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帛甲本《老子》中解

发布者: 青竹大哥 | 发布时间: 2011-12-9 21:53| 查看数: 24790| 评论数: 133|帖子模式

  一、前言

  这是青竹正在写作的一部书稿,之所以还没杀青就发布出来,是因为青竹期望网友能拍拍砖,以便定稿时问题尽可能少一些。

  这样的书稿本来是该放在道学版块发表的,但因为本论坛的道学版块叫做“道学参玄”,而青竹写这部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破除以往附加在老学上的玄学元素的,既然与该版块的宗旨不协,那就在诸子版块发表吧。好在老子学派也是属于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所以在此发表也还算是恰当。

  青竹此前并没有全解《老子》的兴致和计划,如今逼迫自己改变初衷,是因为青竹再也不愿看到古往今来都没有一部站在老子学派立场解老专著的状况继续下去了。

  之所以选择帛甲本《老子》来解析,是因为在迄今所见的各种版本《老子》中,帛甲本是最丰满又最符合老子学派宗旨的版本。因为抄写帛甲本的帛书破损严重,不可释读的字太多,所以青竹会同时参照帛乙本进行订正,若遇到帛乙本也在同一处不可释读时,则参照上下文意和传世本进行考订。

  之所以称为中解,就是青竹在解读《老子》时完全不受儒、佛、庄、墨、法等传统思想流派和现代西方哲学思维的影响,而只是完全依照《老子》的文本进行文字上的解读。

  因此,青竹虽然希望网友们拍砖,但对于非文字解读上的意见青竹一般不会回复,想撇开《老子》文字进行玄谈者,烦请到“道学参玄”发表高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收起 理由
体用而已 + 10 新年快乐!万事亨通!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1:55:25
  二、德篇之一(相当于传世本第三十八章)解读

  【甲本释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乙本释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罢(彼)而取此。

  【释文说明】

  ⑴释文采自《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下同。

  ⑵“【】”为帛书字迹模糊无法释读,整理小组根据乙本及其他传世本依字数补足的文字。“()”为整理小组认定的订正字或通假字。“<>”整理小组认定的帛文错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窗明几净 + 3 银子不多,聊表心意

查看全部评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1:57:03
  【订文】

  上德[1]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2]而无以为[3]也。上仁为之[4]而无以为也,上义[5]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6]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7]。

  故失道[8]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9]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10],道之华[11]也,而愚之首[12]也。

  是以大丈夫[13]居其厚不居其薄[14],居其实[15]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而取此[16]。

  【订文说明】

  1、此章帛甲本不能释读的字太多,帛乙本基本完整且没有偏离《老子》旨趣之处,故完全以帛乙本校订帛甲本。

  2、泊通薄,且此处泊与厚对文,故订正为薄。

  3、“故去皮取此”的皮字与此形成对文,故不难推知当为彼字。在帛书本所用文字中,这种缺少偏旁的字很常见,如胃(谓)、冬(终)、勿(物)、夬(缺)等等,故今后如果字面意义明显则订正时不再一一说明。

  4、原文不分段,段落是笔者根据文意划分的。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08:28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1-12-9 23:10 编辑

【参考译文】

  上等德政不保守旧德,所以有德。下等德政保守旧德,所以无德。

  上等德政无意改变人的本然且没有过分的行为。上等仁政改变了人的本然且没有过分行为。上等义政改变了人的本然且有过分行为。上等礼政改变了人的本然且无人响应,故只能强人所难。

  所以,失道之后只能依靠旧德施政,旧德耗尽之后只能依靠血缘关系施政,血缘关系失效之后只能依靠行为规范施政,行为规范失效之后只能依靠礼法施政。

  礼法,导致了忠信被削弱,因而是社会动*乱的源头。领袖在听取百姓意见之前的知见,只是道华丽的外表,因而是产生愚蠢行径的源头。

  所以,有担当的领袖会融合于民众这一厚实的政*治主体,而不应当站在自己这一薄弱的立场之上;立足于民众这一根本而不是自己个人这一微枝末叶。

  故而,首领们要舍弃浮华选择厚实。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15:08
  【注释】

