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八)--高老夫子--中国卜占系列谈——简说古占

发布者: 高老夫子 | 发布时间: 2011-2-22 08:20| 查看数: 7589| 评论数: 43|帖子模式

前面的话
       古人凡事必占,《易》本为卜筮之书,藏於太史、太卜,以占吉凶。就好像今天说明书一类,其卦辞用语也很简单,不过好、坏两种,复杂一点的就用当时人们熟知的事件或典故来比喻说明。所以在周官中,只有太史、太卜掌三易之法。而司徒、司乐、师氏、保氏诸子教授国子、庶民的,只是诗、书、礼、乐,而易的传承只是在太卜之家世代为教。所以说《易》在当时社会上盛行占卜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而且只是在固定一些人中掌握和使用。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是说祭祀与战争,是关系到家国存亡的大事。据《周礼》记载,周王室设有“太卜”、“占人”的官职,负责卜筮吉凶。朝廷设“龟人”专门养龟,按特定方法取龟甲。朝廷每逢祭祀或发动战争等重大活动,都要向上帝和祖先占卜吉凶。各诸侯国也设专人主管卜筮。可见卜筮在国家事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尚书•洪范》记载着箕子提出治国九种大法,其中第七种就是“稽疑”。他说: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
               
       箕子是说:用卜来决疑:选择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员,教导他们卜筮的方法。卜兆有雨,霁,蒙,驿,克五种,占卦有贞、悔两种方式,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根据这些推演变化,决定吉凶。

       其实在先秦以来流行的占卜方术除了卜筮之外,还有望气、风角、星占、演禽、灾异、瑞应、禨祥等等。本文拟简单说说古代的占卜方术有意思的部分,不为穷通易理以沽名钓誉,更不为易学创新以一鸣惊人。在科学技术发达之今天,学易多少带有一点娱乐的性质。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原始初民以及古人的思想历程,作为饭后消遣,想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谬误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3名望 +12 銀子 +40 功勛 +60 收起 理由
浪花 + 50 大讲坛开讲
吴博君 + 10 拜读了!
寒江一叶 + 12 + 3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2-22 08:21:02
一、龟卜第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龟、龙、麟、、凤四灵之说,《礼记•礼运》谓:“麟体信厚,凤知治礼,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古人为什么认为龟能兆吉凶呢?看看古人怎么说:

         《洛书》曰: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见存亡,明于吉凶。王者不偏党,尊耆老则出。
           洪范《五行》曰: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
          《大戴礼》曰: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
         《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邱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锦文运,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
         《运斗枢》曰:瑶光星散为龟。



总之是说龟长的好,你看它上背硬甲圆而法天,下有鳖足以立四极,背盘似丘山,玄文象星宿,千年而灵,转应四时。龟具有天地万物的空间之象,同时具有四时转运的时间象征,在古人心目中,龟就是一个宇宙模型,龟甲被认为具有人与帝、人与祖灵之间交通的灵性。所以用龟来卜吉凶也就很正常了。


           龟卜起于茫昧之初,或曰伏羲,或曰龙山。兴盛于商周。流散于春秋。衰落于战国。绝迹于唐。上下7000年,龟卜作为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文化,可称得上中华文明的源头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2-22 10:36:01
二、龟卜第二

      中国上古龟卜和蓍占。龟卜就是使用龟甲进行贞占。蓍占就是利用蓍草进行卜问。这是古人赖以决疑的最主要、也是最古老的手段。在先商时期,可能只存在骨卜活动,而龟卜实际上是骨卜的一种,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究竟是什么人在从事这些贞占的活动呢?
     
据《周礼•春官宗伯(下)》的记载,龟卜活动参与者有:

1、太卜:负责察看璺兆以决定吉凶;有时则决定占卜的事类。太卜的编制为下大夫二人。

2、卜师:负责灼龟,以使龟裂而出现璺兆。卜师的编制为上士四人

3、龟人:负责收集来自各地的卜用龟,并根据用途的不同把龟分门别类。“龟人”的编制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4、菙氏,准备烧灼用具的小吏,“菙氏”的编制为: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5、占人:负责预测吉凶,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验证所占是否准确。“占人”的编制为:下士八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

6、卜人:负责就璺兆的走向作出预测。卜人的编制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共计146人,这就是周至春秋时期龟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情况,那么商代如何呢?史无明录,但我们可以根据甲骨文的解读,寻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贞人”的发现。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2-22 10:36:54
三、龟卜第三

        说贞人之前,先谈谈甲骨卜辞。

        殷墟卜辞多数由上而下直行书刻,这与现在的中文书写方式相同,卜辞的内容通常包括“序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比如:

   “癸酉卜,亘贞,臣得。王占曰:‘其得,隹甲、乙、’甲戍,臣涉舟,延臽弗告。旬又五日丁亥执,十二月。”(《合集》641正)

1、序辞:记贞卜的日期和贞人名,格式通常为:“干支卜,某贞”。 “癸酉卜,亘贞”为序辞。这里说癸酉这天占卜, 由贞人“亘”卜问。
    
        从中我们知道商时已用干支纪日,这个贞人亘说起来很有名,他是商王武丁时的贞人,据陈梦家统计,就整个武丁宾组的十六位贞人中,壳、宾、亘等属于中心人物,各出现一百次以上。在常见的九位贞人中,亘占第五位。主要收录127 坑甲骨的《小屯•殷墟文字乙编》著录亘贞卜辞47 版。《殷墟甲骨刻辞类纂•贞人统计表》,该书收录的4 万多版甲骨中,至少有327 版上刻有亘贞的卜辞。

   亘贞事类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卜祭从祖乙到小乙全部的四世九王的先公先王先妣、征伐与田狩、年成与贡纳、以及其他王事活动与贞人职守。总之从亘贞卜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武丁时期的方方面面社会情况。

2、命辞:是贞卜的内容,说明卜什么。“臣得”为命辞,是问逃亡的“臣”能抓到吗?

   在商代,臣本义为奴隶,多有逃亡,这个商王所以占卜是否能抓回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商王和后来的地主差不多,一天也没有多少事可干,跑了个奴隶就要占卜,估计是闲得要命。


3、占辞:是甲骨经钻孔、凿槽,用火灼后出现裂纹(圻),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王占曰:‘其得,隹甲、乙、’”为占辞。是说商王看了卜兆后,判断能够抓到。

     在出土的甲骨中,有很多“王贞”、“王卜”、“王曰”、 “王占”等,说明商王是亲自主持占卜,所以在中国上古时代,部落首领或王往往是最大的祭司,垄断了祭天神的特权,并逐渐培养了一个专业的祭司阶层,所谓“绝地天通”。


4、验辞:是检验判断的效果。“甲戍,臣涉舟,延臽弗告。旬又五日丁亥执,十二月。”为验辞。是说十二月甲戌这天,“臣”逃过“舟”这个地方,失去线索,到15天后丁亥日被抓到。

   这条甲骨卜辞的记事,人物、时间、地点,来龙去脉交待的都很清楚。所以自甲骨文起,中国进入了“史”的时代。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0:50
四、龟卜第四

       1931年6月,董作宾先生发表了《大龟四版考释》 一文,正式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的“贞人说”,由此我们知道在商代存在着这么一个占卜专家队伍,对此郭沫若先生大加赞叹,他说:“曩于卜贞之间一字未明其意,近时董氏彦堂解为贞人之名,遂顿若凿破鸿蒙。”

