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网

标题: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七)高老夫子·《诗经》里的典故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36
标题: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七)高老夫子·《诗经》里的典故
【讲师简历】     

       高老夫子,男,43岁,河北人,业余酷爱先秦史、痴迷于先秦文献的学习。

【讲座简介】

     《诗》言志,志为史,说说《诗》中的一些历史遗绪,聊备一笑。

一、《大雅 崧高》
1、引

      《嵩高》诗中这样说: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々,钩膺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々。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我们知道,姬姜两姓世为婚姻,周族人始祖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姜嫄,所以又可把两族看作甥舅之国。夏、周同源同族,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大有寻根念祖之意。这首《嵩高》就是记录周宣王封其舅舅申伯于姜姓故地“谢”的情况。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39
2、姜姓故地

      “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崧高维岳”,指的就是嵩山。崧、嵩二形都是“崇”之異體,韋注《國語》中云古通用“崇”字。

       骏极于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说:崇,山大而高也。《毛詩序》中说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此崇之故訓也。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这里说“甫”和“申”是的嵩岳之神所生。
      
        《国语.周语下》中说:“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这里的“吕”即“甫”。《国语.周语中》说:“齐、许、申、吕,由大姜,”是说齐、许、申、吕四氏都是姜姓。

         而在《史记.齐世家》中说:“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

         从上面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姜姓申、吕远祖在虞夏之际始封嵩山,为其故地。而诗中的“于邑于谢”,韦昭注:“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就是今天的南阳市境内,1981年,南阳市北郊出土了一批申国的青铜器,足以证明《嵩高》记载宣王徙封申伯于南阳谢地的可靠性。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40
3、王饯于郿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

       周宣王为申伯送行,不在周都镐京,而跑到郿地即今陕西眉县去饯行,要知道郿地在镐京西部120多公里的地方,这不是很奇怪吗?

       对此,《毛诗正义》解释道:“申在鎬京之東南。自鎬適申。塗不經郿。時宣王葢省視岐周。申伯從王至岐。自岐餞之。”是说申在镐京的东南,郿地在镐京的西北,两地南辕北辙,走不到一块去,但为什么宣王要绕远到郿呢?郿地西北即岐周,其在岐周省视,申伯从宣王,故在岐地饯行。这里孔疏说他们在岐周饯行没有错,但为什么在岐地,原因说的不是很明白。

       宋代鸿儒王应麟在其《诗地理考》中给出这样的解释:“郿近岐,周先王之庙在岐,申伯受封册命于先王之庙,故王在岐而饮饯于郿。”这个说法较为合理。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姜姓始祖始封嵩山,大约商灭夏时,姜姓族由嵩山地区迁往关中地区,现扶风、宝鸡一代的姜戎墓和遗址,表明渭水流域的郿地岐周,有姬姜两族的祖庙,在这里举行册封的告祖礼,是有很深的意义的。何况申伯去的地方又是姜姓故里“谢”地,好像历史在这里画了一个圆圈。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44
4、南国是式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诗中所说的南国、南土是哪里?

    《国语·周语上》中说:“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於太原 。”对此韦昭注曰:“南国, 江汉之间也。”其实远在申伯封谢前,周就曾多次用兵于江汉,《史记》上说昭王南征不复,卒于江上,就是一例。而汉阳诸姬的封建,又是一例。宣王时的南国在江汉之间,其地理范围大致在“西自汉水以东,南自汉水以北,东至于光、黄,北至于淮、汝”。

    《国语·郑语》中说:“当成周者,南有申、吕。”周天子控制南国,“以蕃屏周”,陆续在汉水以及江淮之间,分封了不少姬姓或姻亲诸侯国,即所谓“汉阳诸姬”主要的申、吕、谢、郦、蓼、曾、鄀、许、随、唐、厉、贰、轸等。


    申国在南阳,古谢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念海先生曾指出,申地是为荆楚“經略中原必經的路途”,而過申北上的道路“不僅爲必經之地,而且關係又極重要”。反过来说,申国又是周王朝控制荆楚的战略要冲。


    中国古代,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南阳之得名,《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意思是说南阳在中原的南面,是以称南,又居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均为阳地,是以称阳。而南阳的地形又是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申国之于雒邑,虽不甚远,但其间崇山峻岭,互相隔绝,仅方城一途可以通过,这是当时由雒邑通往南服的唯一道路,所以申国也就是扼守楚国北向的咽喉要冲。所以在《左传.成公七年》中论述了申、吕位置的重要:


    “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46
5、王之元舅

       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说到这个申伯及其后代申侯,在西周末年可是大大有名。1981年,南阳市北郊出土了一批申国的青铜器,其中一件名为仲爯父簋的青铜器很重要,其铭文据李学勤先生释读为:

       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辞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左耳刀,右尊)簋,用享用孝,用易眉寿,屯右康(左龠去合,右力),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先看这个器主人是何许人也,首先它是南申伯的有司,官封太宰。太宰,《周礼》谓之冢宰,“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郑注)大宰为卿,总治百官,相当后世的宰相。本器主人即是申国之相。

       其次看器主人姓甚名谁。按照李先生的说法,此人姓姬,名厥辞,字仲爯父。古人名字意义往往相为表里,“爯”,古同“称”,“犹言也”,故名“厥辞”。周夷王燮为其祖,监伯为其考,这样看来,这个监伯就是周历王的兄弟了,而周宣王是厉王的儿子,所以仲爯父和宣王是从兄弟,同辈人。而在《嵩高》一诗里的申伯,与簋铭中的南申伯,正好年世相当,应该是一个人,即宣王之舅,王朝重臣。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47
6、 申伯之德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诗中夸赞申伯,说他温顺恭谨,正直无私,安抚万邦,闻名四方。所以申伯就国之后,“周邦咸喜”,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到了申伯儿子时,却给周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周语》有云:

       “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父比,逐大子宜臼,而立伯服。大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亡。”

