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释帛本《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原创非首发)

发布者: 青竹大哥 | 发布时间: 2011-10-16 21:15| 查看数: 3306| 评论数: 7|帖子模式

.
     “道可道,非常道”是有关道学论述中被引用率很高的一段话,然而,引述者通常都没有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貌似这句话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一样。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往今来的知名大家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大同小异。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名人的解释: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说:道之可以讲说的,就不是永远存在的道,如儒家所谓“道”便是,而我所谓的“道”(宇宙本体),是不可以讲说的,是永远存在的“常道”。   ——高亨《老子注译》

      “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     ——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杨联芬(张忆)《老子白话今译》

     这些名家大腕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其基本意思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常道是《道德经》中心论述的道。
     2、常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来述说的,即使勉强述说,你述说的那个道也不是常道。

     以上名家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的解读,可以说是一种主流。那些引用“道可道,非常道”而不加解释的论道者,大概也是取这个意思吧。
     然而,主流就是对的吗?或者说,《老子》中这段话的本来意思就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0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巨龙 + 20 + 20 支持原创,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0-16 21:18:29
.
      首先,这些名家们一致认定,“常道”就是《道德经》中心论述的“道”,这是第一大错误。这个错误错就错在加字为训,而加字、减字为训历来是训诂的大忌。
     这些名家的解释或译文要是能够成立,对应的原文应该是:“道可道,可道之道非常道。”或者是“可道之道,非常道。”然而,无论是帛书本《老子》还是传世各本《道德经》(楚简本无此段),原文根本就没有“可道之道”这四个字,也就是说,这“可道之道”是解释者强行塞给老子的!
     换言之,这是解老者借解释《道德经》之机,把自己那“宇宙的本体”不可说的观点兜售出去,此乃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0-16 21:19:30
.
      其次,由于传世各本把帛书本《老子》中的语气助词“也”给去掉,这就造成了语句句式和语义的模糊。
      如果我们使用帛书本《老子》来解读,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帛书本《老子》的相应文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从这里,我们可明晰地地看到,第一个道字下是两个并列的陈述句——“可道也”和“非恒道也”,文本的意思也是再清楚不过了:
      ⑴道是可道的。
      ⑵道不是恒道。
      也就是说,作者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上面那些名家大腕所解释(其实是兜售)的意思完全是相反的!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0-16 21:20:17
.
      接下来的问题是,“可道也”这个“道”字,是不是“言说”的意思。
      考查目前所能见的各种版本的《道德经》,全篇中除了此处的的“道”字有疑似“言说”之意外,其他各处的“道”字都完全可以肯定不含“言说”的成分,所以,青竹认为,“可道也”的“道”字当“言说”解是不符合《老子》本义的。
      以王弼本《道德经》为例,全篇总共使用了76个道字,也就是说,除了一个“道”字有“言说”的嫌疑外,其他75个道字都与“言说”没有任何干系,如果“可道也”的“道”字作者真的是表示“言说”的意思,我们不禁要问《老子》的作者或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了显示其新潮还是为了故布陷阱和疑云?作为一篇弘道的大作,这样做有意思吗?
     或者,我们也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们那么想把“可道”的“道”字解释为“言说”?是为了引出“道不可以言说”吗?如果是这样,帛书本《老子》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道是可道的。”这还有什么意义?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0-16 21:21:22
.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执着于“道”可说不可说的问题,这里的“可道也”的“道”字根本就不存在那么多的问题。
     从句子成分来看,“可道也”的“道”是谓语,从先秦的文献中做谓语用的“道”字先例来看,除了“言”、“说”之外,青竹觉得训为“遵行、实行”是比较贴切的。古例:《管子·任法》:“法不一,則有國者不祥;民不道法,則不祥。”《荀子·王霸》:“不可不善爲擇道然後道之,涂薉則塞。”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四》:“道之,行之也。”
     如此,“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意思就是,道是可以遵行的,但不是恒道
     最后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恒道?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0-16 21:23:22
.
     从上面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语句解析可知,道是种名词而恒道是类名词,“恒”字是用来界定道的。所以,“恒道”中的“恒”字的词性应该形容词。
     在古汉语中,“恒”做形容词用时有长久的、固定的、平常的、普通的等义项。既然已经确定了“恒道”不是《老子》所主述的道,那么,“恒”解为“长久的”就不妥了。所以,这里的“恒”字只可能释为“固定的”、“平常的”或“普通的”。
     如果不兼顾全文,这里的“恒”字似乎释为“固定的”、“平常的”或“普通的”都可以。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帛书本《老子·道经》中有“
之道,以御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的说法。
     老子既然把“之道,以御之有”作为“道纪”,那就是说,作者所主述的道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而帛书本《老子·德经》中的“一,一二,二三,三万物。”也可以印证道的“生生不息”。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帛书本《老子·德经》的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说的也是上等的积德之人不保守旧德的意思。上等的积德之人为什么不保守旧德呢?原因还是道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所以,《老子》认为,那种刻舟求剑式的、拼命保守旧德的的“下德”之人,最终是无所得的。
     综上,“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的道既然是“非恒道也”,那么,与道相对的“恒道”就应该理解为“固定不变的道”或“一成不变的道。”
     至此,帛本《老子》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句,可以用现代白话来表述就是:
(我所论述的)道是可以遵行的,但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道。
静知龙 发表于 2011-10-17 11:29:39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25 编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的【不德】我认为是否定句,“不”应通无,与不失德相对应!上德之人、心中无存、德之念、不需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因为上德之人行事合于道,反之下德之人处处把德挂在嘴上,无时不用德来约束自己,这就是无道无德而有求的现象。您认为如何?

巨龙 发表于 2011-10-17 13:27:3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25 编辑

青竹兄的“可道”之“道”解释基本正确。不过这个“道”似乎要与“可”结合起来理解。
我对这个“道”有一个解释是“通道”,应该与你“可行之道”相近。
王本的“可道之道”是个没有解释的注解,可参考。
“上德不德”的解读与我基本相同了,还有一个人就是周大春,也提出了“不失德”为保守之说。这样的解读以后就应该是标准,我现在的解读还参考“上德如浴”就是要谦虚为本。
龙老弟的解读稍嫌模糊,不容易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