       根据历代学者的研究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贞人,就是司职贞卜的专业人员。他们主持占卜仪式,按照王的旨意贞问,在典籍上称为“命龟”,察看甲骨上显示出的璺兆,从而得出对未发事件的推测,判别吉凶。

2、贞人们是那个时代的智者。他们拥有掌握文字的特权,要知道那个时代,不是什么人都能掌握文字的,作为通神的工具,只有上面特权阶层才能掌握,这些贞人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经验丰富,而且博学多才。

3、在甲骨文中有名可考的贞人已达一百一十九名之多,比如:
武丁时期:
   宾、殻、争、亘、古、品、韦、永、内、才、山、充、箙、扫、共,

武丁附属:
   勹、彳屰  、邑、矢豕 、己、矢矢 、黍、允匕 、二、彳止 、韋止 、卣卣 、旡戈 、何、名、耳、御、乐、亻冉  、卯、离、林弔   、亘止  、午、几几 、吕、勺、扶、彳止  、幸、丁、卣、由、取、界、勿、口卂  、子、余、我、彳巛 、彳《   、史、帚帚  、豕、车、彳巛亍  、吏、彳止亍 、陟、定、屰\凪、專;

祖庚时期:兄、出、逐、中、冉、起;

祖甲时期:喜、疑、大、冎、尹、行、旅;

祖甲附属:即、洋、犬、涿,

祖甲不附属:先、圣、寅、夼;

廪辛时期:何、宁、网口  、彘、彭、壴、口、犭大 、彳夅  、逆、卩卩  、糹又  、屯,

廪辛不附属:敎、弔、畎、大、日页  、冘、犬犬  ;

武乙时期:历。

帝乙、帝辛时期:黄、派、立、夂、彳夫   、  。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1:29
五、龟卜第五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的记载,龟卜的方法可以分为“龟骨整治”、“钻凿”、“灼兆(卜)”、“贞”、“视兆”、“占”、“刻辞”、“涂饰”、“刻兆”等一系列的程序。

      在文献的记载中,一直就有“三卜”的礼制。所谓“三卜”,可以指使用三块甲骨占卜同一事,也可以指三人同卜一事。其在甲骨文写成“元卜”、“右卜”和“左卜” 。“元卜”是首卜,然后依次为“右卜”和“左卜”。且在《尚书•金滕》、《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礼记•曲礼(上)》等典籍均有“三卜”的记载。古人也很有意思,知道占卜的不确定性,所以要三局两胜,如果三次都不合自己的心意,干脆就不信占卜的结果,这在《左传》中屡有记载。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2:04
六、龟卜第六

       龟卜和笠占起源于何时,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但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骨卜这种占卜习俗最早可上溯至6000多年前的仰韶时代,如甘肃武山傅家门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中发现的6件卜骨。至龙山时代,卜骨则大量出现,如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出土的卜骨距今已5300多年。及至夏商,骨卜已经由新石器时代的直接施灼而不加钻、凿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商代对占卜的兽骨首先水煮去脂,然后刮削、打磨,这样做出来的兽骨平滑且经久耐用。兽骨经过钻、凿后,经灼制,出现昭示吉凶的兆,贞人据此在卜骨上刻上占卜的文字,可以说,商人将骨卜技术发展到了极致。龟卜作为骨卜的一种,是在商代的中后期才占有统治地位。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龟卜和筮占的关系问题。

       左传·僖公十五年》:“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韩简侍,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韩定伯的这段话堪称经典。他向惠公进谏说:卜算能够知道吉凶,但不能改变命运,你现在倒霉,主要是因为你爸爸献公背德,废长立幼,而你因秦穆公而得立国君,为了谋求回国即位,甘愿割让国土,登上宝座之后,就自食其言,一概反悔,并在秦国遭灾时,又以怨报德,企图依靠自然灾害打击秦国,直到韩原的战败被擒,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苍天不佑,怎么还赖上算命的了呢?

       韩简在解释龟筮时说:龟卜是根据卜兆的象来判断吉凶,筮是用阴阳蓍策之数来告人。世生万物,生而有其物象,物象滋益蕃盛则数生。这里涉及到“象”“数”两个概念起源和龟卜和八卦占筮关系,极其重要。历代易学家对其解释也是不同,如杜预在《春秋左氏传集解》云:“言龟以象示,筮以数告。象数相同而生,然而有占”。而司马彪在《后汉书·律历志》谓:“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象因物生,数本杪曶”。唐颜師古在注《汉书·律历志》曰:“左氏傳載韓簡 之言也。物生則有象,有象而滋益,滋益乃數起。龜以象告吉凶,筮以數示禍福 。”其实这三个人都没有就“象”“数”两个概念起源和龟卜和八卦占筮关系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周易·说卦》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按照儒家的说法。古之圣贤创制易筮之术,乃因深明神明之道微妙无方,变化无穷,从而产生了用“德圆而神”的蓍策求卦的方法,以蓍策之奇偶示乾坤、阴阳的变化,久之则数由此而立而生,八卦亦由此而起。孔颖达疏文云:“此倚数、生数在生蓍之后,立卦之前,明用蓍得数,而布以为卦。故以七八、九六当之。七九为奇,天数也;六八为偶,地数也。”

      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古人在说“数”的时候,有两个范畴,一是指“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班固语)。既古之王者,为统绪天下庶务,须先立数以命百事。可以理解为数目和计量。二是指“定数”、“理数”。按照人类思维观念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1、人们首先是对世界万物物象表观的认识。

2、然后是对事物的分类归纳,而用数量来形容概括。

3、而对事物物象归纳提炼之后,在占筮方法的方面,归纳出八卦,而原始的八卦的形态很可能就是数字卦的形态。即八卦由数而起,形成卦象。

4、随着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人们将数分为奇数、偶数,最终演变成阴爻和阳爻两种统一的符号。

5、至于后来的象数之学,完全是对周易本经的哲学意义的解释和发挥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3:01
七、龟卜第七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一提到占卜就会想到周易和算命。事实上,一直至战国期间,龟卜和蓍占是同时并存且卜多於筮。《包山楚简》记录即是明证,而卜具中既有“蓍”之类的物品,又有“灵(龟)”之类的物品。

      包山楚简墓主邵氏下葬年代大概是公元前316年,在战国中期,与庄子是同时代的人。从包山楚简、阜阳汉简《周易》、秦简《归藏》以及其它考古发现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卜先于筮,卜贵于筮的结论。

      《左传》僖公四年中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献公想娶骊姬,进行占卜的顺序是先卜而后筮,卜凶筮吉,献公从筮,却招到了卜人的反对。卜人的理由是龟卜长于筮占,应该遵从龟卜。这种说法在《周礼·春官·大卜》中也有记载。书中说周初卜筮制度中有三种卜筮法,一曰兆,二曰易,三曰梦,兆法居首位,易法居其次。兆法即卜龟观兆之法,亦名曰卜法。由於卜法最重要,所以以“大卜”之名名掌三占之法的最高长官。

     其实这里长短之论,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先有龟卜,后有筮占。龟卜要比筮占的历史悠久。从包山楚简卜与筮的卜筮做法和占辞内容来分析,如前318年,其占卜的顺序为卜/卜/筮,卜筮占词均为“恒贞吉”,卜辞格式为:前辞、命辞和占辞。专从文辞和占后结果来看,看不出哪是用的卜法,哪是用的筮法。两者除了操作不同,其它都相同。只有根据出现卦画并由此推测出其占用工具来区分卜与筮之别。由此可见易筮对龟卜的继承和龟卜对易筮的影响。