  [1]上德

  本章中的上、下都是形容品级的,可理解为上等、下等。《老子》一书*记载的是老子学派的政*治主张,其主旨是劝导领袖们按大道之理治理天下,所以,这里的上德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下文的下德、上仁、上义、上礼都是指的政*治制度。主流的解释将“上德”等理解为个人修行的品质,谬。
甲金文德.png


  德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如上图所示,其中甲二三○四所示的字形为德字的完整字形。由甲二三○四所示所示字形可知,德字是由表示道路的 甲骨文行.png (行)、表示眼睛的 甲骨文目.png (目)和作指事用的“|”三个构件构成的指事会意字。“|”表示视线,因此,整个字表示的意思是人看清路况以循道而行。

  因此,德字的本义指是的行道者与道的契合程度,周中期的金文加了个心字底,借以表示形而上的德,并将指事符“|”讹变为“十”字。《老子》通篇的德字,用的正是德字的本义,故后文有“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之说。

  至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上德的意思了。上德,即是上等的德政,也就是与道完全契合的政*治体制,而与道完全契合也就是不失道的意思。与上德相对的下德则是偏离道或失道的政*治体制。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41:17
  [2]无为

  关于无为已经有非常多的解释,但都不符合《老子》的本意。要想弄清《老子》中“无为”这一概念的义涵,必须搞清楚为字的本义。

  甲骨文为字形为 甲骨文为.png (合15185·一期),金文作 金文为.png (舀鼎·周中期)。甲金文的为字都是由一只手和一个大象构成,是典型的会意字,意为制*服、驯化、控制、役使。

  《汉语大词典》有释义曰:2.特指服劳役之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郑玄笺:“言我幼稚之時,庶幾於無所爲。謂軍役之事也。”闻一多校笺:“爲、繇古同字,爲、造、庸,皆謂勞役之事。”《逸周书·作雒》:“凡工賈胥市,臣僕州里,俾無交爲。”朱右曾校释:“愚謂胥庶人在官給徭役。臣僕,私家僕從。”

  为字的本意后世虽少有知道更几乎无人使用,但《老子》中“无为”的为用的却正是为字的本义。

  制*服、驯化、控制、役使本是对动物而言,但老子学派却发现,当时以及之前的君王却也将治下当作动物对待,先是制订了各种严苛而繁琐的典章制度,然后利用强大的国家机器长年累月地对治下进行思想上、行为方式上等的改造,为的是将治下制*服和驯化(教化)。而制*服和教化的目的,则是为了更“有效”地、“更好”地控制、役使和盘剥治下。

  老子学派认为,对于人所进行的一切改造、控制、役使和盘剥都是不道的行为,是失道的表现,是“乱之首也”。因此,老子学派主张领袖应当无为,即不要去改变、改造民众的自然(本然),而应该是辅万物之自然。同时,老子学派认为得道的领袖要率先垂范以“行不言之教”,在自己始终如一的身教影响下,收取“民自化”的效果。

  总之,老子学派的“无为”政*治主张的内涵是,不改造、伤害、侵害民众的本然。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50:10
  [3]无以为

  帛本的“无以为”是与“有以为”相对而言的。要理解“无以为”的意思,可参考德篇的后文:“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从这里我们知道,“有以为”是指,导致百姓不治的过分、恶劣的行为。以通已,已字的一个义项是“甚,太”。

  《左传·文公五年》:“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温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杨伯峻注:“以,太也。”《孟子·滕文公下》:“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朱熹注:“以、已通,太也。”唐韩愈《赠张童子序》:“人皆謂童子耳目明達,神氣以靈,余亦偉童子之獨出于等夷也。”

  [4]上仁为之

  仁的本义是“亲亲”,即意为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珍爱。《孟子·告子章句下》:“亲亲,仁也。”又,《孟子·尽心章句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上仁是比仁范围更广的爱,也即是超越血缘关系之爱,《老子》在这里指的是墨家所谓的兼爱。

  为之,改造人的本然。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53:37
  [4]上仁为之

  仁的本义是“亲亲”,即意为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珍爱。《孟子·告子章句下》:“亲亲,仁也。”又,《孟子·尽心章句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上仁是比仁范围更广的爱,也即是超越血缘关系之爱,《老子》在这里指的是墨家所谓的兼爱。

