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为欢迎七稚龄童老先生到来,发一旧帖:《推演三统》

发布者: 吴博君 | 发布时间: 2011-10-18 11:14| 查看数: 6715| 评论数: 21|帖子模式

秦伊人按:
  这篇旧文,是当年受七稚龄童老先生文章的启发而写成的,今日老先生来到论坛,伊人以此文来迎接老先生,以表对老先生的敬仰之情。

  七稚龄童老先生的学问,是与古典天文历法一脉相承的,其理论和方法都受古典真传。更可贵的是,七老先生多年在各个论坛里推广普及古典天文历法知识,使得无数初学者能够少走弯路,这是当今学者最应珍视的传统美德。七老先生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大度,实为后生楷模!

---------------------------------

《三统历》推演复盘2007.3.19
-------------------------------------------------------------------------
根据《汉书.律历志》整理得《三统历.孟统》八十一章序数及章首干支表:
01甲子 02癸卯 03癸未 04癸亥 05癸卯 06壬午 07壬戌 08壬寅 09壬午
10辛酉 11辛丑 12辛巳 13辛酉 14庚子 15庚辰 16庚申 17庚子 18己卯
19己未 20己亥 21己卯 22戊午 23戊戌 24戊寅 25戊午 26丁酉 27丁丑
28丁巳 29丁酉 30丙子 31丙辰 32丙申 33丙子 34乙卯 35乙未 36乙亥
37乙卯 38甲午 39甲戌 40甲寅 41甲午 42癸酉 43癸丑 44癸巳 45癸酉
46壬子 47壬辰 48壬申 49壬子 50辛卯 51辛未 52辛亥 53辛卯 54庚午
55庚戌 56庚寅 57庚午 58己酉 59己丑 60己巳 61己酉 62戊子 63戊辰
64戊申 65戊子 66丁卯 67丁未 68丁亥 69丁卯 70丙午 71丙戌 72丙寅
73丙午 74乙酉 75乙丑 76乙巳 77乙酉 78甲子 79甲辰 80甲申 81甲子
转换为“四分历”二十部格式:
(01甲子)
02癸卯03癸未04癸亥05癸卯 06壬午07壬戌08壬寅09壬午
10辛酉11辛丑12辛巳13辛酉 14庚子15庚辰16庚申17庚子
18己卯19己未20己亥21己卯 22戊午23戊戌24戊寅25戊午
26丁酉27丁丑28丁巳29丁酉 30丙子31丙辰32丙申33丙子
34乙卯35乙未36乙亥37乙卯 38甲午39甲戌40甲寅41甲午
42癸酉43癸丑44癸巳45癸酉 46壬子47壬辰48壬申49壬子
50辛卯51辛未52辛亥53辛卯 54庚午55庚戌56庚寅57庚午
58己酉59己丑60己巳61己酉 62戊子63戊辰64戊申65戊子
66丁卯67丁未68丁亥69丁卯 70丙午71丙戌72丙寅73丙午
74乙酉75乙丑76乙巳77乙酉 78甲子79甲辰80甲申81甲子
除去章序号转换为:
癸卯癸未癸亥癸卯 壬午壬戌壬寅壬午 辛酉辛丑辛巳辛酉 庚子庚辰庚申庚子
己卯己未己亥己卯 戊午戊戌戊寅戊午 丁酉丁丑丁巳丁酉 丙子丙辰丙申丙子
乙卯乙未乙亥乙卯 甲午甲戌甲寅甲午 癸酉癸丑癸巳癸酉 壬子壬辰壬申壬子
辛卯辛未辛亥辛卯 庚午庚戌庚寅庚午 己酉己丑己巳己酉 戊子戊辰戊申戊子
丁卯丁未丁亥丁卯 丙午丙戌丙寅丙午 乙酉乙丑乙巳乙酉 甲子甲辰甲申甲子
根据《干支码表》: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转换为“孟统”干支码历表
01-
40-20-60-40  19-59-39-19  58-38-18-58  37-17-57-37
16-56-36-16  55-35-15-55  34-14-54-34  13-53-33-13
52-32-12-52  31-11-51-31  10-50-30-10  49-29-09-49
28-08-48-28  07-47-27-07  46-26-06-46  25-05-45-25
04-44-24-04  43-23-03-43  22-02-42-22  01-41-21-01
