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秦汉推步历

发布者: 吴博君 | 发布时间: 2011-10-15 15:41| 查看数: 5228|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15 16:17 编辑

秦汉推步历
作者:吴博君
工具:《电子历尺》
时间:2008.9.20

=======================================================
要点:
------
1、 对于秦末汉初时期所使用历法的性质,由于出土有大量的秦末汉初时期的古《历谱》,如:
   ①关沮《周家台30号秦墓简牍历谱》,
   ②江陵《张家山247号墓汉初十七年历谱》,
   ③随州《孔家坡汉景帝後元二年历谱》,
   ④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等,
  所以可以认定秦末汉初时期一定是在使用推步历法;由于秦末汉初时期已经在使用推步历法,所以这一套推步历系统一定存在相应的“历元”。
2、 “历元”是朔日和冬至日发生在同一日的子正月初一之日;(定义)
      “历元”的干支是指“干支日”而非“干支年”。(特点)
3、 关于秦末汉初推步历系统有关“历元”的记载,唯有“甲寅元”比较具体合理,因而比较可信;并且可以使用文献记载的数据,在《电子历尺》上找到“甲寅元”的原点,同时可以根据传世和出土的文献记录复原出秦末汉初时期的《历谱》。“己巳元”是以立春为基点的,而立春点不易观测,它是以冬至为基点推算出的,所以“己巳元”不是实用的“历元”;其他以干支年号命名的“历元”已经不符合“历元”的定义,所以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元”。
======================================================
定义“历元”
   
  在《后汉书·律历中》开篇说道:“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这是说从太初元年开始使用的新历法,到了百余年后的东汉时期,又出现了“实际朔日”先于“历谱朔日”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所谓“朔”在视觉看是指日月交汇之时,对天体来说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点共面之日,在历谱上是借用“朔日”来确定每月初一的;而“朔日”是通过日食来确定的,因为日食天象必定发生在朔日,所以古人是用日食来确定和校正“初一”的。一般地称历谱上的每月初一为“历朔”,而相对于“历朔”来说日食发生之日应该称之为“实朔”;所谓历谱“合天”的概念就是指“历朔”同步于“实朔”;而只有在计算编制历谱时所用的“回归年”常数和“朔望月”常数有足够的精度时,才能长期保证“历朔”同步于“实朔”。由于当时的“回归年”常数和“朔望月”常数精度不高,所以在新历谱使用一百多年后就出现了上述“历稍后天,朔先于历”的情况,而这种“实朔”先于“历朔”的情况,也正是当年促使《太初历》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汉书·律历志》中有:“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比于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然正朔服色,未睹其真,而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可見“朔晦月见”和“朔或在晦,月或朔见”都是在说“实朔”和“历朔”不同步的情况。对于上述情况,有三组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对比的实际例证如下::

例1、《汉书·高帝纪第一》:“九年,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张家山汉墓高祖九年历谱》:“九年,七月丁酉朔。”     
例2、《汉书·武帝纪第六》:“元光元年,秋七月癸未晦,日有蚀之。”
     《银雀山汉墓元光元年历谱》:“元年,八月乙酉小。”      
例3、《汉书·高后纪第三》:“二年,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蚀之。”
     《张家山汉墓高后二年历谱》:“二年,七月丁亥朔。”     
  
      上述三例都是说日食天象先于“历朔”的现象,是西汉初期“历稍后天,朔先于历。”的实例。这种历谱朔日不符合实际天象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准备改历,《汉书·律历志》有言:“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岁矣,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

       然而汉武帝不仅仅“改历”,还制定了一部《太初历》。
  “建历之本,必先立元。”是说要建立一部历法,首先要有一个“历元”。所谓“历元”,实际是一部历法的计算起点,一部推步历法必须有对于年月日的推算方法,而“历元”就是对年月日的共同推算起点。例如《太初历》的“历元”是“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这是说这一年的年起点“冬至日”在甲子,这一年的月起点“子正月朔日”也在甲子,所以这一年的甲子日可以用来作为《太初历》的计算起点,这个起点就名曰:“甲子元”。从上述可以看出,所谓“历元”是用某一日的干支来命名的,这一干支日必须是“冬至日”同时又是“朔日”,缺一不可。

    汉武帝为找“历元”是很认真的,在《史记·历书第四》中有记录: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後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绩日分,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後,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

  前者记:“以理星度,未能詹也”,所谓“理星度”是对星象的观测,可是观测星象古已有之,何来“未能詹也”?“詹”即是“瞻”,瞻者观测也,何种星象不易观测而使得“未能詹也”?是“冬至朔旦”,这是制定新历法所必需的“历元”;

      后者又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所谓“朔旦冬至已詹”是已经观测到了,可以作为历元的“朔旦冬至”,这就是在BC105年12月甲子冬至日观测到的汉《太初历》的“甲子元”。

     一般地说,确认文献记录的一部“推步历”是可靠的,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有文献记录其有精确的“历元”;(历法的基准规定)
2、有文献记录其有连续的“章首”排列规律;(历法的算法规定)
3、有文献记录其有公认的使用年代。(历法的使用规定)

