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墨經·上》考辩

发布者: 吴博君 | 发布时间: 2011-10-22 17:11| 查看数: 4255| 评论数: 12|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博君 于 2011-10-22 17:33 编辑

按:是个旧帖子,放这里献丑,或有知音能光临指教、切磋,方如我愿。
-------------------------------

《墨經·上》考辩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08.1.22

================
  按学界的一般结论,儒墨是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继孔子之后,墨子也有大量的学生;《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对孔子生前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学生们的作品;《墨经》也是墨子的学生们对墨子生前言行的记录,是墨子学生们的作品。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墨经》来看,《墨经》分上下经和上下经说,胡适认为《墨经上》有九十二条“界说”,(《先秦名学史》胡适著 学林出版社1983);但是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中,《墨经上》是沒有编号的,(《墨子閒诂》孫詒讓著,見《諸子集成》上海書店1986);在吳毓江的《墨子校注》中,《墨经上》有编号一百条,(《墨子校注》吳毓江撰,见《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中華書局1993)。
  孙诒让说:“凡經與說,舊並旁行,兩截分讀,今本誤合并寫之,遂掍淆訛脫,益不可通。今別攷定,附著於後,而篇中則仍其舊。 ”所以孙诒让在附录中给出了《墨经上》的原始排版:(“上道”、“下道”和行数标号,是我为了便于理解而增加的。)
--------------------------------------------------
  上道                      下道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03.知材也                    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中同長也
06.□明也                    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直參也  
09.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低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纑間虛也
16.狷作嗛也                  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堅白不相外也
18.令不為所作也              攖相得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次無間而不攖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攸不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為窮知而□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
32.                          名實合為  
33.言出舉也                  聞傳親
34.且言然也                  見體盡
35.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6.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7.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
41.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5.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用
46.損偏去也                  服執誽
47.                          巧轉則求其故
48.大益   
49.儇俱秪                    法同則觀其同
50.庫易也                    法異則觀其宜
51.動或徙也                  止因以別道
52.  讀此書旁行              正無非  
------------------------------------------------------
  上道                      下道
------------------------------------------------------
  其实孙诒让给出的这种上下两道的表格式的排版,应该是接近真正的竹简版的《墨经上》,只是因为电脑排版的原因,我只能将此表格逆时针九十度,并分别用“上道”、“下道”和01至52行数来模拟表示竹简版原始的排列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原始竹简版《墨经上》的排版模式,请再看一个在孔家坡出土的汉简历谱,其复原版面如下:
--------------------------------------------------------------------------
(右上)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右下)
---------------------------------------------------------------------------
辛未                                                       八月小
壬申                                              六月小
癸酉                                      四月小
甲戌            【十二月大】  二月小
乙亥  【十月大】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起伏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立春                            中伏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腊
己亥
庚子                                                         九月小
辛丑                                               七月大
壬寅                                      五月大
癸卯                            三月大
甲辰     冬至      正月大
乙巳   十一月小
丙午                                       夏至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出种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
(左上) 一道       二道      三道       四道     五道      六道     (左下)
---------------------------------------------------------------------------
  孔家坡汉简历谱共有上下六道,在使用时依干支次序从右至左,从上至下,从一道至六道使用。同理,《墨经上》的使用也应该是依行数次序从上道的01行开始,向左读至52行,再从下道的01行开始,向左读至52行结束。
  从孙诒让给出的表格式《墨经上》中,经过考证分析,我提出几个问题:

一、“止因以別道”不是经文

在五十一行有:
-------------------------------------------------
51.(上道)動或徙也      (下道)止因以別道
-------------------------------------------------
  “動或徙也”句读为“動,或徙也。”是对“动”的界说,(所谓“界说”是采用胡适的用语。)从排版的顺序来看,“动”和(下道01行)的下一条界说“止,以久也。”是成对依次书写的;但是在(下道51行)的“止因以別道”,从形式上看也像是对“止”的界说,在《经说上》也确实有对“止因以別道”的说:“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與以有愛於人有不愛於人,心愛人,是孰宜心?...”但是,“止因以別道”是不是一条界说,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首先,对于“止”这一个概念,会有两条界说吗?“止,以久也。”和“動,或徙也。”是对应出现的,这是《墨经上》的十几条“概念对”(见附录)中的一对概念,并且动止概念对和久宇概念对(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也有直接的关系;而“止因以別道”如果真是一条界说,却看不出和“動,或徙也。”有对应关系。
  其次,认真分析“止因以別道”的含义和语言结构,可以说“止因以別道”并不是对“止”概念的界说。《墨经上》中,对概念的界说是有严格的逻辑规律的,这就是对没有定义过的概念不使用。如在“止,以久也。”中使用的“久”,就先有“久,彌異時也。”这条界说;又如“功,利民也。”之前就有“利,所得而喜也。”这一条。所以如果“止因以別道”是一条界说,“道”这个概念就应该先有界说。而且“道”概念在儒墨道几家都有使用,只是道家理论以对“道”概念的解释为其理论的根本,多有“天道”之说,儒家理论也多有“人道”之说,而墨家对“道”概念几乎没有理论,仅有一般的使用。在《墨经上》中,儒家使用的重要概念如:仁、义、礼、忠、孝、信、任、勇等都作为了墨家的界说,而非常重要的“道”概念却没有被列入界说之中。所以“止因以別道”如果作为一条界说,是不符合《墨经上》所显示出的严格的逻辑规律的。
  最后,如果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止因以別道”必然是一条界说,而从字面含义来分析,“止,因以別道。”的意思可以是:“止”这一条界说因为一个原因,而被写在了别的道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止”这条界说被写在别的道上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竹简到头了。“別”字在墨家有一些使用,如“别墨”,这是相对于“兼墨”的。在《墨子·天志下》有“兼之为道,义正;别之为道,力正。”可见墨家的“兼”“别”之分不是正与不正的分别,“兼道”和“别道”都是“正道”,只是重视“义”和重视“力”的区别。在“止因以別道”后面还有“正无非”,这就清楚地说明“别道”也是正道,就像“兼道”是正道一样;而“别道”在《墨经上》中指的就是相对于“上道”而讲的“下道”。
  现在应该清楚了,“止因以別道”既是“‘止’,因以別道。”的意思,也就是说“止”这一条界说因为竹简到头了,而被写在别的道上了。的却“止,以久也。”是被写在(下道01行)了,所以“止因以別道”不是经文,也不是说文,和“讀此書旁行”“正无非”一样,都是读书指引,其功能和页码无异。并且,写“讀此書旁行”的人一定也是将“止因以別道”当作经文了,否则是不会再多此一举的,因为“讀此書旁行”和“止因以別道”同样是引导读者从“上道”拐弯到“下道”去继续读书的。同时,写“止因以別道”的人也是不会写“讀此書旁行”的,因为“讀此書旁行”占有最后一行,如果当时有这一行的空间,就会写“止,以久也。”这一条,而没有理由再写“止因以別道”了,可见“讀此書旁行”是二次抄写或多次抄写的产物。

二、“同異而俱於之一也”不在“上道”

在三十八行至四十四行有:
------------------------------------------------------
  上道                      下道
------------------------------------------------------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
41.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
竹简原版应该为:
------------------------------------------------------
  上道                      下道
------------------------------------------------------
38.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9.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40.久彌異時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1.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2.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3.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4.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
其理由有四条:
1、“久,彌異時也。”和“宇,彌異所也。”很明显是两条界说,按《墨经上》
   的惯例不应在同一行。
2、有关“同異”的几条都在“下道”,只有“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在“上道”,
   从版面上说是不合理的。
3、“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執所言而意得見心
   之辯也”这三段有同样的语言结构,即是:“而...之...也”结构,而
   且这三段又都不是对概念的界说,而是类似“经说”的句子,所以“同異而俱
   於之一也”放在全是界说的“上道”也是不合理的。
4、从“同異交得放有無”开始,后面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界说,故后面的应该是
   他人续写,而“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界说,放在“上道”
   就更不合理了。

三、将宾语与其他语素混淆

  二十七行至三十七行的“下道”,语言用词略有变化,语气助词“也”字被省略,但是语法结构和前面的界说是一致的,既第一个字是主语,第二个字是谓语或宾语。
------------------------------------------------------
  上道                      下道
------------------------------------------------------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
32.                          名實合為  
33.言出舉也                  聞傳親
34.且言然也                  見體盡
35.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6.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7.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
如:“治,求得也,”治字是主语,求字是谓语,得字是宾语,也字是助词。
如:“使,謂故。”使字是主语,谓字是谓语,故字是宾语。
上述二例的语法结构只有语气助词的差别,主体结构是一致的。
   
