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原创】相声小段:我的奇遇(游梁山泊)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12-1-6 12:58| 查看数: 3003| 评论数: 7|帖子模式

甲:你好!
乙:你好。好多天没见了,你到哪去了?
甲:出去旅游了。
乙:好玩吗?
甲:一言难尽。
乙:说来我听听。
甲:那天出门,不知走了多久,前面遇到了一个“菜园子”。
乙:种菜的园子。
甲:里面有个“活闪婆”在耕地。
乙:一个老婆子。
甲:满眼望去,园子里“一丈青”,还开着“一枝花”,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乙:唉,你到底去哪里了,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甲:就是好几天不下雨了,快“旱地忽律”了?
乙:啥叫“忽律”?
甲:这时天上打了一声“轰天雷”,下了一场“及时雨”。
乙:啊!我总算听明白了,你这是遇到梁山好汉了,“及时雨宋江”谁人不知,如雷贯耳么。
甲:园子周围本来“没遮拦”,一场雨过后,长出一片笋,“小遮拦”了。
乙:成栏杆了。
甲:走过园子,前面是一片林子。林子里有不少动物。
乙:什么动物?
甲:树上一个:“通臂猿”。
乙:猿猴。
甲:水里一个:“九尾龟”。
乙:还有水龟。
甲:地上蹲着一只:“白日鼠”。
乙:老鼠也来了。
甲:草丛里趴着一条:“白花蛇”。
乙:到动物王国了。
甲:猛然间觉得身上痒痒得不行,用手一拍,原来是只“鼓上蚤”。
乙:跳蚤。
甲:忽然动物骚动起来,纷纷逃窜。
乙:出什么事了?
甲:就见从灌木丛中冒出了“豹子头”,出现了两只豹子。
乙:哪两只豹子?
甲:一只“金钱豹子”,一只“锦豹子”。
乙:两头猛兽!
甲:可不知为什么,两只豹子慌张起来,掉头就跑。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回头一瞧,林子里窜出个“青面兽”。
乙:那是什么怪兽?
甲:仔细一看,原来是头“青眼虎”。
乙:那可危险了。
甲:危急关头,出现一位壮士——“打虎将”,只见他目光炯炯,如“火眼狻猊”一般。
乙:来得可真是时候。
甲:壮士高喊:“末慌,那只是头‘病大虫’”。
乙:生病的老虎。
甲:壮士轮动“铁胳膊”,好似“拼命三郎”,与虎搏斗起来。
乙:是条好汉。
甲:壮士从腰间抽出一条绳索。
乙:什么绳索?
甲:“病关索”
乙:好么。
甲:一下子把虎给捆住了。
乙:好武艺。
甲:可接着又冒出一个“母大虫”,跳过山涧来。
乙:那就是“跳涧虎”了。
甲:只见壮士豪不慌乱,放出一支“没羽箭”,射中了,那“中箭虎”倒了下去。
乙:真是个神射手。
甲:所以叫“小李广”啊。
乙:是够准的
甲:听他说啊,他打过的虎可太多了。
乙:打过哪些虎?
甲:“锦毛虎”、“花项虎”、“矮脚虎”、“笑面虎”……
乙:是不少,可算是“百胜将”了。
甲:功夫太棒了,所以人们称他“镇三山”。
乙:这倒也是。
甲:辞别了壮士,出了林子,见远处树着一杆“玉幡竿”,走过去,是家寺院。
乙:那就去看看吧。
甲:走近一看,寺院的山门外有两尊“石将军”像。
乙:那是何人?
甲:一尊,人称“神火将军”,骑着“玉麒麟”,提着“大刀”。
乙:够威风。
甲:另一尊,人称“圣水将军”,胯下“金眼彪”,举着“双鞭”。
乙:也挺神气的。
甲:往里走,山门内,还有两尊。
乙:谁?
甲:“天目将”、“双枪将”。
乙:有本事。
甲:这些石像刻得好,是“玉臂匠”给雕的。
乙:手艺不错。
甲:过了山门,走进寺里一瞧,坐着俩人。
乙:哪俩人?