经“去头补尾”法得
“二统”干支码历表
41-
20-60-40-20  59-39-19-59  38-18-58-38  17-57-37-17
56-36-16-56  35-15-55-35  14-54-34-14  53-33-13-53
32-12-52-32  11-51-31-11  50-30-10-50  29-09-49-29
08-48-28-08  47-27-07-47  26-06-46-26  05-45-25-05
44-24-04-44  23-03-43-23  02-42-22-02  41-21-01-41
经“去头补尾”法再得
“三统”干支码历表
21-
60-40-20-60  39-19-59-39  18-58-38-18  57-37-17-57
36-16-46-36  15-55-35-15  54-34-14-54  33-13-53-33
12-52-32-12  51-31-11-51  30-10-50-30  09-49-29-09
48-28-08-48  27-07-47-27  06-46-26-06  45-25-05-45
24-04-44-24  03-43-23-03  42-22-02-42  21-01-41-21
若回归年真为365.25而不是365.2423,则有“孟统”八十一章首日干支与公历对照表:
01甲子 02癸卯 03癸未 04癸亥 05癸卯 06壬午 07壬戌 08壬寅 09壬午
1624BC 1605BC 1586BC 1567BC 1548BC 1529BC 1510BC 1491BC 1472BC(九)
10辛酉 11辛丑 12辛巳 13辛酉 14庚子 15庚辰 16庚申 17庚子 18己卯
1453BC 1434BC 1415BC 1396BC 1377BC 1358BC 1339BC 1320BC 1301BC(八)
19己未 20己亥 21己卯 22戊午 23戊戌 24戊寅 25戊午 26丁酉 27丁丑
1282BC 1263BC 1244BC 1225BC 1206BC 1187BC 1168BC 1149BC 1130BC(七)
28丁巳 29丁酉 30丙子 31丙辰 32丙申 33丙子 34乙卯 35乙未 36乙亥
1111BC 1092BC 1073BC 1054BC 1035BC 1016BC 0997BC 0978BC 0959BC(六)
37乙卯 38甲午 39甲戌 40甲寅 41甲午 42癸酉 43癸丑 44癸巳 45癸酉
0940BC 0921BC 0902BC 0883BC 0864BC 0845BC 0826BC 0807BC 0788BC(五)
46壬子 47壬辰 48壬申 49壬子 50辛卯 51辛未 52辛亥 53辛卯 54庚午
0769BC 0750BC 0731BC 0712BC 0693BC 0674BC 0655BC 0636BC 0617BC(四)
55庚戌 56庚寅 57庚午 58己酉 59己丑 60己巳 61己酉 62戊子 63戊辰
0598BC 0579BC 0560BC 0541BC 0522BC 0503BC 0484BC 0465BC 0446BC(三)
64戊申 65戊子 66丁卯 67丁未 68丁亥 69丁卯 70丙午 71丙戌 72丙寅
0427BC 0408BC 0389BC 0370BC 0351BC 0332BC 0313BC 0294BC 0275BC(二)
73丙午 74乙酉 75乙丑 76乙巳 77乙酉 78甲子 79甲辰 80甲申 81甲子
0256BC 0237BC 0218BC 0199BC 0180BC 0161BC 0142BC 0123BC 0104BC(一)
但是经《电子干支朔望尺》实际测算,冬至点平均每约130年差一天。如下表:
(中间标注朔日和冬至实际干支和所差天数。)
01甲子 02癸卯 03癸未 04癸亥 05癸卯 06壬午 07壬戌 08壬寅 09壬午(章首)
己巳05 戊申05 戊子05 戊辰05 丁未04 丁亥05 丁卯05 丙午04 丙戌04(子正朔日)
乙亥12 乙卯12 乙未12 甲戌11 甲寅11 癸巳11 癸酉11 癸丑11 壬辰10(冬至)