  在《汉书·律历志》中有一篇极其重要的文字,这是关于《三统历》算法规定的文献,为节约篇幅,在这里去标点压缩录入如下:(《三统历》是包括《太初历》再内的“四分历”系统的总称。)
=========================================================
【一甲子元首汉太初元年十辛酉十九己未二十八丁巳三十七乙卯四十六壬子五十五
  庚戌六十四戊申七十三丙午中甲辰二统辛丑己亥丁酉乙未壬辰庚寅戊子丙戌季甲
  申三统辛巳乙卯丁丑文王四十二年乙亥微二十六年壬申庚午戊辰丙寅孟愍二十二
  年二癸卯十一辛丑二十己亥二十九丁酉三十八甲午四十七壬辰五十六庚寅六十五
  戊子七十四乙酉中癸未辛巳己卯丁丑甲戌壬申庚午戊辰乙丑季癸亥辛酉己未丁巳
  周公五年甲寅壬子庚戌戊申元四年乙巳孟三癸未十二辛巳二十一己卯三十丙子三
  十九甲戌四十八壬申五十七庚午六十六丁卯七十五乙丑 中癸亥辛酉己未丙辰甲
  寅壬子庚戌丁未乙巳季癸卯辛丑己亥丙申甲午壬辰庚寅成十二年丁 亥乙酉孟四
  癸亥初元二年十三辛酉二十二戊午三十一丙辰四十甲寅四十九壬子五十八己酉六
  十七丁未七十六乙巳中癸卯辛丑戊戌丙申甲午壬辰己丑丁亥乙酉季癸未辛巳戊寅
  丙子甲戌壬申惠三十八年己巳丁卯乙丑孟五癸卯河平元年十四庚子二十三戊戌三
  十二丙申四十一甲午五十辛卯五十九己丑六十八丁亥七十七乙酉中癸未庚辰戊寅
  丙子甲戌辛未己巳丁卯乙丑季商太甲元年癸亥庚申戊午丙辰甲寅献十五年辛亥己
  酉丁未乙巳孟楚元三年六壬午十五庚辰二十四戊寅三十三丙子四十二癸酉五十一
  辛未六十己巳六十九丁卯七十八甲子中壬戌庚申戊午丙辰癸丑辛亥巳酉丁未甲辰
  季壬寅庚子戊戌丙申炀二十四年癸巳辛卯己丑丁亥康四年甲申孟七壬戌始建国三
  年十六庚申二十五戊午三十四乙卯四十三癸丑五十二辛亥六十一己酉七十丙午七
  十九甲辰中壬寅庚子戊戌乙未癸己辛卯己丑丙戌甲申季壬午庚辰戌寅乙亥癸酉辛
  未己巳定七年丙寅甲子孟八壬寅十七庚子二十六丁酉三十五乙未四十四癸巳五十
 三辛卯六十二戊子七十一丙戌八十甲申中壬午庚辰丁丑乙亥癸酉辛未戊辰丙寅甲
  子季壬戌庚申丁巳乙卯癸丑辛亥僖五年戊申丙午甲辰孟九壬午十八己卯二十七丁
  丑三十六乙亥四十五癸酉五十四庚午六十三戊辰七十二丙寅八十一甲子中壬戌己
  未丁巳乙卯癸丑庚戌戊申丙午甲辰季壬寅己亥丁酉乙未癸巳懿九年庚寅戊子丙戌
  甲申孟元朔六年推章首朔旦冬至日置大余三十九小余六十一数除如法各从其统首
  起求其后章当加大余三十九小余六十一各尽其八十一章推篇大余亦如之小余加一
  求周至加大余五十九小余二十一】计887字。
=========================================================
  文内有一段至关重要的说明文字:“推章首朔旦冬至日”,可以说这是画龙点
睛之语,提示文内干支是表示“章首朔旦冬至日”的“日干支”,而“朔旦冬至日”
正是“历元”的特征,所以文内的每一个干支是表示一个“章首历元”。
整理上述文字后可以得到三组图表:
=========================================================
《“三统历”章首历元元统干支日表》
元首统
01甲子02癸卯03癸未04癸亥05癸卯06壬午07壬戌08壬寅09壬午
10辛酉11辛丑12辛巳13辛酉14庚子15庚辰16庚申17庚子18己卯
19己未20己亥21己卯22戊午23戊戌24戊寅25戊午26丁酉27丁丑
28丁巳29丁酉30丙子31丙辰32丙申33丙子34乙卯35乙未36乙亥
37乙卯38甲午39甲戌40甲寅41甲午42癸酉43癸丑44癸巳45癸酉               
46壬子47壬辰48壬申49壬子50辛卯51辛未52辛亥53辛卯54庚午
55庚戌56庚寅57庚午58己酉59己丑60己巳61己酉62戊子63戊辰  
64戊申65戊子66丁卯67丁未68丁亥69丁卯70丙午71丙戌72丙寅
73丙午74乙酉75乙丑76乙巳77乙酉78甲子79甲辰80甲申81甲子(01)[中]   
《“三统历”蔀首历元元统干支日循环样板图》(“甲子元”系统)
02癸卯>06壬午>10辛酉>14庚子>18己卯
78甲子(01)---------22戊午
74乙酉----孟统蔀首---26丁酉
70丙午----干支循环---30丙子
66丁卯----样板图一---34乙卯
62戊子-----------38甲午
58己酉<54庚午<50辛卯<46壬子<42癸酉
------------------------------------------------------------
《“三统历”章首历元二统干支日表》
二统
01甲辰02癸未03癸亥04癸卯05癸未06壬戌07壬寅08壬午09壬戌
10辛丑11辛巳12辛酉13辛丑14庚辰15庚申16庚子17庚辰18己未   
19己亥20己卯21己未22戊戌23戊寅24戊午25戊戌26丁丑27丁巳
28丁酉29丁丑30丙辰31丙申32丙子33丙辰34乙未35乙亥36乙卯            
37乙未38甲戌39甲寅40甲午41甲戌42癸丑43癸己44癸酉45癸丑
46壬辰47壬申48壬子49壬辰50辛未51辛亥52辛卯53辛未54庚戌
55庚寅56庚午57庚戌58己丑59己巳60巳酉61己丑62戊辰63戊申
64戊子65戊辰66丁未67丁亥68丁卯69丁未70丙戌71丙寅72丙午
73丙戌74乙丑75乙巳76乙酉77乙丑78甲辰79甲申80甲子81甲辰(01)[季]
《“三统历”蔀首历元二统干支日循环样板图》
02癸未>06壬戌>10辛丑>14庚辰>18己未
78甲辰(01)---------22戊戌
74乙丑----二统蔀首---26丁丑
70丙戌----干支循环---30丙辰
66丁未----样板图二---34乙未
62戊辰-----------38甲戌
58己丑<54庚戌<50辛未<46壬辰<42癸丑
-----------------------------------------------------------------
《“三统历”章首历元三统干支日表》
三统
01甲申02癸亥03癸卯04癸未05癸亥06壬寅07壬午08壬戌09壬寅
10辛巳11辛酉12辛丑13辛巳14庚申15庚子16庚辰17庚申18己亥
19乙卯20己未21己亥22戊寅23戊午24戊戌25戌寅26丁巳27丁酉
28丁丑29丁巳30丙申31丙子32丙辰33丙申34乙亥35乙卯36乙未
37乙亥38甲寅39甲午40甲戌41甲寅42癸巳43癸酉44癸丑45癸巳  
46壬申47壬子48壬辰49壬申50辛亥51辛卯52辛未53辛亥54庚寅
55庚午56庚戌57庚寅58己巳59己酉60己丑61己巳62戊申63戊子
64戊辰65戊申66丁亥67丁卯68丁未69丁亥70丙寅71丙午72丙戌   
73丙寅74乙巳75乙酉76乙丑77乙巳78甲申79甲子80甲辰81甲申(01)[孟]   
《“三统历”蔀首历元三统干支日循环样板图》(“甲寅元”系统)
02癸亥>06壬寅>10辛巳>14庚申>18己亥
78甲申(01)---------22戊寅
74乙巳----三统蔀首---26丁巳
70丙寅----干支循环---30丙申
66丁亥----样板图三---34乙亥
62戊申-----------38甲寅
58己巳<54庚寅<50辛亥<46壬申<42癸巳      
(注:三种《蔀首样板图》可以作为“四分历”系统蔀首历谱使用,
      用法是以某干支为基点,查过去用顺时针,序将来用逆时针。)
===========================================================
  在推步“四分历”系统中,由于“十九年七闰”的关系,一般将19年定为“一章”,四章76年定为“一蔀”,二十蔀1520年定为“一纪”;“章首年”是含有“朔旦冬至”日之年,十九年里有一个“章首年”;一章十九年里含有235个朔望月,由于:“12×19=228;235-228=7”,所以十九年内有七个闰年。闰年的出现规律是:“3-6-9-11-14-17-19”;有民谣曰:“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既
是此意。
  对上述《三统历章首历元干支日表》的“元首统”,取回归年为365.25,历元为“甲子元”,则可以制作“元统”八十一章的《章首日干支“理论值”与公历对照表》:
=============================================================
01甲子  02癸卯   03癸未   04癸亥  05癸卯  06壬午  07壬戌   08壬寅   09壬午
1624BC 1605BC 1586BC 1567BC 1548BC 1529BC 1510BC 1491BC 1472BC(九)

10辛酉   11辛丑   12辛巳   13辛酉    14庚子   15庚辰   16庚申   17庚子  18己卯
1453BC 1434BC 1415BC 1396BC 1377BC 1358BC 1339BC 1320BC 1301BC(八)

19己未    20己亥  21己卯    22戊午   23戊戌   24戊寅   25戊午   26丁酉   27丁丑
1282BC 1263BC 1244BC 1225BC 1206BC 1187BC 1168BC 1149BC 1130BC(七)

28丁巳    29丁酉   30丙子   31丙辰   32丙申   33丙子   34乙卯   35乙未   36乙亥
1111BC 1092BC 1073BC 1054BC 1035BC 1016BC 0997BC 0978BC 0959BC(六)

37乙卯    38甲午   39甲戌   40甲寅   41甲午   42癸酉   43癸丑   44癸巳   45癸酉
0940BC 0921BC 0902BC 0883BC 0864BC 0845BC 0826BC 0807BC 0788BC(五)

46壬子    47壬辰   48壬申   49壬子   50辛卯   51辛未   52辛亥   53辛卯   54庚午
0769BC 0750BC 0731BC 0712BC 0693BC 0674BC 0655BC 0636BC 0617BC(四)

55庚戌   56庚寅    57庚午   58己酉   59己丑   60己巳   61己酉   62戊子   63戊辰
0598BC 0579BC 0560BC 0541BC 0522BC 0503BC 0484BC 0465BC 0446BC(三)

64戊申    65戊子   66丁卯   67丁未   68丁亥   69丁卯   70丙午   71丙戌   72丙寅
0427BC 0408BC 0389BC 0370BC 0351BC 0332BC 0313BC 0294BC 0275BC(二)

73丙午    74乙酉   75乙丑   76乙巳   77乙酉   78甲子    79甲辰  80甲申    81甲子
0256BC 0237BC 0218BC 0199BC 0180BC 0161BC 0142BC 0123BC 0104BC(一)
=============================================================
  在上述《章首日干支“理论值”与公历对照表》中,每一个干支都代表一章19年,干支表示章首年的“朔旦冬至”日的“日干支”;也就是说,在“四分历”系统中,每19年就应该有一个符合“朔旦冬至”条件的“历元”出现,而表中每一个干支都表示一个“章首历元”。根据上述推演,对于“历元”概念可以提出两点注意:
1、定义:“历元”是朔日和冬至日发生在同日的子正月初一之日;
2、特点:“历元”的干支是指“干支日”而非“干支年”。
                          
