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先秦诸子、经典杂谈

发布者: 高老夫子 | 发布时间: 2011-10-2 21:27| 查看数: 10266| 评论数: 66|帖子模式

前面的话

       孔夫子之所以被称为是圣人,我看最大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中国几千年学在王官的传统,在孔子以前,中国是没有个人著书立说习惯的,使用文字始终是贵族的特权,至于黎民、黔首是没有资格识字的。《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出于史官。老子就曾为周王室的柱下史。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者,《吕览》:“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名家出于礼官。法家出于理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农家出于稼稷之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杂家出于议官。小说家出于稗官。总之,在孔子之后,官学流布民间,开启百家争鸣的时代。

     这里简单说说诸子经典思想和艺术的特色,求教于方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80 收起 理由
浪花 + 80 活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29:54
一、诗经

1、诗歌的发端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毛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吕氏春秋•古乐》中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总之,原始初民在祭祀和典礼中,诗、乐、舞是合一的。《礼记·郊特牲》,《蜡辞》记载着一首农事祭歌:“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中国远古时期伊耆氏时代的歌谣。在商代卜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子,《卜辞通篡》中:三六三: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三七五: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读来很有诗歌的韵味。

       汉代郑玄的《诗谱序》中说: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郑玄根据尚书的记载推测,伏牺氏时代无诗,神农氏、轩辕氏至高辛氏时代是否有诗,古文献中没有记载。根据《虞书》所记,诗大概产生于尧舜时代。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却提出相反的意见:

     “舜承于尧,明尧已用诗矣。故《六艺论》云:‘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

        孔颖达认为诗应起源于比虞舜更早的时代,他将诗区分为“今诗”与“讴歌”,指出“讴歌”的产生,在时间上要比“今诗”的产生更为久远,由讴歌而有“诗”之名,则不知始于何时,但也要比虞舜时期更早。

     诗歌在文字发明之前,大都为口头创作,以歌、谣、谚、祝辞、颂辞等形式,口耳相传,这在各民族的史诗的传唱的现象中可见一斑,有了文字之后,通过文字记录,诗歌能够被更好的创作、记载和传承,直到与乐、舞分离,单独存在。历代学者对上古诗歌的进行了辑录,如明代杨慎的《风雅逸篇》、明代冯惟讷的《风雅广逸》及《诗纪》前集十卷《古逸》、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第一卷、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32:06
2、歌语谣谚

      诗歌的童年是歌谣。

      歌,咏也(《说文》),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古代的歌与谣都可以用于歌唱,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提出,

    “民歌受到音乐的制约,有比较稳定的曲式结构,所以歌词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章法和格局”,而民谣则“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近于朗诵,所以谣词多为较短的一段体,在章句格式的要求上不象民歌那么严格”。

        刘师培《论文杂记》对谣与谚作如下解说:

     “上古之时,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徒歌”,歌者永言之谓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故其起源甚古。观《列子》所载,有尧时谣,孟子之告齐王,首引夏谚,而《韩非子•六反篇》或引古谚,或引先圣谚,足徵谣谚之作先于诗歌。”

       鲁迅先生关于歌谣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先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那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40:48
3、最古老的二言诗《断竹歌》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越国善射者陈音对越王勾践解释弓箭的历史时说了以下一段话:

      “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谓也。于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

      陈音是说,上古时代的孝子,为了守护父母的尸体而发明弹弓驱逐禽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谣中的“肉”指禽兽),说的就是这个过程,后来神农氏、黄帝在弹弓的基础上又发明的弓箭。《易经.系辞下》也说:“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所以陈音说:“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

    这里陈音讲述的歌谣则被学者看作是原始猎歌,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黄世”即黄帝之世,“竹弹之谣”即这首《断竹歌》,又叫《弹歌》。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已经是一首完整的歌谣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42:29
4、伊耆始蜡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第十》曰:“祝史陈信,资乎文辞。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并将伊耆氏《蜡辞》作为最早的“上皇祝文”。

      这里所说的“伊耆始蜡”其实出自《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蜡为田祭,孔颖达《正义》说::《郊特牲》注云:“先啬,若神农。”《春官》注云:“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是一也。以祖者,始也。始教造田,谓之田祖。先为稼穑,谓之先啬。神其农业,谓之神农。认为初创蜡祭的伊耆氏即为神农氏。《礼记•明堂位》说:“土鼓、苇籥,伊耆氏之乐”,《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椑豚,污尊而抔饮,蕢桴而土鼓。”土鼓、蕢桴、苇籥,被认为是伊耆氏时代的乐器。蕢桴,郑玄注:“蕢读为块,声之误也。” 块桴正与土鼓相配,跟苇籥都是上古简陋的乐器。