  为之,改造人的本然。

  [5]上义

  先秦的义,指的是人们(贵族)所约定的、比仁更宽泛的行为准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伦理道德。它规定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该作,什么不可以做。故,《中庸》借孔子的话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尽心章句上》也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但义有小范围的义(小义)和大范围的义(大义)。和仁爱一样,儒家的义是小义,即义只局限于一家、一国,因此遭到墨家的反对。墨家主张的是大义,即主张义这种规则应该没有家、国的限界而普适于全天下(全中国)。

  上义也就是基于大义的政*治体制。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55:01
  [6]上礼

  先秦的礼指的是礼乐制度等礼法,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礼貌。在先秦,礼貌只是指行礼时表现出来的样子。

  跟仁、义不同的是,礼乐制度是有明文规定的,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说的就是记载在简册上的有关礼仪的条款非常多的意思。

  不过,儒家所推崇的周礼只适用于贵族而不适用于平民。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第一》),意思就是说,繁缛而费时、费力且耗资巨大的礼乐仪式是不适用于平民的,而残酷的刑罚则不能施加于大夫以上爵位的贵族的。

  墨家则主张简化礼仪,进而适合于平民。因此,墨家所主张的礼仪制度相比儒家所推崇的周礼适用范围更大,故而称为大义。

  基于大义的政*治体制即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上义。

  [7]攘臂而扔之

  扔这里读去声(rènɡ),拉,引的意思。攘臂,捋起衣袖,伸出胳膊的意思。攘臂而扔之,生拉硬拽、强行施为的意思。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58:01
  [8]失道

  道性迷失、偏离大道、不依自然(本然)行事的意思。

  老子学派认为,万物是道所衍生,所以万物都获得并秉承了道的属性之一,万物所获得的道的属性我们可以称之为道性。

  道是德的源泉,失道就象泉水的泉眼被堵住一样,只剩下池中原先储存的极其有限的泉水(旧德)。所以,失道之后就只能依靠人们失道前所积累的一点德性(天性)进行治理。而这种残存的德性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所以德性耗尽之后只能依靠仁(亲情)这种人为的游戏规则来维系人际、家际和国际关系和天下(天子治下)的稳定。但随着人的私欲的膨胀,仁这种亲情关系也很快失效,于是便只好通过更广泛的社会行为准则——义来维持……。

  [9]夫礼者

  夫,语气助词,无义。礼者,礼法。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3:01:11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1-12-9 23:02 编辑

  [10]前识

  老子学派认为:“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即,真正的得道者(圣人)引领民众时,会首先摈弃个人的成见和意志,而无条件地、完全地以全体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然后组织、引导百姓实现各自的心愿。

  因此,这里的“前识”指的就是在听取百姓心愿时圣人个人的成见和意志。

  [11]道之华

  这里的华与实形成对文,而实是根本,故华是微末。

  [12]愚之首

  愚,愚昧、愚蠢;首,源头

  老子学派认为,民众既是一切政*治活动的主体,又是决策时的主导,而包括领袖在内的任何人都只是主体的一分子。即,个人的智慧、见识、意志是很微末的。

  在老子学派的政*治构架中,领袖是不能用个人的微末的智慧和意志代替群体的智慧和意志的,如果强行这样做,那就不是明道(闻道)者。所以,《老子》认为,试图用个人的智慧来领导民众、强行要民众的意愿服从领导者个人的意志,这是政*治活动中的愚蠢行为和愚昧政*治的源头。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3:14:59
  [13]大丈夫

  有担当且胸襟宽广的领导人。

  [14]居其厚不居其薄

  厚,厚实,指代政*治活动的主体(民众);薄,单薄,指代首领个人。

  [15]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实、华与厚、薄义近。

  [16]去彼而取此

  意为首领应摈弃个人主见、主意这些微末的东西,采集民众的群体智慧和意志。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3:18:35
  【杂感】

  本章汇集了先秦政*治的诸多概念,同时又加入了老子学派自己赋予新内涵的概念,因此,只要有一个概念理解不到位,对于整章文意的理解就会与《老子》原意相去千里。

  比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句,现代解老大家陈鼓应先生将之译为:“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陈先生这样的翻译为很多人所接受,但这样的翻译至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译者不知道或不愿意承认《老子》是一本政论文集,而是把它当成了个人修养的手册来强行进行解释。

  2、译者不明白“上德”、“下德”和“德”这三个概念的先秦义涵,而是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或个人的理解来强行解释。

