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儒源易学”之《4000年前的具茨山岩画与陈抟老祖易龙图》研究

发布者: 乾坤客 | 发布时间: 2011-10-18 23:03| 查看数: 2643|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1-10-19 20:20 编辑

4000年前的具茨山岩画与陈抟老祖《易龙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大量的岩刻符号在新郑市境内的具茨山上被发现,然而,这些岩刻符号是什么时候雕刻上去的?又是谁雕刻了它们?它们究竟代表和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10多年来,一直无人能解这部神秘而又神奇的天书,成为当代天问
据第三次岩画普查统计,现已发现遗存总量已超过2000处,岩画个体2800多个,其中岩画石数量有188块,共有岩画约284幅,其中梅花状圆穴图案共71幅、双排状圆穴图案共76幅、方穴共28处、网格状34处、字符形9个、人形槽3个、1200多个单圆穴,另发现有两处疑似巨石石棚。这些岩画既有表示具象的裸体男女人物形象,又有表示抽象的圆形凹穴、方穴、网格、沟槽、线条、符号等。
河南省新郑市的具茨山岩画,填补了中原岩画的空白,丰富了我国岩画学的内涵。具茨山类型的石刻岩画在河南省的泌阳、方城、叶县均有发现,说明这一文化类型具有广大的分布区域和强大影响力,从目前看,集中分布在新郑、新密、禹州三市,这和远古时期黄帝活动区域相吻合,这就为研究黄帝时代在内的中原上古时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2007
年秋冬之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等陪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登临具茨山踏勘,王文超嘱托周昆叔对其进行全面调查。2008114日至28日,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禹州美景图片社等组成的具茨山岩刻考古调查队进驻新郑。1128日至29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具茨山岩刻符号考古调查现场会。初步考古结果表明:这些岩刻符号大体诞生4000年前,散落于具茨山上的历史碎片为探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而有力的论据。
确认岩刻符号的年龄是迄今为止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地质环境考古的泰斗人物周昆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从破解周原黄土土龄入手进而破解了它所压盖的岩石刻画石龄
何谓周原黄土?周昆叔解释说,黄土高原东南缘堆积了一万年来(全新世)1米左右的黄土。经他本人研究,该层黄土从下至上可以分为5层,即杂色黄土、褐红色古土壤、褐色古土壤、新近黄土和耕土层。这些黄土分别与新时期时代以来的古文化有对应关系,即杂色黄土含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在中原核心地区该层古文化有待发现);褐红色古土壤层含裴李岗、仰韶、龙山时期古文化,也含夏商周三代文化;褐色古土壤层含东周、秦汉文化;新近黄土含秦汉后文化。由于该层一万年来的黄土在陕西关中周原地区表现典型,故命名为周原黄土。而新郑市的具茨山处于黄土高原的前缘,正好具备这种研究的条件。
     2008
11141130分左右,调查队在漫山遍野之中,新发现了两处全新世红色土层叠压岩刻符号的地质剖面。1128日,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会主流媒体在山上共同见证了这两处稀世之宝。周昆叔判断这两处地层叠压关系和岩刻符号皆暴露清晰,保存良好,具有史前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诸多特点
在分析土与石的依存关系时,周昆叔研究员说,由于流水冲刷和人为破坏,原被褐红色古土壤覆盖的岩刻圆洞才得以暴露。但从它与附近黄土层的关系看,岩刻圆洞肯定是伏在16厘米的褐红色古土壤之下。以周原黄土每年沉积约0.1毫米来计,可以推算褐红色古土壤下伏的岩刻圆洞应形成于距今约4000年前。
在此次调查现场会形成的权威纪要中,专家们是这样众口一词做出关键性评价的:与以往我国其他地区所发现的以写实为主的岩画、岩刻相比,具茨山上所发现的圆形、方形、条形以及网状等岩刻符号及其排列组合形式,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新郑是中原文化的腹心地区之一,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具茨山岩刻符号,传递了早期人类的文化信息,为本地区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类新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些岩画有何意义,笔者结合“儒源易学”知识作一个案分析。下图是具茨山岩画之一。

