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刍狗之辨

发布者: 大竹 | 发布时间: 2012-4-12 12:59| 查看数: 4850| 评论数: 23|帖子模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用草结成的狗,祭祀用品。


    不少学者将之解为:天地无所偏爱,任万物自生自灭。此说有待探讨,众所周知,老子不是很推崇儒家仁义理念。儒家的“仁”代表着有私心的爱,而在道德经中与“仁”相对的就是“慈”。慈代表的是没有私心的爱。因此,天地不仁意思就是天地没有私心,没有偏爱。而“以万物为刍狗”,是不是任万物自生自灭的意思呢?


    首先,从逻辑关系上讲,天地不仁讲的是天地无私,任万物自生自灭则意味着天地无情了。没有私情与无情是两个概念。前一句若讲无私情,后一句又如何能够推导出无情来。可见,以万物为刍狗,应该讲的是平等,无差别心。


   其次,从内涵上讲,将天地视为无情,并不符合老子本义。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shì),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二)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十)

可见,天地生养万物,本身就是对万物最大的功德和恩情。天地是贵生的,它只是没有私情而并非无情。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二十七)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四十九)

“夫天道无亲,恒予善人。”(八十一)

可见,圣人无私情,亦非无情。圣人常以平等之心关爱百姓。


   天地对待万物的态度,和人对待草的态度一样。草乃寻常之物,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因其与人的私利距离较远,人不视其珍贵,也不视其卑贱。不亲近亦不疏远,以平常之心待之。刍狗为祭祀用品,它仅是一个载体,百姓用以寄托情志,对其本身并无特殊偏爱。需要的时候就用,用完就扔掉或烧掉。不特别看重,亦不特别看轻。

因“刍狗”为沟通天地精神之物。这句话或还隐喻:人应该对天地存有敬畏之心,遵道贵德,效法圣人之意。



最新评论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12 13:04:34
刍狗者,“不仁”之心也。{:soso_e179:}
通灵凡人 发表于 2012-4-12 17:07:05
刍狗者奴也。。。智者御凡人,便是此理。。。


张无屮 发表于 2012-4-13 09:30:52
请参考:“大仁不仁”和“不仁”的意思一样吗?
答:意思大不同。“大仁不仁”是将“仁”的观念忘记了的“仁”,而“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思想。指挥棒指向哪里,你就会朝向哪里。因此,即使是出于爱心,这种洗*脑式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智商的践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为通过制造矛盾来引起竞争的话,只是利用人们的欲*望,而忽视人人也都有精神境界的话,也是一种无视人们智商的行为。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再进一步讲,真正尊重百姓人格的话,就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连圣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隐藏起来,做幕后英雄才是最慈悲的做法,也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13 17:17:42
通行本《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仁”者,是无心仁慈、无意偏爱之无私。“刍狗”,先民用草扎成的狗作为祭祀用品,因为非真品祭祀,人们对它无爱憎,故无私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的无私,体现在对万物似刍狗一般无所仁慈和偏爱。“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而治国理民,体现在对庶民百姓似刍狗一般无所仁慈和偏爱。
大竹 发表于 2012-4-14 15:02:56
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无差别之心,偏爱之意,人也罢,刍狗罢,并不区别,一概等而视之。