  3、因为要强行解释,所以为了将原文的意思转为自己的意思,就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原文中的关键词,如“不失”。“不失德”是害怕失去原有的德而想方设法去保守余德的意思,但译者却强行转义为“刻意求德”,这既不是“不失德”的字面意思,更不是“不失德”的言下之意。

  帛书本《老子》在道篇曾以“金玉盈室,莫之守也”(甲本)或“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乙本)来说明没有源头的积蓄终究要耗尽而不能保守的至理,应用到道、德的关系上则是失道之后的余德是不可长久保守的,因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即道是德的源泉,只要自己的行为合于道,就不虞无德,反之,离开了道(失道),虽然努力保守余德,终究还是无德。

  更严重的,这样的解读根本就无法与后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相呼应。

  4、存在严重的认识论和逻辑错误。一个人不“不自恃有X,所以实是有X”这样的认识是完全不合实际和逻辑的。比如,“你不自恃自己有钱,所以你实是有钱”或者“你不自恃自己有电脑,所以实是有电脑”,这是相当荒谬的。

  再比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陈先生的译文是:“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这样的解读似乎很符合一般人想法,但只要对《老子》的宗旨和意趣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这样的解读既不符合老子的本意,也含混不清。

  首先,陈先生把“无为”理解为“顺应自然而为”,把“无以为”理解为“无心而为”(或“无意而为”),我们且别管《老子》中的“无为”和“无以为”究为何意,光是这“顺应自然而为”和“无心而为”就令人不知所谓。

  啥叫“自然”,啥叫“无心”,啥叫“无心而为”?当你不知“自然”(的规律?)时还为不为?

  比如,农民种粮食遇到大旱,那么,“顺应自然而为”的意思是不是坐等老天下雨而对粮食撒手不管?或者,种粮食应该是在一种无意识支配下(想得起就种,想不起就不种)进行才是上德?

  再比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是该顺其自然坐等通胀过去还是顺应通胀之势而推波助澜?

  如前所述,《老子》所谓无为乃是指首领们不要把民众当成野兽一样对待,试图制*服、驯化、控制、役使他们,而应该是通过自己符合道的属性的率先垂范作用来引导民众,最终达到让民众自化的目的。比如,道的属性之一质朴,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率先垂范“去奢”,道的另一属性是浑然无极,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率先垂范“去甚”,道“万物归焉而弗为主”,那么作为首领就应该带头不自为大。

  而“无以为”前面也已述及,意思乃是首领们不要有导致“百姓之不治”的过分和恶劣的行为与举措。若是按照陈先生对于“无以为”的理解来解释“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则导致百姓不治的原因竟然是领袖们的有心或有意而为,这是何等的荒谬啊——能使家、国或天下大治的领袖,竟然应该是没心没肺、对百姓爱理不理的人!

  诸如此类不解老之解老,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多了,悲乎!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3:19:57
PS:下周再发布下一章的解读(基本上每周发表一章)。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1-12-10 00:06:58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1-12-10 00:11 编辑

青竹兄好,我来也。{:soso_e113:}

我也在解《道德经》,不过章节还是沿用通行本的。

我解到四十八章了,都在我的博客里。

http://blog.sina.com.cn/u/1065603635

多拍砖哦。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1-12-10 00:14:28
先来拍你一砖哈。{:soso_e11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弼注曰:德者,得也。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云: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大哉斯言!
为道者,必有所得。
为道而得之于内者,谓之德也。为道而得之于外者,谓之得也。
上德者,不以得之为德,是以有德也;下德者,以不失得为其德,是以无德也。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8 銀子 +10 收起 理由
巨龙 + 8 有新意
青竹大哥 + 10 谢谢质疑~

查看全部评分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1-12-10 00:31:14
不愧为老手,但难为推手。为啥?古今解老子,一人一本,一心一意也。。。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1-12-10 00:58:40


兄言不谬也。
然训诂句读,是为基础。前人之注疏,错漏百出,岂可不正之耶?!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1-12-10 01:07:32
前人之注疏,错漏百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09:28:20
青竹兄好,我来也。{:soso_e113:}

我也在解《道德经》,不过章节还是沿用通行本的。

我解到四十八章了,都在我的博客里。

http://blog.sina.com.cn/u/1065603635

多拍砖哦。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1-12-10 00:06
记下了,青竹会找时间认真拜读的{:soso_e181:}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09:49:45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1-12-10 14:32 编辑