  但是“四分历”系统并不合天,所以真实的“历元”往往不是按19年一次的规律出现的,而这一情况当时发现《三统历》系统的人(有说是刘歆)并不知道。若提高回归年常数的精度,取回归年常数为365.2423,则可以制作“元统”八十一章的《章首日干支“实际值”与公历对照表》:(朔日和冬至日右侧所标数值为与“理论值”的差值)
==============================================================
01甲子   02癸卯   03癸未   04癸亥   05癸卯   06壬午   07壬戌   08壬寅   09壬午(章首)
己巳05   戊申05   戊子05   戊辰05   丁未04   丁亥05   丁卯05   丙午04   丙戌04(子正朔日)
乙亥12   乙卯12   乙未12   甲戌11   甲寅11   癸巳11   癸酉11   癸丑11   壬辰10(冬至)
1624BC 1605BC 1586BC 1567BC 1548BC 1529BC 1510BC 1491BC 1472BC(九)

10辛酉   11辛丑   12辛巳   13辛酉   14庚子   15庚辰   16庚申   17庚子   18己卯(章首)
丙寅05   乙巳04   乙酉04    乙酉04  甲辰04   甲申04   甲子04   壬寅02   癸未04(子正朔日)
壬申11   辛亥10   辛卯10    庚午09  庚戌10   庚寅10   己巳09   丁未07   己丑10(冬至)
1453BC 1434BC 1415BC 1396BC 1377BC 1358BC 1339BC 1320BC 1301BC(八)

19己未   20己亥   21己卯   22戊午   23戊戌    24戊寅   25戊午   26丁酉   27丁丑(章首)
癸亥04   癸卯04   壬午03   壬戌04   壬寅04    辛巳03   辛酉03   辛丑04   庚辰03(子正朔日)
戊辰09   戊申09   丁亥08   丙寅08   丙午08    丙戌08   丙寅08   乙巳08   乙酉08(冬至)
1282BC 1263BC 1244BC 1225BC 1206BC 1187BC 1168BC 1149BC 1130BC(七)

28丁巳   29丁酉   30丙子   31丙辰   32丙申   33丙子   34乙卯   35乙未   36乙亥(章首)
庚申03   庚子03   己卯03   己未03   己亥03   己卯03   戊午03   戊戌03   戊寅03(子正朔日)
乙丑08   甲辰07   甲申08   癸亥07   癸卯07   癸未07   壬戌07   壬寅07   壬午07(冬至)
1111BC 1092BC 1073BC 1054BC 1035BC 1016BC 0997BC 0978BC 0959BC(六)

37乙卯    38甲午  39甲戌   40甲寅   41甲午   42癸酉   43癸丑   44癸巳   45癸酉(章首)  
丁巳02   丁酉03   丁丑03   丙辰02   丙申02   丙子03   乙卯02   乙未02   乙亥02(子正朔日)
辛酉06   辛丑07   庚辰06   庚申06   己亥05   己卯06   己未06   戊戌05   戊寅05(冬至)
0940BC 0921BC 0902BC 0883BC 0864BC 0845BC 0826BC 0807BC 0788BC(五)

46壬子   47壬辰   48壬申   49壬子   50辛卯   51辛未   52辛亥   53辛卯   54庚午(章首)  
甲寅02   甲午02   甲戌02   癸丑01   癸巳02   癸酉02   癸丑02   壬辰01   壬申02(子正朔日)
丁巳05   丁酉05   丁丑05   丙辰04   丙申05   乙亥04   乙卯04   乙未04   甲戌04(冬至)
0769BC 0750BC 0731BC 0712BC 0693BC 0674BC 0655BC 0636BC 0617BC(四)

55庚戌   56庚寅   57庚午   58己酉   59己丑   60己巳   61己酉   62戊子   63戊辰(章首)
壬子02   辛卯01   辛未01   辛亥02   庚寅01   庚午01   庚戌01   己丑01   己巳01(子正朔日)
甲寅04   癸巳03   癸酉03   癸丑04   壬辰03   壬申03   辛亥02   辛卯03   辛未03(冬至)
0598BC 0579BC 0560BC 0541BC 0522BC 0503BC 0484BC 0465BC 0446BC(三)

64戊申    65戊子  66丁卯   67丁未   68丁亥   69丁卯   70丙午   71丙戌   72丙寅(章首)  
己酉01    戊子01  戊辰01   戊申01   戊子01   丁卯00   丁未01   丁亥01   丙寅00(子正朔日)
庚戌02    庚寅02  己巳02   己酉02   己丑02   戊辰01   戊申02   丁亥01   丁卯01(冬至)
0427BC 0408BC 0389BC 0370BC 0351BC 0332BC 0313BC 0294BC 0275BC(二)

73丙午   74乙酉   75乙丑   76乙巳   77乙酉   78甲子   79甲辰   80甲申   81甲子(章首)
丙午00   丙戌01   丙寅01   乙巳00   乙酉00   甲子00   甲辰00   甲申00   甲子00(子正朔日)
丁未01   丙戌01   丙寅01   乙巳00   乙酉00   乙丑01   甲辰00   甲申00   甲子00(冬至)
0256BC 0237BC 0218BC 0199BC 0180BC 0161BC 0142BC 0123BC 0104BC(一)
==============================================================
  从上表可见,在《三统历》系统中的“章首”干支,并不代表当年的冬至日干支和子正月朔日干支,随着逐渐远离太初元年(BC104年)的“甲子元”,冬至日干支和子正月朔日干支也逐渐分离,所以在《三统历》系统的“元首统”内,不可能再有除“甲子元”以外的“历元”。
  “元首统”在《三统历》系统中只占三分之一的“空间”,所以文献记录的其他“历元”,如果有,也只能在《三统历》系统的第“二统”或第“三统”里去找。

二、关于“甲寅元”

