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知北游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六:《山海经》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帝,崔述认为他在黄帝之后,古书并言与黄帝同时,如《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新书•益壤》:“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淮南子•兵略训》:“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史记•五帝本纪》、《列子•黄帝》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则炎帝亦不在黄帝之前也。唯自东汉以后,谶纬之书兴起,以炎帝为神农氏而列于黄帝之前,而后世诸书多因之,虚妄之言,不足据信。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山海经》里只有黄帝战蚩尤,而没有黄帝战炎帝的说法,这个说法最早是见于春秋时代的典籍,所以有学者怀疑是出于战国时人的创造,比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此炎黄用师相济之故事,疑出于田齐与姜齐嬗代之际。姜齐为炎帝裔,田齐为黄帝裔,田胜姜,故曰黄胜炎耶?至《越绝•计倪内经》云:‘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则黄之继炎,以禅让而不以征诛,与田齐之承姜齐更近似矣。”顾先生认为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创造出来的。
实际上,过去的很多书里,对“炎帝”的解释非常之多,但在我眼里,“炎帝”一直是个很让人困扰的谜团,到现在也无法解释。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炎帝和黄帝都见于《山海经》,同样也都见于《海经》,说明他不是一个后人杜撰的人物;
其次,我们知道“黄帝”就是“皇帝”就是上帝,那么“炎帝”是怎么回事?先秦时期的词汇里,凡是把“帝”放在前面的,后面的则是帝王之名,如帝喾、帝尧、帝颛顼之类;把“帝”放在后面的,都是上帝的意思,比如“上帝”、“后帝”、“皇帝”等等,按照这个规律,“炎帝”也应该是上帝,“炎”是修饰“帝”的,但是《海经》里总不可能有两个上帝同时存在吧?他是什么身份呢?
最后,“皇帝”的“皇”的意思是“大”,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伟大的”,“皇帝”就是“大帝”,所以古籍里经常看到把上帝称为“大帝”、“泰帝”的说法,也就是说“皇”是修饰“帝”的,古籍里也有说“皇皇后帝”的,都是当个赞美语用。而“炎帝”怎么解释?古书里绝对找不到赞美上帝“炎”或“炎炎”的话,“炎”字根本没法解释。“黄帝”一名在《海经》中出现了11次,而“炎帝”只出现了3次,他为什么被提及这么少?这个都是我所解释不清楚的谜团。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想来,炎帝族很可能本来是和黄帝族一起由某一大族中分化出来的两支,所以才被后人认为他们是兄弟关系。其中黄帝一族就是后来虞族的祖先,所以虞族以黄帝为高祖;而炎帝族则成为另一个族的高祖,而且与虞夏人对立,炎帝也就成了这一族的上帝。《路史》里说“蚩尤兴封禅,号炎帝”,有学者认为古传中的炎帝就是蚩尤,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正因为他是另外一个部族的高祖上帝,与黄帝不是一个族属的,所以才和黄帝并行存在;他曾经和黄帝部族打过仗,而且很可能有些部族也加入了黄帝族团,所以也被记录在《山海经》里。那么,黄帝战炎帝的说法,应该就是黄帝战蚩尤故事的翻版,并非是齐人的杜撰。关于这个问题,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作过专门的论述,最后结论就是“黄帝、炎帝之战与黄帝、蚩尤之战,固一事之分化甚明”、“涿鹿之战即阪泉之战,而司马迁作《史记》两载之者,盖已不知其事为一事,因而连缀言之。”(P205)应当是正确的。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鸿,《左传》里有“帝鸿氏”,古注都认为是黄帝,这个说法大概是出自汉代的贾逵。但是《大荒东经》里非常明确地说:“帝俊生帝鸿”,说帝鸿是帝俊之子,郝懿行《笺疏》说:“《路史•后纪》引此经云:‘帝律生帝鸿’,律,黄帝之字也,或罗氏所见本与今异。”我的看法不是罗泌、罗苹父子“所见本与今异”,而是罗氏父子根本就认为帝俊就是黄帝,而帝鸿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在《路史•后纪五•黄帝纪上》里明确地说黄帝“次妃方累氏曰节,生休及清。休继黄帝者也,是为帝鸿氏。”