1624BC 1605BC 1586BC 1567BC 1548BC 1529BC 1510BC 1491BC 1472BC(九)
10辛酉 11辛丑 12辛巳 13辛酉 14庚子 15庚辰 16庚申 17庚子 18己卯(章首)
丙寅05 乙巳04 乙酉04 乙酉04 甲辰04 甲申04 甲子04 壬寅02 癸未04(子正朔日)
壬申11 辛亥10 辛卯10 庚午09 庚戌10 庚寅10 己巳09 丁未07 己丑10(冬至)
1453BC 1434BC 1415BC 1396BC 1377BC 1358BC 1339BC 1320BC 1301BC(八)
19己未 20己亥 21己卯 22戊午 23戊戌 24戊寅 25戊午 26丁酉 27丁丑(章首)
癸亥04 癸卯04 壬午03 壬戌04 壬寅04 辛巳03 辛酉03 辛丑04 庚辰03(子正朔日)
戊辰09 戊申09 丁亥08 丙寅08 丙午08 丙戌08 丙寅08 乙巳08 乙酉08(冬至)
1282BC 1263BC 1244BC 1225BC 1206BC 1187BC 1168BC 1149BC 1130BC(七)
28丁巳 29丁酉 30丙子 31丙辰 32丙申 33丙子 34乙卯 35乙未 36乙亥(章首)
庚申03 庚子03 己卯03 己未03 己亥03 己卯03 戊午03 戊戌03 戊寅03(子正朔日)
乙丑08 甲辰07 甲申08 癸亥07 癸卯07 癸未07 壬戌07 壬寅07 壬午07(冬至)
1111BC 1092BC 1073BC 1054BC 1035BC 1016BC 0997BC 0978BC 0959BC(六)
37乙卯 38甲午 39甲戌 40甲寅 41甲午 42癸酉 43癸丑 44癸巳 45癸酉(章首)  
丁巳02 丁酉03 丁丑03 丙辰02 丙申02 丙子03 乙卯02 乙未02 乙亥02(子正朔日)
辛酉06 辛丑07 庚辰06 庚申06 己亥05 己卯06 己未06 戊戌05 戊寅05(冬至)
0940BC 0921BC 0902BC 0883BC 0864BC 0845BC 0826BC 0807BC 0788BC(五)
46壬子 47壬辰 48壬申 49壬子 50辛卯 51辛未 52辛亥 53辛卯 54庚午(章首)  
甲寅02 甲午02 甲戌02 癸丑01 癸巳02 癸酉02 癸丑02 壬辰01 壬申02(子正朔日)
丁巳05 丁酉05 丁丑05 丙辰04 丙申05 乙亥04 乙卯04 乙未04 甲戌04(冬至)
0769BC 0750BC 0731BC 0712BC 0693BC 0674BC 0655BC 0636BC 0617BC(四)
55庚戌 56庚寅 57庚午 58己酉 59己丑 60己巳 61己酉 62戊子 63戊辰(章首)
壬子02 辛卯01 辛未01 辛亥02 庚寅01 庚午01 庚戌01 己丑01 己巳01(子正朔日)
甲寅04 癸巳03 癸酉03 癸丑04 壬辰03 壬申03 辛亥02 辛卯03 辛未03(冬至)
0598BC 0579BC 0560BC 0541BC 0522BC 0503BC 0484BC 0465BC 0446BC(三)
64戊申 65戊子 66丁卯 67丁未 68丁亥 69丁卯 70丙午 71丙戌 72丙寅(章首)  
己酉01 戊子01 戊辰01 戊申01 戊子01 丁卯00 丁未01 丁亥01 丙寅00(子正朔日)
庚戌02 庚寅02 己巳02 己酉02 己丑02 戊辰01 戊申02 丁亥01 丁卯01(冬至)
0427BC 0408BC 0389BC 0370BC 0351BC 0332BC 0313BC 0294BC 0275BC(二)
73丙午 74乙酉 75乙丑 76乙巳 77乙酉 78甲子 79甲辰 80甲申 81甲子(章首)
丙午00 丙戌01 丙寅01 乙巳00 乙酉00 甲子00 甲辰00 甲申00 甲子00(子正朔日)
丁未01 丙戌01 丙寅01 乙巳00 乙酉00 乙丑01 甲辰00 甲申00 甲子00(冬至)
0256BC 0237BC 0218BC 0199BC 0180BC 0161BC 0142BC 0123BC 0104BC(一)