  在谈到汉初历法时,陈梦家认为汉初是使用“古四分历(《殷历》或《颛顼历》)”,但同时认为“关于汉初一百零三年的历法,世有异说。”(《汉简缀述·两汉历术》陈梦家著,中华书局出版)。
  从文献资料来看,陈梦家所说的“世有异说”,是从西汉时期就开始的,在《汉书·律历志》中有:
1、 言用《颛顼历》:“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比于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
2、言用《黄帝调历》:“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上书言:‘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所为。传黄帝《调律历》,汉元年以来用之。’”
3、言用《殷历》:“寿王历乃太史官《殷历》也。”
                 (张寿王称其主张恢复的汉初历法是《黄帝调历》,但是《汉书》称其为《殷历》。)
    到东汉时,也有几个说法,见于《后汉书·志第二·律历中》:
1、“《甲寅历》于孔子时效,己巳《颛顼》,秦所施用,汉兴草创,因而不易”   (《月食注》);
2、“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   (《熹平论历》);
3、“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熹平论历》)
      对于历元已经有“甲寅元”、“己巳元”和“乙卯元”三种说法,这是西汉时期所没有的。
  到了近代,还是认为汉初历法主要有《颛顼历》和《殷历》两种,可是对于“历元”的说法却空前分歧,对“历元”的定义极为混乱,现统计八种:
从干支分:1、“甲寅元”;2、“己巳元”;3、“乙卯元”;4、“庚申元”;
从年代分:5、“1567年”;6、“427年”; 7、“367年”; 8、“366年”。
    近代学者对汉初历法的矛盾观点,现统计四种:
1、章鸿钊在《中国古历析疑》中认为:
   “《颛顼历》是太阴元始甲寅之岁,元用甲寅;《殷历》是以公元前1567年为元,其年为甲寅,前367年是《颛顼历》实行之年。”并认为现行干支纪年与《殷历》相符。
2、陈美东在《古历新探》中认为:
   《颛顼历》“它设元在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是公元前366年。”
3、张闻玉在《古代天文曆法論集》里说:
   “张先生(张汝舟)为此写了《历术甲子篇浅释》,认为《历术甲子篇》就是古代号称‘天正甲寅元’的四分术殷历,它的历元近距在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汉书·次度》是天正甲寅元殷历的天象依据。”
4、武家璧在《随州孔家坡汉简<历日>及其年代》文中认为:
   《颛顼历》的上元为“正月己巳合朔立春”,实际上“己巳”只是《颛顼历》的一个蔀首,历元名称用岁星纪年法为甲寅元,用干支纪年法为乙卯元。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历代对于“历法”和“历元”的认识,其说法是矛盾和混乱的,其原因主要是对“历元”概念的定义有分歧。在《前汉书》只说“元典历始曰元”,并不见“历”和“元”二字连用;在《后汉书·律历中·熹平论历》中有:“历元不正,故妖民叛寇益州,盗贼相续为害。历当用甲寅为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申为元者”;“议郎蔡邕议,以为: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无常是。汉兴承秦,历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四分》,元用庚申。”
  从上述可见,自东汉开始就错误地认为“历元”中的干支是指“年干支”,这正是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从“历元”的定义来看,“‘历元’是朔日和冬至日发生在同一日的子正月初一之日”,所以说“历元”的干支只能是指“日干支”而绝非“年干支”。
  在正确掌握“历元”的概念后,才有可能通过文献和计算来找寻先秦推步历法的“历元”。对于秦末汉初所使用的历法,在《后汉书》中针对“甲寅元”有比较集中的论述:
①《后汉书·律历中·熹平论历》:“太史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
②《后汉书·律历中·延光论历》:
    “安帝延光二年,中谒者亶诵言当用‘甲寅元’,河南梁丰言当复用《太初》。”
③《后汉书·律历中·永元论历》:
    “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 在《四分》‘庚申元’后百一十四岁,朔差却二日。”
  (注:文中“百一十四岁”是指,从公元前367甲寅年,上朔一百一十四年,至公元前481庚申年。)
④《后汉书·律历中·汉安论历》:
    “《四分历》仲纪之元,起于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岁在庚辰。
      (注:前161年是孝文皇帝后元三年。)
      上四十五岁,岁在乙未,则汉兴元年也。
      (注:“汉兴元年”是前206年,是汉高祖元年。)
      又上二百七十五岁,岁在庚申,则孔子获麟。
      (注:前481年是鲁哀公十有四年,是“孔子获麟”之年。)”
⑤《后汉书·律历中·延光论历》:
    “河南尹祉、太子舍人李泓等四十人议:即用‘甲寅元’,当除 《元命苞》天地开辟获麟中百一十四岁,推闰月六,直其日。”
    (注:文中“推闰月六,直其日”是指,从公元前481庚申年,就是孔子获麟之年,再上推六个含闰年:前482、前485、前488、前490、前493、前496; 推到前496年12月的甲寅日,正是“冬至朔旦”同在甲寅这一日,这前495年就是含有“甲寅元”之年,这一年的干支号是“丙午”,当时的年号为“鲁定公十五年”。)
  上述资料说明,东汉时期传说先秦历法的起点“历元”与孔子获麟的时期接近,名称为“甲寅元”;但是由于东汉时期已经错误地认为“历元”的干支是指“年干支”,所以从东汉起直至今日人们也不能正确找出“甲寅元”所在的年份。所谓孔子“西狩获麟”的典故见于《左传·鲁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按干支纪年法算鲁哀公十四年是“庚申年”,这与“甲寅元”的说法相矛盾,所以东汉人为了附会“甲寅元”,又增加“其所起在《四分》‘庚申元’后百一十四岁”的说辞,推算出前367年是“甲寅年”的说法,这更是错上加错。
    其实“甲寅元”所在的年份,按照“历元”的定义,一定是在“朔旦冬至”为甲寅日的年份。在安帝延光年间,“河南尹祉、太子舍人李泓等四十人”当时已经指出:从孔子获麟之年(公元前481庚申年)再上“推闰月六”,就是上推六个含有闰月的年份(前482、前485、前488、前490、前493、前496),便可以“直其日”;这是说从前481年上推14年,便可得“其日”,这又一次指明“甲寅元”是指“甲寅日”,而不是指“甲寅年”。这样就可以推出“鲁定公十五年”是含有“甲寅元”之年。用《电子历尺》实际测算,鲁定公十五年是公元前495年,这年的子正月朔日(前496年12月甲寅日)正是冬至日,又是甲寅日,完全符合“甲寅元”的条件。
  关于“己巳元”,由于多将此说与“立春”相结合,所以并不可信;古人对于“回归年”的测量,多以“冬至”日为基点,或也用“春分”为基点,无有用“立春”为基点的;“冬至”和“春分”的易测量性远大于“立春”,“立春”点多是推算值,所以用“立春”点作为“历元”,其可操作性远小于“冬至”点。

  张汝舟主张前427年是含有“甲寅元”的,只因这年的干支为“甲寅”。前427年在《三统历》系统里是一个“章首年”,因而在“四分历”系统里也可以认为是“历元”,但是这个“历元”只是理论上的,不是实际观测到的,因而不是实际可以应用的。在《三统历》历谱里,所有的“章首年”在理论上都是“朔旦冬至”同日的,因此所有的“章首年”都有“历元”的性质。但是实际上这些“章首年”随着逐渐远离“太初元年”,其朔日和冬至日也是逐渐分离的。公元前427年是“戊申章首年”,子正月朔日是己酉日,冬至为庚戌日,“朔旦”和“冬至”都不在戊申日,所以前427年不可能含有“历元”,更不含“甲寅元”。
  对于秦末汉初的历法名称,有《颛顼历》和《殷历》两说,若争执不下,统称其《秦历》较为合适。秦国在秦始皇以前,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所以《秦历》的使用与“甲寅元”的使用是同时期的;在《四川青川郝家坪秦墓木牍》有:“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茂内史晏民臂更修为田律。”是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的记录,在《电子历尺》上查其月建为“寅正”,并没有以十月为“岁首”,所以《秦历》用“後九月”和“亥正月”应该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秦历》其基本结构应该是“甲寅元”的“寅正四分历”。

三、甲寅元秦漢曆譜
===========================================================
(整数采用干支表序数,甲子为“00”;小数取千分日,数据由《电子历尺》测算。)
----------------------------------------------------------------------------
高精度常数|四分历常数|干支(历谱)|
-------------------------------------------
[365.2423]|[365.2500]|------回归年|
-------------------------------------------
[29.53059]|[29.53085]|------朔望月|
----------|----------|----|-------------
50.000甲寅+50.000甲寅+冬至|鲁定公十五年子正月甲寅朔日冬至BC496.12.【甲寅历元】
16.716庚辰+16.716庚辰+庚辰|“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BC495)《左传·鲁定公十有五年》
58.792壬戌+58.837壬戌+壬戌|鲁哀公十四年子正月壬戌朔
03.391丁卯+03.499丁卯+冬至|BC482年12月丁卯冬至日
-----------|----|《左传·鲁哀公十四年》:(孔子获麟之年)
-----------|----|“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
-----------|----|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56.913庚申+56.960庚申+庚申|《左传》:“哀公十有四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13.877丁丑|14.000戊寅|冬至|BC480年12月冬至日
16.116庚辰+16.166庚辰+庚辰|鲁哀公十六年(BC479年)夏四月庚辰朔
-----------|己丑|《左传·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孔丘:格里历B.C.552年10月3日庚子~B.C.479年3月3日己丑)
15.022己卯|15.500己卯|冬至|BC434年12月冬至日
50.428甲寅+50.630甲寅+甲寅|楚惠王五十六年(BC433)
-----------|----|曾侯乙墓记甲寅日,实为子正月朔日(BC434年11月) ,
-----------|丙辰|曾侯乙墓记“甲寅三日”为甲寅后的三日丙辰日。
46.476庚戌|47.001辛亥|冬至|BC428年12月冬至日                     
-----------|戊申|《汉书·律历志》:
-----------|----|“元公四年正月戊申朔旦冬至,《殷历》以为己酉距康公七十六岁”
45.224己酉+45.444己酉+己酉|《殷历》:“子正月己酉朔日”
24.888戊子|26.001庚寅|冬至|BC352年12月冬至日
-----------|丁亥|《汉书·律历志》:
-----------|----|“康公四年正月丁亥朔旦冬至,《殷历》以为戊子距缗公七十六岁”
23.976丁亥|24.445戊子+戊子|《殷历》:“子正月戊子朔日”
20.222甲申|21.497乙酉|冬至| BC330年12月冬至日
15.361己卯+15.893己卯+己卯| 寅正月己卯朔日 BC329年
-----------|庚寅| 《离骚》:“摄提贞于孟取兮唯庚寅我以降”
05.067己巳|06.503庚午|冬至|BC310年12月冬至日
44.713戊申|45.326己酉+己酉|《四川青川郝家坪秦墓木牍》:(秦武王二年BC309年)
-----------|----|“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茂内史晏民臂更修为田律”
-----------|----|(这年的十一月在正月後,說明未開始施行“亥正”。)
57.487辛酉|59.002癸亥|冬至|BC300年12月冬至日
03.302丁卯|04.999戊辰|冬至|BC276年12月冬至日
-----------|丙寅|《汉书·律历志》:
-----------|----|“缗公二十二年正月丙寅朔旦冬至《殷历》以为丁卯距楚元七十六岁”
02.726丙寅|03.451丁卯+丁卯|《殷历》:“子正月丁卯朔日”