     在《左传》中对龟卜记载的次数为55例,对筮占的记载有15例。包山楚简二十二条卜筮简中,只有六条用的是易筮,其余用的都是卜法。可见无论从春秋战国的文献和实物记录来讲,古代龟卜是比易筮是更为人看重的一种占卜方式。所以《曲礼》孔疏云:“《尚书》先云龟从者,以尊卑言之,故先言龟也。”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3:28
八、龟卜第八

      我们知道易占有专门说明书来查验吉凶,所谓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虽然《连山》、《归藏》不见踪迹,但《周易》还是留存下来。那么龟卜呢?有没有类似《周易》一样的说明书呢?答案是有。

      《周礼.春官》说“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这里所说的三兆就是龟卜之书,有120个兆体,1200个兆颂。兆体为裂纹的形状,有金、木、水、火、土五正体,类似周易的八经卦;兆别为24分,类似周易的别卦,再分而成120种兆体。兆颂又叫繇辞,也就是兆卦的占辞,类似于周易卦爻辞。因为用韵文写成,和诗差不多,所以称之“颂”。每个兆体十条占辞,共计1200条。

     经过火烧的龟甲出现的裂纹叫“兆”,兆的形状分为三种破裂等级:玉、瓦、原之亹罅,亹罅为破而不离之象。玉、瓦、原的解释复杂一点。

     先说“卜”字。甲骨文中“卜”字的形状就象龟裂的纵横之象。其读音亦是龟甲破裂之声。

     次说“璺”字。璺,玉破。——《集韵》。

     再说“坼”字。坼,裂也。——《说文》。从墨而裂其旁枝细出谓之璺坼。

     后说“墨”字。《礼记·玉藻》云:“卜人定龟,史定墨”,墨为兆广,也叫兆干,为直裂之处。

     明白了这些名词,再来解释兆之分类。

          玉兆:无坼而有璺,似坼非坼,瑕之象,以无形之坼谓玉兆。

          瓦兆:小坼为瓦兆。

          原兆:大坼为原兆。

     解释卜兆的龟书已经失传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只是在先秦典籍看到只言片语。举例如下:

      1、《左传.庄二十二年》:“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2、《左传.襄十年》:“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3、《左传.哀九年》:“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

      4、《左传.僖四年》:“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5、《左传.哀十七年》:“如鱼赪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

      6、《晋语》:“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现在看来龟卜的繇辞远比周易的形象而有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也更通透。不知道为什么周易没有采用这种形式的繇辞。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3:51
九、龟卜第九

     殷周的龟卜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文献和出土的甲骨、竹简略见一斑。其实还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

     贞人集团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来自哪里?他们是世代传袭的吗?

     蓍占和龟(骨)卜的关系如何?

     秦汉以后龟卜的消亡的过程怎样?卜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龟卜、筮占所建立的原始宇宙观以及术算之法的源流如何?

     诸此种种,有些问题看来永远是一个谜团了,不过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更增加了卜占这一文化现象本身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我们现在说易理精深博大,更多的是指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而不是指其占往知来的功能作用,未卜先知或者以卜而知,试图通过卜占这种神秘先验的方术而找出一条通向过去和未来的途径,过去的人没有做到,今后的人也很难做到。龟卜就说到这里,下面说说筮占的源流和术算的概括情况。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6:21
十、术算第一

       周易作为一本卜筮的说明书,有其固定成卦算法,以及吉凶的判词,由儒家开端,它首先被从哲理上被阐释和发挥,演变成天地大道的哲理书,又经汉儒的附会改造,杂糅进当时的天文历法的最新成就和阴阳五行学说,以至于变成无所不包的五经之首。所以说起筮占之术,必以数算、天文、历法知识为基础,否则很难搞懂汉以后易传的内容,所以简单说说数算的内容,仍分为九节,希望和大家共同来探讨,错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纲鉴易知录》中引用《世本》语说:“帝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是说黄帝命令一个叫隶首的史官发明了计数方法。其实“数”的产生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和古埃及是十进制,古巴比伦采用十进制和60进位值制记数法,小于60的数,采用代表1、和10的两个符号来表示,大于60 的数采用这两种记号和位置计数法来表示。玛雅人采用20进位制,他们发明代表1、5、0的三个符号,1——19就用这三个符号来表示。数字“0 ”的发明权是古印度,他们在公元八世纪前发明采用1——9和“0”十个符号来表示任何数字。而中国在春秋普遍使用的算筹计数法,是用“空位”代表。有趣的是零在梵文中也是“空”的意思,不过印度是不但将“零”视为“一无所有”而且将其视为一个数并参与计算,这就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还有一点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同的,中国的一、二、三和印度的婆罗门数字的“一、二、三”形状一模一样,都是画道,而玛雅人和巴比伦人是点点。

       总而言之,这些计数方法都离不开数手指头。其实,还有一点相通的地方,就是在时间上采用60进制,中国的干支纪年,60甲子一轮回,而一分等于60秒,一小时等于60分等,巴比伦人将圆周划分成360度,玛雅人太阳历将一年划分成这些18个月等等。在世界各民族中,可以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对于事物的统计而使用抽象的“数”的符号来表达。而数学的发展大都根源于人们对天文历法的不断追求。而天文历法除了用于指导生产,在中国,另外一大功用就是用于祭祀占卜,可以说,在中国,“数”自产生之日起,可能还只有代替“结绳记事”作用,可是越到后来,他就越被赋予强大的社会功能和伦理的色彩。成为数术手中的工具,这也是之所以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科学的深层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可见的最早数字材料一是二里头遗址陶文: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0:50 上传
下载附件 (1.89 KB)





              分别表示1,2,3,4,5,6,7,8,70.对于这些符号的释读,学界还有争论。

              另外就是殷墟甲骨文卜辞中13个记数单字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0:51 上传
下载附件 (3.57 KB)



         

          前4个是象形文字,其他几个多数人认为是假借字。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7:14
十一、数算第二

            在《续汉书.天文志》注引蔡邕表志云:“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象,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惟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圆体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黄道,以察发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精微深妙,万世不易之道也。”
            
           这里说的是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大致有三个说法,第一阶段就是盖天说,以汉初成书的《周髀算经》为代表,言“天圆地方”,这种说法大概自远古至汉初一直盛行。南北朝时祖暅著《天文录》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亦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所以我们说,《周易》的发明人和《易大传》的作者心中的宇宙结构形式,主要以天圆地方的“盖天说”为依据。其象天法地的占卜模式和理论阐释皆基于此。直到西汉末,人们才逐渐建立和完善了“浑天说”的天体结构理论,如扬雄的《太玄》,张衡的《浑天仪注》,郑玄的《易纬注》等。东汉末年的魏伯阳采用汉代盛行的“浑天说”,在《周易参同契》中建构起“乾外坤内配合相包”、“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的天体结构模型,修正了《易传》以“盖天说”为依据的宇宙论。

         《周易》之所以可以常解常新,可以为历代之人用各种理论加以阐释和附会,据我看,其实《周易》本身并未包含人们赋予它的种种玄奥的具体内容,而关键在于它的对于事物的一分为二的基本观点和产生、发展、终结的三段式的变化数理结构,使之就象一个大筐,承载着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想法,我们或谓之为“哲学”,或谓之为“中国哲学”。

