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上下六千年80蔀首中华朔至历数表

发布者: 七秩龄童 | 发布时间: 2012-7-20 10:16| 查看数: 6742| 评论数: 9|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4-1-19 16:39 编辑

上下六千年

   80蔀首中华朔至历数表


                              七秩龄童  编修

       一、中国四分历古今通用:挂名殷季,而实际完成于战国时期的历谱《殷历》,是结合公元前427年天象实际,使用古四分历成熟历术,又按《历术甲子篇》历数表推步制订的,且是中国第一部用于授时的成文历谱。此一结论,首经原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全椒人张汝舟(1899—1982)氏的研究,给予了充份论证。据张氏介绍,用“分散补偿法”给以修订后的古四分历法,推步今历,能与今授时历书所载完全一致。又据贵州大学张氏遗著整理小组介绍:只要“读懂《史记·历术甲子篇》,利用一张表就能很便捷地推演上下五千年任何一年的朔闰中气,不过加减乘除而已,能解决,也解决得了很多历史上长期不得解决的具体年代问题。近二十年来,经七秩龄童对张氏遗著的兼心融会,也确认四分古法,能化古朽为神奇,将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古历法,再次变为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的中华今历法,可以为中华文明的复兴,给以再立新功的机会。本《表》撷古四分历四纪岁(80“蔀岁”)取公元前3087至公元后2917年共6004年时间长度,给出80组首朔、中历数,以体现古今一贯的信念和意志;也就是说:既然上下六千年含80蔀岁其蔀首朔、中历数可用一张表绘制出来,这就说明:这80蔀岁共75200组朔月的朔、中历数,都可以用同一模式编订得出来。也就是说: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古历法,可以变为“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的中华通用历法。
    二、蔀法述略:古四分历由朔数、中数和闰月等三个参数组成,因此古四公历术有朔望月法、岁法(年法)、章法(十九岁为“章岁”,因为闰章之岁,故也称“闰法”)、蔀法等内容。本表上下一贯六千岁,只出具蔀首历数,只与“蔀法”相关,故只介绍“蔀法”知识。又因将古四分历术推广于推步上下数千年,系首经张汝舟氏的“分散补偿法”的推定,故于介绍“蔀法”之前,先介绍张氏“分散补偿法”,以重知识源流。
    一)、张汝舟认为我国《古四分历》数据齐全,推步方法简捷,是中华文明历法科学瑰宝,应该予以传承发扬光大。他考查到,《古四分历》历算参数惟一缺点是限于时代水平,其精度稍逊精确;而这一缺陷是可以通过按岁用分散补偿的方式予以修正的。其具体方法为:因古四分历是结合公元前427年天象实际而立,设公元前42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干支己酉(46)为基点,由此历点往后推步,每岁减940分之3.0583日分,而由此点往前推步,则每岁增加940分之3.0583日分。这个办法,无论古今,用《古四分历》的历法法则,都能得到非常密近天象的历数。由古四分历数加减张氏修订量所得到的历数,因为源自中国古代经典,特名之为“经朔”。在有中国历法古四分历推步基本功的基础上,加上用张氏修订量加以补偿并用于推历,就显得十分方便,而且用这种方法,无论任由何人都能得出相同结果,也能发现历算中不小心出现的差错,因此也恢复了中华传统历法的科普性。作者编谱由公元后2300年编到公元前3087年,就是用的张氏之法,故亦以“经朔”冠名。作者所编《太初历》、《殷历》、《春秋历》等的初稿,曾于2003年至2004年上“国学网”、“中国先秦史网”、“华夏复兴网”等,与热心网友交流。在网友们的支持下,决心续篇本谱。以本《表》为例,开首第一天为公元前308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公元前308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为《古四分历》所订“甲子首”,历数为1,其距公元前427年岁首为2660岁,岁加940分之3.0583日分,得8135日分,除以940,得8天又940分之615分,得其蔀岁首日历数为9.615;换言之即其日干支壬午,交朔于940分之615日分处。本《表》以下各数,亦复经上述“补偿”方法所制成之。
   二)、朔数  蔀法:己知940朔月(76岁)实长27758.75272天,取“60甲子对模等余”量38.75272为“蔀策”,则可迳得蔀法如下:设己知某蔀首朔数求相距若干蔀岁之另一蔀岁之蔀首朔数,即由某蔀首朔数加以若干“蔀策”之长而得。设公元前427年岁首之朔数为46.000,加一“蔀策”之长38.75272,得84.75272≡24.75272,即为公元前351年岁首之朔历数。谨需注意:《表》上数“24.707”为由张氏“分散补偿法”推步而出,其“小余”数取940进位制,即小数部份的分母取的是940,而由上述“蔀法”得出的历数:“24.75272”其小数部份取的是十进制。令0.75272×940=707.5568≈(小余)708(分)。
   三)、中数  蔀法:己知76岁实长27758.4072天,取“60甲子对模等余”量38.4072为“蔀策”,则可迳得推步中数的蔀法如下:设己知某蔀首中数求相距若干蔀岁之另一蔀岁之蔀首中数,即由某蔀首中数加以若干“蔀策”中数之长而得。亦谨需注意,本《表》列中数,于公元前取940进位,公元后历数则取十进位,进行计算时,应进行必要进位制的调换。例如上述中数“蔀策”之整数仍取60进位,“小数”换为“940”分制时,其“蔀策”应述之为“大余38”,小余“382.768≈383分。”


