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论语》中解(与“天涯·学术中国”同步发布)

发布者: 青竹大哥 | 发布时间: 2012-9-19 11:33| 查看数: 16019| 评论数: 82|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9-19 11:53 编辑

本文在“天涯·学术中国”的链接: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66/1/25492.shtml
一、前  言


  《论语》,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被朱熹圈定的四书之一,更因为它是记录“圣人”孔子及其得意门生言论的集子,故而自汉以降给《论语》注、疏、诠、释、译的人可谓多如牛毛。

  按理说,如此多的人给《论语》注、疏、诠、释、译,《论语》的原意应该是早就大白于天下了,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论语》的原意反而给这些多如牛毛的注、疏、诠、释、译给彻底给掩没了。

  《论语》的原意之所以被掩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固然是因为这本书是语录体,书中所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因为没有具体的情境,所以读者很难确定孔子及其弟*子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于是只能凭空猜测。你猜、我猜、大家猜,猜、猜、猜……,于是解读《论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章节的意思,便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游戏了。或许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些大儒特别是宋儒便放开胆来,几乎完全不顾语言文字学的知识肆意解释起来。《论语》,这本成书于先秦的古籍从此便成了一团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在这种情况下,《论语》的原意想要不被掩没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自南宋起,《论语》被圈定为科举必考的书目,从那个时候起,关于《论语》的理解便有了标准答案——官方御用文人的解释,而这种官方御用文人的诠释,自然是往有利于天子统治的方向解说。于是乎,对于《论语》的曲解便成了合法的事。

  其三,不少懒得学习和研究古语语法人,通常都是用他所处时代的语言习惯去解读《论语》这部纂成于先秦、编定于汉朝的古籍,如此一来,无法切中《论语》真意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其四,近代西学东渐之后,认可西学的人为了掩盖《论语》中与西学相抵触的言论,便以西学为标准,对《论语》的文本肆意曲解以迎合西学,这也是造成《论语》真意被掩盖、淹没的重要原因。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历代都有许多“圣人”的信徒、孔子及儒家的忠实拥趸,他们认定孔子和儒家的一切言论及其所表达的思想都是无比圆融、完美、无暇的绝对真理,所以,他们不管你对《论语》的解读是否符合原意,只要出现有损孔子“圣人”形象的解读他们便会不择手段群起而攻之,这也是导致长期以来《论语》的原意不得再现的重要因素。

  本文是为探究《论语》原意而作,虽然这种努力与目标会有一定甚至很大的距离,但为了引出美玉,笔者还是鼓起勇气将这块砖头先抛出来。

  鉴于很多人都不太喜欢看繁琐的文字考释,所以相关的文字注释就不随正文贴出来了,感兴趣的看官可以随时提出来,到时笔者再予奉上。

评分

参与人数 2銀子 +20 收起 理由
胡姚弟 + 10
跑题 + 10 心态平和,学风严谨。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19 11:34:47
  二、书名中解


  与大多数先秦古籍不同的是,《论语》这部书在先秦就有了书名,甚至可能在编成之时就有了书名。那么,先秦的人是根据什么把这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叫“论语”呢?

  关于“论语”这个书名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

  1、论纂说

  这是最主流也是目前所见的最早解释。《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2、条理化说

  有人训“论”为“伦”,认为“论语”是有条有理地整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意思。《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以上两种解释都有偏颇。论纂说偏于形式,条理化说偏于内容。

  从《论语》的形式和内容来看,“论”应该同时具有“论纂(选编)”和“伦理”双重意思,只是这里的“伦理”不是指有条理,而是指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言论。

  在先秦,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学,“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都是必修的内容,而《论语》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见编纂《论语》的人对孔子教学中说过的话是做了大幅度过滤的,即完全撇开孔子对“礼、乐、射、御、书、数”的日常教学,而只摘录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述。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19 11:36:03
  三、原文中解

  

  第一篇“学而第一”中解


  【原文】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1.1”的编号意为第一篇第一章,以下类推。

  【译文】

  夫子说:“学有所成便能及时实践,不也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人从远方来切磋,不也是一种乐事吗?人家不赏识你你却不恼火,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吗?”