    蜡祭时,人们歌唱《蜡辞》,演奏上述乐器,歌、乐、舞在田祭中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所谓“国之大事”啊。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44:33
5、子贡观蜡

      《礼记•杂记》记载一段子贡观蜡事:

      “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看来蜡祭时,举国欢庆,人皆若狂,子贡很是不解。老师孔子教导道:百日的辛劳,换来一日的饮酒宴乐和短暂休息,这就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啊。

    《周礼•春官•籥章》载:“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颂,亦《七月》也。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也。谓之颂者,以其言岁终人功之成。”可见诗经中《豳风•七月》就是一篇周时的蜡辞。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47:18
7、重耳赋诗

    诗除了在祭祀时有用,到了后来,已经成了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尤其在外交场合,必赋诗来表达己意。《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是说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在和邻国交往时,必口赋《诗经》中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既完成为一种仪式,又以此为一种特殊的外交辞令,进行交流。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就记载着一则重耳和秦穆公宴饮赋诗的情景: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这段话中,“公”指秦穆公。“享”是用酒食宴请。子犯即狐偃,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出土的《子犯龢钟》记载着子范三大功绩,即佐"晋公子复国","城濮之战","践土之盟"三件大事。“衰”即赵衰,史称赵成子,和重耳是连襟。其最受人称道的品德是能让。

    《国语•晋语》也记下了此次赋诗的情况,先是秦伯赋《采菽》,《采菽》本是“王赐诸侯命服之乐”(韦昭注),其首章云:“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秦伯借赋此诗表示对重耳的欢迎和敬重之意。赵衰使公子赋《黍苗》,诗中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之句,以表达“重耳之仰君,若黍苗之仰阴雨”之情。表达对秦伯的仰慕和渴望归国之意。秦穆公又赋《鸠飞》,《鸠飞》即《小宛》之首章,其诗曰:“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秦伯赋之,乃借以“言己念晋先君及穆姬不寐,以思安集晋之君臣”之意愿。公子赋《河水》,据韦昭注,《河水》就是《沔水》,其诗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重耳以百川归海比喻晋之朝宗于秦。最后穆公又赋《六月》,此诗“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复文武之业”(韦注),所以赵衰让重耳再拜,谓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在这一大段的外交谈判过程中,秦晋双方,彬彬有礼,含蓄有致,反复赋诗,阐发己意,话说的十分委婉、微妙,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真是精彩!可见《诗》在当时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孔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1:51
8、季札观周乐

        《左传》记载:襄公29年,吴国的公子季札来聘于鲁国,见叔孙穆子,说之。请观于周乐。这位当时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对演奏的乐、诗、舞加以品评,很是精彩。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言创业之始,功未告成,所以勤而不怨。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美康叔、武公之德。卫康叔授土于周室,立国于三监之地,治国有方,和集其民,民大悦。成王用事,举康叔为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有德。国语称武公年九十五矣,犹箴诫於国,恭恪于朝,倚几有诵,至于没身,谓之叡圣。康叔、武公之德,深受后人敬仰。所以季札听《邶》、《鄘》、《卫》后,说优美而悠远啊!忧郁但不困惑。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是这样,这是卫国的民歌吧?”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言周室东迁,宗庙公室,尽为黍离,多亡国之痛。其诗忧思但不畏惧。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言郑声激越活泼,抒情细腻,但孔子责备“郑声淫,佞人殆。”他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所谓“男女亟聚会,声色生焉,故其俗淫”。可新乐确实好听,叫人乐此不疲,《礼记·乐记》魏文侯云:“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季札除了美乐之外,更听出其亡国之兆,说郑国为政太过琐碎,民力不堪重负,这是否征兆它先灭亡啊?”郑笺云:“郑自庄公而贤者陵迟,朝无忠正之臣,故刺之。”和季札的看法一致。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言齐为大国,表率东海,洋洋哉,颇有大国之风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言美而坦荡,乐而不淫,是说周公东征吧。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言秦风乃正声,大而至极,是周之故地之歌。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言乐声宛转悠扬,宏大婉致,曲折变化,如果用贤德相辅,就是明君之德啊。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言忧思深远,颇有陶唐遗风。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言国无明主,岂能长久。
  
    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赞先王盛德,这恐怕是季札、孔子一类人心中的理想吧。

  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
  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象箾》是武舞、《南籥》是文舞, 杜预注:“《象箾》,舞所执;《南籥》,以籥舞也。皆文王之乐。” 虽美但有缺憾。
    《大武》为周武王的武舞,见周之强盛。
    《韶濩》为殷汤乐舞,圣人虽弘德,但有瑕疵,可见为圣之难。
    《大夏》为夏禹乐舞,见大禹勤劳天下,而不居功自傲的美德。
    《韶箾》为虞舜乐舞,季札认为达到极致了,观止矣。昔日孔子在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语出于此。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4:30
二、论语