认为是黄帝生了帝鸿,所以在《黄帝纪下》里说:“帝律生帝鸿,是为帝休,母方累氏”,罗苹注:“《山海经》云:‘帝律生帝鸿’,律,黄帝之字也。杜预以帝鸿为黄帝,陋矣。”说明罗氏父子认为帝俊就是黄帝,所以罗苹在引《山海经》时故意把“帝俊”改成了“帝律”,从这一点上说,罗氏父子还是有卓识的。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春秋战国以后,黄帝、帝喾、帝舜被分化成三人,都成了古代帝王,黄帝还保留着人类始祖的状态,帝喾成了人王和帝尧的父亲,帝舜不仅成了人王,还成了帝尧的女婿兼大孝子,故事编造得越来越细致繁复,也越来越有趣。当然,这时候因为“托古改制”的缘故,无数的古帝王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而且冒出来一个就排列在黄帝之前,堆叠得越来越多。这种风气在东汉时期的谶纬之书里也是愈演愈烈,这个大家看看《春秋纬命历序》就会有深切地感受,直到三国时期的徐整写《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的时候又搬出来盘古,成为开天辟地第一人(神),加到头了,才止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19: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朋友可能会说了,你讲得也太绝对了吧?那些黄帝之前的古帝王,比如有巢氏、燧人氏、庖牺氏(伏羲氏),古书里描写他们时代的生活状态,很符合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过程啊,那不可以说明他们是可信的古史吗?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明白的。到了战国时期人们的史观在进步,随着“托古改制”的愈演愈烈,向前推的古史越来越远古。他们推论古史的办法也很简单,当时四裔有很多落后的蛮夷戎狄民族,他们很多还生活在极其原始的状态,在中原地区的“文明人”们看来,他们的生活就是上古时代生活的缩影,所以根据这个来推论上古的历史,就象摩尔根通过考察易洛魁部落写《古代社会》一样,推论出来的生活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假说,有可能符合事实,也有可能不符合。但是如果明确地说古代有有巢氏、燧人氏等古帝王则纯属杜撰,断然不能当成事实。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就很明白地说:“及战国诸子,各自立说,亦各自有其历史哲学,其征引古史,无非欲以发摅shu己意,故又不免于托古改制。……据近今社会学者之研究,上古野蛮之世,未发明火食居室时,尚无国家之组织,安得有有巢氏、燧人氏等人君?顾名思义亦可知其出于伪托。高木敏雄《比较神话学》谓‘大抵依其名而示其性,所谓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庖牺等,无一不然。’盖无一非出于意造。吾人治古史,于此等假说之说首当摧陷而廓清之!不能因其有合历史进化之论,遂从而信之也!”这话说得是很到位的。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在下一讲里,我想主要和大家讨论一下《海经》记述的时间下限。
谢谢大家捧场!
【第六讲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海经讲座7:《海经》记述的时代(下)
今天继续和大家探讨《海经》记述的时代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又重要又复杂,牵扯到的问题非常多,所以才分成三讲来讲。
在上面两讲里,我讲的是《海经》记述时代的上限,就是黄帝(帝俊、帝喾、帝舜),今天我们再来考察一下《海经》记述时代的下限。
《海经》记述最晚的人物有文王,见《海外南经》: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九、视肉、虖交。”
一看全文,就知道这个“文王”有问题,因为其文明言熊、罴之类乃是“皆葬”(皆当读为偕,同也,偕葬即陪葬)之物,而文王也和众物一样成了帝尧、帝喾的陪葬品,这个合理吗?我看太不合情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吁咽”这东西,郭璞不知道是什么,注云:“所未详也”,袁珂《校注》里推测说:“所谓‘吁咽’者,或当时舜之析音。”我认为袁先生这个“疑”大谬不然。所谓“析音”也叫缓读、缓音,就是一个字的读音拉长变成两个音节用两个字来记录表示,表示第一个音节的字和原字的声母相同,表示第二个音节的字和原字的韵母相同,大家看看反切注音法就知道,所谓析音基本上和那个相同,两个析音字促读,或者说把前者的声母和后者的韵母拼起来就是原来那个字的读音。比如“舜”古音是书纽文部字,《广韵》、《集韵》给“舜”的反切注音是“输闰切”,“输”古音是书纽字,“闰”是文部字,用“输”的声母sh和“闰”的韵母un拼读在一起就是“舜shun”的读音,所以“输闰”就可以看做是“舜”的析音。