09.121癸酉|11.000乙亥|冬至|BC252年12月冬至日
42.842丙午|43.638丁未|丙午|《云梦秦简·为吏之道·魏户律》:(秦昭王五十六年BC251年)
-----------|----|“魏安釐王廿十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
08.614壬申|09.406癸酉|----|後九月朔 《云梦秦简》:五十六年後九月秦昭王死
14.364戊寅|16.249庚辰|冬至|BC251年12月冬至日
32.364丙申|33.364丁酉|朔日|
-----------|己亥|“秦孝文王十月己亥即位”(BC250)《史记》
-----------|辛丑|“三日辛丑卒”
19.609癸未|21.506乙酉|冬至|BC250年12月冬至日
01.113乙丑+01.912乙丑+乙丑|秦庄襄王元年(BC249)寅正月朔日 
-----------|己巳|寅正月己巳初五立春【己巳元】
35.336己亥|37.225辛丑|冬至|BC247年12月冬至日【甲寅年】
-----------|乙酉|秦始皇元年(BC246.1)乙酉立春日【乙卯年】
12.037丙子|14.003戊寅|冬至|BC240年12月冬至日
00.074甲子+00.912甲子+甲子|“季冬纪第十二唯秦八年岁在涒灘秋甲子朔”(BC239)《吕氏春秋》
14.934戊寅|16.998庚辰|冬至|BC228年12月冬至日
22.012丙戌+22.900丙戌+丙戌|“廿年四月丙戌朔”秦始皇廿年(BC227)《睡虎地秦墓竹简》
46.405庚戌|48.405壬子|冬至|BC222年12月冬至日
45.405己酉|46.288庚戌+庚戌|“廿六年八月庚戌朔”秦始皇廿六年(BC221)《湘西里耶秦简》
51.636乙卯|53.752丁巳|冬至|BC221年12月冬至日
12.130丙子|13.022丁丑|丙子|“廿七年二月丙子朔”秦始皇廿七年(BC220)《湘西里耶秦简》
09.306癸酉|10.196甲戌+甲戌|“廿七年八月甲戌朔”秦始皇廿七年(BC220)《湘西里耶秦简》
17.837辛巳|20.000甲申|冬至|BC216年12月冬至日
13.478丁丑|14.393戊寅+戊寅|“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秦始皇卅二年(BC215)《湘西里耶秦简》
23.086丁亥|25.521己丑|冬至|BC215年12月冬至日
37.385辛丑|38.303壬寅+壬寅|“卅三年二月壬寅朔”秦始皇卅三年(BC214)《湘西里耶秦简》
06.913庚午|07.827辛未+辛未|“卅三年三月辛未朔”秦始皇卅三年(BC214)《湘西里耶秦简》
36.438庚子|37.357辛丑+辛丑|“卅三年四月辛丑朔”秦始皇卅三年(BC214)《湘西里耶秦简》
03.173丁卯|04.071戊辰|丁卯|“十一月丁卯”秦始皇卅四年(BC214)《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4.173壬辰|06.173甲午|冬至|BC214年12月冬至日
02.223丙寅|03.133丁卯+丁卯|“[正月]丁卯 嘉平视事”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1.751乙未|32.667丙申+丙申|“二月丙申 宿竟陵”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1.282乙丑|02.192丙寅|乙丑|“三月乙丑 治竟陵”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0.812甲午|31.731乙未+乙未|“四月乙未”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0.338甲子|01.259乙丑|甲子|“五月甲子”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29.866癸巳|30.782甲午+甲午|“六月甲午”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59.407癸亥|00.325甲子|癸亥|“七月癸亥”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28.927壬辰|29.850癸巳+癸巳|“八月癸巳”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58.468壬戌|59.385癸亥+癸亥|“九月癸亥” 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27.999辛卯|28.916壬辰|----|“▓後九月大”秦始皇卅四年(BC213)《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3.575丁酉|35.757己亥|冬至|BC213年12月冬至日
54.712戊午|55.636己未+己未|“卅五年四月己未朔”秦始皇卅五年(BC212)《湘西里耶秦简》
21.421乙酉|22.341丙戌+丙戌|“丙戌十一月小”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8.815壬寅|40.997甲辰|冬至|BC212年12月冬至日
50.949甲寅|51.869乙卯+乙卯|“乙卯二月大”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50.021甲寅+50.943甲寅+甲寅|“甲寅三月大”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9.074癸丑+49.994癸丑+癸丑|“癸丑四月大”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7.671辛巳|18.589壬午+壬午|“壬午七月大”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7.208辛亥|48.132壬子+壬子|“壬子八月”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6.735庚辰|17.653辛巳+辛巳|“辛巳九月小”秦始皇卅六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6.252庚戌|47.181辛亥+辛亥|“辛亥十月小”秦始皇卅七年(BC211)《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癸丑|“卅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秦始皇卅七年(BC211)《史记秦始皇本记》
15.785己卯|16.714庚辰+庚辰|“〔十一月庚辰〕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4.062戊申|46.258庚戌|冬至|BC211年12月冬至日
45.310己酉|46.247庚戌+庚戌|“十二月庚戌小”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4.855戊寅|15.779己卯+己卯|“〔正〕月己卯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4.375戊申|45.304己酉+己酉|“二月己酉小”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3.908丁丑|14.832戊寅+戊寅|“三月戊寅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3.447丁未|44.367戊申+戊申|“四月戊申小”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2.973丙子|13.901丁丑+丁丑|“五月丁丑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2.501丙午|43.427丁未+丁未|“六月丁未小 澤”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2.034丙子+12.957丙子+丙子|“七月丙子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1.571乙巳|42.489丙午+丙午|“八月丙午小”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丙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始皇卅七年(BC210)《史记·秦始皇本记》:
-----------|----|(此为闰七月,但秦历用后九月闰,此记录应是汉人用《太初历》推算。)
11.106乙亥|12.024丙子|乙亥|“九月乙亥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0.626甲辰|41.554乙巳+乙巳|“(後九月乙巳大)”秦始皇卅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10.158甲戌|11.083乙亥+乙亥|“乙亥 十月小”秦二世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9.686癸卯|40.614甲辰+甲辰|“十一甲辰月大”秦二世元年(BC210)《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49.298癸丑|51.503乙卯|冬至|BC210年12月冬至日
09.215癸酉|10.148甲戌+甲戌|“十二甲戌月小”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8.751壬寅|39.678癸卯+癸卯|“正月癸卯月大”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8.275壬申|09.212癸酉+癸酉|“二月癸酉月小”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7.815辛丑|38.747壬寅+壬寅|“三月壬寅月大”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7.339辛未|08.274壬申+壬申|“四月壬申月小”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6.873庚子|37.803辛丑+辛丑|“五月辛丑月大”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6.414庚午|07.346辛未+辛未|“六月辛未月小”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5.940己亥|36.857庚子+庚子|“七月庚子月大”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05.486己巳|06.391庚午+庚午|“八月庚午月小”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34.990戊戌|35.927已亥+已亥|“九月已亥月大”秦二世元年(BC209)《周家台秦墓简牍历谱》
54.537戊午|56.753庚申|冬至|BC209年12月冬至日
05.018己巳|07.247辛未|冬至|BC207年12月冬至日
-----------|甲寅|汉高祖元年 BC206年 寅正五月甲寅朔日
-----------|癸亥|寅正五月癸亥《汉书·律历志下》:
-----------|----|“汉高祖元年,岁在大隶之东井廿二度”
10.259甲戌|12.493丙子|冬至|BC206年12月冬至日
10.578甲戌|10.530乙巳|甲戌|“高祖三年冬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BC205)《汉书》
15.512己卯|17.758辛巳|冬至|BC205年12月冬至日
20.749甲申|23.997丁亥|冬至|BC204年12月冬至日
25.988己丑|28.248壬辰|冬至|BC203年12月冬至日
26.966庚寅|27.920辛卯+辛卯|“四月辛卯”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6.503庚申|57.454辛酉+辛酉|“五月辛酉”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5.024己丑|26.978庚寅+庚寅|“六月庚寅”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5.562己未|56.522庚申+庚申|“七月庚申”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5.092己丑|26.043庚寅|己丑|“八月己丑”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4.626戊午|55.582己未+己未|“九月己未”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4.160戊子|25.107己丑|戊子|“后九月[戊子]”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3.687丁巳|54.642戊午+戊午|“十月戊午”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3.219丁亥|24.182戊子|丁亥|“十一月丁亥” 汉高祖五年 BC20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1.324乙未|33.504丁酉|冬至|BC202年12月冬至日
52.747丙辰|53.703丁巳+丁巳|“十二月丁巳”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2.282丙戌|23.234丁亥|丙戌|“正月丙戌”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1.805乙卯|52.760丙辰+丙辰|“二月丙辰”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1.342乙酉|22.299丙戌+丙戌|“三月丙戌”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0.863甲寅|51.825乙卯+乙卯|“四月乙卯”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0.402甲申|21.360乙酉+乙酉|“五月乙酉”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9.934癸丑|50.884甲寅+甲寅|“六月甲寅”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9.466癸未|20.415甲申+甲申|“七月甲申”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8.993壬子|49.946癸丑+癸丑|“八月癸丑”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8.520壬午|19.475癸未+癸未|“九月癸未小” 汉高祖六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8.060壬子|49.011癸丑|壬子|“十月壬子朔” 汉高祖七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7.582辛巳|18.528壬午+壬午|“十一月壬午朔” 汉高祖七年 BC20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6.485庚子|38.758壬寅|冬至|BC201年12月冬至日
47.113辛亥|48.073壬子|辛亥|“十二月辛亥朔” 汉高祖七年 BC20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2.430丙午|43.382丁未+丁未|“十月丁未” 汉高祖八年 BC20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1.954乙亥|12.922丙子+丙子|“十一月丙子” 汉高祖八年 BC20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1.721乙巳|44.009戊申|冬至| BC200年12月冬至日
-----------|----|《汉书·律历志》:“八年十一月乙巳朔旦冬至
-----------|----|楚元三年也故《殷历》以为丙午距元朔七十六岁”
41.487乙巳|42.440丙午+丙午|《殷历》“子正月丙午朔日”
41.721乙巳|44.009戊申|冬至| BC200年12月冬至日
41.487乙巳|42.440丙午+丙午|“十二月丙午”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1.012乙亥|11.976乙亥+乙亥|“正月乙亥”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0.539甲辰|41.496乙巳+乙巳|“二月乙巳”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0.083甲戌|11.035丙子|甲戌|“三月甲戌”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9.602癸卯|40.562甲辰+甲辰|“四月甲辰”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9.131癸酉|09.092甲戌|癸酉|“五月癸酉”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8.657壬寅|39.622癸卯+癸卯|“六月癸卯”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8.199壬申|09.164癸酉|壬申|“七月壬申”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7.717辛丑|38.682壬寅+壬寅|“八月壬寅”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7.254辛未|08.218壬申|辛未|“九月辛未”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6.795庚子|37.757辛丑+辛丑|“後九月辛丑大” 高祖八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6.319庚午|07.286辛未+辛未|“十月辛未” 高祖九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5.847己亥|36.813庚子+庚子|“十一月庚子” 高祖九年 BC19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6.951庚戌|49.247癸丑|冬至| BC199年12月冬至日
