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挂钱
来源:非遗百科
兰西挂钱,是黑龙江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朝末年,由民间艺人李一剪 (本名李一剪)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小榆树镇创立,主要用于春节装饰、祭祀祈福等民俗活动。其作品以剪纸技法为主,融合阴刻、阳刻、镂空等多种工艺,代表作包括 《慎终追远》 《孝思为则》 等,内容多与祭祀、驱邪、祈福相关。
历史传承
兰西挂钱历经四代传承,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传统剪纸与现代工艺。创始人李一剪以折叠剪纸技法闻名,后续传承者如 李郝氏 、 孙福生 等进一步丰富了题材与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兰西风格”。
艺术特色
技法:以剪刀铰制为主,辅以刻、绘、染、凿等工艺,作品呈现古朴高雅、婉约绚丽的特点。
题材:涵盖传统民俗(如 《麻姑献寿》 《嫦娥奔月》 )、现代生活(如 《致富之路》 《市场繁荣》 ),既有祭祀祈福的庄重感,也有节日装饰的喜庆感。
文化地位
2007年被列入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获国家文化部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挂钱)之乡”称号。其博物馆(2010年建成)收藏了500余件作品,涵盖不同年代与技艺,是展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