    用《电子干支朔望尺》从BC104年对此表开始上朔查对,只在第一部前三
章内有效,在第四章就开始超前。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三统历”系统是在BC104
年以后出现的,以BC104年的“太初元年甲子朔旦冬至”为历元的,以365.25
为回归年的“推步历”系统。刘歆不知回归年365.25日有0.0077的误差,以此为根
据反推历日,著作《春秋左传》;如《左传.僖五》言:“辛亥朔,日南至”实际
是“癸丑朔,乙卯日南至”,结果刘歆所推算的朔日差两天,冬至日差四天;若是
将《电子尺》的年参数改为365.25、月参数改为29.53085,则刘歆和《春秋左传》
所言不差。
    可以认为刘向、刘歆父子是根据天文历法记录得知前四至八章的章首干支日,
然后根据规律排列出“孟统”甲子至甲子八十一章章首的干支日表。“孟统”纪只
用了三分之一的干支,所以可以如上用“去头补尾”法,对其余的干支排列出另外
两纪(二统和三统)的章首干支日表。“孟统”八十一章章首干支日表排列规律是
中国历法研究的一项重大的发现,刘歆应是这一规律的总结者和最后表述人,并以
此为根据最终完成“三统历”。
    “四分历”与“三统历”的实质是一样的,“三统历”系统含有八十一章合1539
年,这是562119.75 日,有小数,不便于计算;“四分历”系统含有八十章合1520年,
这是二十部、555180日、9253个干支周期,计算方便。所以我认为所谓“四分历”系
统是为了便于计算而建立在“三统历”系统上的技术改进措施。
根据
1、《殷历》部首干支日表(孟统)
甲子1567癸卯1491壬午1415辛酉1339
庚子1263己卯1187戊午1111丁酉1035
丙子0959乙卯0883甲午0807癸酉0731
壬子0655辛卯0579庚午0503己酉0427
戊子0351丁卯0275丙午0199乙酉0123
2、《颛顼历》部首干支日表(二统、录自《开元占经》)
己巳1506戊申1430丁亥1354丙寅1278
乙巳1202甲申1126癸亥1050壬寅0974
辛巳0898庚申0822己亥0746戊寅0670
丁巳0594丙申0518乙亥0442甲寅0366
癸巳0290壬申0214辛亥0138庚寅0062
可将部首干支日循环排列,作三种“样板图”:
癸卯-壬午-辛酉-庚子-己卯
甲子----------戊午
乙酉|(一)孟统部首  |丁酉
丙午|      干支循环  |丙子
丁卯|      样板图    |乙卯
戊子----------甲午
己酉-庚午-辛卯-壬子-癸酉
癸亥-壬寅-辛巳-庚申-己亥
甲申----------戊寅
乙巳|(二)二统部首  |丁巳
丙寅|      干支循环  |丙申
丁亥|      样板图    |乙亥
戊申----------甲寅
己巳-庚寅-辛亥-壬申-癸巳
癸未-壬戌-辛丑-庚辰-己未
甲辰----------戊戌
乙丑|(三)三统部首  |丁丑
丙戌|      干支循环  |丙辰
丁未|      样板图    |乙未
戊辰----------甲戌
己丑-庚戌-辛未-壬辰-癸丑
    用这三种历法样板图,在任意位置确定合适于某一年的部首干支日作为起点,
可以作出各种历谱的部首干支,如:《夏历》、《周历》等。
    三种样板图用法一致,查过去,用顺时针;序将来,用逆时针。
    文史界素有先秦“古六历”之说,其中《殷历》、《颛顼历》已如上述均与
“三统历”系统相符合,而《三统历》系统的干支排列规律是刘向、刘歆父子总
结发现的,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推步历法的历日预测模型,它的基础是365.25日的
回归年和太初元年的“朔旦甲子”日历元。然而365.25日的回归年数并不合天,
刘氏父子发现的干支排列规律也只是一种近似化的历法模型,它与真实的观象历
日有逐步增大的误差,因此所谓“古六历”不可能是重视天文观象的古人的真实
历法,而只能是汉朝时期文人的杜撰。
    “建历之本,必先立元。”所谓“古六历”的历元是“黄帝造历,元起辛卯,
颛顼用乙卯,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这些干支是指历元的
年干支,而年干支的用法是起于汉时,汉前年份并无干支名称,此其一也;这些年
干支所指年份分别为辛卯-前750年,乙卯-前1206年,乙丑-前1016年,甲寅-前427
年,丁巳-前484年,庚子-前1821年,而这些都是以前104年的太初元年冬至为基点、
以365.25日为回归年向上推算的章首年,此其二也;古人所言的历元只有前104年的
太初元年冬至日是与朔日重合的,其它历元均有一日以上到数日的至、朔分离,所
以其它历元不是来自于实际观测的,此其三也。一部历法的建立,不但要知道历日
的排列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理想的历元;象“太初元年朔旦冬至”这样直到
现在还能使用的历元是非常难得的。上述三点充分说明所谓“古六历”的历元是不
真实的,所以“古六历”也是不存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0 銀子 +20 功勛 +12 收起 理由
巨龙 + 20 + 20 + 12 支持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18 15:59:55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18 16:47 编辑