16# wangofkings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弼注曰:德者,得也。
.
      从文字学意义上来看,王注是对的,但:
      1、王注没有进一步指出,《老子》中的德是得自何物或何处。要真正理解《老子》中的德的来源,还得回到《老子》的文本之中——“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德源于道。
      2、王注只是适合于作为单音节词的德字,用之解释复合词“上德”、“下德”则不合适。
      比如,我们给“人”这个词的一般义涵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这个解释并不适合于“法人”这样的复合词。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10:42:58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1-12-10 14:37 编辑

16# wangofkings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云: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大哉斯言!
为道者,必有所得。
为道而得之于内者,谓之德也。为道而得之于外者,谓之得也。
上德者,不以得之为德,是以有德也;下德者,以不失得为其德,是以无德也。
.
      韩非关于德、得的辨析确实很到位,但貌似还用不上“大哉”来称赞,因为这只是古文字义涵的常识。



德是人们对于某种道的认知,这种认知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收获,因此,这种收获是寄存在古人所说的心,而相对于身外而言,心在内,故韩非子说“德者,内也”。这也是金文中的德加了一个心字底的原因。
得字甲金文.jpg



      由上图可知,从商代一直到春秋时期,甲金文的得字都是从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间或从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省的构形。贝是商周时代的一种货币,故整个字所寓的义涵是——按照某种规则(行)获得财物。
      财物是身外之物不能存放于“心”,故韩非子云“得,外也”。
      综上,韩非子对德、得二字的辨析确实符合此二字的初义,得象学兄那样用来解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青竹则以为不妥。
      首先,“上德者,不以得之为德”并不必然就“有德”。“不以得之为德”只是对得、德有清晰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只是文字意义上的,在先秦应该是每一个读书人都知道的常识。而知晓这二者区别的人,距离“有德”还有很大的距离。
      其次,本章中的“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是异义同构的复合词,既然是同构,那么对于它们的释义就应该在定位上相一致。即,如果“上德”是指处于某一种境界或品位的人,那么“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也不应当例外。而从全章的文意来看,“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显然不是指处于某一种境界或品位的人,而指的是制度。
巨龙 发表于 2011-12-10 13:23:25
  【注释】

  [1]上德

  本章中的上、下都是形容品级的,可理解为上等、下等。《老子》一书*记载的是老子学派的政*治主张,其主旨是劝导领袖们按大道之理治理天下,所以,这里的上德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 ...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9 22:15

很喜欢你将字破解下来,这个一般人做不到,也是你的优势。
帛书之德,已有彳旁,所以已有积极进取之意。
上德如浴,倾向于自然之德性,而进取则更体现了人的理性行为。
巨龙 发表于 2011-12-10 13:29:5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弼注曰:德者,得也。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云:德者,内也。得者,外也。
大哉斯言!
为道者,必有所得。
为道而得之于内者 ...
wangofkings 发表于 2011-12-10 00:14

下面部分是你写的?
青竹在此发,兄台可将大人生到道版发,以成竞争之势,互相切磋、提高。我不会拍砖(一般不会批评人),但会将自己的所得补充于上。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2-10 20:53:31
青竹兄选“上德不德”一章作为解帛书“老子”的开始,倒也顺理成章。

  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一章从文辞形式到所述内容都很特别,不知兄选其作为开头是否另有深意?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21:03:51
青竹兄选“上德不德”一章作为解帛书“老子”的开始,倒也顺理成章。

  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一章从文辞形式到所述内容都很特别,不知兄选其作为开头是否另有深意?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2-10 20:53
{:soso_e100:}没啥深意。
既然是解帛甲本,那就得完全按照帛甲本的顺序来解。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2-10 21:55:50
本帖最后由 窗明几净 于 2011-12-10 22:03 编辑

26# 青竹大哥
  在韩非解老中,首先解读的也是“上德不德”一章。能够看出韩非对这一章的解读是很严谨的,可以说是一字一句地详尽解读。但,韩非解老中没有提及“下德”这一概念。按理分析,“下德”这么重要的概念韩非是不应当遗漏掉的。更为可信的是:“在韩非接触到的版本中没有下德如是论述”。