甲:一个“花和尚”,一个“行者”。
乙:对,除了他俩还能有谁。
甲:这时候,打门口进来一位“浪子”。
乙:浪荡儿。
甲:长着“白面郎君”,手里拿把“铁扇子”,牵着“金毛犬”,自称“圣手书生”。
乙:小白脸一个。
甲:他身后,是位“小霸王”。
乙:有霸气。
甲:霸王身边,是位军师。
乙:那一定是“神机军师”了。
甲:你怎么知道的?
乙:猜的。
甲:这位军师,可是当地有名的“智多星”、“神算子”。
乙:够聪明。
甲:跟着他们,我走进寺里,迎面是正殿。
乙:哦。
甲:正殿门口还有两尊铁像。
乙:什么铁像?
甲:“铁笛仙”、“铁叫子”。
乙:够铁的。
甲:铁像有名字。
乙:什么名字?
甲:“小温侯”、“赛仁贵”。
乙:有功夫。
甲:殿门中央,挂着一颗“毛头星”。
乙:明星高照。
甲:走进正殿里,看见有一尊“立地太岁”的塑像,生的“铁面孔目”,个子真高,足够“摸着天”了。
乙:够高的。
甲:太岁的胸前长须飘洒,好一个“美髯公”。
乙:胡子漂亮。
甲:他有个称号。
乙:啥称号?
甲:“混世魔王”
乙:是么。
甲:魔王旁边,有两个小神。
乙:哪又是谁?
甲:“八臂那吒”、“飞天大圣”。
乙:这倒没错,他们仨就是一伙的。
甲:他们后面还有一位大神。
乙:什么神?
甲:“云里金刚”,手里头握着一条“入云龙”。
乙:云里雾里。
甲:金刚上方,又塑着几条龙。
乙:什么龙?
甲:“出林龙”、“独角龙”、“九纹龙”。
乙:不少。
甲:正殿旁边,是偏殿。
乙:还有偏殿。
甲:偏殿门口,也有两尊神像。
乙:哪两尊?
甲:一尊是“丧门神”、一尊是“险道神”。
乙:嚯。
甲:这两位门神,有名字。
乙:啥名字?
甲:“病尉迟”和“小尉迟”
乙:没错,我们过年时贴的门神,就是尉迟将军。
甲:走进偏殿,有个“催命判官”,长得跟个“活阎罗”一般,一副“鬼脸儿”。
乙:这判官长得够可以的。
甲:判官的左边立着“操刀鬼”,右边站着个“赤发鬼”,后面有个“母夜叉”,下面跪着一个“短命二郎”。
乙:够吓人的。
甲:看完了,走出殿门,跟他们几位道了别,我就出了寺院,来到一条江边。
乙:到江边上了。
甲:这时突然刮起了一股“小旋风”。
乙:那是怎么回事?
甲:就见前头一只“扑天雕”,展开“摩云金翅”,正在追一头“井木犴”。
乙:大雕啊。
甲:这时候,越刮越大,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很快变成“黑旋风”了。
乙:怎么风变大了?
甲:原来,打江里来了一条“混江龙”,又打岸上来了一头“插翅虎”,搅在一起,一场龙虎斗。
乙:够热闹的。
甲:紧接着,跟着龙和虎,又出来几头怪兽,一起厮打。
乙:什么怪兽?
甲:一边是“出洞蛟”与“翻江辰”,一边是“两头蛇”和“双尾蝎”。
乙:那可有的打了。
甲: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赶紧骑上一匹“丑郡马”逃之夭夭。
乙:跑了。
甲:沿着江,跑啊跑的,上了一条船,过了江,总算逃离了险境。
乙:那就好。
甲:这时天暗了下来。
乙:黄昏了。
甲:我于是找出一个“船火儿”,走上岸,打出一个“独火星”,点燃了一堆“霹雳火”。
乙:燃起篝火了。
甲:照亮了一瞧,哟,受伤了,得,找个医生吧。
乙:那肯定要找“神医”了。
甲:找的是“紫髯伯”。
乙:你受伤找他做什么?他是个兽医。
甲:谁说我受伤了,是马受伤了。
乙:咳,你又没说清楚。
甲:等马医好了,天也亮了,我就准备继续上路。
乙:接着赶路吧。
甲:这时候,突然追来一位“急先锋”,跑得快,好一个“神行太保”,冲着我就来了。
乙:他追你干吗?
甲:我骑的那匹马,原来是他的。
乙:那也难怪。
甲:只见他,抡起“金枪手”,对着我,“没面目”地便打。
乙:那你怎么办?