大竹 发表于 2012-4-14 15:05:29
就是此意,只是仁和慈在道德经中是两个不同的意思,翻译时最好不要同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大竹 发表于 2012-4-14 15:29:21
[quote]请参考:“大仁不仁”和“不仁”的意思一样吗?
答:意思大不同。“大仁不仁”是将“仁”的观念忘记了的“仁”,而“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 ...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张无屮 发表于 2012-4-14 18:20:33
《庄子》中有“大仁不仁”的说法,是对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的误解,这个误解的来源和先生的理解有关。
第二章 学道之极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①,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②;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③。知此两者,亦稽式④。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⑤,然后乃至大顺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⑦。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下多忌讳⑧,而民弥贫;民多利器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⑩,而奇物滋起;法物(令)滋章⑾,而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⑿;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注释:
①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②“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的“智”可以参考《管子·五辅》“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完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生。”“贼”,暗中取得的行为称为贼,引申指给国带来不易察觉的损失。因而称为以智治国,国之贼。
③福,福惠,恩德,引申指长久的益处。不以智治国,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会有更多的益处,所以称为“国之福”。
④稽式,法式,法则。《辞海》:“即楷式。”
⑤反,相背,与“格物”相反的思路。
参考【百度百科】: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如果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己的修养”,则是要详尽明晰,可以充分发挥智慧才能,进行各种尝试,务求获得真*相;而如果是人员管理的话,则要重在包容含蓄,留有余地为好。水至清则无鱼,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底线之上,求大同存小异,难得糊涂,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格物、致知、修身”要“智”,要“明辨是非”;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愚”,要“难得糊涂”,重在风气淳朴,返璞归真,“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庄子》恰恰在“稽式”的问题上,犯了完全相反的错误,《齐物论》在“格物”上不是搞清楚了问题,而是 放弃了搞清楚的努力,变成了事实上的“不可知论”。而对“仁义”问题,老子认为不能作为治国方针的原因,在于不彻底,不是根本,而不是说作为个人修养是不对的,而庄子却上升到人性的高度,要予以铲除。而“是非不定论”混淆了大是大非的标准,将圣盗同论,将有条件的包容变成了无原则的放弃。不仅违背了道学“稽式”的原则,也和千古以来的实践经验相违背。
⑥大顺,真正彻底的合顺,相符、和谐。⑦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用后便弃之。这里指 “刍狗”的象征意义,只是人为赋予的。⑧忌讳,禁忌,限*制。⑨利器,与国之利器的级别不一样,此处指干戈,武器。⑩伎巧,通智巧,指迎合,满足人们好奇,猎奇的心理行为。伎巧不是指的物品的功能,而是功能之外的装饰品,也指那些纯观赏性的所谓工艺品,如用玉雕琢的树叶等。如果不是致力于手机功能的改进,而用黄金或者宝石装饰来提高品位,就是“伎巧”了。⑾法令滋章,也有版本为“法物滋章”。法令滋章指条令太多,使民受限不过,因而或逃窜或反抗,所以盗贼多有。而“法物滋章”指珍好物欲没有节制,追求财物就会导致盗贼多有。这两种版本都讲的通,但从本段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忌讳”也是限*制和“法令”相近,所以应该是“法物”较妥当,这样由忌讳、利器、伎巧、法物比较全面而没有重复之处。⑿好静,指守愚,也指不推崇贤人等行为。
释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研究万物异同的学问,即由道→万物方向发展,那所得会日益详细;而如果追究万物背后的本质原因,即由万物→道的方面深究的话,会日益简明深刻,直到抓住本质原因,从而能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总体格局。这是学道者应把握的一个原则。为无为,具备把握根本格局的能力;事无事,顺势而为的能力;味无味,不偏颇,不贪求,一视同仁的能力;大小,《阴符经》,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于小大,指本质因素,如何转变的事,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具备使事物的决定性因素,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的能力。这是学道者须努力培养的能力。要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做为日常生活中追求的准则,防微杜渐,自律养德,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威望不坠。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要正确运用“人之三宝”,做一个“太上,下知有之”的管理者,这不仅是高明的管理方法,也是对百姓真正的尊重,是符合大道规律的作法。
如果不遵守道德的规律,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以仁、义、礼治世为什么不可取呢?这是因为,如果离开了真正道德的无为而化的规律作用,就要靠有为的爱心从正面积极引导和依靠社会公义来加以约束才行,而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前面也已讲过了。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就会产生出规避治世之策智慧,也会有投机取巧、假意服从的行为。如果人人有德、和睦相处,就体现不出“孝慈”也是一种美德来,正是因为六亲不和,才会使“孝慈”突显出来。这从另一方面反衬出了社会风气的日渐衰落。同样,国家体制清明,各司其职的话,就体现不出所谓的忠臣来,只有昏乱不可收拾到非常危急时,小人逃避,才会体现出忠臣的品质来,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值得称颂的事,相反是国情危急的预兆。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出由道→德→仁→义→礼,逐步退化的必然结果。
过去善于根据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人,并不将 决策的具体过程讲的太清楚,而是保持一定的神秘性,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因为民众了解太清楚而降低管理者的威信,有利于决策的顺利推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民风淳朴、归真、本份。而且,管理者的决策是正道(德法)的体现,不用智巧作为治理的思想。因为以智治国,会有投机取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发生,会越来弊端越多,是实质上的损害国家安定的贼;不以智治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是国之福。明白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也做为一种原则来坚守,经常这样的话,也可以称为“玄德”。这种“玄德”的应用效果及原理,是有很深的内涵的,也是目光非常远大的做法。如果 那这种管理方式则是和穷究事物的道理相反的途径,是重在民心归本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使国家发展走上顺畅的轨道。
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是使民心归附,并保持安定不变。因此,治世之策针对民心时要特别注意尊重民*意。天地不仁的话,就会视万物为刍狗一样,任意生杀;圣人不仁的话就会视百姓如同刍狗一样,而任意改造驱使,这种做法是对民心的极大损害。在稳定民心方面,对贤者不给予过高的待遇,避免造成*人心失衡;对难得的货物也不特别珍视,给予过高的价格,可以避免有人产生偷盗的行为;对功名利禄等引起欲*望的东西低调处理,可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的治世策略,是清除内心的诸多不平衡想法,而使民众脚踏实地、安份守己;减弱争强好胜的志向,转而在生活之本业上下功夫。能长久地保持民风淳朴、安定,就会自动抵御一些不安定因素的挑拨利用,这样做了就可以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效果。
在对待如何国富民强,治业维生方面,则要注意下面几点。天下的忌讳限*制的越多,则*民众可以干的事业会越少,受束缚越多,民众会越贫困;如果民间武器太多,就会影响国家管理的有效力度,造成令行不止等一系列恶果,进一步会使国家机构效力受怀疑,造成昏弱无力的局面;如果民众大多追求新奇刺激等感受,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奇怪物品泛滥;如果追求财物成风,就会囤积居奇,而引得盗贼横生。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把握根本大道因而民众自会符合于大道;我守愚不乱而民众自会归向本份正道;我保持政权稳定,政策稳定,则*民心就会稳定,能够顺应民*意不违背的话,民众自会富裕起来,我没有特别的追求,民众也自会归向纯朴。
综合起来讲,抛弃“圣、智”这些不利因素,民众会百倍受益,抛弃“仁、义”的效果宣传,民众会恢复到孝慈;杜绝“利、巧”的追求,也就避免了盗贼的产生。这三方面,是前面讲的不足的地方,因此,特别加以说明,来指出根本原因来。鉴别假币的正确方法是熟知真币,以此辅助可对老子观点加强理解。自然万物以天时为道,而有生住坏灭;人类社会以民心为道,而有兴衰更替;顺应民心,咨询民*意,就是以道治国。


