占,得到的结论:“不吉利,开始还可以,结局不好。”)
6.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
(释:过去商桀准备伐唐国,卜筮并要荧惑为他占,得:“不吉利。不利出去征战,安处才能得利,他是狸猫,我是老鼠,不能做事,恐怕要伤及父辈。”)
7.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毕之。
(释:过去羿善于射箭,他射十日,果然成功了。)
8.借者起射羿而贼其家,久有其奴。(注:起,羿臣之名。奴,子也。)
(释:过去寒浞射杀后羿,并占据其妻室,时间长了,还生了儿子。)
“起”指寒浞。寒浞又名漪,疑“起”、“ 漪”通借。
“借者”之“借”疑为昔,错别字。
古籍载:夏王朝初期,后羿篡夺夏朝王位后,不务政事,四出游猎,将政务委于寒浞。寒浞得权后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归来时,伺机在桃梧这个地方将他杀死,自己登上王位。寒浞杀后羿后,又将他烹熟,要后羿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不吃,饿死在穷门。寒浞还占有了后羿的妻室,生了两个儿子。此后寒浞又攻杀夏后相,灭了斟灌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寒浞占位近六十年,后被夏后相的儿子推翻杀死,并恢复夏朝。)
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
(释:节卦殷王筮其国运:时机未至,有过失。)
说明:王家台秦简本中有类似记载,见于瞿卦和渐卦,瞿卦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渐卦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渐于……’”,由此可知此条原文当作“节曰:昔者殷王筮其国,尚毋有咎”,估计此条记的是殷王被囚之时的情形。
“常”为“尚”之误,“若”乃“有”之误,“谷”乃“咎”之误。但这里为节卦爻辞,秦简本为瞿或渐卦,因此不能完全确定。)
10.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吉核之也。
※丰隆筮云气而告之。
(释:过去丰隆看到云气卜筮究其征兆。”
※丰隆筮云气的征兆得到结论)
说明:
丰隆是古代神话中的云神。
《楚辞.九歌.云中君》汉王逸注:'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楚辞·离骚》:“吾令丰隆椉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
王家台秦简本中有卦曰:“大□曰:昔者□隆卜将云雨而攴占囷京,囷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因此此条疑应为: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枚占之曰:'吉。……’”。
“核”乃“枚”字之误;“告”乃“占”字之误。
《穆天子传》二注云:“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云师”,
11.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释:过去黄帝和炎帝率兵在涿鹿附近的野地里争斗,将要开战时,由巫咸卜筮,巫咸卜得结论为:能成功但也有过失。)
说明:
严本作: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於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帝王世纪》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可见当时黄帝与炎帝争战并不顺利,三战方能得胜,所以卦为能成功,也有失误。
1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释: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过量,飞上月亮,将要走的时候,请有黄卜筮,有黄得到的结论是:“吉利。翩翩而行,如归家,独自一人向西而行,遇到天色昏暗不见光芒,不要惊恐害怕,后来能昌盛。”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释:过去嫦娥吃西王母处得到的不死之药,奔月成为月精。)
说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有基本相同的内容。
13.昔者河伯筮与洛战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
(释:过去黄河水神河伯准备与洛水之神争战,请昆吾占,昆吾占得结论:不吉利。)
说明:河伯与洛水之神而战,系为迷恋洛水女神宓妃
14. 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中天,苍苍其羽。”
(释:过去穆王天子为西征而卜筮,得结论为不吉利,卜辞说:“龙从天上降下来,路途遥远,鸟飞冲天,翅膀要受伤。”)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强。
(释:过去穆王子在禺强处筮卦。)
说明:此爻所用故事当是《国语·周语上》中的周穆王西征犬戎之事,祭公谋父谏止之,“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穆王西征犬戎而致使“荒服者不至”,故占曰“不吉”。)