  【中解】

  本篇可以说是孔子对他的人生和心路历程及其心态的总结,借以教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与用、顺利与挫折、红火与落寞的境遇。

  孔子虽然从十五岁起便“志于学”,是当时少有的博学多闻的人之一,但在“耳顺”之前,因为治世的观念陈旧与时势相背,所以除了被鲁国聘用了短暂一段时间之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颠沛流离的求职生涯中渡过,虽然周游了列国却终没有一国任用他,累累兮若丧家之狗。一般人如果遇到这种境况,恐怕早就崩溃了,可孔子不但顽强地挺了过来,而且从他的这总结中还可以看出,他的心态不仅很淡定,而且还很乐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说是孔子在鲁国任职时期心态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是被鲁国放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态的写照。

  或许因为孔子这一无人企及的心境,论纂《论语》的“时人及弟*子”便将孔子这段几乎自言自语的话放在了头版头条。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9-19 11:54:59
解释的符合实际情况,请继续,我在认真学习呢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19 15:47:34
  【原文】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平时顺从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违逆上司的人,很少有啊!不喜欢冒犯、违逆上司却喜欢作乱的人,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原则也就有了。顺从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施行仁政的根本啊!”

  【中解】

  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市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

  或许因为这个缘故,有子的言论也入选了《论语》

  有子的话,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也不容易引起歧义,令人费解的是他那似是而非的逻辑。

  有子的“逻辑”不但今人难以理解,即便是西周末期和东周的许多人也无法理解——凭什么长官的意志就得象顺从父母一样绝对服从啊?

  事实上,有子说这话用的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道——周初制订的行为准则,陈述的则是西周早中期的社会现实。西周早中期,宗法、等级森严,加上实行的是亲仁疏义共礼的政*治制度——血缘关系近的以仁为衡,讲究亲亲为大;血缘关系远或没有血缘关系的以义为度,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什么层级当做、该做、怎么做哪些事,都有典章制度明文规定。在这样的社会制度明制、潜移、默化下,的确有一两百年人们认为像顺从父母、尊敬兄长那样绝对服从上司是“天经地义”的,毕竟不仅家、国、天下的一把手都是嫡长子,就是乡一级的长官与自己都是沾亲带故的。

  然而,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后几乎就是陌路人了(其实有个一两百年亲情就几乎不存在了),谁还会像顺从父母、尊敬兄长般绝对服从上司啊?正因为到了春秋时期,乡、家、国、天下的一把手以及贵族、民众之间的血缘严重淡化了,基于孝弟的仁政及其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也就土崩瓦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并非如有子所说的“鲜矣”,而是屡见不鲜了。

  孔子、有子等试图将失却亲缘的东周社会拉回到西周,实在是不明智、不合时宜啊。西周的秩序、风气固然好,但那是因为有乡、家、国、天下的一把手以及贵族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再加上严格的礼乐制度和威势无匹的政*治机器作为保障,到了他们所处的东周时期,王、侯、大夫及贵族之间的血缘有却几近于无,这种时候再倡导甚至企图恢复西周时期的礼制,实在是一种比梦想更不现实的想法。

  天下间的亲情不存在,亲亲之仁也就无从谈起;亲亲之仁这个基础没有了,义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义没有存在的基础了,作为规范义的礼仪当然也就化为废纸。在这样的情势下,还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不识时务的书生之谈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19 16:47:37
  【原文】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夫子说:“言辞乖巧、面色和美,(这样的人)极少有仁爱之心。”
  
  【中解】
  
  “巧言令色”算是孔子之前就有的一个成语,最早可见于《尚书·虞夏书》:“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次可见于《尚书·周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大意是用乖巧的言辞、和美的面色将自己伪装起来。
  
  那么,用乖巧的言辞、和美的面色将自己伪装起来的人孔子为什么认为他们严重缺乏仁爱之心呢?原因是,孔子所说的仁,其内涵是“亲亲”:“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既然仁爱的内涵和实质是“亲亲”,那就应当朴实无华,而不应当刻意伪饰。于是,看到某个人刻意伪饰自己,那就可以推断出他缺乏仁爱之心了。
  
  如上所述,孔子的这种逻辑判断也只有在天下一家亲的西周早、中期才能勉强成立,因为在血缘关系已经大大淡化的西周末期、春秋时期,用这种逻辑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就显得有些搞笑了——我与你非亲非故的,干吗要把真实面目和心思如实呈现给你啊?
  