《三统历》谱以一元岁为4671岁。一元岁分为三统岁;一统岁为4671÷3=1539岁。为了适合太初元年(前104年)为本元岁“一元复始”之年的要求,刘歆以公元前104年以前的1539年为“上元岁的孟统”即公元前1643年第三统首岁。其《三统历.孟统》八十一章序数及章首干支是从甲申、辛巳、己卯、丁丑(文王四十二年)、乙亥(微公二十六年)等依次往下排的。
   
    《三统历》孟统八十一章岁历谱(公元前1646年至公元前123年)以六十甲子顺序排列如下:
    21——60——40——20——60※㈠39——19——59——39※㈡
     18——58——38——18※㈢57——37——17——57※㈣36
     16——56——36※㈤15——55——35——15※㈥54——34
     14——54※㈦33——13——53——33※㈧12——52——32
     12※㈨51——31——11——51※㈩30——10——50——30※⑾
     09——49——29——09※⑿48——28——08——48※⒀57
     07——47——27※⒁06——46——26——06※⒂45——25
     05———45※⒃24——04—44——24※⒄03——43—23
     03※⒅42——22——02——42※⒆21——01——41——21※⒇。
     01 (前汉104  年武帝太初元年甲子元首)。
    先生所引其《三统历》八十一章序数及章首干支似为〈三统历〉的第一统即从“元首”开始的历数。请先细核之!
    由于先生所依原始历数移前了“两统岁”,故先生文章的下文都得斟酌修订!
    仅供先生参考。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18 17:39:21
《三统历》谱以一元岁为4671岁。一元岁分为三统岁;一统岁为4671÷3=1539岁。为了适合太初元年(前104年)为本元岁“一元复始”之年的要求,刘歆以公元前104年以前的1539年为“上元岁的孟统”即公元前1643年第三统首 ...先生所引其《三统历》八十一章序数及章首干支似为〈三统历〉的第一统即从“元首”开始的历数。请先细核之!
    由于先生所依原始历数移前了“两统岁”,故先生文章的下文都得斟酌修订!
    仅供先生参考。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18 15:59
老先生所谓“移前了‘两同岁’”能否再细说说,晚生还有疑惑。
愚以为孟统就是第一统,前104年既是孟统端头,应该是这样吧?敬请老先生详细指点。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19 17:00:52
按刘歆所说“三统历”的“历数三统,天(统)以甲子(为岁初朔日,下同不加注),地以甲辰,人以甲申。孟、仲、季迭用事为统首”。其孟、仲、季次第与我们所常用为一、二、三秩序相同。这一点先生没有误会!
    先生认定: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是属“以甲子日为岁初朔日”的天统开端,也不错。
    但是: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却不是处于“孟统端头的位置”,而是处于“仲统”,即第二统端头的位置。因为刘歆所定上元的关系,以公元前1643年为“孟统”首年,过了一统岁 1539岁,即到了公元前104年,则为仲统开始之岁。《汉书-律历志》关于三统与孟、仲、季顺序的关系于下:
    甲子元首,对应仲统;
    甲辰二统,对应季统;
    甲申三统,对应孟统。
    请复核一下。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19 17:04:46
按刘歆所说“三统历”的“历数三统,天(统)以甲子(为岁初朔日,下同不加注),地以甲辰,人以甲申。孟、仲、季迭用事为统首”。其孟、仲、季次第与我们所常用为一、二、三秩序相同。这一点先生没有误会!
    先生认定: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是属“以甲子日为岁初朔日”的天统开端,也不错。
    但是: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却不是处于“孟统端头的位置”,而是处于“仲统”,即第二统端头的位置。因为刘歆所定上元的关系,以公元前1643年为“孟统”首年,过了一统岁 1539岁,即到了公元前104年,则为仲统开始之岁。《汉书-律历志》关于三统与孟、仲、季顺序的关系于下:
    甲子元首,对应仲统;
    甲辰二统,对应季统;
    甲申三统,对应孟统。
    请复核一下。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19 17:00