05.380己巳|06.339庚午+庚午|“十二月庚午”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4.918戊戌|35.882己亥+己亥|“正月己亥”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4.444戊辰|05.405己巳+己巳|“二月己巳”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3.973丁酉|34.940戊戌+戊戌|“三月戊戌”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3.496丁卯|04.468戊辰+戊辰|“四月戊辰”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3.027丁酉|34.003戊戌|丁酉|“五月丁酉”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2.563丙寅|03.538丁卯+丁卯|“六月丁卯” 高祖九年 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2.101丙申|31.063丁酉|乙未|“高祖九年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汉书》
32.101丙申|31.063丁酉+丁酉|“七月丁酉” 高祖九年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1.622乙丑|02.586丙寅+丙寅|“八月丙寅” 高祖九年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1.157乙未|32.120丙申|乙未|“九月乙未大” 高祖九年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1.692甲子|01.652乙丑+乙丑|“十月乙丑” 高祖十年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0.218甲午|31.184乙未|甲午|“十一月甲午” 高祖十年BC19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2.197丙辰|54.498戊午|冬至| BC198年12月冬至日
59.747癸亥|00.709甲子+甲子|“十二月甲子”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9.276癸巳|30.243甲午+甲午|“正月甲午”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8.806壬戌|59.776癸亥+癸亥|“二月癸亥”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8.334壬辰|29.306癸巳+癸巳|“三月癸巳”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7.872辛酉|58.834壬戌+壬戌|“四月壬戌”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7.405辛卯|28.371壬辰+壬辰|“五月壬辰”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6.932庚申|57.908辛酉+辛酉|“六月辛酉”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6.463庚寅|27.428辛卯+辛卯|“七月辛卯”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5.980己未|56.957庚申+庚申|“八月庚申”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5.513己丑|26.490庚寅+庚寅|“九月庚寅”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5.056己未|56.025庚申|己未|“後九月己未” 高祖十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4.590戊子|25.554己丑+己丑|“十月己丑” 高祖十一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4.113戊午|55.087己未|戊午|“十一月戊午” 高祖十一年BC19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7.441辛酉|59.749癸亥|冬至|BC197年12月冬至日
23.644丁亥|24.616戊子+戊子|“十二月戊子”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3.171丁巳|54.143戊午|丁巳|“正月丁巳”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2.708丙戌|23.685丁亥+丁亥|“二月丁亥”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2.241丙辰|53.213丁巳|丙辰|“三月丙辰”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1.766乙酉|22.741丙戌+丙戌|“四月丙戌”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1.305乙卯|52.273丙辰+丙辰|“五月丙辰”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1.819甲申|21.793乙酉+乙酉|“六月乙酉”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0.355甲寅|51.327乙卯+乙卯|“七月乙卯”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9.894癸未|20.864甲申+甲申|“八月甲申”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9.246癸丑|50.386甲寅+甲寅|“九月甲寅” 高祖十一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8.951壬午|19.929癸未+癸未|“十月癸未” 高祖十二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8.487壬子|49.458癸丑+癸丑|“十一月癸丑” 高祖十二年BC19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2.686丙寅|04.999戊辰|冬至|BC196年12月冬至日
18.016壬午|18.987壬午+壬午|“十二月壬午”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7.541辛亥|48.516壬子+壬子|“正月壬子”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7.076辛巳|18.055壬午|辛巳|“二月辛巳”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6.608庚戌|47.582辛亥+辛亥|“三月辛亥”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6.130庚辰|15.112辛巳|庚辰|“四月庚辰”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5.651己酉|46.636庚戌+庚戌|“五月庚戌”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5.201己卯|16.148庚辰|己卯|“六月己卯”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4.725戊申|45.701己酉+己酉|“七月己酉”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4.258戊寅|15.241己卯|戊寅|“八月戊寅”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3.781丁未|44.763戊申+戊申|“九月戊申” 高祖十二年BC195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7.919辛未|10.243甲戌|冬至|BC195年12月冬至日
08.629壬申|09.605癸酉+癸酉|“八月癸酉朔” 惠帝元年 BC194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8.144壬寅|39.128癸卯|寅朔|“九月壬寅朔” 惠帝元年 BC194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7.683辛未|08.668壬申+壬申|“後九月壬申朔” 惠帝元年 BC194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7.211辛丑|38.199壬寅|辛丑|“十月辛丑” 惠帝二年 BC194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6.748庚午|07.724辛未+辛未|“十一月辛未” 惠帝二年 BC194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3.160丁丑|15.494己卯|冬至|BC194年12月冬至日
36.272庚子|37.264辛丑+辛丑|“十二月辛丑”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5.806己巳|06.787庚午+庚午|“正月庚午”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5.341己亥|36.322庚子+庚子|“二月庚子”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4.869戊辰|05.853己巳+己巳|“三月己巳”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4.402戊戌|35.387己亥+己亥|“四月己亥”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3.935丁卯|04.909戊辰+戊辰|“五月戊辰”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3.468丁酉|34.448戊戌+戊戌|“六月戊戌”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2.990丙寅|03.965丁卯+丁卯|“七月丁卯”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2.521丙申|33.498丁酉+丁酉|“八月丁酉”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2.059丙寅|03.026丁卯|丙寅|“九月丙寅” 惠帝二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1.580乙未|32.561丙申+丙申|“十月丙申” 惠帝三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1.101乙丑|02.089丙寅|乙丑|“十一月乙丑” 惠帝三年 BC193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8.412壬午|20.756甲申|冬至|BC193年12月冬至日
30.635甲午|31.621乙未+乙未|“十二月乙未”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0.170甲子|01.157乙丑|甲子|“正月甲子”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9.700癸巳|30.687甲午+甲午|“二月甲午”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9.229癸亥|00.218甲子|癸亥|“三月癸亥”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8.760甲午|29.748癸巳+癸巳|“四月癸巳”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8.302壬戌|59.290癸亥+癸亥|“五月癸亥”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7.829辛卯|28.807壬辰+壬辰|“六月壬辰”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7.357辛酉|58.346壬戌+壬戌|“七月壬戌”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6.895庚寅|27.881辛卯+辛卯|“八月辛卯”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6.417庚申|57.406辛酉+辛酉|“九月辛酉” 惠帝三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5.948己丑|26.938庚寅+庚寅|“十月庚寅” 惠帝四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5.473己未|56.466庚申+庚申|“十一月庚申” 惠帝四年 BC192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3.656丁亥|26.003庚寅|冬至|BC192年12月冬至日
25.009己丑|25.995己丑+己丑|“十二月己丑”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4.549戊午|55.534己未+己未|“正月己未”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4.066戊子|25.055己丑|戊子|“二月戊子”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3.596丁巳|54.583戊午+戊午|“三月戊午”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3.136丁亥|24.123戊子|丁亥|“四月丁亥”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2.670丙辰|53.655丁巳+丁巳|“五月丁巳”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2.193丙戌|23.183丁亥|丙戌|“六月丙戌”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1.732乙卯|52.717丙辰+丙辰|“七月丙辰”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1.265乙酉|22.248丙戌+丙戌|“八月丙戌”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0.790甲寅|51.773乙卯+乙卯|“九月乙卯”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0.317甲申|21.306乙酉+乙酉|“後九月乙酉” 惠帝四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9.835癸丑|50.832甲寅+甲寅|“十月甲寅” 惠帝五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9.381癸未|20.369甲申+甲申|“十一月甲申” 惠帝五年 BC191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8.900壬辰|31.254乙未|冬至|BC191年12月冬至日
48.903壬子|49.904癸丑+癸丑|“十二月癸丑”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8.429壬午|19.425癸未+癸未|“正月癸未”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7.967辛亥|48.966壬子+壬子|“二月壬子”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7.505辛巳|18.501壬午+壬午|“三月壬午”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7.030辛亥|48.022壬子|辛亥|“四月辛亥”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6.573庚辰|17.566辛巳+辛巳|“五月辛巳”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6.095庚戌|47.087辛亥|庚戌|“六月庚戌”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5.629己卯|16.616庚辰+庚辰|“七月庚辰”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5.158己酉|46.148庚戌|己酉|“八月己酉”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4.687戊寅|15.671己卯|己卯|“九月己卯”惠帝五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4.216戊申|44.206己酉|戊申|“十月戊申”惠帝六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3.750丁丑|14.741戊寅+戊寅|“十一月戊寅”惠帝六年 BC190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4.140戊戌|36.506庚子|冬至|BC190年12月冬至日
