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4-12-31 06:38 编辑
临卦初九爻和九二爻都有“咸临”之辞。
▅▅ ▅▅上六:敦临,吉无咎。 ▅▅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 ▅▅ls:至临,无咎。
▅▅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初九:咸临,贞吉。
咸临是什么意思?
《周易正义》认为“咸”为感。在解读初爻时,其云:
“咸”感也。感,应也。有应於四,感以临者也。四履正位,而已应焉,志行正者也。以刚感顺,志行其正,以斯临物,正而获吉也。
《周易正义》认为,初爻与四爻相互感应。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有应在五,感以临者也。刚胜则柔危,而五体柔,非能同斯志者也。若顺於五,则刚德不长,何由得“吉无不利”乎?全与相违,则失於感应,其得“咸临,吉无不利”,必未顺命也。
[疏]正义曰:“咸临吉”者,咸,感也。有应於五,是感以临而得其吉也。“无不利”者,二虽与五相应,二体是刚,五体是柔,两虽相感,其志不同。若纯用刚往,则五所不从,若纯用柔往,又损已刚性,必须商量事宜,有从有否,乃得“无不利”也。
二爻与五爻感应。
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原因。
在《帛书周易》中,“咸临”写作“钦临”,因此,有人将“咸临”释读为“亲临”。
事实上,这些释读都有问题,“咸临”的确为“感临”。何为“感临”?
为礼乐感化而来。
即用音乐和礼仪感化民众。
《礼记·文王世子》云: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孔子于《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音乐感人至深,礼仪显德于外,带着用礼乐感化民众的目的而来,称为“咸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