        《周易》为占筮之书,演易之法源于筮占,而筮占之法起于筹算,筹算之法本于数理,易卦为筮数,卦、数同源。

          我们先做一下字源性分析:

1、数

      “数”字,说文:計也。从攴婁聲。其小篆字形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0:55 上传
下载附件 (2.55 KB)


   


        “數”字,从攴。攴,上卜,下手。婁:(结绳)系缚;羁縻。《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且夫牛马维娄,委己者也,而柔焉。” 何休注:“繫马曰维,繫牛曰娄。”。综合起来,左为结绳计数,右为占卜。而古代数学之名谓算术、算经、算法、缀术、数术、历象术等,可见数与占卜之事密不可分。

2、算

    “算”字,说文:數也。从竹从具。讀若筭。蘇管切。清•段玉裁注:“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这里的筭,古同“算”,《说文》训释为“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清•桂馥义证:“《汉书.律历志》:其筭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小篆字形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0:56 上传
下载附件 (1.04 KB)


  


          筭表示的是计算工具,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竹部》里注有:“策犹筹,筹犹筭”。《老子》第二十七章有“善数不用筹策”。可见古代用于计算数的工具有筹、筭、策等。

        筭之古文为祘。说文:示,神事也。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这里的,“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算、筭、祘,古文通,源于星占的天文历算。

       据李零《中国方术考》中说:中国古代的三大占卜系统为:最上为天文历算之星占、式占。次为动、植物之灵崇拜的龟卜筮占。最次为人自身的占梦等杂术。这也是《汉书.艺文志》中术数略中排列顺序。而掌握这些知识并从事这些活动的是祝、宗、史、卜系统。司马迁出于天官之家,世典周史,天文历算之学和阴阳术数方计之学本其家学。

       总之,无论是天文历算,还是占卜筮数,都和古代的筹算数术密切相关。易经中的揲筮成卦的过程和结果,易传对于数的阐释和理解,在古代的计数方法和筹算方式中都能找到影子。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6-28 12:47:50
十二、术算第三

          《易.系辞上》中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礼记.月令》郑玄注说:水数一,成数六,火数二,成数七,木数三,成数八,金数四,成数九,土数五,成数十,故此云:“木生数三,成数八”。

       《 墨子.经说下》中说:  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

          可以说,《周易》系统,就是九个数的加减法游戏,到《易大传》产生时,说到十。并加入五行的因素。

         《易.系辞上》用天、地将数分为两类即:

           天数:1、3、5、7、9;
           地数:2、4、6、8、10。

           这里用天地之数的概念,说出数的奇偶之别,如阴阳相生,郑玄解释说:天阳地阴,阳数奇,阴数耦。阳所以奇者,阳为气,气则浑沌为一,无分别之象;又为日,日体常明,无亏盈之异,故其数奇。其阴数所以耦者,阴为形,形则有彼此之殊;又为月,则有晦朔之别,故其数耦。总之是把数分成奇数和偶数了。

           《礼记.月令》郑玄注是用阴阳五行来看待十个数,他说: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东,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於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於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於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於中,与天五并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行各气并,气并而减五,惟有五十,以五十之数,不可以为七八九六卜筮之占以用之,故更减其一,故四十有九也。”

           简单的说就是:水数一,成数六,火数二,成数七,木数三,成数八,金数四,成数九,土数五,成数十。

                生数:1、2、3、4、5;
                成数:6、7、8、9、10  。

          这里将1——5五个数配以五行,而6——10的生成,如五行循环,实际上加五成数,“合五成十”。所以墨子才说:“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即二五得十,复归于一。进位了。这就是小学生的算术,可是叫汉儒们搞得玄妙莫测。其实理解这个说法 ,只要看看古代算筹的计算过程就很清楚了。现在所知的中国最早的记数符号体系见于甲骨文,约形成于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里的数码是十进位非位值制数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1:05 上传
下载附件 (10.15 KB)





         


              而算筹法的计算规则《孙子算经》上说:“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我们看看算筹表示1——9的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29 11:07 上传
下载附件 (13.3 KB)



            


              从上图我们看到:算筹就是小竹棍,和揲算筮数是同样的东西。用算筹表示数字,1——5就是自然数数,大一个数,加一个棍,实际上这是人用手指头计数的自然方式的延伸。但是到6就变了,不再继续加棍,而是采取了“五为一”的方式,即用纵1表示5,下面为余数1、2、3、4,这样一种组合方式来表示6——9,而10呢,则是在1后空一位,表示10,即“十,二焉“。明白了这些再看系辞及注疏和先秦文献,就明白这些说法的原始由来。至于后来附会的天地大道和阴阳五行等等,不过是借易数来说自己的事,而八卦本身不过是筮数的组合,其形状由中国传统竹简书写方式转化而来。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6:44:23
十三、术算第四

            《周易》是由卦爻辞、易传文字系统和阴阳爻组成的卦画等符号系统组成。

              卦爻辞是判断吉凶悔吝的断词,易传是解释易之含义的说明,这些都好理解。但是阴阳爻、河图、洛书以及八卦符号系统的形成就颇费周章了。

             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阴阳爻卦画是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简《周易》,计有58简,涉及《蒙》、《需》、《讼》、《既济》、《未济》等34卦,共1806字。它的卦画与帛书《周易》相类,即阳爻由一、阴爻由”八“形组成。李学勤先生认为是由于竹简宽度对书写所造成的限度而造成的,无论是上博简、帛书《周易》和阜陽汉簡的“八”、还是秦简《归藏》的“Λ”,我们都可以看作是通行本阴爻(- -)的变通写法。而且上述材料均具备数字式“爻题”,即“九六”之称。也就是说至少在战国中期,《周易》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符号系统。那他们是如何转化而来的呢?随着甲骨金文以及竹简数字卦的破解,这个问题变得明晰起来。

          宋代《宣和博古图》著录的“南宫中鼎一”铭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1:54 上传
下载附件 (193.08 KB)




              铭文最后两组数字释为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按照张政烺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释中鼎铭文末尾的两个数字卦为剥卦和比卦,现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李学勤更认为是剥之比。而在竹简中,类似的本卦和之卦往往是并排写就,如:包山楚简筮卦书写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1:53 上传
下载附件 (252.54 KB)





             总之,类似的数字卦还有很多,本节不再赘述。只是想说在《易》之二元对立的阴阳爻卦画出现之前,中国长期存在着以筮数组合来表示八卦或64卦的阶段。其揲筮之法也不尽相同,一、五、六、七、八、九都有出现。且杂用三《易》进行筮占,从《左》、《国》记录的筮占实例来看,这种情况在孔子之时仍然存在,而周易的阴阳爻卦画符号系统的真正成熟大概在战国的中早期,或更晚。

           而后期卦画的形态的形成,是和中国人的书写材料和书写习惯分不开的。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人们的计数和演算工具是竹棍,而书写的最主要的材料是竹简,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竹简的古代竹简的宽度多在0.6-0.8cm范围里,在这一狭窄的范围里,还采用由上向下书写,这就不难理解数字卦中没有2、3、4三个数字了,因为容易混淆,所以一律以1表示。另外这样竖写习惯与横排的数位就发生不可解决的矛盾,所以就采用算筹来操作,文字来叙述演算过程和结果的方法,而没有发明西方式的数学符号系统。所以,我们说易经的数学是代数学, 李约瑟称之为“修辞的”和“位置的”代数学 。而这种简单的代数学要描述如此复杂的世界,就只好求助于对“象”的阐释和引申。其中更饱含着天生地成的神秘力量的作用。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6:47:28
十四、术算第五