43.271丁未|44.263戊申+戊申|“十二月戊申”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2.800丙子|13.794丁丑+丁丑|“正月丁丑”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2.330丙午|43.324丁未+丁未|“二月丁未”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1.868乙亥|12.861丙子+丙子|“三月丙子”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1.398乙巳|42.393丙午+丙午|“四月丙午”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10.923甲戌|11.919乙亥+乙亥|“五月乙亥”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0.458甲辰|41.451乙巳+乙巳|“六月乙巳”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9.986癸酉|10.981甲戌+甲戌|“七月甲戌”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9.524癸卯|40.514甲辰+甲辰|“八月甲辰”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9.051癸酉|10.047甲戌|癸酉|“九月癸酉”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8.581壬寅|39.585癸卯+癸卯|“後九月癸卯”惠帝六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8.104壬申|09.111癸酉|壬申|“十月壬申”惠帝七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7.635辛丑|38.634壬寅+壬寅|“十一月壬寅”惠帝七年 BC189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9.377癸卯|41.747乙巳|冬至|BC189年12月冬至日
07.168辛未|08.174壬申|辛未|“十二月辛未”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6.702庚子|37.700辛丑+辛丑|“孝惠皇帝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BC188《汉书》
36.702庚子|37.700辛丑+辛丑|“正月辛丑”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6.227庚午|07.229辛未|庚午|“二月庚午”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5.764己亥|36.755庚子+庚子|“三月庚子”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5.294己巳|06.285庚午+庚午|“四月庚午”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4.830戊戌|35.824己亥+己亥|“五月己亥”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丁卯|“夏五月丁卯日有蚀之既”惠帝七年(BC188)《汉书》
04.351戊辰|05.346己巳+己巳|“六月己巳”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3.887丁酉|34.876戊戌+戊戌|“七月戊戌”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03.412丁卯|04.413戊辰+戊辰|“八月戊辰”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32.941丙申|33.943丁酉+丁酉|“九月丁酉” 惠帝七年 BC188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4.618戊申|46.996庚戌|冬至|BC188年12月冬至日
28.264壬辰|29.263癸巳+癸巳|“[七]月癸巳” 高后元年 BC18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7.780辛酉|58.794壬戌+壬戌|“八月壬戌” 高后元年 BC18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7.309辛卯|28.308壬辰+壬辰|“九月壬辰” 高后元年 BC187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49.863癸丑|52.254丙辰|冬至|BC187年12月冬至日
25.433己丑|26.433庚寅+庚寅|“[正月]庚寅”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4.970戊午|55.972己未+己未|“二月己未”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4.495戊子|25.499己丑+己丑|“三月己丑”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4.030戊午|55.030己未|戊午|“四月戊午”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3.569丁亥|24.557戊子+戊子|“五月戊子”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3.093丁巳|54.098戊午|丁巳|“六月丁巳” 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丙戌|“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蚀之”高后二年(BC186)《汉书》
24.622丙戌|23.631丁亥+丁亥|“七月丁亥”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52.148丙辰|53.149丁巳|丙辰|“八月丙辰”高后二年 BC186年《张家山汉简历谱》
23.680乙酉|22.688丙戌+丙戌|“九月丙戌”高后二年(BC186)《张家山汉简历谱》
51.207乙卯|52.211丙辰|乙卯|“後九月乙(卯)”高后二年(BC186)《张家山汉简·历谱》
55.101己未|57.496辛酉|冬至|BC186年12月冬至日
16.092庚辰|18.508壬午|冬至|BC182年12月冬至日
25.863己丑|26.885庚寅|己丑|“春正月己丑晦日有蚀之既”高后七年(BC181)《汉书》
21.331乙酉|23.750丁亥|冬至|BC181年12月冬至日
26.563庚寅|29.005癸巳|冬至|BC180年12月冬至日
40.376甲辰|41.397乙巳|癸卯|“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BC179.11)《汉书》?
31.809乙未|34.246戊戌|冬至|BC179年12月冬至日
34.750戊戌|35.779己亥|丁酉|“文帝三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蚀之”(BC178.11)《汉书》?
37.060辛丑|39.503癸卯|冬至|BC178年12月冬至日
42.301丙午|44.760戊申|冬至|BC177年12月冬至日
57.028辛酉|59.509甲子|冬至|BC174年12月冬至日
24.226戊子|26.747庚寅|冬至|BC169年12月冬至日
40.284甲辰|41.352乙巳+乙巳|汉文帝十二年(BC168)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记十二年二月乙巳朔  
-----|(历朔晚实朔一日,此记录说明汉文帝十二年历谱是按照甲寅元四分历常数计算的。)
45.196己酉|47.748辛亥|冬至|BC165年12月冬至日
43.532丁未|44.609戊申+戊申|“戊申 後九月”文帝十六年(BC164)《江陵凤凰山九号汉墓木牍》
50.443甲寅|53.002丁巳|冬至|BC164年12月冬至日
00.926甲子|00.506丁卯|冬至|BC162年12月冬至日
00.844甲子+00.924甲子+甲子|“冬十一月甲子夜半朔旦”文帝後元三年(BC161)《汉书》
06.402庚午|08.402壬申|冬至|BC161年12月冬至日
51.402乙卯|52.501丙辰+丙辰|“夏四月丙辰晦日有蚀之”文帝後元四年(BC160)《汉书》
37.629辛丑|40.257甲辰|冬至|BC155年12月冬至日
18.612壬午|19.724癸未|壬午|“春正月壬午晦日有食之”景帝前元三年(BC154)《汉书》?
48.134壬子|49.245癸丑|壬子|“二月壬子晦日有蚀之”景帝前元三年(BC154)《汉书》?
42.134丙午|45.134己酉|冬至|BC154年12月冬至日
09.231癸酉|10.343甲戌|戊戌|“十月戊戌晦日有蚀之”景帝前元四年(BC153)《汉书》?
58.597壬戌|01.257乙丑|冬至|BC151年12月冬至日
26.544庚寅|27.656辛卯|庚寅|“冬十一月庚寅晦日有蚀之”景帝前元七年(BC150)《汉书》
09.073癸酉|11.753乙亥|冬至|BC149年12月冬至日
10.593甲戌|11.730乙亥|甲戌|“九月甲戌晦日有蚀之”景帝中元二年 (BC148)《汉书》
14.310戊寅|17.003辛巳|冬至|BC148年12月冬至日
34.489戊戌|35.618己亥|戊戌|“秋九月戊戌晦日有蚀之”景帝中元三年(BC147)《汉书》
19.564癸未|22.253丙戌|冬至|BC147年12月冬至日
28.857壬辰|29.992癸巳|戊午|“十月戊午日有蚀之”景帝中元四年(BC146)《汉书》?
30.058甲午|32.755丙申|冬至|BC145年12月冬至日
48.050壬子|49.195癸丑|辛亥|“秋七月辛亥晦日有食之”景帝中元六年(BC144)《汉书》
35.289己亥|38.003壬寅|冬至|BC144年12月冬至日
42.426丙午|43.574丁未|乙巳|“秋七月乙巳晦日有蚀之”景帝後元元年(BC143)《汉书》
11.017乙亥|12.170丙子|乙亥|“乙亥 十月大” 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3)《孔家坡汉简历谱》
40.537甲辰|43.261丁未|冬至|BC143年12月冬至日
40.537甲辰|43.261丁未|甲辰|“甲辰冬至” 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3)《孔家坡汉简历谱》
40.557甲辰|41.687乙巳+乙巳|“乙巳 十一月小” 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3)《孔家坡汉简历谱》
10.077甲戌|11.217乙亥|甲戌|“甲戌 十二月大”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庚寅|“庚寅 立春”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戊戌|“戊戌 腊”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39.612癸卯|40.752甲辰+甲辰|“甲辰 正月大”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辛亥|“辛亥 出种”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09.146癸酉|10.287甲戌+甲戌|“甲戌 二月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38.673壬寅|39.808癸卯+癸卯|“癸卯 三月大”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08.211壬申|09.350癸酉+癸酉|“癸酉 四月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37.727辛丑|38.873壬寅+壬寅|“壬寅 五月大”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丙午|“丙午 夏至”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07.260辛未|08.402壬申+壬申|“壬申 六月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庚辰|“庚辰 起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庚寅|“庚寅 中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36.782庚子|37.942辛丑+辛丑|“辛丑 七月大”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06.328庚午|07.479辛未+辛未|“辛未 八月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35.856己亥|36.993庚子+庚子|“庚子 九月小”汉景帝後元二年(BC142)《孔家坡汉简历谱》
56.256庚申|59.006癸亥|冬至|BC140年12月冬至日
21.774乙酉|22.925丙戌+丙戌|“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蚀之”汉武帝建元二年(BC139)《汉书》
02.497乙丑|04.231戊辰|冬至|BC139年12月冬至日
12.384丙子|13.538丁丑|丙子|“九[十]月丙子晦日有蚀之”汉武帝建元三年(BC138)《汉书》?
17.223辛巳|20.000甲申|冬至|BC136年12月冬至日
25.022己丑|26.189庚寅|己丑|“己丑十月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5)《银雀山汉墓历谱》
54.546戊午|55.715己未+己未|“十一月己未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5)《银雀山汉墓历谱》
22.469丙戌|25.250己丑|丙戌|“廿八日丙戌冬至”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5)《银雀山汉墓历谱》
24.073戊子|25.246己丑|戊子|“十二月戊子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5)《银雀山汉墓历谱》
53.600丁巳|54.774戊午+戊午|“正月戊午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壬申|“壬申 立春”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23.143丁亥|24.310戊子+戊子|“二月戊子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52.669丙辰|53.833丁巳+丁巳|“三月丁巳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22.200丙戌|23.374丁亥+丁亥|“四月丁亥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51.744乙卯|52.909丙辰+丙辰|“五月丙辰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21.268乙酉|22.441丙戌+丙戌|“六月丙戌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戊子|“戊子 夏至”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50.796甲寅|51.971乙卯+乙卯|“七月乙卯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甲戌|“甲戌 立秋”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20.325甲申|21.498乙酉|癸未|“元光元年秋七月癸未晦日有蚀之”(BC134)《汉书》
20.325甲申|21.498乙酉+乙酉|“八月乙酉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49.835癸丑|51.013乙卯|甲寅|“九月甲寅大”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19.374癸未|20.546甲申+甲申|“後九月甲申小”汉武帝元光元年(BC134)《银雀山汉墓历谱》
59.166癸亥|02.001丙寅|冬至|BC128年12月冬至日
11.368乙亥|12.551丙子|乙亥|“元朔二年三月乙亥晦日有蚀之”汉武帝元朔二年(BC127)《汉书》
20.146甲申|21.992丙戌|冬至| BC124年12月冬至日
-----------|甲申|《汉书·律历志》“元朔六年十一月
-----------|----|甲申朔旦冬至《殷历》以为乙酉距初元七十六岁”
20.230甲申|21.442乙酉+乙酉|“子正月乙酉朔日”《殷历》
25.384己丑|28.255壬辰|冬至|BC123年12月冬至日
41.317乙巳|42.528丙午|乙巳|“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蚀之”汉武帝元狩元年(BC122)《汉书》
17.799辛巳|20.755甲申|冬至|BC113年12月冬至日
17.799辛巳|20.755甲申|辛巳|“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汉武帝元鼎五年(BC113)《汉书》
13.575丁丑|14.828戊寅|丁丑|“夏四月丁丑晦日有蚀之”汉武帝元鼎五年(BC112)《汉书》
57.404辛酉|00.485甲子|冬至|BC94年12月冬至日
50.452甲寅|51.750乙卯|甲寅|“冬十月甲寅晦日有蚀之”汉武帝太始四年(BC93)《汉书》
18.379壬午|21.500壬午|冬至|BC90年12月冬至日
58.385壬戌|59.698癸亥|辛酉|“征和四年秋八月辛酉晦日有蚀之”
==============================================================