  事实上,孔子的这种逻辑即使是在一个三口之家也不可能完全成立。至于理由,大家自个找吧:)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9-19 17:55:13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9-19 17:57 编辑

不识务的书生之谈,用错了地方,所以现政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国学复兴也要与时俱进,不然也成为书生之谈。
学习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0 09:45:29
  【原文】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给人办事还有不尽心竭力之时没有?与朋友交往还有不守信用之处没有?老师所传授的东西还有没派上用场的方面没有?”
  
  【中解】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入孔门,老爸(曾点,字晳)与他是同学。曾子父子二人都是孔门牛人,不仅同入太史公的七十七贤人榜,而且曾子还被宋人封为“宗圣”,成为儒门五大“圣人”之一,传说中他所著的《大学》、《孝经》对后人的影响也是很大。
  
  曾子的这番话,除了“传不习乎”中的“习”通常被人误解为“温习”之外,一般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
  
  这里的“习”和“学而时习之”中的“习”都被宋儒曲解成“温习、练习”,如果按照宋儒的解释,则孔子教的学生只能是一辈子都在书斋中度过,整天学习、温习、练习,学而不用,这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孔子一生都渴望将其所学付诸社会实践,虽周游列国而终无人赏识亦无怨无悔(人不知而愠),宋儒与孔儒相比,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跑题 发表于 2012-9-20 15:00:30
问好青竹道兄。

道兄所论“论语原意被淹没的原因”中的第一点,十分认同。那么我有疑问——
这一点,道兄也没有能够解决,那么道兄又如何保证自己的理解就是“中解”呢?

如果说,从文字与语法的角度解析谓之中,
那么须知,话语有“正反”之说。在不确定语境的情况下,又如何辨明“正反”?

——比如,“令”字。显然,在解字一类书籍中,令,是褒义;但在“巧言令色,鲜矣仁”中是贬义。
——再比如,孔子欣然笑曰:“……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里当是夫子的自嘲。
跑题 发表于 2012-9-20 15:05:15
比较认同1、1的解读。
关于“远”,说点自己的理解。远。远方;远古。从时间角度释远,也符合孔子的心境。

后面的慢慢随道兄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8 礼尚往来

查看全部评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0 16:01:33
9# 跑题
问好青竹道兄。

跑题兄好!


道兄所论“论语原意被淹没的原因”中的第一点,十分认同。那么我有疑问——
这一点,道兄也没有能够解决,那么道兄又如何保证自己的理解就是“中解”呢?

  跑题兄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及时。

  关于何为“中解”的问题,本来想在前言部分略微界说一下的,但生怕文字太多,与论坛这种快餐文化基调不符,于是便省略了。下面就解答兄的问题之机做一简要说明。

  青竹所谓中解是指在解读《论语》时:

  1、不带门派观念。即,无论青竹倾向于诸子百家的哪一子哪一家,都不将这种好恶带到解读中来。

  2、不带宗教信仰。即,不视孔子及其弟*子为只可仰视的圣、神,只是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凡人。

  3、三不受政*治思潮的影响。即,不管历代乃至当下政府是挺儒还是贬儒,青竹只是把《论语》当作一般先秦文献来解读。

  4、不受过往名家大腕解读的影响。即,解读时不看他人既有的注、疏、诠、释和译文,只是对着原文独自理解。

  5、尽量回到孔子所处时代的语境。《论语》虽经汉儒重新编订,但青竹相信文字层面应该不会有大的修改,亦即,传世本的《论语》所用的字词,绝大部分应该还是与《论语》的初文相同。即如此,理解《论语》中的字词文句就应当尽可能回到孔子所处时代的语境。比如,“时”这个词,在先秦并没有“时常”、“经常”的义涵,青竹就不会将之按后起的词义去理解。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0 16:02:34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9-20 16:59:35
这个‘习’字讲得合乎情理。孔子奋斗一生的目地就是把自已的认识付诸于实践应用,所以那样执著。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8 孔子可不象程、朱那样闲得蛋疼

查看全部评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0 17:13:00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9-20 17:14 编辑

9# 跑题
如果说,从文字与语法的角度解析谓之中,
那么须知,话语有“正反”之说。在不确定语境的情况下,又如何辨明“正反”?