       是说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逃到了姥爷家申国。申侯大怒,于是就连同鄫人、西戎攻打周王室,为女儿和外孙出气,幽王施政不善,惹得天怨人怒,兵临城下,竟无人来救,遂杀幽王及伯服于骊山之下,同时申侯、鲁侯、许文公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这就是周平王。

       由此看来,这一代的申侯,完全没有他老子的“柔惠”的品德,只剩下“直”了,不过其在西周末世的政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51
7、“申”字考证

      关于“申”字,金文的释读很费周章。先看一下仲爯父簋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2-8 21:29 上传
下载附件 (530.18 KB)




     其中的“申”字如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2-8 21:30 上传
下载附件 (7.71 KB)




      对于此字,金文习见, 孙诒让释为“緟”,后人也多沿用此说。“緟”,从糸,重聲,增益之曰緟。

      但经古文字专家唐兰先生和裘锡圭先生等人的研究、考证, 认为是“申”,遂为定论。

      值得一说的,古文字训释,多有“申”和“重”相通的说法,比如:

     《易·巽卦》:重巽以申命。
      
     《書·堯典》:申命義叔。《傳》申,重也。

     《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於十二子爲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又重也。

     《尔雅》: 从、申、神、加、弼、崇,重也。(随从、弼辅、增崇,皆所以为重叠。神所未详。)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53
二、《商颂.长发》

1、引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
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
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
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
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
百禄是纟忽。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
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商颂.长发》是一首讲述先商历史和遍祭商人先公的祭词。《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说“颂”是在祭祀祖先神明时唱的赞歌。所以朱熹《诗集传》说:“颂者,宗庙之乐歌”。

       我们知道,先民在祭祀祖先和天地山川神明时,往往是奏鼓作乐,手舞足蹈,以沟通天地人神;口中祝告,进酒劝牲,以报答神祖庇佑。而这些活动总称谓之“颂”,所以陈子展在其《诗经直解》中说:“《颂》亦为史巫尸祝之词,歌舞之曲。”“载歌载舞,有声有色,美先人之盛德而形容之形式。”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56
2、有娀方将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史记.殷本纪》中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关于这一段商族起源的传说,大家应该已经很熟悉了。但诗中的这两句话细究起来,还是有很深的内涵的。

        商始祖契是天帝之子,母亲叫简狄,有娀氏的姑娘。那么问题来了,契的爸爸是谁呢?或曰天帝,那么天帝的名号是什么,遍查先秦文献却找不到答案。而周族始祖后稷也是其母姜嫄“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至于夏族始祖大禹有其“母脩己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商周两代的男性始祖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终神化为天帝。这大概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的一个缩影吧。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8:59
3、玄王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

     诗中玄王指什么?指契。

     为什么叫玄王?因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什么是玄鸟,是燕子。

     关于契,在《汉书.古今人物表》中说:禼作司徒。对此《说文段注》说:“禼,蟲也。殷玄王以爲名。見漢書。俗改用偰、契字。从厹。象形。讀與偰同。”“毛詩傳曰。玄王契也。經傳多作契。古亦假禼爲之。米部曰。禼古文偰。言古文假借字也。”可见禼、契、偰,音同相假为一字。

     那么契究竟为何物呢?是虫?是燕子?还是人王?对此丁山先生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丁山在《史董.新殷本纪》说:“余谓玄王,得名于玄鸟,谓其本玄鸟之子也。”商人本是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玄王商契就是因图腾而感生的商民族第一个男性祖先。这在后来的高禖祭祀中,仍可见这种传说的影子。

     《礼记.月令》中说:“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说,仲春时节,春风和煦,在燕子归来那一天,要用太牢祭祀高禖。而高禖历来被视为生殖之神,简狄即是高禖,也就是春神。商契为司徒,金文作司土,即掌管土地之官,在殷代为原始地神。仲春时节,燕子归来,春神降临,大地复甦,万物生长。这就是简狄生契传说的本义,来源于原始初民的地母崇拜。

     据此丁山先生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推断: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应是春神降临,地上的谷物花木都死而复甦的寓言。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04
4、相土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王国维先生可谓学问大家,但他坦承《诗经》只能读懂一半,《尚书》只能读懂三分之一。可见《诗经》、《尚书》之佶屈聱牙,确实难懂。其实在孔子的时代,孔夫子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孔子的博学,尚感文献不足,以我们今天的人的能力和占有的资料来讲,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土,《毛传》说:相土,契孙也。其事迹了了,见于《左传》襄公九年和定公四年。现代殷商历史研究往往是文献与甲骨文、金文互证,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商族世系上仍然众说纷纭,争论不已,试举几例:

       1、王国维先生将“夔”,释为“夋”,认为就是传世文献中的“帝喾”;但有学者别立新说:“夔”为商的高祖“契”,即少昊契,“大夔(太夔)”才是“帝喾”,即远祖“太昊”。


     2、甲骨文的“土”,王国维、郭沫若、王襄、董作宾、傅斯年、于省吾等先生认为“土”乃商人之祖“相土”,而不是“社”神。而商承祚、叶玉森、陈梦家、胡厚宣、岛邦男等先生主张的“土”即“社”神。


     3、甲骨文中“岳”,孙诒让首先释为“岳”字。罗振玉、王国维、商承祚、丁山、张秉权、杨树达、唐兰等学者,考释为“羔”,即“昌若”、“帝喾”或“昭明”于省吾、陈梦家等学者释为“芈”,读为“鸣”,假借为先公名:“冥”。


     4、甲骨文中的“河”,董作宾等认为是黄河之神。郭沫若、吴其昌、于省吾、胡厚宣、杨树达等先生认为不是河神,而是确定为商的先祖:“冥”(或“相土”)。姚孝遂、肖丁则认为“河”既是商先祖又是河神。