大竹 发表于 2012-4-14 19:25:59
。。。
大竹 发表于 2012-4-14 19:45:46
争斗和分*裂的根源也就是失衡,是国家内部各等级,各阶层权利、贫富差别过大,矛盾激化而不可调和的必然结果。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17 14:03:29
天地无私,生养万物,并非局限于一草一木,以四季八时气候之,故各具红紫.万物仁义,生生不息;天地恒德,谷惟修也.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18 20:52:00
1# 大竹
   不少学者将之解为:天地无所偏爱,任万物自生自灭。此说有待探讨,众所周知,老子不是很推崇儒家仁义理念。儒家的“仁”代表着有私心的爱,而在道德经中与“仁”相对的就是“慈”。慈代表的是没有私心的爱。因此,天地不仁意思就是天地没有私心,没有偏爱。而“以万物为刍狗”,是不是任万物自生自灭的意思呢?


1、自帛书本起,《老子》不是不“很推崇儒家仁义理念”而是极力反对仁政义制。“绝仁弃义”的主张即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老子》的观点。
《老子》作者之所以极力反对仁政义制,是因为该书作者认为,仁、义、礼等制度是人类失道失德之后的产物:“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帛书甲本《老子》)。
再者,仁、义、礼制度也不是儒家发明的,而是周公的专利,只是因为孔子及后世的儒家的推崇而成为儒家的理论核心。
2、《老子》的慈并不是与仁直接相对,而是与孝直接相对。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服与无条件回报,慈是父母或长者对子女或少者天然的爱。仁政义制中,孝悌是施行仁政的基础,即仁政要求下位者要绝对顺服与无条件支持上位者。
3、仁与慈的区别,不是有私与无私之别,而是自然与人为之别。《老子》崇尚自然无(人)为,故而要反对仁、义、礼制度。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18 20:55:26
仁政的基础是宗法等级制度,故《老子》的“不仁”不是“不仁不义”的意思,而是天地、圣人之治不设立宗法等级制度,即不把万物和人分成批、六、九等。《老子》作者认为,人与人、人与万物在道格上是平等的。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18 21:10:35
“刍狗”是传世本《道德经》订文之误,原文当为“雏狗”,即幼小的、嗷嗷待哺的小犬。
在春秋战国特别是秦汉之际,人们写字并不是很规范,常常出现“缺胳膊少腿”的现象,如“故去取此。”(帛甲本《老子·德篇》)、“飘风不朝,暴雨不日”(帛甲本《老子·道篇》)“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帛乙本《老子·德篇》)等等。其中,“皮”当为“彼”,“冬”当为“终”,“禾”当为“和”
《老子》传世本订正者因不解“刍狗”(雏狗)之义,而径用成词“刍狗”,以至于后世解老者曲解误读。
大竹 发表于 2012-4-19 06:21:07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帛书甲本《老子》)。
此话只是说明老子并不赞成以仁义治国,仁义是在丧失道德情况下才会出现。老子想强调的是仁义并非治国的根本,治国根本是道。
这就好像治病的时候,是应该治标还是治本。从大的方面讲,治病应该求本,但某些急症,就不得不在治本的前提下治标。比如失血过多,你首先得想办法止血,之后才能考虑补血。治国应以遵道贵德为本,提出仁义已是较为无奈的选择。所以老子并不是彻底的反对仁义,他只是指出了仁义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及产生的根源。