1、《论语》的真实

     论语的一大好处是真实,这本书本来是记述孔圣人的言行的,可我们看看,孔子的乡党、徒弟、路人充满了对夫子的质疑、嘲讽、攻击和詈骂,但孔夫子能坦然面对,谆谆开导,不时还自嘲一下,正是如此才显得夫子的伟大,而论语能如实记载下来,更显得难能可贵。

     《论语.子罕第九》说:“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地方人的说孔子徒有博学之名,但没有一技之长。“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孔子听说后,说那我专执什么呢?我驾车吗?我射箭吗?那么我还是驾车吧。

      御为人仆,所执尤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因大道不行而无可奈何的心态,与其说是自谦,不如说是自嘲。所以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6:06
2、孔子的玩笑

     孔夫子在后人眼里,始终是正襟危坐,满口大道理的形象,其实并不是这样。
   
    《论语•宪问篇》中说:“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这里的原壤,马融曰:“原壤,鲁人,孔子故旧。”《魏书•李业兴传》引《论语》旧注亦称:“原壤,孔子幼少之旧。”就是孔子的发小。夷,蹲踞也。蹲踞,临下而蹲坐状。蹲,屈膝坐状为蹲。踞,本义蹲坐。蹲踞皆为耸膝不敬之坐。即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俟,待也。是说原壤见孔子来了,根本不起来,而是仍然叉开双膝坐在地上。

     孔子也逗,见老朋友如此随便无礼,拿起棍子就打,“以杖叩其胫。”胫,小腿。皇疏:“脚胫也。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一边打,还一边骂道:你这个原壤啊,幼时不孝,长大无成,老而不死,真是个祸害啊”

     我们猜想,孔子一定是笑着骂的,就像我们有时也会对待自己极熟的朋友,一见面就互相张口大骂。亲昵中带着微讽。骂完又一起喝酒吃肉一样。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7:24
3、子路的缊袍之一

      《论语.子罕》有一句话说: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要说这个孔子也真是难伺候啊,一件事,顺着说不行,逆着说更不行。碰上子路这样有口无心的愣头青徒弟,师徒俩免不了又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了。

      孔子感叹道:“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

     子路得到老师如此高度的肯定,高兴自不必说,于是就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终身诵之”。

     孔子看到子路天天将自己夸他的话挂在嘴边,颇有自得之意,但说出话,泼出去的水,自然不好收回,可师傅就是师傅,在子路兴高采烈之时,孔老夫子幽幽的又补了一句:“是道也,何足以臧?”是说你子路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领导夸了你,更要谦虚谨慎,心里高兴就是了,喜形于色,便触了领导的大忌。看来孔圣人也未能免俗啊。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8:34
4、子路的缊袍之二

     中国在上古时代没有棉花,目前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先秦的人们多以麻与丝绵为衣。《礼记·玉藻》中说:纩为茧,缊为袍。“缊”,即乱麻旧丝絮。“袍”,是古代的长衣,下至足跗。缊袍即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

     “狐貉”,指以狐、貉之皮做成的裘。裘,皮衣也。(《说文》)以狐皮做成的最为珍贵,为位高尊贵者所服。《白虎通义•衣裳篇》云:“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礼记•玉藻》说:“君子狐青裘。”《桧风•羔裘》:“羔裘逍遥,狐裘以朝。”《豳风•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裘。”总之有身份的人是穿皮衣的。

      孔子赞扬子路不以缊袍敝衣为耻,是因为他不忮不求,安贫乐道。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在这里,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君子的荣辱观,君子追求的是“道”,而“道”的核心是“仁义”。

      对此刘宝楠说:“士既志道,而以口体之养不若人为耻,忮害贪求之心,必不能免。故言未足与议以绝之。”先贤们通过衣着的态度来讨论对道的认知,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完善自我人格的一个主要的观点,几千年来,绵延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正象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1:59:49
5、子贡问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

     这段话,孔子说的真好。老夫子强调的对于一个人、国家和社会来讲,信仰的重要。失去理想,无所立足,“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读起来荡气回肠,豪气干于云霄。

     不过话说回来,豪言壮语可以尽管说,生活还要进行,这一点孔夫子也不例外,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学费就是每个人交十条干肉,他都教,看起来虽然不多,但别忘了孔夫子可有三千弟子啊,老先生每到收学费时,加起来就是三万条干肉,想到这些,我们就很难理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说法, 这个老师为什么不分点干肉给徒弟呢?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01:12
6、孔子的吃之一

    孔子活到73岁,这在现在也不算小岁数了,何况在2500年前的社会,孔子的儿子孔鲤活了50岁,孙子子思活了82岁。孔子之所以高寿,除了高超的文化道德修养,我看很大程度上在于孔子的养生之道。在吃的方面,孔子堪称美食家。