图片
四、归藏·启筮经
实况实
清代马国翰曰:朱氏《经义考》云:按《归藏》之书,有《本蓍篇》,亦有《启筮篇》。
宁按:马辑本作《启筮篇》,而据《玉烛宝典》卷三引《归藏易·启筮经》,则知此篇本名《启筮经》。其名“启筮”盖即取其首条首句“昔者夏后启筮”中“启筮”二字为名,其爻辞形式与《郑母经》有同者,亦有不同者。只是古人引述事多节略隐括,多非原文矣。
1.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
(释:过去夏代的后启为卜筮并祭神到大陵登上钧台,由皋陶作占,结论为不吉利。)
字义释:
钧台,《后汉郡国志》有记载:颍川阳翟,禹所都,有钧台。
《左传》:夏启有钧台之享。
2.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虚,作为璿台,于水之阳。
(释:过去夏代的后启祭神于晋地的大土丘上,修造了璿台,在河的南边。)
※夏后曰启筮享神于晋之灵台,作璿台。
(释:夏代的后启作筮祭神于晋地的灵台,修造了璿台。)
字义释:璿 (璇)台:一说,可旋转的宫室;一作鹿台,即商纣王所登之鹿台。
晋之虚:晋地附近的大丘。虚,“墟”的古字从丘,虍( 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说文》。河出昆仑虚。——《尔雅》
来源:《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归藏启筮》。
3.昔女娲筮张云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万国。”
(释:过去女娲看到天上佈满云雾如帐幕一般,于是作筮并请占,神明占得结论为:“吉利。君主的光辉照耀九州,从太阳出来的一端到月亮出来的一端。公平的分配土地,与四方国家和睦相处。”)
字义释:
女娲:继承伏羲,一号女希,为女皇。
昭:“昭”义为“引导日光”。
《说文》——昭,日明也。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显扬,显示:诸葛亮《出师表》——昭陛下圣明。
极:顶端,最高点,尽头。
来源:《书钞》卷一百三十二引作《归藏启筮》
4.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作《棡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惊》,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奋》,八曰《熊罴哮》,九曰《石盪崖》,十曰《波盪壑》。
(释:蚩尤出于羊水这个地方,生有八条手臂、八个脚、宽大的头颅,越过九条泥沼去攻伐空桑,黄帝杀蚩尤于青邱。得胜后庆祝胜利,作《棡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惊》,二曰《猛虎骇(惊起)》,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顿足而舞)》,五曰《灵夔(一条腿的龙形怪物)吼》,六曰《雕鹗(鱼鹰)争》,七曰《壮士奋》,八曰《熊罴(马熊又称人熊)哮》,九曰《石盪(荡之古字)崖》,十曰《波盪壑》。)
※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
(释:蚩尤攻伐空桑,是帝王的居所。)
说明:蚩尤氏出于炎帝时代,被炎帝杀于绝曫之野。还有种说法蚩尤氏出自炎帝末年,榆罔当政的时代,被黄帝属下猛将力牧、神皇擒蚩尤氏于涿鹿之野,被应龙杀于凶黎之丘。
字义释:
空桑:今山东以西,河南以东,大约今衮州一带,为炎帝和夏历代建都之地。
青邱 今山东潍坊附近有青邱村。
来源:《路史》云:“蚩尤疏首虎腃,八肱八趾,见《归藏启筮》。”
5. 有一星,出于题山之上。三月乌出,必以风雨。
(释:有一颗星,出于题山上空。三月份乌鸦飞出,必定要有风雨。)
物候,也可看作某种征兆。
来源:《玉烛宝典》卷三引《归藏易启筮经》
6.坤:帝尧降二女为舜妃。
(释:坤卦:尧帝将两个女儿嫁给舜。)
来源:《周礼?春官?太卜》贾公彦疏曰“坤(开筮)”,“开筮”即“启筮”,谓即《启筮经》之坤卦。
7. 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
(释:空桑的上空天色苍茫,看到八极扩张无垠,有个妇人叫羲和,是管理日月的,让日月有序出入,使天下有白昼之明,黑夜之暗。)
说明: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蝎谷。”
另有说羲和与金乌(太阳)居于扶桑之树上。
来源:罗泌《路史前纪》二引《归藏启筮》。
8.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阳谷。
(看到天空光明与黑暗交替变换。是因为有个叫羲和的妇人的儿子,从阳谷出没。)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9.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
(释:有白云从苍梧山升起,入于大梁。)
严本作:太昊之盛,有白云出自苍梧,入於大梁。
说明: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
来源:《文选》卷二十谢元晖《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李善注引作《归藏启筮》