      总而言之,甲骨文的考释五花八门,热闹的很。另外夹在契和相土的昭明,先秦文献仅见《世本》和《荀子》,其人其名,尚在可有可无之间。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22
5、帝命不违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毛传》解释道:“至汤,与天心齐”。在古代,人们追溯祖先时,往往认为他们是上帝之子,死后的英灵自然返回天庭,重新陪侍于上帝左右。《长发》诗里提到的契、相土、汤、伊尹,都是上天指派下来拯救黎民的,《尚书.君奭》曾记周公言:“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

         《诗经.序》说:“《长发》,大禘也。”是说《长发》这首颂歌是在大禘时唱的。

         何为大禘?《郑笺》说:“大禘,郊祭天也。《礼记》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是谓也。”

         禘,大祭也,宗庙之祀,莫大於禘。《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以其祖配之 ”

         这里说“不王不禘”,所以《左传》里说只有虞、夏、商、周后代才有资格进行禘祭。而有意思的是禘祭的对象只有黄帝、帝舜、帝喾三位。关于禘祭的问题,聚讼千年,争论不已,我们且不管他,只是知道禘祭的对象为帝就行了,而这个帝是本氏族的始祖所自出,按郑玄的说法有配天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本氏族来源于某个更古的氏族,而这个氏族的代表往往被认为神明或叫天神。所以《左传》说“神明后”。

         古者国之典祀,禘、郊、祖、宗、报也。商人禘喾(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陈奂在《诗毛氏传疏》于《昊天有成命》诗下注云:“盖禘、郊、祖、宗,皆祭天之事。对文则别,散文则通。禘郊通称,亦犹祖宗通称耳。”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23
6、九围

     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说汤严己宽人,理合天道,所以能号令九州。

      这里的九围就是九州的意思。《玄鸟》中叫“九有”,亦然。

      而有意思的是,商人在《诗》反复吟咏强调汤有九州,足见此事的重要和崇高。比如《玄鸟》中:“咸有九有”,《长发》中“帝命式于九围”“九有有截”等。宋人《叔夷镈》铭文中说:

    “赫赫成唐(汤),有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刻伐夏司(祀),败厥灵师。伊小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

   
       孟子说:“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估计商族的地盘在成汤时还很小,一下子占有了夏土九州那么大的一块地方,自然欣喜若狂,后世也就念念不忘了。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29
7、有册有典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
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
百禄是纟忽。

      《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里的“典册”当为图书法令,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祀典。而这些典册在夏商周三代更代表着神权、王权和族权,王朝更替,典册也随之发生转移。在《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夏太史令终古见夏桀惑乱,载其图法而泣,乃出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之迷乱,载其图法,出亡之周;”等等。

      《毛传》中,球训玉,共训法。是说汤灭了夏朝,同时接收了夏朝的祀典国法和宝玉礼器。陈子展先生在《诗经直解》说:

      “章太炎所引《吕氏春秋.先识篇》:“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何谓图法?法已明矣,图者维何?盖古言图法,犹今言图书法令也。夏侯氏之世有何图书?今已不可确考。殆知古史传说中之《河图》、《洛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吾人据此推测书契之初,三代之际,夏商皆已有史官掌图书法令之职。”

        陈先生所言,是为卓见。同样夏代的图书法令自然少不了祀典文辞,如“夏颂”等,惜其未见系统文字,或口耳相传,或刻画纪事,时代久远,难于被今人所知矣。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33
8、韦顾既伐

      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这一段话,记述了汤灭夏的进军路程,即:韦-顾-昆吾-夏桀。所以句读应是: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韦、顾为夏族附属,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河南范县,昆吾在濮阳,地望均在在豫东北。可见汤始居亳邑离这里不会太远,一种说法是在汤阴和内黄一带。商汤在豫北灭了韦、顾、昆吾后,大举进攻豫西,灭了夏桀。

      关于亳邑的地望,历史说法很多,传统有十亳之说,莫衷一是。汤灭夏之前有汤阴亳邑和内黄亳邑两说,灭夏后迁都,有西亳(偃师商城)和郑亳(郑州商城)之分。其它六亳有:商州亳邑、关中杜陵之亳、垣曲之亳、北亳、南亳、博亳等。要说是,这六亳是商人势力范围扩大后,随着商人迁移过去的,并不是商汤之亳,这一点是研究先商历史应该注意的。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36
9、实维阿衡

       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这里的阿衡,指的就是伊尹。

       第一个问题,伊尹姓什么,答曰:不知道。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有侁氏,就是有莘氏(高诱注: 侁读曰莘)。烰,古通“庖”。烰人,庖厨。

      伊尹他娘生他伊水之边,故命之曰伊。甲骨文第四期有:“丁巳卜,侑于十立伊又九。”郭沫若解释说:“疑是“侑于伊十立又九”之倒文,“立”当读为“位”,盖位为坛位。”甲骨文中,大乙(汤),伊(伊尹)并祀的现象很普遍。

      尹,《说文》: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又为官名,應劭曰:天子之相稱師尹。薛瓚曰: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餘國稱相。所以说“尹”并不是伊尹这个人的名字,而是他的官职。

      應劭曰:天子之相稱師尹。薛瓚曰:諸侯之卿,惟楚稱令尹,餘國稱相。荆楚出自高阳氏,屈原有:“帝高阳之苗裔兮”的说法。商族,是帝舜而祖契,而帝舜,东夷人也(孟子语),出自高阳。可见荆楚和商族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个问题,伊尹名叫什么?答曰:挚。

    《楚辞.天问》中说:“....帝乃降观,下逢伊挚。..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挚,王逸注曰:帝,谓汤也。挚,伊尹名也。官,疑为追 字误。这样,天问里说,伊尹死后配享成汤,共同受到祭祀。说的情况和甲骨文反映的丝毫不差。又《说文》:挚,握持也。尹,挚均有握义。

     我们知道,少昊名挚,《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有趣的是少昊旧都就是空桑。可见,《吕氏春秋》所传空桑之女,必有来历。只是中国人有根据传说附会历史的传统,比如后来的《帝王世纪》、《路史》都是综合各种先秦文献和传说,综合而成,这是我们要仔细分辨的。