感谢指教!我再学习学习。{:soso_e183:}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0 13:18:10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0 13:38 编辑

甲子元首,对应仲统。(正确!)见《九策九道三统术表》(为显示清楚并上传方便旋转90°)
1.gif
3.gif
5.gif
7.gif
9.gif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0 13:52:3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0 14:02 编辑

  由于秦伊人的粗心和理解肤浅,对“三统术”的排列和命名有错误。幸得七稚老先生再三指导,
才使得多年的谬误得以纠正。

  再拜谢七稚老先生!并将三种“样板图”修改名称为:

癸卯-壬午-辛酉-庚子-己卯
甲子----------戊午
乙酉|(一)仲统部首  |丁酉
丙午|        干支循环   |丙子
丁卯|        样板图      |乙卯
戊子----------甲午
己酉-庚午-辛卯-壬子-癸酉

癸亥-壬寅-辛巳-庚申-己亥
甲申----------戊寅
乙巳|(二)孟统部首  |丁巳
丙寅|        干支循环   |丙申
丁亥|        样板图      |乙亥
戊申----------甲寅
己巳-庚寅-辛亥-壬申-癸巳

癸未-壬戌-辛丑-庚辰-己未
甲辰----------戊戌
乙丑|(三)季统部首  |丁丑
丙戌|         干支循环  |丙辰
丁未|         样板图     |乙未
戊辰----------甲戌
己丑-庚戌-辛未-壬辰-癸丑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0 14:10:13
惭愧啊!写《推演三统》在前,作《九策九道三统术表》在后,自己的东西前后矛盾而不知修改,在七稚老先生面前献丑了{:soso_e110:}

万望老先生今后多加指点!{:soso_e183:}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1 19:36:10
<九策九道三统术表>直观明了.先生辛苦了。
其三统三道十九位应为“己卯”笔误为“乙卯”,请更误。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1 19:39:31
学习一下。{:soso_e100:}
浪花 发表于 2011-10-21 20:18:03
学习一下。{:soso_e100:}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1 19:39


原来可以这样回帖的,那我也学习学习{:soso_e113:}
国学区的帖子几乎不敢回。。。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10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100 谁让我是总版主呢,嘿嘿。

查看全部评分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2 07:07:48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2 15:20 编辑
直观明了.先生辛苦了。
其三统三道十九位应为“己卯”笔误为“乙卯”,请更误。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1 19:36
我立即去核查,辛苦老先生为我纠错!
--------------------------
据查:百衲本二十四史《汉书》为“己卯”。
百衲本二十四史  汉书.gif

在二十四史全译(许嘉璐主编)为“己卯”。
二十四史全译 许嘉璐主编.gif
------------------------
三统九策九道图 
第一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九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十六
五十五
六十四
七十三

一统
甲子元首汉太初元年(BC104)
辛酉
己未
丁巳
乙卯
壬子
庚戌
戊申
丙午

二统
甲辰
辛丑
己亥
丁酉
乙未
壬辰
庚寅
戊子
丙戌

三统
甲申

(BC1643)
辛巳

(BC1472)
己卯

(BC1301)
丁丑 文王四十二年(BC1130)
乙亥  微二十六年(BC959)
壬申

(BC788)
庚午

(BC617)
戊辰

(BC446)
丙寅  愍二十二年(BC275)




再次感谢七秩老先生为我纠错!{:soso_e183:}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2 20:11:39
第一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九
二十八
三十七
四十六
五十五
六十四
七十三

一统
甲子元首汉太初元年(BC104)
辛酉
己未
丁巳
乙卯
壬子
庚戌
戊申
丙午

二统
甲辰
辛丑
己亥
丁酉
乙未
壬辰
庚寅
戊子
丙戌

三统
甲申

(BC1643)
辛巳

(BC1472)
己卯

(BC1301)
丁丑 文王四十二年(BC1130)
乙亥  微二十六年(BC959)
壬申

(BC788)
庚午

(BC617)
戊辰

(BC446)
丙寅  愍二十二年(BC275)

第二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一
二十
二十九
三十八
四十七
五十六
六十五
七十四