     《论语.乡党》里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食材要选择优质的(精食),肉要切得细细的(细脍),做饭菜应该讲究选料、刀工和烹调方法,饮食是不嫌精细的。这恐怕是孔子的饮食观的总原则了,所谓两不厌方针。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撤姜食,不多食。”是说筵席上的肉食再多,食用量不能超过主食;喝酒虽不限量,但不能喝醉;用餐时不忌讳吃姜,但不能够多食。孔夫子的限肉、限酒、限姜说法,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这就是孔子饮食观的“三限食”原则。

     有了方针和原则,老夫子一口气提出了十条具体要求,所谓“十不食”
1、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2、色恶,不食。
3、臭恶,不食。
4、失饪,不食。
5、不时,不食。
6、割不正,不食。
7、不得其酱,不食。
8、沽酒市脯,不食。
9、(祭肉)出三日,不食之矣。
10、君赐腥,必熟而荐之(生不食)。

     由可以看出,孔子不但是美食,简直有点挑剔了。食物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加工方法不适当不吃,调料不合理不吃,市面卖的酒肉不吃,肉过三日不吃,生海鲜不吃。这么些不吃,难怪老先生长寿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07:41
7、孔子的吃之二

    除了吃饭,在吃药上,孔子也是很讲究的。

    《论语.乡党》里说: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是说季康子登门看望孔子病,并送药给他。孔子拜而受之,但他对季康子说,我不懂药,不敢服用。孔子为什么不敢吃呢?这里倒不是孔子谦虚,他就是怕吃错了药,而且当面就对送药的人讲明,老先生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倒是很直爽。

     《曲礼》中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是说做医生要有三代以上的家传,否则不能服用他开出来的药方。为医之道,事关生死大事,假如用药没有充分的经验和把握,是不可以轻易服用的。孔子不敢吃药,也有同样的意思在里面,言外之意,这种来历不明的药,要是吃错了可怎么办呢?虽然您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又亲自登门探病赠药,可我孔丘的命要紧呀,对不起,我就是不吃。

      要说这个孔子可是够轴的,而且贪生怕死,但孔子在医药上面,不附和,不逞强,不勉强,确是养生之道,君不见,世上淹死的大都是会水的。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08:45
8、孔子的名声之一

     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即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这在《论语》等先秦文献中都有体现。

    《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郑注:“仪,盖卫邑。封人,官名。”封人,守边界的官吏。即卫国仪邑的封疆官。

     丧 , 指孔子失位去国。

     木铎 ,郑注:“木铎,施政教时所振者。言天将命夫子使制作法度以号令於天下也。”这里是说孔子的仁爱修德之道,是上天的旨意。孔子只不过是天主上帝用以发布旨意的木铎罢了。
   
     关于木铎,《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师旷语:“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杜预注说:“遒人,行人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徇于路,求歌谣之言。”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根据汉《志》,采诗之官行人,也是振木铎徇于路。

     总之,木铎是一种金口木舌的大铜铃。古代以召集群众,下达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论语》这里借仪封人之口,对孔夫子做出了高度评价,盛赞孔子言天地大道,垂教万世。《朱子语类》中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此评价对于孔夫子这样的圣哲,并不过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09:19
9、孔子的名声之二

        孔子离我们已经2500年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论语》,看到一个睿智、博学和充满温情仁爱的老人形象,当时人们对孔子的崇拜和热爱,仍然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文心雕龙•征圣》中说:“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子罕》:“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里颜子感叹老师的学问与道德,高不可攀,虽然老师循循善诱,虽然竭尽全力,仍然不得进学之路。对此,孔夫子怎么说呢?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自问到,我真的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比如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正反两端去问,去尽力追究,这样大概就会把问题搞清楚了。

      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方能有知。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和孔子说的都是一个命题。张横渠说“洪钟无声,待叩乃有声;圣人无知,待问乃有知”,只是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对待孔子和儒家经典,应当以严肃冷静的态度来认真研究,把握其思想体系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亲可敬的孔子形象。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0:02
10、孔子的名声之三

        其实首先礼赞和尊孔的是孔子的弟子。而在这里面开先河的是宰我。

     说起这个宰我,《论语·公冶长》中说: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少见的大动肝火,骂宰予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是说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并且进一步总结道:因为宰予的事,我看一个人,由听其言而信其行改变为听其言而观其行了。

     可见宰我对孔夫子的刺激很大,连看人的标准都变了,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宰予白天睡了一觉,孔夫子至于这样动怒吗?估计宰我是在课堂上鼾声震天了。