     第三个问题,阿衡是什么?答曰:官名。

     《尚书.君奭》中说:“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阿衡,郑玄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保衡,《疏》云:“保,安也,言天下所取安,所取平。此皆三公之官,当时为之号也。”保衡即阿衡。《尚书.太甲》作阿衡。

      衡,古同“横”,古训为:东西为衡,南北为纵。中国有衡水、衡山者,其山、其水必为东西走向。

      伊尹虽为人臣,却历朝三代,独行废立,死后被颂之于诗,配祭上帝。其地位之高,礼遇之隆,超乎寻常,难怪屈子在千年后还在疑惑发问。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39
三、《小雅.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
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犠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
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
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
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甫田》,《毛诗序》说:“刺幽王也。君子伤今思古焉。”郑玄笺说:“刺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此说不确。

       朱熹在《诗集传》里说:“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小雅》,宴飨之乐也。”对于《甫田》又说:“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

      朱熹说的是有道理的,《甫田》从内容看,是一首祭祀田祖和方社之神的祈年乐歌。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50
2、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甫田即大田。颜师古注:“甫田,大田也。”又《毛传》说:“甫田謂天下田也。”这里的天下田一说即天子田。所以《小雅.甫田》即周天子举行的耨礼之歌。


    周天子的田自然不用自己耕种,只是要象征性表示一下,这就是“藉田”之礼。《礼记·月令》说:“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这里说的天子“藉田”的情景,其目的是祈谷于上帝。在此藉田大礼中,助王扶耒者,叫做保介。在甲骨卜辞中有:“亚畯保王,亡不若,一月”的纪录,这里亚畯,丁山先生认为就是田畯,或叫田正。另外卜辞还有耤臣,田农等。总之都是管耕田和藉田的农业之官。天子藉田,看来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了。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53
3、以社以方

      以我齐明,与我犠羊,以社以方。

      器实曰齐,六谷总为齐。以稷是六谷之长。是说用装满小米的器皿。

      社,后土为社。后土,后为君长。土神曰社,故名后土。谷神曰稷,故名后稷。

      值得注意的是,古时无“社”字,“社”字,在商代为“土”;在宗周为“杜”;在战国为“礻坔”;至秦方省为“社”。可见土、杜、礻坔、社,本是一字。史籍所载土神出乎意料的均和治水有关: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


       《国语·鲁语上》: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淮南子·汜论训》:“禹劳天下,故死而为社。”


       《史记·封禅书》:“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


       《汉书·郊祀志》:“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

        这里的句龙、后土或是一人,或为二人,但均为共工氏。接替共工氏为社的是禹。这里的九有、九土、九州,同意。他们之所以为社,都和治水有关。

       方,四方,祭四方之神。《曲礼.下》说:“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

       四方神为何?在商代,东方曰析,南方曰因,西方曰夷,北方曰夗。到了周代,东方神名句芒,南方神名朱明,西方神名蓐收,北方神名玄冥。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19:55
4、田祖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这句话是说奏起琴瑟,敲起鼓,以侍奉田祖。

       田祖为何?《毛传》:“田祖,先啬也。”《周礼·春官·龠章》:“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 郑玄注:“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也。” 先啬,就是先农,第一个种田的人。“啬”古“穑”,收割庄稼。那么谁是第一个种田的人呢?郑玄说是神农。真是这样吗?

      在我国的先秦典籍中,战国末期是历史人物大量出现并且定型的时期,可以说,在《孟子》以后出现的人物,我们都要特别小心对待,这个神农,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关于神农,我们先留在下一节再说。先说说始作耕者。

       考之西周流传下的典籍文献,教民稼穑者似乎只有后稷一人。区别于正史,始作耕者在《山海经》中却频频指向一个人。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
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这个叔均,正史不言。按山海经的说法,他应该是后稷的侄子或孙子,无论是什么,他始作牛耕,又会驱除旱魃,当是田祖无疑。

      《诗经.小雅.信南山》说:“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畇畇,毛传:“墾辟貌。”

      《夏小正》又有:“农率均田。”传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可见,均字本有除田的意思。《周官》有“地均”、“土均”之职,都是掌管土地之官。按丁山先生说,均,畇通假,意思相同。所以在叔均的传说,还是有一些影子的。

       叔均也好,后稷也好,可能都是周人祭祀的农神,或叫田祖。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00
5、田畯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什么是田畯呢?按《郑笺》:“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 孔颖达《疏》:“田畯,田家(官),在田司主稼穡,故谓司嗇。 汉世亦有此官,谓之嗇夫。”

      是说就是田官。按丁山先生考证:稷乃畯字别体。又于大盂鼎铭中有“畯正厥民”考之,田畯,就是田正,称稷,农官,甲骨中,有“田农”。由此,在《左传.昭二十九年》和《礼记.祭法》:

     “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礼记)

      “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左传)


      这里将田正划分了两个阶段,夏以上的田祖祭祀为是厉山氏之子农(柱)。商代以下,换了人,变成了周弃,也就是后稷。看来,后稷为农神在商代就开始了。

      在春秋的传说中,还没有神农,虽有炎帝却与稼穑无干。而这个厉山氏子农或是柱,在战国末期,被冠以神号,于是就出现了神农氏,后来又附会成了炎帝。其实神农和炎帝本不相干,至少在司马迁时,他们是两个概念,可看《史记.封禅书》。到了郑玄和韦昭作注时,将炎帝和神农合了户。到了南宋罗泌《路史》,索性直接说:“炎帝柱,神农子也。”

      我们可以大致给出这样的田祖脉络(据丁山观点):

      1、商代卜辞曰——《左传》《礼记》曰厉山氏子柱(农)——《庄子》《周易.系辞》曰神农氏——郑玄注田祖曰神农

      2、商代卜辞曰亚畯——《诗经》中曰田畯——《国语》中曰——《左传》田祖曰后稷(周弃);