——比如,“令”字。显然,在解字一类书籍中,令,是褒义;但在“巧言令色,鲜矣仁”中是贬义。
——再比如,孔子欣然笑曰:“……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里当是夫子的自嘲。


  青竹以为,话语的正、反,词义的褒、贬这都是可以从相关的文字链中看出一些端倪的,当然这得有一定的阅历和学养作为基础。

  例如,兄所提及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虽然语境不是那么完整,但因为孔子是把“巧言令色”作为判断缺乏仁心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便可以看出,“巧言令色”在“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语句中是带有贬义的,但形容言和色的“巧”、“令”两个词却是中性的。

  再比如,狗这个词在现代的某些语境中有贬损、侮辱的意味,但在先秦我们却找不到用“狗”来损人、骂人的例子。或许因为受现代语义的影响,很多现代读者读到古代文献中“丧家狗”这样的字眼时便以为言者是在侮辱人,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个意思。

  在两周,因为实行宗法制度,一些贵族最后被沦为介乎于贵族和平民的边缘人——士。士虽然有贵族的血缘,甚至还算是一种爵位,但却没有自己的领地,所以他们只能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贵族们打工养活自己和家人。

  在这种情形下,士之一族就只能投奔、服务于某家或某国,离开了家、国,他们的生活便基本上无以为继。简言之,士无论本事大小都是靠家、国豢养的,从这一意义上将他们比作家犬乃是很贴切的。因此,“丧家之狗”只是用来形容不被家、国所接纳的士人,虽然有奚落之意,但却无贬损、侮辱之心。

  如果说“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人的奚落之语,则传世本《道德经》:“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其中的“累累兮,若无所归。”(帛甲本《老子》作“累呵如【无所归。”)则是自我形容。

       因此,孔子欣然笑曰:“……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其实并不完全是孔子的自我解嘲,其中更多的是说人家形容得贴切。

  这也说明,用今义来理解古语不少时候是会出大问题的。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1 08:06:38
  【原文】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夫子说:“治理一个初具规模的诸侯国,既要兢兢业业又要言而有信,既要节约用度感情上还得要厚待贵族,依据时令使唤民众。”
  
  【中解】
  
  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论语》中的人和民并不是一回事。人指的是贵族(延伸到士),民指的是平民(农、工、商等)。
  
  这里的“千乘之国”并不是实指“具有一千辆战车的诸侯国”,而是指不大不小的、初具规模的邦国,因为与“万乘之国”(《孟子》)相比,千乘之国实在算不上大。所以,理解孔子的话时可以不必拘泥于“千乘”二字所限定的规模,大致可以理解为初具规模即还算得上是一个邦国就可以了。
  
  《论语》里有一个有趣同时也让人迷惑的地方,那就是谈到诸侯国的治理都是以不大不小的“千乘之国”为例,谈到家的管理,则是以不大不小的“百乘之家”为例。比如:“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又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1.26)
  
  由此,我们就引出一个问题,孔子的这番话是否只适合于不大不小的国家而不适合大国和小国呢?或者说,治理大国或小国就可以不“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吗?
  
  笔者以为,很可能在孔子眼里,拥有千辆战车的诸侯国才算得上是国,而小于这个规模的诸侯国的治理则归入家的范畴,否则孔子的这番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是这样,那么孔子的话就可以理解为,治理一个初具规模的邦国就得如此了,治理大的邦国则更应该如此。
雪狼 发表于 2012-9-21 10:36:08
关于“人”解释为“贵族”这一点,我曾在另一贴有质疑,青竹兄还没有回复呢: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 ... mp;page=2#pid100391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1 10:42:39
关于“人”解释为“贵族”这一点,我曾在另一贴有质疑,青竹兄还没有回复呢: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tid=20617&page=2#pid100391
雪狼 发表于 2012-9-21 10:36
{:soso_e100:}终于把狼引入此室内了
狼兄的这一帖,原先因为时间的关系一时没能回复,没想到后来竟然给忘了,抱歉。
雪狼 发表于 2012-9-21 10:52:29
哈哈,主要是怕在这里讨论带歪了你的楼。{:soso_e113:}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1 12:29:36
哈哈,主要是怕在这里讨论带歪了你的楼。{:soso_e113:}
雪狼 发表于 2012-9-21 10:52
只要是涉及《论语》的,都不算歪。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2 12:58:34
  【原文】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年轻人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尊敬长者,恭敬守信,友爱众人且亲近那些仁德之人。游刃有余做到了这些,再以此为基础学习礼乐制度。
  