(这篇小文是原来用DOS系统编辑的,在这里版面可能变形。)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50 銀子 +110 功勛 +20 收起 理由
浪花 + 10 + 10 原创内容
高老夫子 + 40 + 10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15 16:17:35
博君兄力作,愉快拜读。颛顼历和太初历,以及三统历的关系如何,有继承关系吗?是不是改头换面呢?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15 16:48:51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15 16:57 编辑
依我的浅见,一般地说,《太初历》是实际颁布和使用过的历法文件,而“三统历”只是一套历术方法,没有以“三统历”为名称颁布和使用过这个历法。“颛顼历”传说和记载是一种楚历,但是我见到的楚简中还不能确认有一般现在人认为的“颛顼历”。
现在只能说楚历对秦历有影响,秦历对汉历有影响,楚、秦、汉的历法有传承,这个能确认。但是楚历月序不同于秦历,秦历月序不同于汉历,楚历是冬岁首(一月)、丑正月(春正四月),秦历是冬岁首(十月)、寅正月(春正月),汉历是岁首、正月同在春寅正月。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15 16:57:30
有人说颛顼历就是殷历,吴兄怎么看?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15 17:03:27
有人说颛顼历就是殷历,吴兄怎么看?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15 16:57
“殷历”的概念若说是商人的历法,“颛顼历”若说是楚人的历法,倒是有一个联系,就是都用丑正月,但是商人历法有“十三月”作为闰月,而楚人已经使用“无中气置闰”的方法,这有重大区别。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15 17:23:02
商人置闰有“年终置闰”和“年中置闰”两种,十三月置闰,不用赘述。年中置闰,有甲骨可证,董作斌认为是“无中置闰”,而后又改为“无节置闰”。但问题关键是殷人是否了解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还有待研究。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15 18:31:00
商人置闰有“年终置闰”和“年中置闰”两种,十三月置闰,不用赘述。年中置闰,有甲骨可证,董作斌认为是“无中置闰”,而后又改为“无节置闰”。但问题关键是殷人是否了解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还有待研究。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15 17:23
有个问题是没有证据说商人知道有二十四节气,若无二十四节气的规定,“无中置闰”和“无节置闰”都无根据。《管子·幼官》和银雀山汉简《卅时》都说有“三十节气”,这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之前的一种节气。
《幼官》比《三十时》.gif

若说十九年七闰,春秋历都还没有达到准确使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商人就更难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