  可是,在对上述界说的解释和句读上,学界权威人士的认识却是错误的。
  如:对于“名達類私”,胡适说:“一个达名确定一个属的范围,一个类名确定一个种的范围,一个私名确定一个个体的范围。”(《先秦名学史》胡适)
  又如:吴毓江在《墨子校注》中,对上述界说的句读为:
“已,成、亡。”   
“使,謂、故。”
“名,達、類、私。”
“謂,移、舉、加。”
“知,聞、說、親。”
“名、實、合、為。”
“聞,傳、親。”
“見,體、盡。”
“合,正、宜、必。”
“為,存、亡、易、蕩、治、化。”
(《新编诸子集成·墨子校注》吳毓江撰)。这实际和胡适是一样的错误认识。
   
  我认为,上述界说中的:“成、谓、达、移、易、化、亲、尽、必。”都不是宾语成分,所以都不是界说的对象。我对上述界说的句读和解释是:
“已,成‘亡’。”(“已”是既成的“亡”。)
“使,謂‘故’。”(“使”是对“故”的谓说。)
“名,達‘類’、‘私’。”(“名”的外延要正确表达“类”或“私”的范畴。)
“謂,移‘舉’、‘加’。”(“谓”是对“举”和“加”的“移”。)
“知,‘聞’、‘說’親。”(“知”是对“闻”和“说”很接近才能有所的)
“聞,‘傳’親。”(“闻”是对“传”很接近才能有所的)
“見,‘體’盡。”(“见”是对“体”了解到了尽头。)
“合,‘正’、‘宜’必。” (“合”是“正”与“宜”的必然。)
“為,‘存亡’易,‘蕩治’化。” (“伪”是将“存亡”互易,把“蕩治”变化。)
另外,“名實合為”不是一条界说。

四、“環”与“法”同

在四十九行和五十行有:
------------------------------------------------------
  上道                      下道
------------------------------------------------------
49.儇俱秪                    法同則觀其同
50.庫易也                    法異則觀其宜
------------------------------------------------------
   
  先看“下道”,有两条“法同則觀其同”和“法異則觀其宜”,这两条的意思不难理解,是在“法同”和“法异”两种情况下,对“法”的思维和使用的规定。但是在二十一行已经有一条对“法”的界说:“法,所若而然也。”离四十九行和五十行的这两条规定从排版上看相距甚远,从内容来看也不相联系。那么“法同”和“法异”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再看四十九行的“上道”的“儇俱秪”,实为“環,俱柢。”“環”之为物,其形为圆形石料,象石鼓,一面有浅槽;“柢”是房柱,“俱柢”是房柱俱能插于“環”的浅槽之中;《老子·第五十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韩非子·解老》“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環”与“柢”同是房梁的支撑之物。所以我认为“法同則觀其同”是对于“環,俱柢。”的注语,意思是“環”为“柢”法,且法俱同,可以同样使用,所以“則觀其同”。五十行“上道”的“庫,易也。”在《经说上》有“庫,區穴若,斯貌常。”其实“庫”为“甌”之轉,见《经下》“歐物一體”实为“甌物一體”;甌能容物,形为浇铸之范型,故曰“易也”。“易”字之原意从金文看是为正在浇铸之形。“法異則觀其宜”,言铸范皆異形,是为“法異”,虽然“法異”,但可根据需要择宜者而用之,故言“法異則觀其宜”。
   