   上下六千年

      80蔀首中华朔至历数表

  (历数表示:大余取60甲子数;小余,公元后取十进位,公元前取940进位)
                              
                                      蔀余:十进制朔数38.75272;中数38.4072
行序 年号  朔数   中数    年号   朔数   中数   年号  朔数   中数   年号    朔数    中数
01  -3087 09.615 23.799  -1567 04.668  11.934  -47 59.718  60.129  1474 25.287  48.282

02  -3011 48.383 02.242  -1491 43.346  50.377   30 38.516  38.545  1550 04.040  26.689

03  -2935 27.150 40.624  -1415 22.203  28.760  106 17.269  16.952  1626 42.793  05.096

04  -2859 05.858 19.067  -1339 60.911  07.204  182 56.021  55.359  1702 21.546  43.503

05  -2783 44.625 57.450  -1263 39.678  45.585  258 34.774  33.767  1778 60.298  21.911

06  -2707 23.393 35.833  -1187 18.446  24.028  334 13.527  12.174  1854 39.051  60.318

07  -2631 02.160 14.275  -1111 57.213  02.437  410 52.280  50.581  1930 17.803  38.725
08  -2555 40.868 52.658  -1035 35.920  40.820  486 01.502  28.988  2006 56.556  17.132

09  -2479 19.636 31.101   -959 14.688 19.263   562 40.255  07.395  2082 35.309  55.539

10  -2403 58.403 09.484   -883 53.455 57.646   638 19.007  45.803  2158 14.062  33.947

11  -2327 37.171 47.866   -807 32.233 36.062   714 57.760  24.210  2234 53.171  12.354

12  -2251 15.878 26.309   -731 10.930 14.445   790 36.513  02.617  2310 31.923  50.761

13  -2175 54.646 04.692   -655 49.698 52.827   866 15.266  41.024  2386 10.676  29.168

14  -2099 33.413 43.135   -579 28.485 31.270   942 54.018  19.431  2462 49.429  07.575

15  -2023 12.181 21.518   -503 07.233 09.653  1018 32.771  57.839  2538 28.181  45.983

16  -1947 50.889 59.900   -427 46.000 48.096  1094 11.524  36.246  2614 06.934  24.390

17  -1871 29.656 38.343   -351 24.707 26.478  1170 50.277  14.653  2690 45.687  02.797

18  -1795 08.424 16.726   -275 03.475 04.861  1246 29.029  53.060  2766 24.439  41.204

19  -1719 47.191 55.169   -199 42.242 43.304  1322 07.782  31.467  2842 03.292  19.611

20  -1643 25.899 33.551   -123 21.011 21.687  1398 46.535  09.875  2918 41.945  58.018
   
     注一:本表朔数以公元前42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干支己酉(46)为基点,按《历术甲子篇求得蔀首历数后给予“分散补偿”所得:由此历点往后推步,每岁减940分之3.0583日分,而由此点往前推步,则每岁增加940分之3.0583日分。
   ★ 任一公元年号中数求法:

公元前年号n代入下式求之:f(n)=[66.5212-5.2422n],本算式结果的整数部份应取60的对模余数,小数部份是十进制,要改为940进制之。

公元后年号n代入下式求之:f(n)n=[1.279+5.2422n], 本算式结果的整数部份应取60的对模余数,小数部份是十进制的,请注意。

   ★ 相继年岁中数推步诀:

   岁策:大余加5,小余加227.668。


   相间4岁中数推步诀:大余加21,小余减29.328;或大余加20,小余加910.67。
   
    注二:本表公元前部份的小数取分母940,以便于与古史中的历数相链接;公元后的部份,则取十进制小数三位。历数中的“大余”数,取六十甲子顺序数,并以1甲子、2乙丑、3→丙寅、
4→丁卯、……59→壬戊、60→癸亥的一一对应关系。

    注三:本表每历数相距都是76岁,除了公元410组(表上第 7 行第 3 列)该76岁只有939朔望月之外,都有940足数朔望月数,因为一“法”到底,数字间的距离均匀;所以一张表看起来时间跨
度六千年,数字看似庞杂,却是互相链接,容易审察,便于使用,而且密近天象实际程度很高的历术数据篇。
6000年中华朔至历数表.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名望 +80 銀子 +130 功勛 +36 收起 理由
吴博君 + 20 + 50 + 10 历学经典
浪花 + 20
zqc4124 + 40 + 80 + 2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2-7-21 16:42:59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2-7-21 16:45 编辑