甲:我赶紧一个鲤鱼打挺,使了个“浪里白跳”……
乙:跳出去了。
甲:从床上摔下来了。
乙:作梦呢。
dfb6f03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8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奇迹 + 18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2:58:43
敢笑黄巢不丈夫?

作者:鸿村
    《水滸传》里宋江在酒楼里喝得性起,提笔在墙上写道:“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因此被捕,从他后来的言行可以看出,此人只是反贪官不反皇帝,满口忠义道德,只想招安,气节比起大齐皇帝黄巢差远了。吾关新旧《唐书》《残唐五代史演义》:黄巢从一不第举子成长为一领袖人物,陷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语),开粮仓,济灾民,定制度,何其大哉!宋江能比吗?天下形势不同,人的境遇也不同。
sjx352.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2:59:06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可以理解为反诗,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这里宋江把自己与黄巢做比较.
  另外一种说法, 他是“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不是个大丈夫,他才是大丈夫。什么叫丈夫?什么叫做不丈夫,他认为他忠义,他在梁山干的事业才是大丈夫,黄巢那个不叫丈夫,他实际上是这个思想。

  附:
  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得以反扑。后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诗三首,前两首借题菊花寄寓抒写自己傲世独*立、冲天凌云之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都凝集着一股英雄之气,惊人心魄,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杰;最后一首《自题像》则是另一种风格,呈现给人的是“铁衣著尽著僧衣”、“独倚栏干看落晖”的一代儒将风采,令人钦慕。
36228s.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2:59:34
  黄巢把壮丽的唐长安城和大明宫全烧了,可惜啊!
  改朝换代,不毁宫殿城池的,好像只有清朝和民*国了。共和国把北京城墙几乎拆除殆尽了,败家子!
  历代农民斗争中,真正获得成功的只有三个:刘邦、朱元璋、毛。
  其余的,或者被镇*压:陈胜吴广、赤眉、“黄巾贼”、瓦岗寨、王小波李顺、王伦、宋江方腊、钟相杨么、陈友谅张士诚、白莲教……或者登基后因“变质”而覆灭:黄巢、李自成、洪秀全……
  农民,毕竟有着自身的缺陷。
  多数改朝换代的并不是农民,而是“有身份”的人:王莽、刘秀、曹丕、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赵匡胤、忽必烈、爱新觉罗•福临……
0f529d.jpg
233ac8.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3:00:03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规模并不大,比方腊小多了。同陈胜吴广、黄巾、瓦岗寨、黄巢等人就更没法比了。
  多亏了施耐庵的生花之笔写就的《水浒》,要不然老宋头早就被淹没了,哪会如此扬名。

  二百万平民是方腊杀的还是童贯杀的?
  《宋史》上的语气就是说方腊杀的,还有无数妇女从方腊的洞里逃出来。《宋史》是元朝修的,应该不会给宋朝说好话才对。
  另有一种说法是说童贯血腥镇*压,无论是平民还是起义军都杀。童贯镇*压方腊起义,杀*死军一百余万,民不下二百万。

  央视版《水浒传》中,童贯将宋江生擒的方腊手下的军士将佐,共3000多人,绑赴清溪城外,尽数斩首,一个不留。
kantou01.jpg
kantou02.jpg
kantou03.jpg
kantou04.jpg
kantou05.JPG
kantou06.jpg
kantou07.jpg
kantou08.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3:00:42
  方腊本人被押解回京治罪,据说遭凌迟处死。
  凌迟,据说是辽国人发明的。
  宋朝的凌迟比较简单,《宋史•刑法志》记载“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比后世的千刀万剐轻多了。
44df0f.jpg
fangla.JPG
fe744.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3:01:10
  历史上的方腊不是被宋江捉住的,而是被韩世忠(后来著名的抗金将领)逮住的。
  宣和三年(1211年),童贯率领15万精兵来剿灭方腊。二月,方腊退出杭州,由富阳、新城、桐庐、建德、青溪,时战时退,最后退守帮源。四月二十四日,宋军从东西两面包围帮源。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作一死战。在战斗中,方腊坐骑战死,战刀丢失,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极为隐蔽,官军无法寻找。统制官王禀下令搜山。裨将韩世忠由方庚作向导,收买叛徒方京,才寻得方腊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将辛兴宗随后赶到,截洞掠俘,方腊下属的方七佛等人乘机逃脱,实俘39人。起义失败,方腊被俘,押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朝廷处死。
  方腊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方腊起义才被最后镇*压下去。
hshzf379.jpg
0eec55.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1-6 13:01:45
有些资料说,黄巢杀人如麻,甚至将人肉充作军粮。如果真的如此,那黄巢非但不是丈夫,而且是个杀人狂了。

资料:
      多年来,历史教科书上,说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推动历史前进。黄巢是农民起义还是杀人恶魔?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起义”二字。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是一种符含“义”的行为,不是凡“起”就为“义”。农民起义与盗匪、械斗、兵变、民变有着本质区别。农民起义应该是起义的队伍是农民组成,起义队伍的首领是农民,起义的口号符合农民的愿望,所作所为符合农民的利益。如果不符合这些基本条件,就不能戴上“农民起义”的桂冠。那么,作为起事造*反的黄巢是怎样一个人呢?