           周易本于筮占,以数告人,可易数的背后包含着种种易象和玄思。

先说说 “一”           

             中国哲学意义上“一”始于老子。老子说: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上篇)
           
           “ 道盅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同上)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于无。”( 下篇)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 下篇)。
        
             老子说独立于天地之外的是“道”,或曰“太”(大),它先于天地和上帝而在,为有无之根据,“道生一”者,即从无中生出“有”一。一者,为有形也,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者,天地也;三者,阴阳和盅气;由阴阳相反相生,激荡平衡而化成万物,
           
               到庄子时,发展老子的学说,出现了“太一”的说法。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天下》

              “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 《庄子天下引》)
            
              “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庄子.天下引》
  
              “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庄子天下引》)

                这里的太一,为太与一,即道生一。

               到战国末期以后,“太一”已经合二为一,变成“道”的另一种叫法了,或简称“一”。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疆为之谓之太一”(《吕氏春秋.大乐》)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淮南子.诠言》

            “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得,无所不住。⋯⋯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王弼 老子十四章注)

            “ 万物万形, 其归一也; 何由致一? 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王弼 老子四十二章注)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道”的含义的演变,看出“道”是即宇宙之“本根”,为始,为元,为所从出,为太初,为一化之所待,为统摄万有者。

            “道”不生或无待;“道”不化或常住;“道”不偏或无滞;“道”无形或形而上。(张岱年语)

              而“太一”或“一”就是这个万物之宗。

             再看看《易经》的情况,《周易.系辞》中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

郑康成释太极云“: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文选注引)

虞翻云“:太极,太一也。”

朱熹云:“ 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

清李恕谷云:“ 易变也,然必有不变者而变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有奇有偶也。是有太极,乃生两仪,仪,匹也,一阴一阳相匹也。”
        
       关于这个太极为何物,从汉代一直争吵到清代,汉儒认为是宇宙生成之序,太一也。朱熹以为是言画卦之序,清李恕谷以为是言揲著之用,

         《易经》真是不说还清楚,越说越糊涂。不过有一点是明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到老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创始者。孔孟和墨子只言“天”,老子却在天地之外,看到了“道”的存在,名曰大。天在道之次,而以道为法。老子打破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天”为最高主宰的观念,由此成为后世阴阳五行以及易传学说的滥觞。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6:50:33
十五、术算第六

        说说“二、三、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再看这张图,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一到四,都为积画而成,按照数字产生的“手指原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手指数之象形,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原始先民们对于这四个“数”的构成均为“一”之累加,说明其对数量的抽象概念已经形成,应该是人类智力和文明较为发展的阶段了。这里数纯粹是计量之“数”。

       《周易.系辞》中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通过上面的引文,我们知道《易传》的作者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八卦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来,其本身就是象,物像之象。而筮占本身是 “筮以数告”。那么这个“数告”是商周的筮数吗?是汉儒的象数吗?回答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简单的说,最初的数,起码三以上的数,都是象,只不过是在人们有了数量的概念后,借来表示数罢了,想通了这一点,我们会对八卦的起源和象数本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看看金文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36 上传
下载附件 (164.94 KB)



       《说文》中说:陰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段注:囗,象四方也。
           人类文化学专家考察许多原始部落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部落的人对于事物的数量只有一、二和多的概念,比如在澳洲和南美的土人就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人们就不计算三以上的数,只是他们还不具备对三以上数的抽象概括能力。汉语中往往用“三”来泛指多数的用法,可以看作是这种上古习惯的残留。但在甲骨文中四被写成“ 亖”,说明商人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原始阶段,十进制的天干和十二进制的地支的存在,就是明证,换句话说,殷人不但会数数,而且还抽象的概括出表示“ 数”的符号。《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周易古经和易传,除了要学习作为文明高度发展的最终结果和其所包含的哲理,更应该研究文明发展脉络,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会明白我们要到哪里去。
           周人的文明远不及商人,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我们才金文中常常见到“四”原始形态。“四”字发明之初,并不具备数字“4”的涵义,它只是原始初民表达方位的一种神秘符号,或者说是对四方的一种形象化的表示。
          关于原始初民对方位认识的发展历程,可参见我的论四方的帖子,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说 “四”的产生来源于平面的四方空间的基本认识,而随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从空间之象“四”中,抽象概括出纯数字意义的“四”,所以说数字“四”天生就具有象的基本因素,而表现的结果却是一个数,因此,《系辞传》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也者,像也。”“八卦以象告”。
            八卦的产生,决不是建立在数的计算的基础上,而是来自原始初民对宇宙的形象化的理解和描绘,而表达的工具就是那些充满神秘意义的象的符号,这些符号经过抽象而演变成数字,而这些数字表达仍然是宇宙间的基本物质。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6:55:12
六、术算第七

     古今人物论《易》,说的最精彩的,叫我看可算是刘勰了,他在《文心雕龙》中说: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犠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刘勰的这段话,精彩的表达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特点,就是中国人从来没有产生唯中心论,而是在天人合一,万物交感思维的大前提下,天、地、人三才并列,其认识世界的顺序为:象物为先,类比分陈,方圆体分,高卑定位,参以五行,言立文明,这就是天地之心,这就是自然之道,这就是神数易理。而方圆体分,高卑定位,在“五、六、七”这三个数的发展演变中,体现的最充分,先说“七” 。

       在西方,一个星期是七天,其说来自上帝创世的神话,《旧约.创世纪》中说:
      这样,天地和天地间的一切点缀都完成了。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天主降福了第七天,定为圣日,因为这一天,天主停止了他所行的一切创造工作。

        在中国,也有一种七日的创世神话,据《北史•魏收传》,晋朝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
   “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在《易经.复卦》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在《庄子.应帝王》有一段浑沌初开的传说: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东西方早期的人类不约而同的将“七”作为宇宙的生成周期数,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数字“七”做为循环往复的周期数还有很多,比如诺亚方舟的洪水7日退去,汉族人的“祭七”等。

     而物象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在《易传》产生之前,在《墨子.迎敌祠》中就有体现: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密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
    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赤,其牲以狗。
    敌以西方来,迎之西坛,坛高九尺,堂密九。年九十者九人,主祭白旗。素神长九尺者九,弩九,九发而止。将服必白,其牲以羊。
    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堂密六。年六十者六人,主祭黑旗。黑神长六尺者六,弩六,六发而止。将服必黑,其牲以彘。
     从外宅诸名大祠,灵巫或祷焉,给祷牲。

      《墨子》中记录的是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东南西北分别用鸡、狗、羊、猪来对应。《易传》又有乾为上为马,坤在下为牛,人在其中的说法。如果我们按照中国古代物象与方位对应关系和宇宙创世纪生成顺序来加以分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鸡   狗   猪   羊   牛   马   人

       东   南   北   西   下   上   中  


     我们可以看到“五、六、七”三个数所包含神秘意义:

     东、西、南、北、中为五方;

     东、西、南、北、上、下为天地六合;

    东、西、南、北、上、下、中为三维度的立体宇宙空间,而用数字“七”来总括,于是“七”就变成循环往复之数,宇宙之常数。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就是一个这样空间与时间交织、物象与数理互参、自然与人文合一的发展模式,而到《周易》成书集其大成。所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是也。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6:58:01
十七、术算第八