     可就是这个宰予,不念旧恶,对老师仍然是大加赞扬。《公孙丑篇》记载了宰我的赞扬老师的话:“以予视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评述这件事时说了一句话:“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意思是说,不能因宰我有小污而废其言,否定他那知圣的智慧。看看,夸一个高人,同时自己也显得有能耐了。这和现在专找名人开骂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1:42
11、《论语》概说之一

       先说《论语》名称由来。

     郑玄在注《周礼》时说到《论语》的名称:“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而独存也”。

      北宋刑昺又引郑玄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次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

     《诗经·大雅·公刘》中说:“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说:“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孔疏解释道:“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总之,《论语》记载的是孔子回答别人的话,是为“语”;经过追记和编撰,是为“论”。于是就有了“论语”这个怪名字。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2:26
12、《论语》概说之二

          《论语》的成书是自汉代以来一直争讼不以的问题,说法很多。

       最早记载《论语》之名的是《礼记•坊记》。其中说: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而《礼记》通行的说法是由戴圣选编的。由此推断论语的成书应该在汉代以前。《论语》书中记到曾参的死和曾参对鲁国孟敬子一段对话(《泰伯篇》)。“敬”是谥号,当时人死了才给谥号。孟敬子死在战国初期,那么,《论语》的编辑成书大概在战国初期。

      对此唐代柳宗元在其《论语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老而死,是书记曾子之死,则去孔子也远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无存矣。吾意曾子弟子之为也。”柳认为《论语》的成书可能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而为。

     又《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作《中庸》。”《隋书•经籍志》引沈约说:“《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子思子》一书,唐时仍存,宋以后方才失佚,沈约所说当有根据。 近年来郭店竹简中有《缁衣》一篇出土,与今本无异,郭店一号楚墓的年代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三世纪初,可见《缁衣》确实是先秦古籍。 子思在其著作中提到了《论语》, 子思的生卒约为公元前483~前402年,就是说《论语》至少在公元前402年以前就成书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论语》的编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短时期完成的,编纂者也可能不只一两个人,而是有多数弟子参与完成。且在后来的传抄中,又有所增减变化。到了汉代形成了三个版本,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是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3:13
13、《论语》概说之三

       《论语》作为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者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这部书对中国的社会形态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之深。

      古今中外探究《论语》的著作,在日本学者林泰辅博士在论语年谱中所著录的便达三千种之多。可以说《论语》就像一座金矿,千百年来,人们可以都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怎样的时代变迁和社会更替,它所宣扬的社会基本价值观和人类伦理观,历久弥新,成为滋养中国人思想的永不枯竭的甘泉。《论语》就是中国人的圣经。

      刘觅知在《论语源流考述》中列举了历代关于《论语》的注疏,比较有名的如下:

     1、东汉末年,郑玄(127-200)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古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论语注》(简称:郑注本),并加以注释。郑注本在唐代以后就不传了,有敦煌遗书本残卷。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唐卷子本,卷子起源于简策。在现有残存的唐卷子中,《论语》注释只有三种:(1)《论语郑玄注》残卷,内容是《为政》的后半部分和《八佾》、《里仁》、《公治长》三整篇。(2)《论语•子路篇残卷》,只存九行。(3)《论语郑注述而至乡党残卷》四篇。
     第二,辑佚本,有:宋王应麟辑《古文论语》二卷附录一卷、清王谟辑《论语注》一卷、清袁均辑《论语注》十卷、清孔广林辑《论语注》十卷、清宋翔凤辑《论语郑氏注》十卷、清马国翰辑《论语郑氏注》十卷、清黄奭辑《论语》一卷、清王仁骏辑《论语郑氏注》一卷、民国龙璋辑《郑玄论语》一卷等九种。

     2、魏国时,何晏(190-249)等五人著《论语集解》,十卷,此为汉以来《论语》的集大成著作,为现传最古的《论语》完整注本。

    3、南朝时,梁代皇侃(488-545)编纂《论语义疏》,十卷,它是在《论语集解》基础上作疏,也是南北朝义疏之作完整流传至今的惟一的一部书,对于研究义疏体著作有重要意义。

    4、唐朝时,贾公彦《论语疏》,今不见传,见《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5、宋朝时,邢昺(932-1010)等人编纂的《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原为十卷,后人析为二十卷。其单疏本现已不传,只传有注疏合刻本,以阮元南昌府学本为最佳,并附有校勘记。《十三经注疏》所收为此本。

    6、朱熹的《论语集注》也是一个重要注本。《论语集注》,共十卷,南宋朱熹(1130-1200)编纂。是宋代《论语》注释的集大成者。现传最早的《论语集注》刻本是马光祖刊印的《四书集注》本,后又有与《孟子集注》合刻本,而通行的多为《四书集注》和刻本。