  无独有偶的是,在《道篇》第六十三章中,帛本的文字是:“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而在竹简本里,并没有“智慧出,安有大伪”这一句。

  咱们再来看看“大伪”这两个字,如果按我们今天这两个字直白的意思来解,它与这一连串排比句的逻辑是相悖的{不管案字作连词解还是做疑问代词解}。但是,在《荀子》中,“伪”的含义是“智慧的人的后天作为”。把这层意思代入“故大道废”这一串排比句后,“智慧出,案有大伪”的意思与整体意思是顺畅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一句话是有针对性地后来加入进去的。

  反回头咱们再看看“下德”这一概念,什么是“下德”呢?显而易见地它是针对“上德”提出的,通观《道德经》整个篇章,有恒德,有广德,但“下德”只有这一章里有。再看看所谓的“仁”、“义”、“礼”这些都没有上与下的分别界定。

  在战国时期,几乎各家各派的蓍作中都有关于对“德”的不同的论述与宣扬,假设,是在这一时期为突出自己宣扬的“德”与众不同而另提出一个“下德”与前面所提的“上德”加以对比的话,这种假设在一定程度是也是可以为人接受的。不知青竹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2-10 22:08:43
本帖最后由 窗明几净 于 2011-12-10 22:10 编辑

当然,我注意到了,青竹兄在文中有个提法是“老子学派”。如果把“老子学派”定义在帛本有现有文本之上,我上面提的问题可能不一定算是问题。我讲出来,仅供兄作些许参考。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23:10:58
27# 窗明几净
在韩非解老中,首先解读的也是“上德不德”一章。能够看出韩非对这一章的解读是很严谨的,可以说是一字一句地详尽解读。但,韩非解老中没有提及“下德”这一概念。按理分析,“下德”这么重要的概念韩非是不应当遗漏掉的。更为可信的是:“在韩非接触到的版本中没有下德如是论述”。

韩非子解老时所见的版本没有“下德”一句完全有可能,因为从楚简本到帛书本,《老子》的内容扩充了60%左右。

  无独有偶的是,在《道篇》第六十三章中,帛本的文字是:“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而在竹简本里,并没有“智慧出,安有大伪”这一句。

这种扩充是很正常的,学派的思想在发展,《老子》的文本自然会不断的扩充和修改。

  咱们再来看看“大伪”这两个字,如果按我们今天这两个字直白的意思来解,它与这一连串排比句的逻辑是相悖的{不管案字作连词解还是做疑问代词解}。但是,在《荀子》中,“伪”的含义是“智慧的人的后天作为”。把这层意思代入“故大道废”这一串排比句后,“智慧出,案有大伪”的意思与整体意思是顺畅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一句话是有针对性地后来加入进去的。

从现有资料来看,《老子》本就不是一个人一气呵成的,而是随着老子学派思想的发展而不断集成、修改和扩充的。司马迁所谓李耳被关令尹喜所逼而写下五千余言的《道德经》,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是传说。
因此,这种扩充是不难理解的。

  反回头咱们再看看“下德”这一概念,什么是“下德”呢?显而易见地它是针对“上德”提出的,通观《道德经》整个篇章,有恒德,有广德,但“下德”只有这一章里有。再看看所谓的“仁”、“义”、“礼”这些都没有上与下的分别界定。

这并不奇怪。
在楚简本中,仁、义只出现过一次,礼则一次都没有出现。另,帛书本、传世本多次使用的“水”字,在楚简本中则一次没有出现。

  在战国时期,几乎各家各派的蓍作中都有关于对“德”的不同的论述与宣扬,假设,是在这一时期为突出自己宣扬的“德”与众不同而另提出一个“下德”与前面所提的“上德”加以对比的话,这种假设在一定程度是也是可以为人接受的。不知青竹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青竹在译文和注释中已经说了,帛甲本的“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应该是这一时期的老子学派对于历史上的政体的概括和评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1-12-10 23:13:25
当然,我注意到了,青竹兄在文中有个提法是“老子学派”。如果把“老子学派”定义在帛本有现有文本之上,我上面提的问题可能不一定算是问题。我讲出来,仅供兄作些许参考。
窗明几净 发表于 2011-12-10 22:08
是的,青竹认为各个时期的《老子》文本,都是且只是老子学派的政论文集,而非是“老子”一人所作。
12345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