       中国传统文化在史前时代,是象征性的时代,以其直观,意会方式来观照万物,以类比物象推理的思维方式来描述世界,以天人合一、物我交感的观念来探寻宇宙。几千来来,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人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方一样截然分成自然与人文两部分,中国的“人我”,即具有人类学的概念,又具有宇宙论的涵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观。

         我们发现中国人描述世界是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顺序进行的:

一:太极、太一、太素、太初、太常、道、一。总之是指宇宙的本根。于人则为:天子、首。

二:两仪、天地、日月、昼夜、阴阳。分一为二的对立而又互相交感变化的两方面。于人则为:男女、父母、社稷。

三: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于人则为:三皇、三王、三公、三纲、三正、三微、三教、三从、三军、三老、三牲、三考、三谏、三谢、三推、三削、卜不过三、三岁一闰、三年有成、灾三日哭、三年之丧。

四:四时、四方、四象。于人则为:四岳、四佾、四夷、四诤、四称、四肢。

五:五方、五岳、五谷、五声、五色、五味、五行。于人则为:五帝、五霸、五爵、五瑞、五狄、五服、五常、五祀、五脏、五性、五刑、五更、五推、五经、五岁巡狩。

六:六合、六律。于人则为:六纪、六艺、六师、六佾、六腑、六情、六矢。

七: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七正。于人则为:七命、七发、做七、七庙、七推、七窍、七十致政、天子七日而殡。

八:八方、八极、八荒、八风、八音、八卦。于人则为:八佾、八窗。

九:九州。于人则为:九卿、九室、九赐、九流、九族。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01:49
十八、术算第九

         《周易》作为一部我国古老的占筮用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术算密不可分,我们在考察了数字本身的前世今生之后,我们抛开易象和哲理,再来《周易》的演算之法。

         《系辞传》中说:“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周易演算之法的总纲,前面我们说过,由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书写材料的局限,中国的数理演算都是这样用描述性的语言,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而不象西方那样有专门的数学符号和公式。这就给现在的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其实在当时,人们光看《周易》之书也看不懂,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是提示性的,要想真正闹通闹懂,就得拜师学艺,所以中国人才特别讲究传承和师法,许多不传之密,都是在师徒传授时,采用口耳相授的方式,代代流传,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常说得了师傅的真传,正因为这样,中国才有那么多绝学。用现代数学的思维来看这句话,由1——2——4——8的演算,这就是数学中的排列问题,其算式为:

                           大极生两仪:1×2=2;

                           两仪生四象:2×2=4;

                           四象生八卦:(2×2)×2=8

        在八卦的演算之中,只要阴、阳两爻一经确定,阴、阳爻的二次组合方式数必定为4,即阳阳、阴阴、阳阴、阴阳,不会是3或5。同理,三次组合数必为8,不会是7或9。同理64卦也是如此。

              爻称“九、六”如果我们将阳爻=9,阴爻=6,来看八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41 上传
下载附件 (117.13 KB)


   


              经过计算,八卦之数两两相对,其和均为45,与洛书之数暗合。用100减去45,就是河图之数55,又为天地之数,又与“阳卦奇,阴卦耦”的说法正合符节。如果为64卦之重卦,两两相偶。其数均为90,则八正卦的数之和为360,又与周天数相合。系辞里又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按四营算起来就是:

                  《乾》之策:54×4=216;

                  《坤》之策:36×4=144;

                    64卦总和=11520。

            大衍之数的“四营十八变”的算法,可按模为4的同余算法,其公式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41 上传
下载附件 (375.58 KB)





             所以说周易的卦爻和重卦,包括大衍之法和“九、六”之数的选择和确定,可看作古人一个精巧的数学建构,我们说这个建构肯定不是上天所赐,乃是古代术算的实用化的典范。至于它与天文历法的切合,道理在于天文历法也是人为的选择和确定,并且在不断的改变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算法也随之产生、改变和发展,反过来又用在筮占,在上古,祭祀、天文历法和卜筮本来就是三位一体,血脉相连,只不过在我们今人看来是如此的神秘和玄奥。

            术算就说到这,下面说说天文历法。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10:56
十九、天文历法第一
   
        说起天文历法,离不开和我们最密切的三个天体——太阳、月球和地球。计算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年”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指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日”指地球自转一周。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章鸿钊在《中国古历析疑》中说到“考我国之天文学实以‘定月建’与‘求日至’两大法为其始基”。古周历以冬至为一岁之始,朔旦为一月之始,夜半为一日之始。冬至日的观测和确定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内容,只有准确的测定冬至时刻,历法才能比较准确,才能准确的预报季节。我国保留下来最早的冬至时刻的观测记录是在《左传.》:

        僖公五年:“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昭公二十年:“二十年春,王二月,已丑,日南至”。

         这里记载了鲁僖公亲自登台参与冬至日的天文测量的情况。第一句“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包含古历法的诸多基本概念。

          五年:鲁僖公五年即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古代史籍的纪年,序数与干支并用,而纪日就只用干支。

          春:我国古代历法将一年分为四时,现在叫四季,每季三个月,有闰之季四个月。正月、二月、三月为春。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为岁首。古历法中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黄道附近的十二辰位置确定岁首,称为月建。《周历》正月建子,《夏历》正月建寅,《颛顼历》正月建亥,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为汉武帝时采用的夏历,《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秦始皇到汉武帝使用的《颛顼历》的正月相当于《夏历》十月,所以杜预注:“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 我们在阅读先秦古籍时,遇到月份,必须先弄清月建,才能确定具体时间。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并不一致。比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凡言“七月”指夏历,“一之日”等处指周历。

           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所以古代历法中的“朔”,是阴历每月初一日,称“朔日”,意思是日月合朔将发生在初一这天,这天月亮运行到了太阳与地球中间,而这三个天体位于一条直线。

           日南至:即冬至,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日在南天最低位置的一天,日影最长。而相邻两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我国古代叫“岁实”。古代天文测量技术处于草创时期,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周期完全靠目测,目测岁实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以圭尺测冬天日影最长的一点为起点,经过一个周期再回到这一点的长度,就是目测的岁实。近代天文学中,定义为一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即从地球上看,以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

       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

       而我们从左传这两次日南至之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古四分历法的岁实,即鲁僖公五年即公元前655年,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共间隔133年,辛亥和己丑之间有38日,时间间隔为:

         809×60+38=48578日

         故当时历法中的“岁实”(回归年长度)为:

        48578/133=365.24812日,约为365又1/4天。

        所以春秋时期的《古四分历》岁实=365.25日。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13:32
二十、天文历法第二

          池田大作曾说:“时间和空间,是认识和描述一切事物的尺度,是最基本的概念。”

          在科学上,时间的定义为两时刻之间的时刻间隔。时间的本质是宇宙事件顺序的度量、描计。而古典物理学是将时间和空间作为两个独立的存在的。从数学上说,古典牛顿力学中时间参数只有一个,所有参考系共享此时间参数。这其实就是假设所有参考系,所有空间位置可以共享同一个同时性定义。

          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不同参考系就不同时了,即不同参考系有各自的时间参数t,其间关系由洛伦兹变换决定。广义相对论认为不同地点也会不同时。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广义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方程式,显示宇宙的时间是有一个起始点,由大爆炸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而物质与时空必须一起并存,没有物质存在,时间也无意义。总之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