九宫图岩画.jpg


陈抟(tuán)(872年—989年)是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曾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陈抟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并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交往甚密。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自此,其名大振。
    唐《才子传》原文记载:


 抟,字图南,谯郡人。少有奇才经纶,易象玄机,尤所精究。高论骇俗,少食寡思。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练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 僖宗召之,封清虚处士。居华山云台观,每闭门独卧,或旬月不起。 周世宗召入禁中,试之,扃户月余始启,抟方熟寐齁(hou)?(sha)。觉即辞去,赋诗云:“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还山后,因乘驴游华阴市,见邮传甚急,问知宋祖登基,抟扺掌长笑曰:“天下自此定矣。” 至太祖征赴,戴华阳巾,草履垂绦,与万乘分庭抗礼,赐号希夷先生。时居云台四十年,仅及百岁。帝赠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已肯遂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真宗复诏,不起,为谢表,略曰:“明时闲客,唐室书生。尧道昌而优容许由,汉世盛而善从商皓。况性同猿鹤,心若土灰,败荷制服,脱箨裁冠。体有青毛,足无草履。苟临轩陛,贻笑圣朝。数行丹诏,徒叫彩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咏嘲风月之清,笑傲烟霞之表,遂性所乐,意得何言?” 后凿石室于莲花峰下,一旦坐其中,羽化而去。有诗集,今传。 如洛阳潘阆逍遥,河南种放明逸,钱塘林逋君复,巨鹿魏野仲先,青州李之才挺之,天水穆修伯长,皆从学先生,一流高士,具有诗名。大节详见之《宋史》云。

陈抟以传《易》而闻名,宋人易图(包括龙图、太极图、无极图、河图、洛书等)多传自陈传。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亦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出现了有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邵雍的《皇极经世》,程颢、程颐、朱熹等的《易传》,从而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张载继承陈抟的“宇宙一气论”,提出了“太虚即气论”,两者契合,成为宋代唯物论的先源。不难看出,陈抟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陈传生平事迹主要见《宋史.陈抟传》、《东都事略.陈抟传》。陈抟著述很多,据《宋史.陈抟传》载,有《指玄篇》八十一章,又作《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篇。又据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陈抟著有《赤松子八诫录》一卷,《指玄篇》一卷,《九室指玄篇》一卷,《人伦风鉴》一卷。《宋史.艺文志》有《龙图易》一卷,《宋文鉴》有《龙图序》一文。今除了《龙图序》文,其他皆佚失。
      且看陈抟《 易龙图序》: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
      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
      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
      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笔者据《易龙图序》复原陈抟《易龙图》如下:

更新易龙图.JPG


      新郑具茨山上有4000年前的上古岩画,岩画有大量的以点线构成的天文图、地形图等,其中有些图象和笔者复原陈抟《易龙图》有极相似之处,是以,猜测陈抟可能看到过类似图案。
jiantu.JPG

      具茨山上的九宫图在江苏连云港朝阳镇西团山也发现类似岩画,此已然表明,这是一种流传甚广的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图案,并非象某些人所猜测的上古城市规划图。
      lianyugang.JPG

       从陈抟《易龙图序》之“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及“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可知,此《易龙图》所述之易当为《周易》,因为孔子陈述的九卦是《周易》的九卦,此《易龙图》应和《周易》之卦序结构有关。

    “未合之龙图”即笔者上文所画之示意图,分上下两部分,与笔者首创之“儒源易学”之《周易》原始卦序图腾的合图有别,故称是未合之龙图。


    未合之龙图的上图圆,为阳,下图方,为阴。外圆15个点,本当为16,才能与中9点合成天数25,但圆图中下方少了1个点,圆中有缺,才能合于“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新郑岩画中的圆形花形图案,有些有共同的特点,即有一个凹点出尖,或有一个凹点在圈外,与“在上则一不配”似有关联。