  【中解】
  
  这里的“文”是文章即礼乐制度的简称。“行有余力”常常被错读为“践行……之后还有余力”。
  
  孔子认为,学习礼乐制度当以学会为人处世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质),学习礼乐制度(文)就没啥意义。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2 13:26:38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9-24 12:13 编辑

【原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对待不同的贤人,态度要相应变化。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为君主做事能够全身心投入,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中解】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位列“孔门十哲”。
  
  子夏的这番话,可以看作是对1·6“子曰”的诠释,遗憾的是后人常常把其话中“色”字误解为女色。
  孔子及其弟*子认为,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做人(贤臣、良民、孝子),一个人若是在接受教育之前就已经会做人了,那就相当于已经教育过了,所以子夏有此一说。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2 14:16:46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夫子说:“君子不沉着便不会形成威望,学业也因缺乏根基而不牢固。注重忠信,别结交(忠信)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则不要害怕改正。”
  
  【中解】
  
  《论语》中的君子有行政层面(政*治领袖)和道德层面(道德楷模)两种内涵,本章中的君子内涵属于后者。
  
  1.7和1.8历来都是儒学中无法达成共识的公案,不仅从句读到诠释五花八门,而且没有一种解读是合情合理的。对于既往的解读,笔者暂不批评,待有朋友有兴趣讨论再发表笔者的看法。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08:02:47
  【原文】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夫子说:“谨守新近亡故亲人的教导,追思远逝祖先的教诲,民风便会趋于醇厚了。”
  
  【中解】
  
  终是人死的隐讳说法,这里与远(远逝)相对,有新近亡故的意思。
  
  孔子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界说,这里的“慎终”大抵是这个意思。周礼的守孝,形式上要求孝子守孝期间停止工作、娱乐和交际以外示哀思,实质上则是要求孝子谨守父道。周礼的祭祀,形式上举行隆重的仪式以外示是怀念先祖,实质上则是追思远祖的教诲。
  
  “慎终追远”这是春秋前的一种社会风气,进入春秋时期后这种风气或有减弱的趋势,曾子故有此说。因为对身前死后孝的重视,曾子于日后创作了《孝经》一书。
  
  附带说明一下,前面的译文中“有子”、“曾子”没有翻译,感觉这样不够直白,所以从本章起“有子”、“曾子”改译为“有夫子”、“曾夫子”。夫子是儒生对老师的敬称,有若、曾参在《论语》被称为子(夫子),说明编撰《论语》的儒生中有他们二人的弟*子。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9-24 09:16:05
本帖最后由 好想国学 于 2012-9-24 09:23 编辑

继续学习,青竹大哥解释的合情合理。能不能结合现代社会加以创新利用作一些评论呢,囯学复兴就是为了能在现实社会中利用,不只是为了复古吧,这也是国学复兴文化论坛的创办宗旨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8

查看全部评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09:56:39
继续学习,青竹大哥解释的合情合理。能不能结合现代社会加以创新利用作一些评论呢,囯学复兴就是为了能在现实社会中利用,不只是为了复古吧,这也是国学复兴文化论坛的创办宗旨吧。
好想国学 发表于 2012-9-24 09:16
  谢谢好想国学先生的肯定,不过结合现实进行点评请恕青竹不在本帖中进行,因为如此一来就与本帖的“中解”旨趣相违了。