      3、商代卜辞曰——《周语》中农正——《诗经》曰——《周官》曰均人——《山海经》田祖曰叔均

       中国先秦人物流变的考察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23
6、黍稷稻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这里说的几种粮食要仔细分辨。黍、稷、稻称穀。与麦、菽、麻合称六殼。

     穀:是指带壳的粮食。“穀”读音来源于“殻”,形声兼会意。

     稷:是谷子,小米,五谷中最主要的一种,即所谓“六谷之长”。禾原是稷的专名。稷又称粟,是去了皮的谷子。

     黍:是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在商代的酒多是由黍酿造而成的,称“黍酒”“鬯酒”。甲骨卜辞中多有“受黍年”的占卜,除了吃,还有酿酒的需要。《说文》引孔子语云:“黍可为酒,禾入水也。”

     稻:去皮叫大米,在北方生产较少,较为珍贵,好粟为粱,所以古人往往以稻粱连称。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27
四、《大雅.公刘》

1、引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
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覯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
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公刘在周族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太史公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是很有道理的。

      此诗毛诗序说是召公以戒成王,历代多有批驳。又金履祥认为豳地旧咏,却可考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先民筚路蓝缕,辛苦创业的生活场景。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31
2、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

        关于这个公刘,史籍有载。《周本纪》里说“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这样算来,公刘是不窋的孙子,后稷的曾孙。按《史记》记载,周族到不窋时,就已经窜于戎狄之间了。

        在《国语.周语》中有一段话:“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这里和《史记》说的一样,都说不窋是在夏末商初的时代。而夏商分界一般以为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到武王伐纣的1046年,还有550年的样子。这个不窋在夏朝看来也是做稷官,只是由于商汤兴起,夏后氏败亡,周族失掉了其在夏王朝的官职,和夏人一起逃往,这才变于西戎。

         这段史实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到:“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这里说公刘失其稷官,显然是追溯到他爷爷的官职。中国古代的官职一般都是家族世代传袭,比如巫史卜祝等。这里说公刘“邑于豳”和这首诗里说的“豳居允荒”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周族从不窋开始就在戎狄之间游窜,到公刘后期才游窜迁徙到豳地。

         笃公刘,匪居匪康。一般解释为不贪图居处的安宁。这显然是溢美之词,要知道周族到了古公亶父居豳时,仍然过着“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的生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游牧生活。公刘倒是想贪图安宁,恐怕没有那样的条件。这四句诗,说的是公刘自邰迁豳前的一些情况。

        关于周人先公的名字也很有意思。稷,后来被指为谷子,又为农官。不窋,窋,就是物在穴中貌,而从先周遗址的发掘来看,大多数房子都是深土窖式或半竖穴式的形式。公刘,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尚书大传》云:“公,爵;刘,名也。”此说不确。刘,斧钺,有杀义。而且古代兵器和生产工具有相通之处。通过这三个人的名字,我们依稀看到古代周人的文明史,农业耕作、定居住室、青铜工具。所以说,上古时代的人物名字,往往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和写实,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姓甚名谁。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33
3、启行之不窋故地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这一段说的的是公刘从不窋故地,启程向豳地进发的场景。

       第一个问题,公刘从哪里出发?答曰:戎狄之间(甘肃庆阳)。

        史籍所载,周人有五迁、八迁之说。《白虎通.京师》里说:“周家始封于何?后稷封于邰,公刘去邰之豳。《诗》云:“即有台家室。”又曰:“笃公刘,于豳斯观。”周家五迁,其意一也,皆欲成其道也。时宁先皇者,不以诸侯移,必先请从然后行。”这里所说的公刘“去邰之豳”,显然不对,漏去了不窋离邰这一环节。又说周人五迁,只说了公刘之迁,还只说对了一半。究竟是哪五迁呢?陈子展《诗经直解》里说:

      “五迁者,一迁于豳,再迁于岐,三迁于丰,四迁于镐,五迁于雒。迁必新作城邑,盖自公刘迁豳始矣。”

   所以大体上有迹可寻的是这几次:稷封于邰——不窋窜戎狄之间——公刘迁豳——古公亶父迁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平王迁雒。

   关于不窋故地,《史记》正义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与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相连。而豳地的地望就在彬县或是旬邑。庆阳境内的马莲河在长武注入泾河,彬县和旬邑隔泾河东西相邻。需要指出的是在庆阳地区至今没有发现先周的文化遗存,书上所说不窋故地并没有实物证据,姑且存之。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38
4、启行之于豳斯馆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第二个问题,公刘出发去哪里?答曰:豳邑。

   这首诗里和《国语》、《史记》中,都说公刘迁豳,向无争议。

   豳邑地望在何处?主要有彬县和旬邑县两说。《周本纪》、《括地志》《汉书》颜注记载的是陕西彬县。《诗.毛传》说的是陕西旬邑。究竟在哪里?很难给出一个可靠的答案。总之在泾河两岸的长武、彬县和旬邑这一地区,可能就在彬县。

   所幸的考古发掘有了新线索。在今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也就是马莲河和泾河的连接之处,发现了先周早期文化遗存。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这个时间距离武王伐纣大概还有150年,文王的爷爷是古公亶父,史称太王,迁于岐。所以这个时间肯定要早于古公的时代。从时间和地理范围讲,这个先周遗址正符合“于豳斯馆”年代和分布区域的说法。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40
5、启行之粮草先行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从全诗的内容来看,公刘迁豳不同于不窋之迁与古公迁岐。前者是躲避夏乱,不得已离开故土。后者是为西戎所逼,才至于岐下。而公刘对于这次迁移似乎作了精心的准备。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是说公刘首举农事,划定田界,努力耕种,整顿粮仓,积粟备战。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是说公刘出发之前,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多备干粮,储之以囊。