大竹 发表于 2012-4-19 06:27:01
如果如你所说,将刍狗换成雏狗,将不仁解为没有等级,没有差别的泛爱,则原文的意思就是:天地无私的关爱万物,将万物视为幼小的、嗷嗷待哺的小犬。也是比较好的解释。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19 08:18:2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从词汇的结构搭配分析,“天地”与“万物”,“圣人”与“百姓”,皆是广义的大概念,并非单指一人一物,故引之“刍狗”并非指代形象,乃是性义所指“无私”也。单物与单物,形各不同,但归结于万物生生天心,“无私”自通也。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20 22:07:55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帛书甲本《老子》)。
此话只是说明老子并不赞成以仁义治国,仁义是在丧失道德情况下才会出现。老子想强调的是仁 ...
大竹 发表于 2012-4-19 06:21
“绝仁弃义”还不算彻底么?{:soso_e100:}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20 22:09:1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从词汇的结构搭配分析,“天地”与“万物”,“圣人”与“百姓”,皆是广义的大概念,并非单指一人一物,故引之“刍狗”并非指代形象,乃是性义所指“无 ...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19 08:18
古越兄,“刍狗”何以见得是寓意“无私”?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4-21 11:56:30
刍狗者,祭祀天地之用品,非真物,故能去其私欲,是谓“无私”性也。
孤寡不穀 发表于 2020-11-18 15:53:45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4-18 21:10
“刍狗”是传世本《道德经》订文之误,原文当为“雏狗”,即幼小的、嗷嗷待哺的小犬。
在春秋战国特别是秦 ...

这个观点很有启发意义,赞
希夷生 发表于 2020-12-24 09:45:40
刍:(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芻。本义:割草)
狗:(形声。从犬,句( 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所以刍是被牺牲者,狗是得利者。两者本是对立。

天地不仁,以万物而为刍狗。
这句话这个天地不仁,是天和地之间的不仁,还是天地和万物之间的不仁,还得细思。
万物而,
而,(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这个字本人认为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各种分支。
所以万物而指的是对万物一视同仁。
什么是不仁?
不,是一个死胡同。走过后发现是死胡同,退回到源起点在这个胡同口贴上一个“不”字。说明这条胡同不通以后不需在进入。
不仁,就是仁这条胡同走到尽头发现前面无路,只好退回到起点重新思考。
仁的对立面是独,不仁和不独即是这个中。这章说的就是“中”。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而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天地以中为守则,对万物一视同仁的进行判决,听话的忠心的当成狗,不听话的不忠心的当成刍。

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坛友们不如分析分析?
百省,百般反省。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0-12-25 13:33:1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賢,使民不争;......"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所以,用现代话讲就是天地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不仁)改变其运动规律和状态,圣人呢?他们崇尚法天,也不会以世俗人的主观(不仁)强加意愿给百姓。至于说“刍狗”是什么含义?其实万物所指是一般性,说是刍菊也行,你爱咋说都行。在这关键一点是“不尚賢”中的“贤”在当时指的是什么身份的人?贤字左上方是个臣,右上方是手,是表同框执弓之人。嗯,该是当时少数人利益集团的代表吧,若不是少数人垄断了利益又何来争呢。当然,在弓弦发声和谐一致时也就基本没啥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