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7-9 10:54 编辑
上九:涣(1)其血,去(2)逖出,无咎。 【注释】 (1)涣:流。 (2)去:驱除或流放。 (3)逖:远方。 【译文】 上九:用刑流血,流放罪犯出行远方,没有危险。 【解读】 1.涣卦上九爻的爻辰解说 涣卦上九爻的爻辰为仲秋酉月。 《月令》云: (仲秋),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车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各书其事是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獮田,如搜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祊。 “涣其血,去逖出,”——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认为,“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仲秋,既是申严刑法之时,又是教治兵和獮田之时。“涣其血,去逖出”就是使犯人流血,流放罪犯出行到远方。 2.涣之上九爻辞取象于涣之坎 涣卦上九爻变,其上卦由巽(☴)变为坎(☵),全卦称为涣(䷺)之坎(䷜)。涣卦上九爻的爻辞与坎卦的卦象相关,坎卦坎上坎下,坎为血、为流,因此,坎卦有用刑流血之象;坎为流放、为罪人,因此,坎卦又有流放罪人之象。 3.涣之坎的爻辰解说 坎卦上六爻的爻辰为孟秋申月,其爻辞为:“系用徵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月令》云: (孟秋),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系用徵纆,寘于丛棘”——孟秋,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有司修订法制,对于罪犯务必搏执,送到监狱。 “三岁不得,凶”——孟秋,对罪人断案判刑,有的人会被判刑住牢,三年不改其过,会被杀而有凶险。《周礼·秋官·大司冠》云:“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圆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过,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经典释文》记载郑康成释坎之论:“上六,乘阳有邪恶之罪,故缚以徽纆,置于丛棘,而使公卿以下议之,其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能复者。上罪三年而赦,中罪二年而赦,下罪一年而赦。不得者,不自思以得正道,终不自改而出诸圜土者杀。故凶。” 3.涣卦上九爻和涣之坎卦的话题关联 涣之坎的孟秋,天地始肃,民众不可暴漫,有司修订法制,对于罪犯务必搏执,送到监狱,审案量刑。 涣卦上九爻的仲秋,杀气浸盛,可以对罪犯用刑杀伤,或流放罪人出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