  思辑用光,是说公刘明确此次出征的宗旨,只有团结和睦,才能光大周邦。

  从上面的诗句来看,公刘这次出征,是一次很有准备的军事行动。《孟子.说梁惠王》里说:“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这里孟子理解很正确。孟子说公刘的军事行动,使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后方前线都照顾到了。所以与其说公刘之迁是游徙换场,不如说有目的的军事扩张更准确。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42
6、启行之军行威仪

  
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矢:又谓之箭。——《释名》。

  干:说文作(旱戈),曰:盾也。小盾曰干,大盾曰橹。小盾手持,大盾车载。

  戈:平头戟也。——《说文》。勾、啄兵器,新石器晚期既有石*戈。

  戚:斧也。——《毛传》。戚为小钺。

  扬:钺也——《毛传》。说文为戉,大斧。

  这一段极言公刘的军威仪仗。弓矢齐备,为远攻之器。干戈并举,为近战之具。斧钺威仪,军容凛凛。好一派杀气腾腾的气氛。所以扬之水先生说,这是公刘的武装殖民。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45
7、京师

  
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覯于京,京师之野。

  这里的百泉、溥原、京师都是豳地的地名。

  百泉:方玉润《诗经原始》引曰:“曹氏据杜佑云:‘百泉’在汉为朝郡县,属安定郡。在唐为百泉县,属平凉郡,当是其地因《诗》‘百泉’而得名。”这里说的百泉县,在今天的平凉市。其名始于隋唐,再往前史籍无考,估计不是豳地之百泉。或认为是通名,言泉水之多也。或认为是专名,指豳地之一处。

  溥原:克鼎铭有:“锡命女田于陠原。”对此王国维在《克鼎铭考释》中说:此鼎出土于宝鸡县渭水南岸,而《克钟》铭文有“王亲命克遹泾东,至于京师”之语,是「克」之封地跨泾, 渭二水,与公刘所居之豳地略同,则陠原殆即诗之溥原矣。可见宗周之人在孝王时期,仍然知道溥原和京师之所在。

  京师:京,《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指豳地大*片台地。师,都邑之称。京师连称,始于此诗。其原意为在豳地的大*片台地公刘都邑所在。后来引申为天子所居,成了首都的专用词了。所以陈焕《诗毛氏传疏》说:“言于豳之大地依之以立国也。”多友鼎铭文中有:“广伐京师”、“女既静京师”等语,即指公刘之京师。

  值得一说的是,夏、商之都,皆以邑名,如亳邑。至周始有京师之名,如镐京,雒师。《论衡.正说篇》云:“唐、虞、夏、殷、周者,土地之名。..皆本所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故以为号,若人之有姓矣。”按照这个说法,镐邑,雒邑之所以称“京”者,盖追公刘之遗德,表其不敢忘祖也。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48
8、宗庙始成

  
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里说:“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这里说一族宗主所在之地,必有宗庙是不错的。公刘依京筑邑,营建宗庙自是首务。宗庙始成之日,祭告先祖,而后方为宴飨之乐。这一段说的就是祭告后的飨礼的情景。

  造,告。曹,飨礼职事。牢,牲備。匏,匏形饮器。这里的叙述和商代祭祀甲骨记载、碾子坡文化遗存以及后世的祭礼,都是符合的。在碾子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猪、牛、羊、马的骨头,而且还发现了占卜用的卜骨,我们知道,在三代时,占卜往往都是在祭祀时同时进行的,说明公刘时期,周族已经有了巫卜集团,而最大的巫师可能就是公刘。所以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言其落成迁居,祭后宴饮之乐。”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49
9、三单与彻田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这一段说的是公刘时代,周族的社会组织和田亩制度。

  三单,毛传。三單,相襲也。鄭云。丁夫適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

  單字,甲骨文中罗振宇认为从獸,而獸字为狩字本字。征戰之“戰”从單。这样单字其字义本源来源先民的集体狩猎。有军事战斗集团的意义。古代社会兵民合一,所以说“单”是一种按氏族血缘关系而组成的一种生产和征战的社会组织。“三”字在古代为大数,泛指其多,未必如郑玄所说就是三军。所以毛传所说相袭,是指不同的组织成员轮流耕作隰原之田,是有其道理的。

  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熹《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 井田之法,始见于《孟子》一书,朱熹语自孟子言,此诗又是宗周追溯,公刘时是否已实行井田法,未可定论。甚至连井田之法有无,尚在争论。总之,公刘以至宗周,总有彻田之法,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原始氏族社会在消亡,阶层分化已经深入。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0:52
10、砥砺锻金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渭,渭水。乱,横流而渡。加起来就是横渡渭水。公刘都于豳地,活动范围大概是在泾渭之间。周人*大概是在古公时代才由泾河流域进发到渭水流域。按照《绵》里的记载古公迁岐的路线为:

   豳——杜水——漆水——沮水——梁山——岐山

   均在渭水北岸,至文王才渡渭水作丰邑。所以这里说横渡渭水,去取石材,不知何故。

   厉,通“砺”,磨刀石。粗者为砺,精者为砥。

   锻,石段物为锻(马端辰)。

   这里是说度过渭水去取磨制和锻造用的石材,以供生产使用。总之,公刘自不窋故地进至豳地,都于京师,建立宗庙,发展农业,扩大养殖,砺锻工具,使得周族发展壮大,所以周人美其德而歌之。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2:01
书林网,七琴梦获 于 2011-2-15 20:20 回复



三代起源传承之说,历来纷繁,至今学界无有定论,皆因其太过古远。不同的假设,不同的认定,决定了对其后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比如高老师在《一、〈大雅 崧高〉引》中所言:“夏、周同源同族,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大有寻根念祖之意。”其中“夏、周同源同族”就是后面推论的最大前提。

夏、周同源,或者说周人是夏人的一支,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这似乎脱胎于夏商周同源的旧说,但是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是有很大合理性的。由此前提,所说“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就是为被商灭掉的夏报仇了,这可不可以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夏、周并非同源,不过如果高老师所说“姜姓故地”是指姜姓的发源地,那么我认为姜姓之发源,并不是在嵩山南北,《嵩高》一诗及“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并不足以说明这里是发源地。