  黄巢是一个儒生,出身于一个靠贩运私盐暴利发财的富裕家庭,殷实的家底使得黄巢自小就有条件苦读儒经以求晋身官场,却屡次科举均以落第告终。黄巢陡然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离开长安时扔下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杀气腾腾的誓言。
  黄巢回家做了几天私盐贩子。唐代规定只准国营企业经营盐,黄巢没有经营盐的许可证,结果他们的盐巴被查封没收了。他便散尽家产啸聚山林投身“农民革*命运动”去了。他们的造*反,如果目的是在于推*翻暴*政、摧毁一个旧王朝,建立一个能够减轻农民痛苦,推行轻徭薄赋的新王朝,那当然可以称为起义。但是,他从起兵到败死,一直没有彻底推*翻唐王朝的想法。从公元875年起兵到880年,前后五年间曾五次向唐王朝乞降求官,平均每年一次,一直到他自立皇帝。
  黄巢极端的复仇心理也促使他在战争中对社会不加选择地实施了破坏政策,879年,在攻占广州后制造屠城血案、劫掠财货,屠*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共12万人。公元880年攻陷长安,自立为帝,但他从当上大齐皇帝的那一天起便沉溺在了掩耳盗铃式的帝王梦中,整天沉浸在宫中,过着淫乐生活。在长安坐皇帝时有人题诗讥讽,因为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长安城中3000多无辜的儒生都砍了头。黄巢称帝后,士兵则如同明火执杖的强盗一般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争抢美*女,殴打平民,到处扰民。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里一片混乱。小股唐军乘乱攻城,黄巢十分虚弱,立刻带了少数随从逃出城。唐军进城之后,受到长安百姓的欢迎。黄巢到了城外定下神来,才发现入城唐军人数很少,随即反*攻入城。重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将城中男丁杀戮殆尽,来了个“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血洗长安城。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烟断绝,成为一座空城。后来唐廷借沙陀兵协助攻城,一万多沙陀兵与黄巢十余万人对阵,黄巢一战即溃,只好弃城逃跑。883年4月,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这座周、秦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古城,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一炬成灰。从此,这座古城即与首都无缘。安史之乱,安禄山没有毁掉长安,吐藩攻入长安,市区略有所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毁掉长安的古往今来只有黄巢!
  更为残忍的是,黄巢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规模。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黄巢拉起的队伍,在行军作战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至少在一百万人以上。他带进长安的几十万人,大部分是饿死的。在黄巢起兵时,中原本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到了他败死之时,这里已是纵横千里,全无人烟,一片焦土。后来,黄巢弃城逃跑到山东狼虎谷时,只剩下残兵一千余人,黄巢走投无路,众叛亲离,自杀身亡(一说被他外甥林言所杀)。
  纵观这位农民领袖大规模“吃人不吐骨头”行径,其野蛮,残酷,恐怖,骇人听闻,岂能给他冠以“起义领袖”来美化他。历代农民铤而走险,反抗强大的统治者,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算。但是,像黄巢以人肉为粮糗的恶行,绝非一般意义的战场上的较量,而是人性灭绝的屠*杀。黄巢起兵还引发了拥兵割据的藩镇遍布全国,此后就出现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十年间,黄巢走一路害一路,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老百姓永远忘不了,流传的一条谚语就足以说明老百姓对他的愤恨了:“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