10.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释:共工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体,红色的头发。)
来源:《路史注》并引《归藏启筮》
11.丽山之子,青羽人面马身。
(释:丽山的人,有青色的羽毛,人的面孔,马的身体。)
严本作:丽山之子鼓,青羽人面马身。
说明:今广东茂名有丽山,有奇观胜景。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12.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占之曰:“羽民是生百鸟。”
(释:金水地方的人,名字叫羽蒙。根据这一点占得:“羽民是饲养百鸟的。”)
来源:《文选》卷十三祢正平《鹦鹉赋》注引作《归藏殷筮》,《太平御览》卷九百十四作《启筮》,引多“乃之羽民”四字。
13. 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
(释:羽民的形状,鸟的嘴,红的眼睛,白色的头。)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14.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释:洪水滔天,无法阻挡,四处泛滥,伯鲧用息石、息壤去阻挡、填没洪水。)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15.鲧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熊。
(释: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用吴刀切割,化为黄熊。)
严本作: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山海经·海内经》注)
吴刀,古代最锋利的刀,出于吴地。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 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
(释:鲧被诛死,尸体三年不腐烂,用吴刀切割,引出大禹。)
字义释:副同剖
来源:《初学记》二十二
※ 大副之吴刀,是用生禹。
(释:用吴刀大剖,是为了产生大禹。)
来源:《初学记》二十二
16.昔彼《九冥》,是与帝《辨》同宫之序,是为《九歌》。
(释:过去的《九冥》这首歌是和帝的《辨》同调的序曲,又称作《九歌》。)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17.不得窃《辨》与《九歌》以国于下。
(释:不能将《辨》和《九歌》私自用于国礼之下。)
来源: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启筮》
图片
五、归藏·本蓍篇
实况实
1.蓍二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
(释:蓍草生长的寿命长达2000年,能分蘖出三百根,因为它的寿命长,所以能知晓吉凶。)
说明:
班固《白虎通》载孔子云:蓍之为言耆也。老人历年多,更事久,事能尽知也。
陆佃《埤雅》云: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耆。
《博物志》言: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本品常为占卜之用,故得此名。叶如栉齿状深裂,形似而以蜈蚣喻之。
《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
《说文解字》也说蓍草“生千岁(才)三百茎。
2.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荆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荆三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
(蓍草上部大于根部为最好,蒿草上部大于根部为次好,荆草上部大于根部为次好,箭竹上部大于根部为次好,竹子上部大于根部为次好。用蓍草占,一、五有神通;用蒿草占,二、四有神通;用荆草占,三、三有神通;用箭竹占,四、二有神通;用竹子占,五、一有神通。卜筮用这五种占,都可信而藏之,连续筮五次,神道都来了。)
《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七引《归藏》,按《博物志》云:“蓍末大于本上吉,次蒿,次荆,皆如是”,盖约文言之。朱太史《经义考》云:“当属《本蓍篇》中语”,兹并据以采补。宁按:由此条可知古人筮卦之工具不徒蓍草,蒿、荆、箭、竹均可用也。
3.筮必沐浴斋洁焚香,每月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龟亦然。
(卜筮之前必须要沐浴、吃斋、保持洁净,焚香,在月望(满月)之时沐浴后作筮,要沐浴五次。用龟卜或龟甲也要这样洗干净。)《博物志》卷九
图片
六、归藏·遗爻逸文
实况实
1.乾者,积石风穴之琴。亭之者弗亭,终身不瘳。
(释:乾卦之义,好像山上罍积的石头形成的风洞,有声音发出像鸣琴,其音似停非停,袅袅不断,一直不会止息。)
2.离处彼南方,与日月同鄕。
(释:离卦位居南方,和日月处于一个地方。)
3.上有高台,下有雝池,以此事君,其富如何。
(释:上面有高大的楼台,下面有百鸟和鸣,用这些来服侍你,这种富贵的感觉怎么样?)