  所以从排版上看,“環,俱柢。”和“法同則觀其同”不但同行也应该是同道,就是说都是在“下道”,连写为“環俱柢,法同則觀其同”,“環俱柢”是思維的實物模型,用來說明“法同則觀其同”;同理下行为“甌易也,法異則觀其宜。”根据以上四条,《墨经上》的竹简排版应为:
--------------------------------------------------
  上道                      下道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止以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必不已也
03.知材也                    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中同長也
06.□明也                    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直參也  
09.禮敬也                    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低君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纑間虛也
16.狷作嗛也                  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堅白不相外也
18.令不為所作也              攖相得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次無間而不攖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攸不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為窮知而□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知聞說親(名實合為)                           
32.言出舉也                  聞傳親
33.且言然也                  見體盡
34.君臣萌通約也             合正宜必
35.功利民也                  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為存亡易蕩治化
37.罪犯禁也                  同重體合類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39.久彌異時也                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0.宇彌異所也                聞耳之聰也
41.窮或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2.盡莫不然也                言口之利也
43.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4.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用
45.損偏去也                  服執誽
46.(益正大也)               巧轉則求其故
47.(存)                    儇俱秪法同則觀其同
48.(亡)                     庫易也法異則觀其宜
49.動或徙也(止因以別道)
50.  讀此書旁行              正無非  
------------------------------------------------------
  上道                      下道
------------------------------------------------------
  现在看来,在“上道”45行“損偏去也”和49行“動或徙也”之间,应该有三行缺失;从概念对举的惯例来看,“损”下应该是“益”,“偏”下应该是“正”;从已经出现在《墨经上》里的概念对来看,只有“存”和“亡”不见界说,所以原来被“儇”和“庫”错误占据的两个空位,应该写的是对“存”和“亡”的界说。
  胡适说《墨经上》里有92条界说,从胡适之说,经过重新排版、计数,可以得出下表:
===========================================================
○經上第四十
===========================================================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50.止,以炙(久)也。
02.體,分於兼也。            51.必,不己也。
03.智,材也。                52.平,同高也。
04.慮,求也。                53.同長,以正相盡也。        
05.知,接也。                54.中,同長也。
06.(知心),明也。            55.厚,有所大也。
07.仁,體愛也。              56.日中,正南也。
08.義,利也。                57.直,參也。
09.禮,敬也。                58.圜,一中同長也。
10.行,為也。                59.方,柱隅四讙也。
11.實,榮也。                60.倍,為二也。
12.忠,以為利而強君也。      61.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13.孝,利親也。              62.有閒,中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63.閒,不及旁也。
15.佴,自作也。              64.纑,閒虛也。
16.狷,作嗛也。              65.盈,莫不有也。
17.廉,作非也。              66.堅白,不相外也。
18.節,不為所作也。          67.攖,相得也。
19.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68.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69.次,無閒而不相攖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70.法,所若而然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71.佴,所然也。
23.臥,知無知也。            72.說,所以明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73.詖,不兩可,兩不可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74.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75.為,窮知而懸於欲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76.已,成亡。
28.治,求得也。              77.使,謂故。
29.譽,明美也。              78.名,達類、私。
30.誹,明惡也。              79.謂,移舉、加。
31.舉,擬實也。              80.知,聞、說親。名實合為。
32.言,出舉也。              81.聞,傳親。
33.且,言然也。              82.見,體盡。
34.君臣萌,通約也。          83.合,正、宜必。
35.功,利民也。              84.欲正權利,且惡正權害。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85.偽,存、亡易,蕩、治化。
37.罪,犯禁也。              86.同,重、體、  合、  類。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87.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39.久,彌異時也。            88.同異交得放有無,同異而俱於之一也。
40.宇,彌異所也。            89.聞,耳之聰也;   
41.窮,域有前不容尺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42.盡,莫不然也。            90.言,口之利也;
43.始,當時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44.化,徵易也。              諾不一利。(不是界说)
45.損,偏去也。              用服執誽。(似鬼谷某)   
46.益,(缺文,或是“正大也”。)         巧轉則求其故。
47.(缺文,或是“存”。)      91.環俱柢;法同則觀其同。
48.(缺文,或是“亡”。)      92.庫易也;法異則觀其宜。         
49.動,域徙也。 止因以別道,
                 读此书旁行,    正無非。     
===========================================================
希望这是最接近原始竹简版的《墨经上》。