可是,“吁”是晓纽字,“咽”是真部字,“舜”的析音怎么能成为“吁咽”?根本就没这个可能,“吁咽”的促音应该是读若“绚”而不是读若“舜”。我认为“吁咽”实际上就是下文“一曰”后的“虖交”,是“华实”二字之音变。吁、华古音同鱼部,咽、实古音乃真质对转,读音相近,一声之转。“虖交”一作“牙交”,《海内西经》有“梃木牙交”者即是,实际上就是“华果”之音讹,虖、牙、华古音同鱼部,交、果双声(同见母),并音近而假,故“虖交”即华果(华今作花),果、实义同,亦即华实,“梃木牙交”即“梃木华(花)果”,就是说梃木开花结果。《大荒南经》里说: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延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赤枝、青华、玄实。”
岳山即狄山,狄当是岳字之误,因为岳繁体作“嶽”,残去山部则为“狱”,后又讹为“狄”。这里面的“帝喾”和“帝舜”有一个当是后人所妄增,因为帝喾和帝舜乃一人,不可能帝喾和帝舜同出,《海外南经》的“狄山”只有帝尧和帝喾便是明证。“吁咽(华实)”即此“青华、玄实”之省语。华即古花字,说明古人也常以花果之类为陪葬品。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知道“吁咽”不是舜,那么我们可以坚信这个“文王”不是周文王。其实这个“文王”应该是文玉,古文“玉”字就写作“王”。汉代刘秀等人在校《山海经》时,其它地方的玉字都能正读,唯独这一个“玉”字还是作“王”,因为商代的时候正有一个周文王,因而认为此处本应作“文王”,所以没改,但他没有仔细看看上下文意是不是通讲。就因为这个一个“王”字,使《海经》记述的下限向后推了六个世纪。
这个“文玉”可有二解:一是指有花纹的玉石,《西次三经》记载长留之山“是多文玉石”,就是这种东西;二是即《海经》中常见的“遗玉”,如《海外北经》曰:“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又《海外东经》:“嗟丘,爰有遗玉”。遗、文古音微文对转,音近可通。古人以玉为陪葬品是事实,山东地区的上古居民至少从大汶口文化时代已经开始用玉器陪葬了,所以这个“文王”不足为信。
再从头寻来,《海经》记载的故事最晚者为汤伐夏桀,见《大荒西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即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
夏耕应当是夏桀的臣子,汤伐夏桀的时候,他在战场上战败被砍掉了脑袋,可他竟然没死,空着腔子逃到巫山躲起来了,大概也是会法术。
这是讲汤伐夏的故事,这里牵扯到一个古史上争论极大的问题,就是夏朝故国的位置问题。
对于夏朝故国所在的地域位置,现在主要有西、中、东三说,西方说是说夏在山西,那里古代就称为“夏虚”,这个是傅斯年先生主张的;中部说是在河南,因为河南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那里被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考古学界主张这个的不少,几乎被当成定论了;东方说是说夏朝故国是今天的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这个是杨向奎先生主张的。实际上,这三说目前还在打官司,争论纠缠不清。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个人而言,我倾向于东方说。有朋友会说了:你当然倾向于东方说,因为你是山东人,有地域情结;如果我是山西人,我会力主山西说;如果我是河南人,就会力主河南说,大家都一样。你甚至还可能和某些学者一样,硬把古代名人往自己家乡拉,有经济利益在里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搞点业余爱好,虽然算不上什么治学,更算不上是什么学者,但我对治学的态度一直很敬慎,我做不到严谨,可我崇尚严谨,我倾向于东方说没有任何地域情结,不是说一看到说古代某人或某事物是山东的我就认,比如很多人认为孙武是山东人,我就不同意;我们这里邀请学者写文说墨子是我们这里的滕州人,我也不同意;我们这里有人写文说女娲是我们这里的人,我仍然不同意;同时,家乡看不上我的水平,没来找我,就是来找我了我也不想为家乡做这方面的贡献,所以我和经济利益也没一毛钱关系。我只所以这样看,是实事求是,看资料和证据说话的。我也写了几个这方面的文,比如《夏国疆域新证》、《“夏居河南说”之文献考辨》、《清華簡〈尹至〉、〈尹誥〉中“西邑”和“西邑夏”的問題》等等,大家可以搜来看看,那里面就是我的证据和观点。