  本主题帖,青竹旨在试图还原《论语》原文原意,先生的建议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或许最另外开帖进行。当然,先生也可以先开这方面的主题帖,青竹有空时当会参与讨论。
雪狼 发表于 2012-9-24 10:11:39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注重忠信,别结交(忠信)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则不要害怕改正。
我认为这样翻译是有问题的,在逻辑上不能成立。
参见: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如果直译做“不如”,那么就难逃这个逻辑悖论。译作“不要结交在忠信层面比自己低一个档次的人”应该更好些。

另外,在孔子时代,似乎“友”是一个远比现代汉语的“友”更严格和更亲密的概念,所以才有“以友辅仁”的说法。因此,这句话并不是说现代意义上的“不要结交”,最好译作更严格的:不要和那些人过从甚密。

  【原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夫子说:“君子不沉着便不会形成威望,学业也因缺乏根基而不牢固。注重忠信 ...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2 14:16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8

查看全部评分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10:23:36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注重忠信,别结交(忠信)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则不要害怕改正。
我认为这样翻译是有问题的,在逻辑上不能成立。
参见: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 ...
雪狼 发表于 2012-9-24 10:11
因为是现码现发,所以措词乃至行文诸方面都还很粗糙,待全文发完后再参考大家的意见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修订。
谢谢雪校长(不仅仅校订文字的校长{:soso_e100:})此言。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10:43:28
  【原文】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个邦国,必定要过问那个邦国的政事,(这种待遇)是他自己求来的还是国君主动赐予的呢?”子贡说:“夫子是凭温、良、恭、俭、让得到这种待遇的。夫子求得待遇的方式,该是与绝大多数人的求取方式不同吧?”
  
  【中解】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也有人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此人而说子禽并非孔子学生。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是当时商界的大腕。
  
  整个“学而”篇选录的都是与人格培养有关的言论,因此,人格及其培养应当是本篇的主题。这一章则是通过子禽和子贡的问题,说明良好人格的魅力所在。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11:46:24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9-24 12:28 编辑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夫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看他的行为。(父亲死后)三年都没有违背父亲的教导,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孝子了。”
  
  【中解】
  
  思想观念一统这是家天下*体制的基础,而小家内思想的统一又是家、国、天下思想观念一统的基础。周礼通过孝来完成这种一统,孔子很赞赏、认同周礼这种做法。
  
  然而,人都有渴望自由独*立的天性,所以经历了二百余年自由独*立潜在意识的冲击,周礼在西周末期开始崩溃这是必然的,同时也注定了孔子恢复周礼的愿望是不现实的,他因此而付出的努力也是徒劳的。只是他没能看到的是,在他死后的两千余年里,中国历代帝王重又拾起“仁”、“孝”这个治理家天下的法宝,不遗余力宣扬统一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礼制的他也因此被尊奉为圣人。
雪狼 发表于 2012-9-24 12:41:46
这点应该只是在说孟庄子,因为后面本段有重出,明确指出了孟庄子这个主语。那么,这句是否也适用于其他人呢?是否普遍标准呢?我认为不是,如果是,那么曾参在他父亲死后就应该继承曾点的狂放;舜就应该继承他父亲的不肖;孔子自己也应该去做一个武士。
在《论语》的任何语句中,“义”是一个无需明言的首要标准,无论是仁礼智信勇,都需要在社会正义的框架下运行,如果有损社会正义,那么勇不是勇,仁不是仁,信不是信,礼不是礼,忠不是忠,孝不是孝。所以,所谓三年不改于父之道,至少存在一个隐含的前提:其父做的是正确的。而且这种“不改”也不是一个硬性标准,而是可以如曾参般变通的。
具体到这句话,如果确实是指孟庄子,那么所指应该是欣赏孟庄子在三年内保持了其父孟献子的行事风格,并且具有一定的政策连续性。而孟献子是鲁国著名的贤臣,其行事当然值得学习。事实上,作为像孟庄子这样的执政者,即使想改*革,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延续和过渡,这点应该无可置疑,不然如王莽新政那样想一出是一出,不顾现实的蛮干,就算是出发点再好,最终也注定会失败,并且给社会带来灾难。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夫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看他的行为。(父亲死后)三年都没有 ...
青竹大哥 发表于 2012-9-24 11:46
123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