      元朝时,皆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本,没有什么代表著作。

      7、清代时,考据学兴起,开始批评宋学,毛奇龄(1627-1713)著《四书改错》,便是针对朱熹四书注中的错误。创见之中,不乏有主观之处。黄式三(1789-1862)著《论语后案》。刘宝楠(1791-1855)著《论语正义》,二十四卷,有各种《四书》本和《清经续解续编》本。《论语正义》是清朝《论语》的集大成者,堪称《论语》整理研究的经典之作。

        8、近代时,《论语集释》,四十卷,近代人程树德(1872-1944)编纂。又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9、《论语疏证》,二十卷,杨树达(1855-1956)编纂。是一部很有丛刊价值的书,其强调以《论语》证《论语》的方法尤为可贵。

        10、《论语译注》,杨伯峻(1909-1990)著。在《论语》新注中,此书有开创之功,作者作了大量考证性的简明注释,而且对全书做了今译,书后并附有《论语词典》。此书对《论语》的研究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11、《论语新解》,钱穆(1895-1990)著。前十篇为上编、后十篇为下编。有重要参考价值。
《论语注译》,孙钦善(1934-)著。有重要参考价值。

         12、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四十四号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中也发现有《论语》残简,不过篇幅不到今本《论语》的一半,今人整理后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释文》,其底本是汉代《论语》的隶书抄本(残本),为最早的《论语》白文版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论语》以其简练而富于文采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修己安仁之道,闪烁着永恒的人性的光辉,对于孔子和《论语》的崇敬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5:30
三、《晏子》

1、开篇语      

          说起来中国的先秦古籍,到孔子时,是没有个人著述的习惯的,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不是不作,而是没有这个习惯和先例,所以老先生只是整理六经,正本清源,至于说作《春秋》,那本来就是鲁国的史书,老夫子只是编辑了一下,著作权也不是孔子的,而且从史书的角度看,写的并不好,参杂个人的感情太多,所以后来专门有《三传》来解释孔子的《春秋》。先秦诸子中,孔子、晏婴、管仲、墨子等,其学说著述多是后来的门生加以追述,编缀成篇,我们今天才看到《论语》、《孔子家语》、《晏子》、《管子》等。

       但是有一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似乎人们对《论语》、《孔子家语》、《礼记〉中所记载的大量孔子的话深信不疑,而对《晏子》、《管子》等书,往往斥为伪书,说它用语粗鄙,行文干涩,评价不是很高,这里的原因很多,一句话还真说不清楚。不过据《汉书·艺文志》分类,《晏子》入列儒家者流,《管子》为道家,后来又幸有书籍流传,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先哲们的风采。那就说说《晏子》。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6:17
2、晏婴家世

       《史記‧管晏列传》说:“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司马迁即没有提到晏婴的先祖为谁,也没有提到晏婴的子孙后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婴的身前身后,都归于寂莫。同时也反映出春秋末期社会的动荡和礼崩乐坏。卿大夫起于贫贱看来已成风气,贵族的世袭制土崩瓦解。所以孔子也好,晏婴也好,如果不是这个时代,他们就没有出头之日,但他们同时又对这个三代末世,而痛心疾首,忧心忡忡,所以我们才更加感受到先哲们以天下苍生为念,悲天悯人的情怀。

      晏婴父謚桓子,名弱。桓子以上无闻。晏桓子事见《左传》。“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縗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 (左襄十七年传)

      这里说晏恒子死了,晏婴穿着粗布做的下边缘不缉缝的丧服,头上、腰间系者苴麻做的丧带,手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早晚只喝二十两粥,住在中门外东方,北户,倚木为庐,睡在草垫子上,枕着草。要说古丧礼也够能折腾人的,这个晏婴做的尤其彻底。《丧服传》文及《士丧礼记》皆云:“居倚庐,寝苫,枕凷。歠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是说古时孝子居父母丧,睡时头枕土块,表示极其悲痛。这个晏婴不枕土块,却枕柴草,不知是什么原因。
      
      总之,晏婴的装扮是够酷的,他家老辈人都看不过去了,说:“这不是大夫之礼”,晏婴说“只有卿得服大夫服,我是大夫,得服士服。”在《孔子家语》中曾子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说:“晏平仲可谓能辟害也。不以己是而驳人之非。孙辞以辟咎,义也。”是说晏平仲这个人,不以自己的正确来驳斥别人的错误,而用谦虚的话语避免过失,这是“义”啊,晏婴可以称得上能远离灾祸了。可见孔子对晏子是很赞许的。

      晏婴的儿子叫圉。《左传·哀公六年》有:“国人追之,国夏奔莒,遂及高张、晏圉、弦施来奔。”是说这个晏圉在齐国的变乱中逃奔鲁国的事。不知道晏婴怎么给儿子起了这么个倒霉名字,《左传.僖公十七年》说:“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名女曰妾。”圉原是养马的奴隶,后泛指供人驱使地位低下的人。看来晏婴对齐国的未来以及自己的儿孙的命运都不看好,事实也不幸被晏婴言中了。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7:18
3、晏子预言之一

       太卜告诉景公说他的道术能使大地震动。于是景公问晏子说:“太卜真的能使大地震动?”