(一统)
癸卯
(BC85)
辛丑
己亥
丁酉
甲午
壬辰
庚寅
戊子
乙酉

(二统)
癸未
辛巳
己卯
丁丑
甲戌
壬申
庚午
戊辰
乙丑

(三统)
癸亥

(BC1624)
辛酉

(BC1453)
己未

(BC1282)
丁巳
周公五年
(BC1111)
甲寅

(BC940)
壬子

(BC769)
庚戌

(BC598)
戊申
元四年
(BC427)
乙巳

(BC256)

第三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二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九
四十八
五十七
六十六
七十五

(一统)
癸未
(BC66)
辛巳
己卯
丙子
甲戌
壬申
庚子
丁卯
乙丑

(二统)
癸亥
辛酉
己未
丙辰
甲寅
壬子
庚戌
丁未
乙巳

(三统)
癸卯

(BC1605)
辛丑

(BC1434)
己亥

(BC1263)
丙申

(BC1092)
甲午

(BC921)
壬辰

(BC750)
庚寅
成十二年
(BC579)
丁亥

(BC408)
乙酉

(BC237)

第四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三
二十二
三十一
四十
四十九
五十八
六十七
七十六

(一统)
癸亥
初元二年
(BC47)
辛酉
戊午
丙辰
甲寅
壬子
己酉
丁未
乙巳

(二统)
癸卯
辛丑
戊戌
丙申
甲午
壬辰
己丑
丁亥
乙酉

(三统)
癸未

(BC1586)
辛巳

(BC1415)
戊寅

(BC1244)
丙子

(BC1073)
甲戌

(BC902)
壬申  惠三十八年(BC731)
己巳

(BC560)
丁卯

(BC389)
乙丑

(BC218)

第五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四
二十三
三十二
四十一
五十
五十九
六十八
七十七

(一统)
癸卯
河平元年
(BC28)
庚子
戊戌
丙申
甲午
辛卯
己丑
丁亥
乙酉

(二统)
癸未
庚辰
戊寅
丙子
甲戌
辛未
己巳
丁卯
乙丑   
太甲元年(BC1738)

(三统)
癸亥

(BC1567)
庚申

(BC1396)
戊午

(BC1225)
丙辰

(BC1054)
甲寅
献十五年
(BC883)
辛亥

(BC712)
己酉

(BC541)
丁未

(BC370)
乙巳
楚元三年
(BC199)

第六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五
二十四
三十三
四十二
五十一
六十
六十九
七十八

(一统)
壬午
(BC9)
庚辰
戊寅
丙子
癸酉
辛未
己巳
丁卯
甲子

(二统)
壬戌
庚申
戊午
丙辰
癸丑
辛亥
巳酉
丁未
甲辰

(三统)
壬寅

(BC1548)
庚子

(BC1377)
戊戌

(BC1206)
丙申   
二十四年(BC1035)
癸巳

(BC864)
辛卯

(BC693)
己丑

(BC522)
丁亥
康四年
(BC351)
甲申

(BC180)

第七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六
二十五
三十四
四十三
五十二
六十一
七十
七十九

(一统)
壬戌
始建国三年(AD11)
庚申
戊午
乙卯
癸丑
辛亥
己酉
丙午
甲辰

(二统)
壬寅
庚子
戊戌
乙未
癸巳
辛卯
己丑
丙戌
甲申

(三统)
壬午

(BC1529)
庚辰

(BC1358)
戊寅

(BC1187)
乙亥

(BC1016)
癸酉

(BC845)
辛未

(BC674)
己巳
定七年
(BC503)
丙寅

(BC332)
甲子

(BC161)

第八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七
二十六
三十五
四十四
五十三
六十二
七十一
八十

(一统)
壬寅
(AD30)
庚子
丁酉
乙未
癸巳
辛卯
戊子
丙戌
甲申

(二统)
壬午
庚辰
丁丑
乙亥
癸酉
辛未
戊辰
丙寅
甲子

(三统)
壬戌

(BC1510)
庚申

(BC1339)
丁巳

(BC1168)
乙卯

(BC997)
癸丑

(BC826)
辛亥
僖五年
(BC655)
戊申

(BC484)
丙午

(BC313)
甲辰

(BC142)

第九策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七道)
(八道)
(九道)

(章序)