姜,《说文》:“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玉篇》:“炎帝居姜水以为姓”神农姓姜,炎帝姓姜,神农炎帝到底是谁,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其实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农炎帝因为居于姜水才姓姜。
姜水,就是渭水,也就是渭河。前辈学者,如翦伯赞先生等,早已有姜羌相同的论证,这里不再多言,我觉得还是很可信的,因此,姜水(羌水),也即渭河,在今陕甘之地,是在西北。而那里正是古羌族的发源地(当然更古的羌族据说是来自于中亚的牧羊民族西羌)。姜水(渭河)自西向东流经今陕西中部宝鸡、咸阳、西安至潼关注入黄河,于是活动于渭河上游流域的古羌人得以顺流而下,经过晋南、河南,直抵山东。当然,这一路向东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势必会有所停留,成为一个个“姜姓的故地”,如高老师所引《国语.周语中》说:“齐、许、申、吕,由大姜。”齐吕在山东,许即河南许昌,申亦在河南,都应是羌人东迁中的遗迹,自然都是姜姓。

至于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因为周人(此处暂且不论其源起何方)伐商之前,是在西边建国的,而东方中原之地,是殷商的疆域,武王灭商之后,仍旧定都镐京,在东边留下了他最信任的姬姜二姓,姜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齐鲁之地是殷商及其主要党羽东夷的重地,而从当时的版图来看,这里距离西周都城也最远。

另外,从西周封国的地域来看,虞夏商之后大多会封在其原来所在地(大多也是曾经建国之地,而非发源地),而姬姜作为王室亲眷,并不都遵循这一原则。

所以,我觉得姜姓还是起源于西北,而非嵩山的中原腹地。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2:14
书林网,高老夫子2011-2-16 10:33 回复:

七琴所论也是当今学界的一种观点。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研究夏商周的问题,三代传承,但三代的始祖应该共同存在,也是说他们都是大小不一的方国罢了,谁的势力大,谁来做天下共主。此其一。

       夏人起源和活动于嵩山附近的阳城范围,看来没有疑义,后来发展到伊洛地区,遂有五子之歌。商人为东夷,最早大概活动于汤阴、内黄一带,至于再往前就不知道了。此其二。

        周人和姜姓是在大禹时期,一起活动于中原地区的,这在先秦文献中屡屡提及,只是到商人西犯,夏人北逃西窜,姬姜也随之融于西戎,才逐渐离开了中原地区,等到有周立国,追远溯祖,夏商周三族,包括姜姓,不约而同将祖先追溯到大禹,说“处禹之堵”等,这在《诗》比比皆是。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自中原来,现在又回到中原,充满了自豪之情。此其三。

         至于说的齐、许、申、吕的地望,那是西周以后的事情,距离大禹九州已经一千多年了。我帖子所说的,是在大禹时,这些人的祖先在那里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前后混淆。

       至于姜戎与姜姓的关系问题,南申和北申、西申的问题,文献和考古尚无明据,有待慢慢来考证。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5-30 22:44
今天看来,七琴梦获的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论述也很严谨。我当时想法漏洞颇多,交流中态度也很孟浪,姜姓在渭水流域,姬姓在晋南一带,到了商灭夏,周与夏开始迁移,向西,向北跑开去,到古公亶父时才“爰及姜女”,而姜原传说恐怕也是这时的附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自己当时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所以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念及往事,顿觉汗颜,立此存照。
作者: 昼耕夜读    时间: 2013-5-31 04:04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3-5-30 20:52

上三代可考可信的东西不多,详尽的东西大多出于只言片语而得或语焉不详的史料加上作者的推论。
   
就古公迁徙路线,按照你的迁徙顺序(这说法当然是有史料佐证)你在地图上画出路线,你肯定画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大麻花~~~~{:soso_e113:}
   
比如豳地,在沮水之南,而岐山在豳地之南。由豳地向岐山的南迁徙之路怎么会跑到豳地之北的沮水?杜水、漆水在豳地和岐山之间,梁山在漆水、杜水之东,豳地之东南,看着地图上的古公迁徙路线,你肯定认为古公的脑子有问题了。当然古公脑子没问题,历史记载有问题。{:soso_e113:}
   
豳地的另外一说在甘肃的庆阳地区,在这个位置才有可能渡沮水。
我前几年通过google地球对豳地的地貌考察,发现庆阳地区为豳地,可信度不高。一般认为豳地,在陕西长武县与彬县之间。长武县与彬县泾河穿县而过。这个豳[bīn]字后变成邠[bīn],古代的邠州就在这个地方。邠与彬古代相通,均有文采之意。看豳字字形,山中养猪,典型的农耕养殖方式。黄土高原所谓的山就是因为雨水冲刷出沟壑而成山的。长武县与彬县有大量的南北走向的山。
而庆阳地区很大部分叫董志塬 。塬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特殊地貌,下面看是一座山,上山后你会发现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平原,也可以叫高台地。这种地貌与豳字不符。
豳地地望的研究很多,也不知有没有看豳字字形和地貌做依据的。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6-1 10:59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5-31 04:04
上三代可考可信的东西不多,详尽的东西大多出于只言片语而得或语焉不详的史料加上作者的推论。
   就古公 ...

关于先周和周族的迁徙问题实有可商,后代学者多沿袭《周本纪》和《毛传》之说。
       谭戒甫在《先周族和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一文中,又认为有八迁,一迁为杜地迁往漆地,是由西南向东北迁徙,二迁是古公沿着漆水至岐山,又从东北转向西南。

     总之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作者: 婉晴十二神签    时间: 2013-11-13 19:21
高老夫子在大作中中云:“三”字在古代为大数,,窃以为,若五字,九字,千字,万字,兆字,却又不知如何DF。这个三岁顽童也知其小,高夫子却尊为大,还真高。{:soso_e113:}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11-17 17:14
婉晴十二神签 发表于 2013-11-13 19:21
高老夫子在大作中中云:“三”字在古代为大数,,窃以为,若五字,九字,千字,万字,兆字,却又不知如何DF ...