我是坚信夏朝故国是在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最东到东海,北边到渤海,南边是淮河流域和南海,西边到泗水流域,就这么个范围。夏末时,商汤居住在今天河南的偃师,那里被称为“西亳”,而夏桀当时在“西邑夏”,是在今天的鲁西一带,他曾经在这里举行“有仍之会”,还伐了蒙山。据顾颉刚《有仍国考》(见《古史辨》第七册下编)一文考证,有仍即有戎、有娀、有任,戎在山东曹县,任国在山东济宁,二地相近;蒙山国即有缗,在山东的金乡,与有仍距离不远,那么西邑夏也应当在这一带。一个证据就是上博简《容成氏》里说汤伐桀是“升自戎遂,入自北门”,《书•汤誓序》里说“升自陑”,而《史记•殷本纪》里说“桀败于有娀之虚”,很明显“陑”就是“戎(娀)”,也就是“仍”,“遂”通“隧”,是山间的道路。这是说汤登上有戎的山道就攻入了桀的北门,说明桀当时的都邑西邑夏就是在有戎,也就是有仍,绝对不会跑到山西去。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桀征服了有缗之后,弄得人心离散,所以商汤趁机攻伐西邑夏,打败了桀夺了天下,《左传•昭公十一年》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说的就是这事儿。商汤伐夏,就是一路东进,《诗经•长发》里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韦即豕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河南范县东南,昆吾在今河南濮阳,都在偃师之东、鲁西之西,说明商汤伐桀是一路向东攻伐,清华简《尹至》里也说商汤是“自西翦西邑,勘其有夏”,就是说商汤是从西面来攻伐西邑夏,把夏朝给灭了,如果说夏王朝当时在山西,这个根本就没法解释。
夏人被打败后,国家灭亡了,但是夏人并没有灭亡,他们有一部分还留在山东,变成了东夷,商代统称他们是“人方”,周代称之为“东夷”;一部分跟着夏桀南到江淮流域,在江淮流域的就是周代所谓的“淮夷”;一部分北渡河、济,到了山西立国,就是殷墟卜辞里经常说到的敌国“土方”,还有很多附属方国,都是商人的敌人,这些人后来被称为“戎”或“狄”,猃狁、匈奴就是其中最大的势力。
郭沫若先生认为这个土方就是夏民族,后来胡厚宣先生也考证“土方”就是“夏方”,也就是夏人,我认为这是很正确的看法。夏人在山西那里盘踞的时间很长,差不多经历了整个商代,留下了大量夏文化遗迹,所以那里也被称为“夏虚”,这个固然在情理之中。而后来灭商的周人本来也是夏人的一支,他们的姬姓其实就是姒姓的别写,这一点我在前面第六讲里说过了。所以周人一直以夏人的后嗣正统自居,自称为“夏”,所以大家看看《尚书•周书》里,周王或周公经常自称为“我有夏”、“区夏”,就是这个道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夏桀的都城为什么叫“西邑夏”?“邑”是都城的意思,“西邑”就是西方的都城,因为根据《竹书纪年》说“桀居斟鄩”,在今天山东的潍坊,鲁西的都城相对于斟鄩来说是在西,所以叫“西邑”,这是夏人固有的称谓,商人本来是夏的属国,所以也跟着这么叫,并不是说它在商的西面。以前典籍的解释都认为是在商的西面才称“西邑”,那是望文生义了。再比如商人把自己的都邑叫“大邑商”,也写作“天邑商”,这在殷墟卜辞里写得明白,周人也跟着叫“天(大)邑商”(见《尚书•周书•多士》),自称为“小邦周”(《大诰》),是不是可以根据这个说“大邑商”的得名是根据周人自称“小邦周”来的?那不太可笑了吗?但是现在仍然有人坚信夏是在商的西边才称“西邑夏”的,也不动脑子想想,也真个无语了。
《大荒西经》里说汤伐桀于章山,根据古书的记载,汤伐夏桀的主要战场就是在鲁西一带,《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淮南子》云:“汤败桀于历山”,陈剑先生在《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一文中认为这个“章山”就是“历山”(台*湾史语所“中国南方文明研讨会”论文,2003年。),这个看法无疑是正确的。我怀疑这个“章山”的“章”很可能是“竜”字之讹,就是古文的“龙”字。“龙”古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力钟切,来纽东部;一个是读郎丁切,和“靈(灵)”的读音相同,所以其古文也写作“䰱”或“𩵀”,从“靈”或“霝”得声。“历”和“灵”古音是同来纽双声、锡耕对转叠韵,读音非常相近,所以“章(竜、龙)山”即历山。
历山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在今山东历城,一个是在今山东鄄城,在雷泽的西南,也就是舜耕历山、渔雷泽的地方。《吕氏春秋•简选》说汤伐夏桀时“以戊子日战于郕”,郕在今河南范县和山东的宁阳之间,历山正在这个区域内;夏耕逃去的巫山呢,就是《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的“巫山”,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北六十里。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桀被打败后,顺着大沙(就是流沙,即泗水)乘船向南逃走了,一直逃了长江流域的南巢,最后死在那里。夏桀逃走的时候,有个叫三鬷的国家帮助过他,商汤知道后很恼,于是在回师的路上又把三鬷给灭了。这个三鬷国就在今天山东的定陶,也是在鲁西。