十八
二十七
三十六
四十五
五十四
六十三
七十二
八十一

(一统)
壬午
(AD49)
己卯
丁丑
乙亥
癸酉
庚午
戊辰
丙寅
甲子

(二统)
壬戌
己未
丁巳
乙卯
癸丑
庚戌
戊申
丙午
甲辰

(三统)
壬寅

(BC1491)
己亥

(BC1320)
丁酉

(BC1149)
乙未

(BC978)
癸巳
懿九年
(BC807)
庚寅

(BC636)
戊子

(BC465)
丙戌

(BC294)
甲申
元朔六年
(BC123)


注:已知初元二年(BC47)到河平元年(BC28),相距19年,故知所列干支为章首日干支。“统”间隔1539年为统,“道”间隔171年,“序”间隔19年为章。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3 11:27:03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23 11:47 编辑

甲申为第三统之首,因甲申于六十甲子顺序为21.0。
      以下为"第二道"第十章,道相距57.63,加21.0=78.63=18.63(整数为18),得第十章首为辛己。
      以下为"第三道"第十章,道相距57.63,加18.63=75.126=15.126=16.45(整数为16),得第三道第十章首为己卯。以下均系如上法算得。
      道相距来源: 57.63=39.61乘9得:351.549=51+6.63=57.63.
      历数算法:整数取60对模等余,即大于60的数,取去60或60整倍数的"余数";小数逢81进位:如85=1.04,549=6.63等是.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3 17:33:54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3 17:38 编辑

14# 七秩龄童

请教七稚老先生:
您说的这个“道相距来源: 57.63=39.61乘9得:351.549=51+6.63=57.63.”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我只知“道距”=171年=19×9
或者还有其他含义?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4 10:36:59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24 10:38 编辑

按《汉书律历志》原书,《三统历》一统岁1539岁,除以每章岁19岁,可得每统岁有81章岁。因为81=9×9,可以认为是:每统岁分为九“道”,每“道”九章岁。但从历学说,每统岁分为九“道”,只是人为方便分折之法,并无“物理意义”。
      其“物理意义”之说,见于《旧五代史&#8226;志二&#8226;历志》:
     “黄道者,日轨也”。“ 九道者,月轨也”。“自古虽有九道之说,盖亦知而未详,空有祖述之文,全无推步之用”。“后学者不能详知,便言历者有 九道,以为注历之恒式,今并削而去之”。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4 10:43:51
按《汉书律历志》原书,《三统历》一统岁1539岁,除以每章岁19岁,可得每统岁有81章岁。因为81=9×9,可以认为是:每统岁分为九“道”,每“道”九章岁。但从历学说,每统岁分为九“道”,只是人为方便分折之法,并无“物理意义”。
      其“物理意义”之说,见于《旧五代史&#8226;志二&#8226;历志》:
     “黄道者,日轨也”。“ 九道者,月轨也”。“自古虽有九道之说,盖亦知而未详,空有祖述之文,全无推步之用”。“后学者不能详知,便言历者有 九道,以为注历之恒式,今并削而去之”。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4 10:36
承教!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4 10:52:34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1-10-24 10:54 编辑

道相距来源: 57.63=39.61乘9得:351.549=51+6.63=57.63.”的物理含义:
    39.61:每九章岁相距39“大余”数,61“小余”数。
    既然《汉书&#8226;律历志》说每章:"训从其统首起,当加大余39,小余61,各尽其81章"。每道相距9章,则从统首起,求相距9章后的历数,就是
             39.61×9得=351.549=51+6.63=57.63
       历数算法:整数取60对模等余,即大于60的数,取去60或60整倍数的"余数";小数逢81进位:如85=1.04,549=6.63等是.
       供参考。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4 11:04:57
18# 七秩龄童 感谢老先生详细指导!{:soso_e183:}

老先生可否从您的观点出发,详细论述“古四分历”与“三统术”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一直有疑团,甚至怀疑有“古四分历”。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1-10-25 09:15:00
关于“古四分历”与“三统术”的关系,请参见拙上新贴一篇。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5 19:06:13
秩老的那个《殷历》是中国第一部用古四分历制成的成文历谱 的帖子我给移到个人讲堂那里了,先占个位置。哈哈。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6 11:14:14
秩老的那个《殷历》是中国第一部用古四分历制成的成文历谱 的帖子我给移到个人讲堂那里了,先占个位置。哈哈。
高老夫子 发表于 2011-10-25 19:06
您挖的坑还没填平,就又移走一颗大树{:soso_e109:}要填两个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