    天数“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是说在分图中,中间的9个点从不同角度看,可以看作3行,观四正与中心点,则为河图五位之数5,从9个点的角度看,又是九宫数之9。天三天五天九共17数,合于复原卦序上经17宫。分图中的外圆15点,恰合于8个父母卦宫数和7个辟卦宫数之和。三行合于“儒源易学”之复原卦序初构图的三行。


    “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
方图中,上下左右中可成五位。中间的正方形上的4个点,加之上方3个点和下方3个点,共10个点,正方形表示东西南北四方,上方3点表示上方,下方3点表示下方,此之谓“十分而为六”,即10点个分出“六合”,地处六合之中,故曰“形地之象焉”。“六合”去除表示上下的6个点,谓“在下则六不用”,即剩下东西南北四象,此之谓“六分而成四象”。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气之本,天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天一指乾坤宫,代指圆图,地六指“申”字形的上下两点和四隅。天三干者,如卦序定型图中的上三行也。地二地四,指方图中三个卦宫成一行,共六行,地二者,六行中有两行与其他四行类型不同,当指咸恒坎离所在的第四行,是图腾的颈,是头身分合处;第六行中有父母卦,是互调得来的。


    “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说得应该是三阴三阳卦宫在合成一体的图腾中的阳圆图和阴方图中的排序规则。“孤阴”指五阳一阴的夬姤卦宫,“寡阳”指五阴一阳的剥复卦宫。“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应指在卦序结构图腾中,三阴三阳卦宫,如在头部圆中的每一行,都不与夬姤相邻;同理,“在阴则避寡阳”,指三阴三阳卦宫,如在下面的方躯中,则不应该与剥复卦宫相邻。实则这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说法,即无论在圆中还是在方中的同一行中,三阴三阳卦宫都不应该与孤阴和寡阳相邻,也就是说,每一行都应该按阴阳爻数量的多少有规律地排列。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陈抟分明已知晓《周易》卦序是按上圆下方的结构来安排三十六宫的,同时,“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的“三”、“孤阴”、“寡阳”的说法,表明他也知道,将六十四卦按阴阳数的多少进行统计分类,可以分成七组。“避孤阴”、“避寡阳”的说法,也表明他曾经做过按通行本卦序的先后为这七组再排序的探索。但是,“在阴则避寡阳”这句话表明,他不知道《周易》原始卦序,不了解原始卦序在下经中根本没有“孤阴”、“寡阳”卦,陈抟是针对通行本卦序中夬姤卦在下经才这样说的。



     《周易》虽在商周之交始成其卦序,但其创作原理分明有更早的上古文化渊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 收起 理由
郭志成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郭志成 发表于 2011-11-18 20:35:43
乾坤客好!
经丰铭介绍,我们又能在此这里相会。
看了此帖,很感谢先生,能将岩画介绍到这里。
我赞成先生所说,陈抟的龙图序是可能看到过这些岩画感悟而成的之说。
我在写走进伏羲时,没有看到这些岩画,只是根据他的文字,推测出陈抟的龙图是与这两个图相似的金字塔平面图。如果我那时看到了这些岩画图,也会将其收入我的书中做为证据的。
咱们画出的龙图不尽相同,但大体相似。支持先生继续挖掘,深入研究。期盼有更新的成果。
开张天涯马 发表于 2011-11-18 23:39:27
《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撰者元代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
乾坤客 发表于 2020-1-18 18:13:36
庄子: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囗(左"言"右"习")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三易心易 发表于 2020-1-18 23:47:30
没想到先生早以高屋建瓴,捷足先登,我还在一个人黑灯瞎火摸夜路。在下好生仰慕。
龙图演化图.jpg
乾坤客 发表于 2020-1-19 10:54:40
共同学习。
三易心易 发表于 2020-1-19 13:07:23
先生探究出一个【申】字,我得出的却是【中】字,对于【三干地二地四】一句中的【三】得理解,有所不同,但却很有意思。
龙图象征.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