       晏子闭口不言,出来对太卜说:“我以前见过钩星在天驷之间,大地就会震动,是吗?”

       太卜说:“是这样。”

       晏子说:“我要是对国君说了,你要死。我要是不说,国君会受蒙蔽。怎么办呢?还是你自己说吧,这对你们俩都好。”

       晏子走后,太卜赶快向景公承认了地动非己之能。

       陈子阳知道后感叹道:“晏子啊,对上忠诚,对下仁爱,真可称得上是仁人了。”

       天道高深而莫测,为有德道者识之。昔者孔子将行,令人持雨具,果然下雨。巫馬期問道:“早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敢問您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说:“昨天晚上月宿毕,岂不闻《诗》云:月離於毕,俾滂沱矣。”

       晏子和孔子一样,深达天道,通微妙之学。然而更为可贵是他们都有一颗仁爱的心。天命靡常,故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敬德保民,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8:56
4、晏子预言之二

      景公对柏常騫说:“您能增加我的寿命吗?”

      答:“可以”

      问:“能够增加多少”
  
  答:“天子九年,诸侯七年,大夫五年。”

  问:“能看到什么征兆吗?”

  答:“如果能得到增寿,大地将会震动。”

  景公很高兴,命人赶紧按柏常騫的要求去准备。出来看见晏子,就向他说了一遍。

  晏子说:“增加国君的寿命,这是好事啊。不过我听说只有仁政与德治而順乎天意,才可以益寿,光靠祭祀行吗?有什么征兆吗?”

  柏常騫说:“如果能求到年寿,大地将震动。”

  晏子说:“騫,过去我看见北斗七星不相连,第一颗天枢星与其它六颗不相连,大地将会震动,是这样的吗?”

  柏常騫长时间低下头,仰头答道:“是。”

  晏子说:“祭祀有害无益,只有薄敛减费才是正道,你要向国君澄清这件事。”

  齐国是要亡了,地震何其多也,借着地震说事的人也太多了。这次,晏子又以其博学和仁爱之心,禁止了柏常騫。春秋末期,神学天命在消退,理性思辨在发扬,所以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出现。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19:55
5、晏子预言之三

  景公时,荧惑星停在虚危星的位置,一年也不离开,景公问晏子说:“我听说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是老天降罚,将由谁来承担呢?”

  晏子说:“由齐国承受。”

  景公很不高兴,说:“天下的大国有十二个,都是诸侯,凭什么是我们?”

  晏子说:“虚危的位置,是齐之分野。不是说天之下殃,固干富彊,為善不用,出政不行,賢人使遠,讒人反昌,百姓疾怨,自為祈祥,錄錄彊食,進死何傷!所以列舍無次,變星有芒,熒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賢不用,安得不亡!”

  景公问:“可以使它离开吗?我该怎么办呢?”

  晏子说:“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为何不释放冤狱,赈济百姓,如果这样,百恶可去,何况一个荧惑呢?"

  景公说好,按晏子说的办了三个月后,荧惑离去。

  其实荧惑星就是火星。古人把它看作是灾星,在哪哪倒霉,避之唯恐不及。为何叫荧惑,因隐现不定,令人迷惑,故名。《史记索隐》中说:“赤帝,赤熛怒之神为荧惑,位南方,礼失则罚出。” 张晏说:“荧惑法使,司命不祥。” 总之不是个好东西。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

  “三十七年,楚惠王滅陳。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歲。”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於是候之,果徙三度。”

  是说宋景公时,荧惑守心,心即房心宿,宋之分野。兆宋公不利。宋景公很是害怕,于是就人出主意,说把这个灾祸转给丞相吧,宋公说丞相是我的臂膀,不行。那转给老百姓,宋公说国君要靠百姓承载,不行。那就转给年景,宋公说,年景不好,老百姓挨饿,我还给谁当国君!出主意的子韦说,您这三句话真好,像个人君的态度,老天会听到的。果然,荧惑移开了三度。

  这里的宋景公比齐景公可强多了。晏子和子韦均为深知天文之人,同时又是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不过是借天文而行劝谏之意罢了,两个故事都很有意思。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20:51
6、晏子预言之四

        齐景公铸成一口大钟。晏子、仲尼、柏常騫见到景公时,都说钟将被毁坏。果然,不知谁碰了它一下,钟真的摔坏了。景公召来这三个人问个究竟。

       晏子说:“钟这么大,不用来祭祀祖先,却用来宴饮享乐,不合礼制,所以说钟将毁坏。”

