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游艺民俗] ‌临海词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14: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海词调‌
来源:中国非遗

  临海词调,浙江台州临海特有的典雅曲艺形式,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唱腔融合南词、昆曲与民间小调。‌‌
le59cb.jpg
  项目序号:748
  项目编号:Ⅴ-55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临海市
  保护单位:临海市临海词调传习所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临海市

  临海词调又称“才子调”、“仙鹤调”,流行于浙江省临海市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出现的“海盐腔”流传到元初经杨梓加工后,不断发展,明代中叶盛行于嘉兴、温州和台州一带,明末最终演变出临海词调。
  临海词调有【男工】、【女工】、【平和】等四十余个曲牌,曲调讲究韵律,幽雅清逸,婉转动听。演唱时行腔自然,圆润舒展,韵味无穷,讲究“字清、腔圆、音雅、板稳”,“句句有神,字字有功”。临海词调一般在传统民俗节日或农闲季节演出,表演者均为男子,其中的小嗓子唱旦角,粗嗓子唱花腔,道白一律采用台州府官话。演唱时旦角掌握檀板,其他演员均须演奏数样乐器。众人身着长衫,手持丝竹笙弦团团围坐,自奏自唱。
  临海词调的曲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以颂扬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鞭挞奸佞、讴歌忠贞爱情为主题,传统保留曲目有《三国》、《水浒》、《貂蝉拜月》、《断桥》等三十余种,辞藻华丽,格调幽雅。《大庆寿》是临海词调的典型曲目,其中包含12支曲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002年临海民间成立了“临海词调社”,对临海词调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社中优秀演员缺乏,后继无人,古老的临海词调仍面临消亡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