※上有高台,下有雝池。以此事君,其贵若化;若以贾市,其富如河。
(释:上面有高大的楼台,下面有百鸟和鸣,用这些来服侍你,富贵的感觉充满四周。如果要以商贾牟利得到的财富去营造这样的环境,他的财富要像河流一样滚滚而来才能达到。)
4.有人将来,遗我货贝。以至则彻,以求则得。有喜则至。
(释:有人要来,送给我钱贝,使我不再困穷,有求就能得到,求喜,喜就来临。)
5.有人将来,遗我钱财,日夜望之。
(释:有人要来,送我钱财,日日夜夜盼望。)
6.君子戒车,小人戒徒。
(释:君子出行用车,小人步行。)
戒,作出发解,如戒行(出发上路),戒途、戒程、戒道。
7.有凫鸳鸯,有雁鹔鷞。
(释:水鸟中有鸳鸯戏水,也有大雁鹔鷞高飞。)
8.东君、云中。
(释:东君(太阳神)出没于云中。)
9.穆王猎于戈之墅。
(释:穆王把战场当狩猎之地。)
即穆王西征犬戎之事,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10.求息得酒,言語譊譊。
(释:去要利钱,却得到酒,言语不合,发生争议。)
11.縈々[之]華,絫々之實。
(释:莹莹光华,累累果实。)
12.祟在司命。
(释:相信司命之神,反而出怪。)
13.痿痺,暴厲之疾也。
(痿痺这种病源自于脾性暴躁、凶狠。)
14. 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
《路史·发挥》。案此盖《说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15. 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黄云扶月。
(苍帝起,有青云出现在日边,赤帝起,有黄云出现在月边。)
《艺文类聚》卷九十八引《洛书》有此文,云:“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黄云扶日。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
《五行大义》曰:“东方大昊,庖羲氏,主春,苍精之君。南方炎帝,神农氏,主夏,赤精之君。中央黄帝,轩辕氏,主四季,黄精之君。西方白帝,金天氏,主秋,白精之君。北方黑帝,颛顼氏,主冬黑精之君。”因此此句中之“苍帝”应指庖羲氏;赤帝指神农氏。
归藏·十二辟卦
实况实
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巳乾,午姤,未遯,申否,酉观,戌剥,亥坤
徐善曰:“此《归藏》十二辟卦,所谓商易也。辟者,君也。其法:先置一六画坤卦,以六阳爻次第变之,即成复、临、泰、大壮、夬五辟卦;次置一六画乾卦,以六阴爻次第变之,即成姤、遯、否、观、剥五辟卦,十辟见而纲领定矣。又置一六画坤卦,以复辟变之,成六卦之一阳;以临辟变之,成十五卦之二阳;以泰辟变之,成二十卦之三阳;以大壮辟变之,成十五卦之四阳,以夬辟变之,成六卦之五阳。更进为纯乾,而六十四卦之序已定矣。徐而察之,乾之六位已为遞变之新爻,而坤之六位犹为未变之旧画,即卦中阳爻已变而阴爻犹故也。于是复置新成之乾卦,以姤辟变之,成六卦之一阴;以遯辟变之,成十五卦之二阴;以否辟变之,成二十卦之三阴;以观辟变之,成十五卦之四阴;以剥辟变之,成六卦之五阴,更进为纯坤之六位已更新矣。卒之非有两营也,止此六十四虚位,顺而求之,由坤七变,得阳爻一百九十二,而纯坤之体见。逆而遡之,由乾七变得阴爻一百九十一,而纯坤之体见。一反一覆,而三百八十四爻之易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