       孔子说:“钟太大,撞击它,钟内气在下面回旋而下面稀薄,所以说钟将毁坏。”

       柏常騫说:“今天庚申,雷日。钟声不能超过雷声,所以说钟将毁坏。”

      三个人都预测对了,但道理不同。晏子是说景公如此挥霍无度,将得不到祖先的庇佑。孔子说景公制作礼器,但不合周礼定制,将得不到人们的拥护。柏常騫说法源于雷神禁忌的传统。《风俗通》上说:“雷鸣不作酱”。作酱则以杵捣器,铿然有声, 与雷争鸣,自然不祥。他是说景公在雷日敲如此大的钟,将不到天上神明的保佑。这三个人,都在批评景公,批评景公作大钟的行为,但都没有明说。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21:51
7、晏子预言之五

       景公发兵去打宋国,路过泰山,梦见两个男人,怒冲冲的站在那里。醒来很是害怕,于是占梦。占梦的人说是泰山神,祭祀就行了。

       第二天,见着晏子,将占梦之事告诉他。晏子低头想了一会说:“占梦的人不懂,这不是泰山神,而是商汤和伊尹的神明啊。”景公表示怀疑。

      晏子说:“如果您怀疑,那我就说说这两个人的容貌吧。汤又白又高,只下巴有须,脸形上窄下宽,腰板挺直,说话声音洪亮。伊尹又黑又矮,满脸络腮胡,脸形上宽下窄,驼背,说话声音嘶哑。”

      景公大惊,说:“对,这是这样。那怎么办呢?”

      晏子说:“商汤等都是盛国之君,不应无嗣,宋为商后,你今天攻宋,所以汤和伊尹发怒。赶快把军队撤回来吧。

      景公不听。晏子说讨伐没有罪过的国家,而神明发怒,军队如果继续前进,必有灾殃。果然前进六十里,战鼓毁坏,将帅死亡。景公于是撤军。

      晏子止战的用意是明显的。有趣是商汤和伊尹的长相,晏子竟如眼亲见,很有意思。后世书籍多引用此文,比如《论衡》、《帝王世纪》等。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22:24
8、晏子预言之六

      景公肾脏有病,一天晚上,梦见同两个太阳打仗,但是没有打赢。

      第二天,对晏子说:“我梦见和太阳打架输了,大概我会死吧。”

      晏子说:“还是把圆梦的人叫来说说吧。”

      圆梦的来后,在门外问晏子:“为什么把我叫来呢?”

      晏子告诉他情况,圆梦的人说:“让我翻翻书看。”

      晏子说:“不用翻,你就这么说,肾属水,水属阴,太阳为阳,一阴不胜二阳,国君的病即将痊愈,这样就行了。”

      圆梦人进到宫中,景公把情况说了以后,圆梦人按照晏子说的重复了一遍。

      过了三天,景公病果然好了。于是赏赐圆梦人,圆梦人说这些都是晏子告诉我这么说的。于是赏赐晏子,晏子说我之所以让他来说,因为他说您肯定信,要是我来说,您肯定将信将疑,病也好不了。

      景公说:“你们俩都要赏赐,晏子不争人功,圆梦人不掩人能。”

      所以说,人世间,诚实是最好的做法。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22:23:07
9、叔向答问之一

       晏子出使晋国,晋大夫叔向陪他宴饮。

       叔向问:“齐国怎么样?”

       晏子说:“已经是末世了。”

       叔向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晏子说:“过去殷人杀人无度,而文王慈惠民众,所以天下归心。今天齐国公室骄横暴虐,而田氏慈惠,人们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田氏代齐,怎么能避免呢?”

       叔向说:“我们晋国公室也已经是末世了,栾、卻、胥、原、孤、續、庆、伯,八家贵族子孙早已沦为皂隶;政出大夫私門,民無所依,而国君日日知错不改,只知道用享乐掩盖忧患;公室的没落,还有多少日子!”

      晏子问:“那么您打算怎么办呢?”

      叔向说:“  人事尽到,待天而已。我听说,公室没落,其宗族枝叶先落,而后社稷颠覆。我羊舌肸一宗有十一族,现在只剩下羊舌氏一族而已,我又没有好儿子,幸运的话我能得到好死,难道还妄想得到子孙的祭祀吗?”

      齐国,晏子死后的114年,即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晋国,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结束,战国大幕开启。

      晏子和叔向的一番答问,犹如春秋末世的一首挽歌。他们忧虑公室的腐化没落,他们痛念百姓无所依靠。可是,他们毫无办法,只好看着公室这只残破的巨轮一点一点沉没下去。他们的谈话,恐怕是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共同的心境写照,字里行间充满了忧虑和无奈,这里面当然包括老子和孔子。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