三、历点授时纪录
      辨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历史上同一历点授时纪录的记载,与《表》上数字比较,可以衡量本《表》与授时历纪一致性的程度。
      据现有的文字史料可以判定,大致于公元前七世纪时,古四公历历理己经成熟,虽然历人们仍然用肉眼观天断定岁之四季和月之朔望,但己能得到较密近天象的结果了。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廿二年,鲁僖公五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壬子(49)。
按此月定朔壬子745分, 经朔壬子698分,定冬至甲寅,初三日;平冬至乙卯巳时,初四。因此岁为《殷历》或古四分历视为的蔀首之岁,故经朔冬至取名义朔至同日同时,为壬子。此岁为历纪,亦典籍首次出现“日南至”,即名义冬至绝对日期的记载,说明古四分历酝酿开始成熟,以27759天这一蔀岁的概念开始形成。这一天还请出诸侯鲁国的“首*长”亲临“视朔”,更说明其隆重不亚于今世的“献礼”庆功。至于朔日误一天,冬至误三或四天,都无关宏旨。由此观之,二千年来历家们为究竟是辛亥还是壬子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任谁的计算都接近天象,也任谁的计算都不在真正天象的朔至点上。  
     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鲁成公十二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辛酉(28)。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辛酉485分(28.485),冬至为甲午270分(31.275,初四),实际朔至相差2.8整天。
     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鲁定公七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庚午(07)。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庚午233分(07.233),冬至为壬申653分(09.653,初三),实际朔至相差2.4天。
    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鲁元公四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己酉(46)。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己酉000分  (46.000),冬至为辛亥096分(48.096,初三),实际朔至相差2.1天。
    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鲁康公四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戊子(25)。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丁亥707分(24.707),冬至为己丑478分(26.478,初二),实际交朔滞后0.7天,冬至超前0.5天。
    公元前275年,周赧王四十年、鲁闵公廿二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丁卯(04)。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丙寅475分(03.475),冬至为丁卯861分(04.861,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4天,冬至合天。
   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年,岁首十一月名义朔至同为丙午(43)。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乙巳242分(42.242),冬至为丙午304分(43.304,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7天,冬至合天。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元朔六年,岁首名义朔至同为乙酉(22)。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甲申2011分(21.011),冬至为甲申687分(21.687,三十日),实际朔至同天,但滞后于名义朔至均为一天。
   ◎公元前47年,汉元帝初元二年,行汉武帝《太初历》,集中将交朔、至时间削减0.75天,使岁首名义朔至时间同为癸亥(60)。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壬戌718分(59.718),冬至为癸亥129分(60.129,初一),实际交朔滞后0.9天,冬至合天。
   ◎元30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岁首名义朔至同为壬寅(39)。按本《表》,密近天象的朔日为;辛丑516分(38.516),冬至辛丑545分(38.545,三十日),实际密近天象的朔至同天,但滞后于名义朔至均为0.5天。
   公元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行汉章帝《东汉历》,集中削去历算浮差1.5天,使历算自动密近了天象。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辰(17,反溯为公元105年12月24日),与本《表》相符。
   公元182年,汉灵帝光和五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未(56,公元181.12.24),与表数相符。
   公元258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酉(34,公元257.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子(13,公元333.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卯(52,公元409.12.23),与表数相符。
   公元486年,齐武帝永明四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甲子(01,公元485.11.23),与表数相符。[七秩龄童按:因闰月“进动”移出,本蔀岁只含939个朔望月,故导致冬至移前至公历之11月份(之23日)]
   公元562年,陈文帝天嘉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丑(40,公元561.11.23),与表数相符。
   ◎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辛巳(18,公元637.11.23),与表数“19.007”(壬午007分)超前一天。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辛酉(58,公元713.11.23),与表数“57.760”(庚申760分)滞后0.3天。
   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亥(36,公元789.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戊寅(15,公元865.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942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巳(54,公元941.11.22),与表数相符。
   公元1018年,宋真宗天禧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未(32,公元1017.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094年,宋哲宗元祐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乙亥(12,公元1093.11.22),与表数“11.524”(甲戌524分)滞后0.5天。
   公元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丑(50,公元1169.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246年,宋理宗淳祐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壬辰(29,公元1245.11.21),与表数相符。
   公元1322年,元英宗至治二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午(07,公元1321.11.20),与表数相符。
   公元1398年,明太祖洪武卅一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酉(46,公元1397.11.20),与表数相符。
   ◎公元1550年,明世宗嘉靖廿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寅(03,公元1549.11.19),
与表数“04.040”(丁卯040分)超前0.1天。
   ◎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六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丙午(43,公元1625.11.30),
与表数“42.793”(乙巳793分)滞后0.2天。[七秩龄童按:1582年10月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对“儒略历”进行修改,规定10月4日之次日为10月15日,削消10天,以对公历岁长取365.25天浮差的集中补偿。故公历相对于中历后移10天。]
   公元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甲申(21,公元1701.11.30),与表数相符。
   公元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癸亥(60,公元1777.11.30),与表数相符。
   ◎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壬寅(39,公元1853.12.01),与表数“38.051”(辛丑051分)滞后0.1天。冬至癸亥(60,公元1853.12.22),与表符。
   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庚辰(17,公元1929.12.01),与表数相符。冬至辛丑申时(38申时,公元1929.12.22),与表载38.752相符。
   公元2006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己未(56,公元1929.12.01),与表数相符。冬至庚辰丑时(17丑时,公元1929.12.22),与表载17.132相符。
   ◎公元2082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授时丁酉(34,公元2081.11.30),与表数“35.309”(戊戌309分)超前0.3天。冬至戊午(55,公元2081.12.21),与表载55.539相符。
雪涵 发表于 2012-7-22 22:38:06
先学习学习,慢慢考证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2-7-24 07:56:18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2-7-24 07:57 编辑