          研究中国古代文献,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先民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往往是混沌不分的。作为时间尺度的概念往往具有方位的象征意义,大都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而来加以区别。太阳的循环运行,在上古人们的思维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四季的更替,还有四方、四灵、四色的往复变易。

          这一现象的存在,表明作为后来哲学思维所抽象出来的时空观念,是有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可以说上古人们的时空思维观念,是以太阳的周期运动为基准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无论巫术范畴的太一,还是哲学意义的太极,或是两仪、四象、八卦等,无不是在这一思维背景下的时空坐标的神秘表述。而“易”字本身我们可以看作是对这循环往复变化的总括。

          关于上古人类的时空观念,在古典物理学的思维环境下,我们大都是以“狭隘而愚昧的观念”(恩格斯语)来看待。但在现代物理学的范畴里,这种时空一体认同的性质,却有着某种具有超前智慧的直觉理性。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无需将易经表述的时空观念和现代物理学进行比附和相套,因为他们所依据建立的基础本来就是两码事,西方科学是由《几何原本》为奠基、以抽象空间形体关系的推导为中心的纯逻辑体系。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内部深层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和实验分析,是一条真正科学意义的研究之路。而中国的哲学是以《九章算术》为代表、以实用为特征的算法化体系。而在天文方面,中国形成了观象授时、比附人事的传统。其对事物的研究是有机自然观,它的核心是整体、动态、平衡的观念,从而形成了用“阴阳”、“五行”、“元气”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习惯。

          可以说《易经》的时空观念,源于史前的神话思维的宇宙图式,其中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因素和道德取向,这种时空观,我们可以叫做人本的时空观,社会的时空观,道德的时空观,其价值在于对人类社会本身发展规律和人类生活本身价值观的规范和确立,而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占往知来,无所不包的科学功用。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15:19
二十一、天文历法第三
   
           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上古人头脑中的宇宙吧。

           就“日”字本身起源来讲,指的就是太阳,这在甲骨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字的写法就是太阳的象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34 上传
下载附件 (899 Bytes)


               
        

          上古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庄子.让王》中说: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庄子》洋洋洒洒十万言,多寓言。向来不作信史。但我们说,这种寓言和传说,来自于乡村野老的口耳相传,由于没有政治的神化加工和道德改造,往往比史书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这里庄周老先生为我们描述了上古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起居行止,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人们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和感受,昼夜的交替使人们产生了时空的初步概念。那么人们的眼中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起初古人观察宇宙的视角大概是地平线坐标系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34 上传
下载附件 (18.44 KB)





             每天人们仰望星空,天上的繁星好像距离我们一样远,就好像镶嵌在一个圆形天幕上的宝石。实际星星和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球面上的投影,这个假想的圆球就称为天球,它的半径是无限大。而地球就悬挂在这个天球中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35 上传
下载附件 (22.73 KB)


   
       实际上,至少在西汉以前,人们还没有地球的概念,其宇宙模式就是盖天说。简单的说,就是天圆地方,在《晋书•天文志》亦载有:“周髀家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人们把宇宙想象成为天象覆盆在上,大地为长方形分为九州,陆地周围大水环抱为四海,陆地之下为黄泉。太阳就在这其中东升西落,这个模式在西汉初《淮南子.天文训》描述的最为完备:

         “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餔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时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这段话中,将太阳一天的行程描述的是如此的具体和细致,这不能只用科学的观念来衡量,也不能光用天文学的眼光来理解,这就是先民们头脑中的宇宙模式,强为之名,谓之“哲学”。而《周易》和《易传》的作者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不过如此。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16:59
二十二、天文历法第四

         上节引用的《淮南子》的一段话,体现了古人对太阳运行和宇宙模式的基本认识,如果拿现代科学思维来衡量,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我们不必苛求于古人,因为它是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祖先就是这样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而这种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在过去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明,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它所蕴含的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哲理光辉,仍然是常读常新,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把西汉前古人的宇宙模式用图来表示(此图来自于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8-1 11:37 上传
下载附件 (47.61 KB)





归纳起来,可以看到太阳的行程为:

      1、东   日出处   春    青色     晨     旸谷

      2、南   日中处   夏    朱色    午     昆吾
  
      3、西   日落处   秋    白色    昏     昧谷

      4、北  日隐处    冬    黑色   夜     幽都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19:19
二十三、天文历法第五
  
        如果把太阳的行程用图来表示的话,可以参看叶舒宪先生绘制的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看来古人很早就依据太阳运行来定义“日”这一基本的时间单位了。依据现有的文献和材料,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就是殷商时的甲骨文了,首先我们考察一下,殷人是如何描述一天的。

1、旦

        在甲骨文中,“旦”字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旦”字很有意思,《说文》中说: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许慎肯定没有见过甲骨文,不过理解的意思还是对的。只不过“旦”字最初并不是以“一”来代表大地。而是以“口”来表示。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先民的思想深处的东西。

           屈原在《天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周髀算经》也说:“环矩以为圆. 合矩以为方.。方属地. 圆属天. 天圆地方。”而且在《吕氏春秋.有始》中还给出了具体尺寸:“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按照这个说法,大地是东西比南北长出两千里。是个长方形。
      
           所有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看作是战国时代人的认识,那么以前的人呢?通过对“旦”字甲骨文的发现,我们认识到商人将“旦”表示日出大地之象,而“大地”写作方形平面的“口”,这个可以看作是“地方”说法的一个物化符号的证据。
     
          许慎将“旦”训为明是很对的。《诗•郑风•女曰鸡鸣》中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说“旦而战,见星未已”。《公羊传.哀公十三年》中说:“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以书?记异也。”
   
         通过这三段引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旦”之所以成字,表日出平地之象,其空间方位为东,其动物象为鸡鸣,引申为时间符号就是太阳初出地平线之时,为“早”( 《爾雅•釋詁》),为“晓”( 《玉篇》),东方日出而天下明。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21:37
二十四、天文历法第六

2、朝
   
         朝“字”的甲骨文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文》说:朝,旦也。从日在草木中,从月。对此董作宾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朝字又当为取象于下弦以后之早晨,其时一轮红日已腾辉于东方林木中,而明月如弓,犹复高悬碧落。”
     
       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从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和汉字的优美。

3、明

        在甲骨自组、宾组卜辞中 “明”字也被用作时称,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文》中说:“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明,古文朙从日。”

       而对“囧”《说文》则说:“窻牖麗廔闓明。象形。凡囧之屬皆从囧。讀若獷。賈侍中說:讀與明同。”

      《说文段注》解释道:“象窗牖玲珑型”

       从上可知,“明”字在说文中,有两种写法,一是从日。一是从囧。而我们在甲骨中也确实看到了这两种写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作为时称,指早晨日出天明之时。《小盂鼎》铭文中说:“隹(唯)八月既望,辰才(在)甲申,昧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明,王各(格)周庙。”这里昧爽指黎明之时,明在之后,当为天亮日出。在《尚书.太甲》有:“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两相对照,可知“明”同“旦”同为日出之时。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23:20
二十五、天文历法第七

4、昏

         与“旦”相对的为“昏”,“昏”字古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代醉編》日出一上爲旦,日入一下爲昏。一,地也。《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表日已下沉至地平线下。《淮南子》说:“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在甲骨中表时称:

         郭兮至昏不雨。(安明B1848)