===========================================================
概念对附录:
(26利27害)(29譽30誹)(35功37罪)(36賞38罰)(39久40宇)(45損46益)(49動50止)
(64纑65盈)(83合85偽)(84欲84惡)(85存85亡)(85蕩85治)(86同87異)(86重87二)
===========================================================
概念附录:
01.故,所得而後成也。      02.體,分於兼也。           03.智,材也。                04.慮,求也。              
05.知,接也。              06.(知心),明也。           07.仁,體愛也。             08.義,利也。            
09.禮,敬也。               10.行,為也。                11.實,榮也。               12.忠,以為利而強君也。   
13.孝,利親也。             14.信,言合於意也。         15.佴,自作也。            16.狷,作嗛也。            
17.廉,作非也。            18.節,不為所作也。        19.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20.勇,志之所以敢也。   
21.力,刑之所以奮也。      22.生,刑與知處也。        23.臥,知無知也。          24.夢,臥而以為然也。     
25.平,知無欲惡也。         26.利,所得而喜也。         27.害,所得而惡也。        28.治,求得也。            
29.譽,明美也。            30.誹,明惡也。          31.舉,擬實也。             32.言,出舉也。         
33.且,言然也。          34.君臣萌,通約也。           35.功,利民也。            36.賞,上報下之功也。     
37.罪,犯禁也。             38.罰,上報下之罪也。        39.久,彌異時也。         40.宇,彌異所也。         
41.窮,域有前不容尺也。   42.盡,莫不然也。             43.始,當時也。             44.化,徵易也。         
45.損,偏去也。             46.益,(缺文,或是“正大也”。)47.(缺文,或是“存”。) 48.(缺文,或是“亡”。)
49.動,域徙也。             50.止,以炙(久)也。         51.必,不己也。      52.平,同高也。            
53.同長,以正相盡也。      54.中,同長也。          55.厚,有所大也。           56.直,參也。              
57.圜,一中同長也。   58.方,柱隅四讙也。            59.倍,為二也。          60.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61.閒,不及旁也。          62.纑,閒虛也。            63.盈,莫不有也。          64.攖,相得也。         
65.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66.次,無閒而不相攖也。67.法,所若而然也。         68.佴,所然也。              
69.說,所以明也。   70.詖,不兩可,兩不可也。71.辯,爭彼也。辯勝,當也。    72.為,窮知而懸於欲也。
73.已,成亡。            74.使,謂故。                75.名,達類、私。          76.謂,移舉、加。        
77.知,聞、說親。            78.聞,傳親。    79.見,體盡。                  80.合,正、宜必。        
81.偽,存、亡易,蕩、治化。 82.同,重、體、合、類。  83.異,二、不體、不合、不類。  
84.(缺文,或是“偏”。)  85.(缺文,或是“正”。)  
============================================================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10 銀子 +31 功勛 +6 收起 理由
顾如 + 1
青竹大哥 + 10 + 30 + 6 敬佩!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2 21:03:24
谢竹兄鼓励,“敬佩”不敢当,银子收下啦{:soso_e181:}{:soso_e183:}
顾如 发表于 2011-10-22 22:45:34
收下慢慢看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2 22:57:21
顾如 发表于 2011-10-22 23:19:13

我这人
国学的不懂。。其实只是偶然看到《尚同》等篇简直就是古代哈耶克,才开始看墨子,进而也浏览一些其他家的书。。墨经,目前我完全相信前人的解释。。而且我有个观点就是要以墨解墨,在墨家里实在找不到参照才去更早时代的书里找。。

对我来说,理路重于文字。


---------

我们解读经典,最低目标应该是让经典能自圆其说——内部无矛盾——这些经典本身就是能自圆其说的。不管该经典内是否存在错误观点,我们决不能以自己观点美化、扭曲、修改该经典。至少要保持该经典本身理路,在此基础上加一些溢美之词则是个人所好、无伤大雅。。呵呵
顾如 发表于 2011-10-22 23:29:00
墨经是墨家给《墨子》编的字典。。地位及其重要。。
希望你们这些专家能研究出来。。

不过,尽量不要拿说文解字之类后期的书去印证解读。。以免被儒家观念污染。。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23 08:20:11
我的观点是:1、经典首先是书籍,书籍的本源我希望上朔到简册,简册整理是要务。
      2、对墨经来说,自身逻辑是第一要点,以此理念来整理墨经,使之复原。
      3、复原的墨经才能体现完整的价值,尽量逼近原始的真实,是唯一的追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銀子 +10 收起 理由
顾如 + 5 + 10 考古、整理是上游,下游如饥似渴。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0-30 21:02:30
好帖子要顶。

  〈墨经〉中的很多内容与〈孟子〉、〈庄子〉、〈荀子〉、〈公孙龙子〉等相交集,很吸引人,同时也令人望而生畏。期待先生后续的研究成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吴博君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0-30 23:14:55
好帖子要顶。

  〈墨经〉中的很多内容与〈孟子〉、〈庄子〉、〈荀子〉、〈公孙龙子〉等相交集,很吸引人,同时也令人望而生畏。期待先生后续的研究成果。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0-30 21:02
感谢先生的支持,待有兴致再研习《墨经》,怕辜负了先生的期待。
顾如 发表于 2011-11-4 10:10:33
君臣萌通約也

————这里怎么没有将之断开。按其他条的格式,这里似乎该句读为:

君,臣萌通約也
顾如 发表于 2011-11-4 10:25:33
经下在哪里?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3 10:43:25
经下在哪里?
吴博君 发表于 2011-11-27 16:09:52
经下在哪里?
顾如 发表于 2011-11-23 10:43
经下?待有时间再研玩,这一段时间只看楚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