四、总结语:
精确地说,殷商甲骨所记历日资料,孔子所持教课本《夏小正》等,都是当时的授时记载。但是囿于历史条件,所记参数不全,或内容未正对概念意义上的历数,故未能编成为系统连续历纪。《春秋》或《左传》为系统撷自史官书*记,其于授时历纪资料方面所叙较全面,可惜其时人们所握历术知识比较粗糙,故仍不入后人的“法眼”。以古四分历理,结合公元前427年天象实际,参照《历术甲子篇》,并以属于殷季的前1567年(甲寅年)为历元所编订的《殷历》,是中国第一部用于授时的成文历书。但在认知上,仍有若干问题留待研究落实。汉武帝元朔六年改年号为“太初元年”所施行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部成文历法。《太初历》施行至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4年)新行《东汉历》止。
      关天历法精度方面,古四分历施行《殷历》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集中削减了“浮差”750/940天,到了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4年)颁行《后汉历》,又集中削减了1又450/940天,两次共削减2天又210/940分,从名义上说,就使授时历日与天象重新一致起来。经过历史上的两次集中削减浮差2.2234天,人们可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名义上说,古四分历“岁策”取365.25天,“月策”取29.499/940天,而实际上经过“决算”的实取参数是多少天呢?试解之:古四分历是以公元前427年岁首十一月己酉“朔旦冬至”之日(46.00)起历的,至公元85年岁首十一月朔日积511岁(6320朔望月),合历日186635天。因为汉武帝时和汉章帝时两次修正,共减去2.2234天,历法推步取186632.78天。将此数分别除以511和6320,得此期500年历算平均岁长(即地球公转一周回归年长)为365.23043天,而一个朔望月平均长29.53054天,(合29天零940分之498又67分)。按这一精度水平计算,中华传统历法的阴历部份,得9967.5年始有一天之差。这就是汉章帝时“新四分历”时代在历法学上己经达到的学术水平!
      其入于“蔀首”历点的,首为公元前47年岁首十一月朔日,按授时记载的朔日干支为癸亥(60),而按经算首日干支壬戌(59),名义上两者相差一天。但查经朔历数,实际为59.718分,名义相差一天,而实际相隔不足0.2天。以下从公元前47年岁首算起,止于己出历书了的公元2082年岁首十一月朔日,同列经算朔日干支与授时记载的干支,可作对比看出,所列28组数据中,历日相同的达19次,而不在同天的仅9次,且其具体历数相差均在一天之内,可知吾人所推算的经朔历数,其可实用的程度相当高,而其“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等优越性,则是无与伦比。故可以作结论说:中华传统历法之“四分历”,其精度可以简单的分散补偿法弥补,不必在“定朔”、“定气”上妄费精神,将中华历法越弄越繁琐、越玄奥,且越远离人们的感情,以致破坏古四公历的朴素本质和优雅韵致。
      这儿顺便说说“定朔”与“定气”不宜用于制订授时历法的主要理由:否定天象定朔、定气施用于中国授时历法的理由,简单说有4条:
      1、历法需密近天象,但不是天象;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普天下就没有视历数为天象的历法;前己叙述,不再重复。过去国人中的部份人泥古不化,可悲!现代则仍有人一定要将天象施于历法,陷我中华历法弃之可惜,用之繁顼的境况,悲夫!
      2、算定朔、定气程式复杂,结果因时、因工具、因人而异,核定真是与否也比较困难。近300多年来编历号称定朔、定气,实际误差程度常差一天左右,并不比使用平朔、平气精度高多少。以过去说,清宣统三年《时宪书》,民*国十七年中央观象台《中华民*国历书》,和前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天文历》的数据,据紫金山天文台1979年重新编算“检验”,得出“合朔(初一)和节气日期,在日期上会相差一天”。就未来说,由于计算结果并不一致,不同出版社、不同地区(比如海峡两岸!)出的历书己有不同步的日历表上市,比如2033年闰月不同位置,2034年春节不同天,且出现连续十七个月历日不同天,就是例子。这个结果说明,或有一本历书的朔日不在朔上,或甚至全部历书都不在真正的朔上。
      3、用定朔、定气编历书,月份天数极不均匀,不合中华历法文明传统。以“定朔”论,一年之内出现“连小月”,“连大月”,出现三连大月,甚至四连大月(如1991、2053年九至十二月连大)的都有。用这样的历法去套春秋、或春秋前的授时实际,肯定就有踩不中足迹的现象出现。就“定气”说,因定气气距极不均匀,破坏了中华传统历法每一中气必与一个固定的月名相联系的规矩。因为按古历法推步,“没有中气”的月份,只在每相距 33.585082 朔望月才可能出现一次,很简便地能安排“闰月”的位置。换为定气打乱了这一规矩:无中气之月不在当闰之年的有,如1985年正月;一年出现两次没有中气的月份也有,如出2033年;甚至一次遇闰发生三个可以安排的月份也有,如2033年由下正月计起,于第8、12月出现两次无中气空档之后,又出现2034年第二个月也在置闰之列,等情形。这一类问题就是不合中华传统历法思想的具体例子。
      4、古中华历法因为精度都达不到近代水平,出于不得己,故用日食必出现于历月初一这天以校误差。后来渐成习惯,以日食归朔为定点历日,作为编历书的圭臬。将定朔、定气用于历法实因此而起。其实并不应作为历法的必须条件,而用精度水平较高的平朔与平气,也98%能满足日食在初一日的要求。但用平朔、平气编历,其方法就大大地简捷得多了。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2-7-24 07:58:35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2-7-24 08:07 编辑