关于这个问题,对没有很深文化底蕴的人确实难以理解,比如楼上这位。

       中国古代人们习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可见“三”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数,而意义往往是“多”的意思。

      人类文化学专家考察许多原始部落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部落的人对于事物的数量只有一、二和多的概念,比如在澳洲和南美的土人就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人们就不计算三以上的数,只是他们还不具备对三以上数的抽象概括能力。汉语中往往用“三”来泛指多数的用法,可以看作是这种上古习惯的残留。但在甲骨文中四被写成“ 亖”,说明商人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原始阶段,十进制的天干和十二进制的地支的存在,就是明证,换句话说,殷人不但会数数,而且还抽象的概括出表示“ 数”的符号。《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金文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36 上传
下载附件 (164.94 KB)

        《说文》中说:四,陰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段注:囗,象四方也。

        
           周人的文明远不及商人,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我们才金文中常常见到“四”原始形态。“四”字发明之初,并不具备数字“4”的涵义,它只是原始初民表达方位的一种神秘符号,或者说是对四方的一种形象化的表示。可以说 “四”的产生来源于平面的四方空间的基本认识,而随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从空间之象“四”中,抽象概括出纯数字意义的“四”,所以说数字“四”天生就具有象的基本因素,而表现的结果却是一个数,      

作者: 婉晴十二神签    时间: 2013-11-18 10:43
三是大数?还解诗经?解诗经就说三是大数?我摘几段诗经,看看什么叫大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作者: 高老夫子    时间: 2013-11-18 12:54
难道我还没有说清楚吗?

在习惯中人们用“三”这个数表示“多”的意思,是有其文化渊源的,而这个渊源是来自于人们从简单的数数到对“数”的抽象概括和表达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说三为大数的含义。

而楼上一直纠缠于到底是三大还是四大,是百大还是万大,看来这么深的问题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所以讨论到此为止,恕不再答。
作者: 昼耕夜读    时间: 2013-11-19 13:32
三大十二多,别为多把自己弄成鸡毛掸子似的。
九也是多。{:soso_e113:}
作者: 南特爵爷    时间: 2014-1-31 18:41
姜姓申、吕远祖在虞夏之际始封嵩山
----------------------------------------------------------
若按照姜姬通婚来说,姬姓在通古斯辽东一代    姜在山西---山东一代   真正拜嵩山其实到了汉中的刘彘才开始     我感觉嵩山之说讲不通   最早出处是史记。。不过汉代连玉门和昆仑都找不到 去哪找四岳。。。
作者: 蒙山城    时间: 2014-6-27 13:16
我 个人认为:‘三人行’的 三,主要 表示为最小 的 群体。从 论语中 看,小儿辩日,意思说,两个人 辩论起来,都认为自己有理,而三人,或者三人以上的,就有 比较性。
作者: 古越中兴    时间: 2014-8-7 14:59
以"三"言多,远比后起的"百"."千""万"来得原始."三"有易之原始要素.
作者: 大自在    时间: 2015-10-23 15:38
说说我的观点,诗经完全是游牧民族的歌谣,据徐江伟的观点,夏商周秦,其实都是游牧民族成为统治者,新疆的塔特拉玛干沙漠,一万年前就存在,随着风吹,将大量沙土带到西北,所以西北形成了黄土高原,但是西北在夏商周时期是草原森林,黄河原先是内陆河,而后来由于几百条河的汇入,经过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浆流向海洋,冲击出了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徐江伟还说,中国地区只有两个民族,北部的游牧民族和南部的农耕民族,农耕民族早于游牧民族到达这里,但是游牧民族比农耕民族发达,夏商周秦都是游牧民族成为统治者,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焚掉很多上古的文字,是因为他想把历史打扮成汉民族的历史,而实际上,掩盖了上古的历史,所以,孔子掩盖了很多东西,草原民族生性彪悍,掠夺农耕的男人为耕奴,掠夺女人为他们纺线,生孩子,他们在草原互相残杀,也是如此,他们从小就在极寒地带,在森林里追逐野兽,吃半生的肉,喝不到水的时候喝马血,他们对马的血管分布十分了解,在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几十万大军都征服不了他们,他们侵扰边境,每一次都掳掠几千或几万边民为奴,所以,由此看来,诗经中有很多游牧民族术语,汉民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而在古代农耕是最低等的,士农工商只是儒家的掩盖头脑的模式,真正汉民族的统治只有汉,唐,宋,明,其他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统治,清朝推行的四书五经,满人不读四书五经,农耕汉人也不读四书五经,只有想当官,文人读四书五经,随着现代热兵器的兴起,冷兵器的时代就戛然而止了。至于是三这个数字早,还是十,百,千,万早,其实,后者比前者早上千年,夏朝少有文字,但是有语言,分别是十人长,百人长,千人长,万人长,这是游牧民族发起战斗的组织编排。
作者: 照天君    时间: 2016-7-11 01:19
43岁,小着呢
作者: 照天君    时间: 2016-7-12 00:25
书生了木木?
作者: 浅龙勿用    时间: 2016-7-22 01:04
古文化中的“三”寓意的是“高”,涵蓋地理方面和知識方面的用義。表示它族所帶來的進步內容與新知。

作者: 蝉渡    时间: 2016-9-13 13:48
学习了,希望多多发文

作者: 秦伊人    时间: 2017-1-8 07:41
从诗经中提取信息来研究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路数。
诗经的起源、流传(口头、传抄)其过程是复杂的,有些细节是不可考的,所以诗经信息与考古信息的比对是有意义的。

但是,将诗经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来对待,也是有自身价值的。
作者: 秦伊人    时间: 2020-10-30 14:04

《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
请教各位:"烝哉"何意?

(不许老陕回答






欢迎光临 国学复兴网 (http://www.gxfxw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