  这个“昏”字与“旦”字构成了一天中白昼的跨度,太阳东升为旦,西落为昏,这两个字都从日,表明古人是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空间和时间,这一升一落,一东一西,构成了古人的基本的水平方位坐标,同时发展成为时间的节律。

    在古文中,“昏”字还同“婚”。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又指]婚礼。《礼记·昏义》解释到:“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礼为什么在傍晚举行呢?《仪礼.士昏礼》疏说:“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以为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不过后来有人对此说法提出疑义,吕思勉先生《中国制度史》说:
  
   “ 掠女为昏,野蛮人盖习为常事。会战而俘多女,乘隙而篡一我,皆是也。昏礼必行之昏时者?《郑目录》云:“取阳往阴来之义。”此后来之曲说,其初盖以便劫掠也。掠夺之初,诚为掠夺,然及其后,往往徒存其貌,而意则全非”。

   上古掠婚习俗,古亦有之,《周易》中的抢婚的说法,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中就曾指出:
   
   “ 社会学者言最初之昏姻起于掠夺,盖男子恃其膂力,掠公有之女而独据之,实为母系革命之始。我国载籍中虽无明征,然《易》爻辞屡见“匪寇昏媾”之文,其一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匪寇昏媾。”夫寇与昏媾,截然二事,何至相混?得毋古代昏媾所取之手段,与寇无大异耶?故马蹄蹴踏,有如啜泣,谓之遇寇。细审乃知为昏媾也。爻辞据孔子推定,谓“兴于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若吾所解释不缪,则掠昏之风,商周间犹未绝矣。即据《昏礼》所规定,亦有痕迹可寻,如亲迎必以昏夜,不用乐,女家三日不单烛。其制本意皆不可晓,若以掠昏遗蜕释之,则是掠者与被掠者两造各求遏密焉耳。今俗亦尚有存其馀习者,如婿亲迎及门,妇家闭门,妇家儿童常哗逐媒妁之类皆是。(注:梁启超:《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编》,清华学校讲义,铅印本。)
   吕、梁的分析,可做参考。阳往而阴来,不如说是阴阳相汇相合,如同日入大地一样,其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26:01
二十六、天文历法第八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日出于旸谷,..........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这个昆吾,高诱注:“ 昆吾邱 ,在南方。” 传说中的太阳正午所经之处。而在甲骨文中,对于正午时分称为中日、日中、昼等。

          “昼”字的古写籒文:晝。《說文》:日之出入,與夜爲界。从畫省,从日。《玉篇》云:“昼,知又切,日正中”,知昼为中日时分。甲骨文写法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又甲骨中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字,释为晝。其字形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两个字有意思的都是象形字,从手持槷而日影投地,本意是揆日定方位,因恒行于日中,后又成为日中时分的专字。可见在殷商时,人们已经会立杆测日影以定方位,《周礼.地官》记“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估计商人已经掌握一些测日影之法,但从卜辞中,没有发现日至的记载,商末周祭制度反映一个太阳年为360日至370日之间,所以殷商历法还不是古四分历。

              而从昼字形分析,应该是以表定方位,由于太阳升落并不总是正东、正西。所以古人就在地上立一个杆子,然后以杆为圆心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由于日影模糊,为了增加测量精度,一般会多画几圈,然后取其两次等长的日影确定东西。并通过日影方向的变化来确定时刻。昼字甲骨文画的就是这个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28:24
二十七、天文历法第九

         在甲骨文中,与昼相对的是“夕”,指夜晚。其字写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說文》:莫也。从月半見。《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莫、暮字在甲骨文中都为时称,莫为日落之时,与昏同。暮,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而夕字在卜辞中多指整夜。“夕”字古通“昔”,《莊子·天運篇》有:“通昔不寐。”这个昔字很有意思,甲骨文写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穀梁傳.莊公七年》中说:“ 日入至于星出謂之昔。”,昔为夜间。特别的是这个“昔”字构造,上为漫漫大水,日沉其下。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淮南子.天文训》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的说法,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在陆地下,就是漫漫大水,黑暗而幽冥的黄泉,太阳在夜间穿黄泉而过,其神名玄冥,为水神,为冬神,为北方之神,为黑帝。这个“昔”字可算是上古宇宙模式的一个生动的写照。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31:06
二十八、天文历法第十

           现代人学《周易》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失去了《周易》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虽然历史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人类学的研究启示我们,人们的说法很容易被政治所左右,但原始宗教礼仪活动却有着极大的历史稳定性,可能人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其模式仍可以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而保留在各时代的生活结构之中。比如当今印度的宗教活动即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比如中国的苗族、壮族、彝族、羌族的古老传说的神秘的仪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上古时期的人们生活思想状况。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

          占卜是祭祀的产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痕迹。司马迁在《史记.乐书》说: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这里司马迁说的是礼乐的原始宗教功能。他接着记载了汉代官方的礼乐活动: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

          我们看这句话是不是有点眼熟呢?司马迁说了以下几件事情:

       1、在正月上辛日礼祀“太一”。一个月有三个“辛”日,分上中下。第一个辛日就是上辛日。一般在正月的初一到初十之间。用辛者,“辛之为言,自新洁也”(《南齐书·礼上》),“辛”乃取其谐音,新也。

       2、祭祀“太一神”要在夜晚举行,通宵达旦,到明而终 。

       3、仪式用的是童男童女七十人。

       4、俱歌春夏秋冬四歌。

          我们不禁要问:太一为何物?为什么要在晚上祭祀?为什么要七十人?四歌内容为何?

         这些司马迁没有解释,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得出合理的解释。  司马迁对四季之歌因为世多有,故不论。 但是幸运的是在《汉书.礼乐志》班孟坚却不闲麻烦,记录了这四首歌,使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人们祭祀太一唱的歌。

                       《青阳》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々,惟春之祺。

                      《朱明》

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西颢》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奸伪不萌,袄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
  
                   《玄冥》                  

玄冥陵阴,蛰虫盖臧,草木零落,抵冬降霍。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条理信义,望礼五岳。籍敛之时,掩收嘉谷。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17:32:48
二十九、天文历法第十一

           《礼记.祭义》和孔疏中说:古代的天子、诸侯亲耕藉田,以取祭祀诸神用醴酪粢盛之属,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而天子郊祭上帝,独为一坛,祁福于天之众神,而主日,配以月。是说上天无形无体,谓之太一,《五经通义》云:“天皇大帝亦曰太一。” 天皇大帝即昊天上帝,或谓东皇泰一。主日者,以其光明,天之神可见者莫著焉。 是说可见之天神悬象著明不过是太阳和月亮,故以太阳为百神之主,配之以月。《尔雅》云“祭天曰燔柴”。谓积薪於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於天也。学者多以为上古助日巫术之遗风。

            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是说夏人郊祭在闇,即在夜晚昏时。商人郊祭在日中时,周人郊祭在日出和日落昏时。

            从上面的说法,我们就明白了汉天子在甘泉宫立太一坛,为祭天神。为武帝时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太一者,昊天上帝也,而以日为主神。祭时承周制,日落为始,到明而终。

            其所歌四时之歌,《汉书.礼乐志》记载到:“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

           而青阳、朱明、西颢、玄冥之称,我们可以按甲骨之旦、昼、昏、昔四时对应;亦可春、夏、秋、冬四季对应;同时其又蕴含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同时还可以理解为“春曰其帝大昊,其神句芒。夏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秋曰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冬曰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中所说的四方神明。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