大家想想吧,如果夏朝的故国是在山西,或者说在偃师二里头,商汤伐夏,怎么会跑到鲁西有戎(娀)来打仗?如果夏在商的西边,那么商汤应该是向西进攻,夏桀败了,也该是向西逃窜,可是他竟然不西逃反而越过商人控制的河南地区向南逃,这个怎么能合乎情理?所以说夏居山西说和偃师二里头说,怎么也和文献记载对不上号,我是不相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夏居东方说。我只承认山西是夏人战败之后逃去并盘踞的地方,他们在那里经历了整个商代,所以那里也被称为“夏墟”, 其实那是夏朝灭亡之后的“夏墟”,这个名称流传至周,周人也承认那里是“夏墟”,而真正夏王朝的“夏墟”则湮灭弗彰,这也是“后来者居上”的一个例子。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海经》里关于“夏耕之尸”的故事这是说夏末的事情,再以后的事就没有了。汤以后的商王一个也没有提及,更别说周秦的事情了。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看看其记述的人物,除了那些传说中的帝王,如黄帝(帝喾、帝舜、帝俊)、炎帝、帝尧、帝鸿、帝颛顼等人之外,记载的人物如鲧、禹、启(夏后开)、孟涂、夏桀、夏耕、后羿、昆吾、奚仲、三苗等等,都是夏人的先世或夏代的人物;商人的王只提到二人,一是王亥,一是成汤,但这二位也是身处夏代的商王。周的先人有后稷、台玺、叔均,据《尚书》等古籍,后稷与禹同时,那么台玺、叔均必定也是夏代时候的人。
由此可知,《海经》记述的时代是上起自黄帝帝俊(喾、舜),下至于夏末世王桀。它记载的人物上限和殷墟卜辞相同。我们知道,殷墟卜辞的上限是帝喾(夒),下限迄于文丁,这是殷人的东西;而《海经》呢,上限也是帝喾,下限迄于夏朝末世王桀,大家考虑一下,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觉得这恰好说明了《海经》这个东西,是夏人的作品,它是一本记录夏朝诸多方国地理和历史的书,同时也记录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一定是在传承中不断完善、充实,而最终完成是在夏朝灭亡之后。
【未完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两个问题:
1.为什么《海经》本来是靠图画加口头解说来流传,因为它是夏人的作品,而夏朝还没有文字,只有这种“图书”,这是他们能传承他们故国历史的唯一方式。
2.为什么《海经》的下限至到夏桀而止,因为它是夏人的作品,他记述的只能是夏人及其先世或与之有关联的历史,夏朝灭亡之后的事情自然不会在记录范围之列。何幼琦先生认为《海经》就是司马迁在《大宛列传》里引述的《禹本纪》,我是赞成这个说法的,因为《海经》是夏朝遗民的作品,夏人的祖先是禹,所以他们把这作品依托到大禹头上,固然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扶永发先生在《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一书中认为:“《山海经图》的制作时代当在大禹之世。该图为一人所作,而《山海经》则为多人写成;但该书的第一个作者是《山海经图》的制作者,而其余的作者只对书中的世系、传说等内容加以补充。原始的《山海经图》于周末已失传。”我认为扶先生的说法,应该是主要适用于《海经》,但流传到周秦时期的《海经图》绝对不会是作于大禹之世,应该是作于夏代末期或夏亡以后,唯一的可能是在这个《海经图》之前,还有形式和内容类似的夏代《海经图》,说这种古老的地图草创于大禹时期也不能为错,这种地图一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扩大在不断变化、修改、充实。夏朝灭亡后,夏朝遗民又对古图内容做了最后的修改和补充,成为流传于后世的《海经图》。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海经》这书古老得不可想象,它可以和殷墟卜辞齐观,因为它实在太过古老,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对它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了,逐渐被蒙上了荒怪、离奇的面纱,“缙绅先生难言之”,所以它的文字被篡改较少,虽然残缺讹乱比较严重,但我认为它仍是研究唐虞和夏代历史唯一可资参考、可供采信的古代资料,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
好了,今天的内容讲完了。
谢谢大家捧场!
【第七讲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16: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海经卷十六 大荒西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
西周之国,姬(j9)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①,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t2i)玺(t1i),生叔均②。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