《太初历》后蔀首《表》算朔日干支与授时朔日干支对照

公元年号    经算干支 授时记载   对应日期     公元年号 经朔干支 授时记载     对应日期
  -47          59        60     -48.12.25      1094       11        12      1093.11.22     
    30           38        39       29.12.25      1170       50        50      1169.11.21
  106           17        17      105.12.24      1246       29        29      1245.11.21
  182           56        56      181.12.24      1322       07        07      1321.11.20
  258           34        34      257.12.24      1398       46        46      1397.11.20

  334           13        13      333.12.23      1474       25        25      1473.11.20
  410           52        52      409.12.23      1550       04        03      1549.11.19
  486           01        01      485.11.23*    1626       43        43      1625.11.30**
  562           40        40      561.11.23      1702       21        21      1701.11.30
  638           19        18      637.11.22      1778       60        60      1777.11.30

  714           57        58      713.11.23      1854       38        39      1853.12.01
  790           36        36      789.11.22      1930       17        17      1929.12.01
  866           15        15      865.11.22      2006       56        56      2005.12.01
  942           54        54      941.11.22      2082       35        34      2081.11.30   
     *:公元410年所处蔀岁,由于闰月“进动”,只有939朔望月(缺一闰月),故将对应朔日公历日期移前一个月。
    **: 公元1582年10月,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对“儒略历”进行修改,规定10月4日之次日为10月15日,削消10天,以对公历岁长取365.25天浮差的集中补偿。故公历相对于中历向后移10天。
stargate756 发表于 2012-8-25 00:09:37
最近剛接觸到歷術甲子篇,對於七秩兄的這篇文意很感興趣,七秩兄在文章中提到計算每年冬至的公式,那麼有沒有計算每年子月交朔的公式呢?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2-8-29 08:28:36
最近剛接觸到歷術甲子篇,對於七秩兄的這篇文意很感興趣,七秩兄在文章中提到計算每年冬至的公式,那麼有沒有計算每年子月交朔的公式呢?
stargate756 发表于 2012-8-25 00:09

      谢谢先生“感兴趣”。不但每年“交子月”,而且上下数千年的每一个月都能方便地用《经朔法》“推步”得一清二楚。详请见今天上的贴子,或候俟后详述。先生全部用繁体汉字,是久习吗?顺问候!

























stargate756 发表于 2012-9-19 01:00:56
會使用繁體字,是因為我是台灣人。最近採用七秩兄提供的經朔資料去推每月的交朔時間,得到的密近天象真的很高,而且也很方便。

另外,提拱二個程式以便七秩兄參考,第一個程式為站長到國外抓的資料,準確性相當高,可查西元1年至5399年每年的24節氣時間,順便可以跟中氣公式核對。第二個為每個月實際日月交朔時間,不過只有1900年以後的資料。

1、高度節氣計算程式
http://destiny.xfiles.to/app/calendar/SolarTerms

2、月相計算程式
http://destiny.xfiles.to/app/calendar/LunarPhase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2-10-18 09:33:10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2-10-18 09:35 编辑

     谢谢先生指示,欢迎交流。
    先生习用汉字繁体,误会了,请弗见意。
    讲个笑话:近观中央四台电视剧《密战峨眉》,安排有唱《满江红》词内容,并由高文化人出场演唱,且用繁体汉字整词显于大屏幕上,由排场观之使人甚感动。唯首句即出现错别字,唱为“怒髪冲冠”,银屏字现为“怒發冲冠”,甚令人发噱。一笑。
好蛋 发表于 2013-2-20 14:55:43
最怕计算,头痛头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