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古之道术纲要--老子道论之经纬

发布者: 顾如 | 发布时间: 2013-1-31 20:57| 查看数: 4218| 评论数: 27|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2 编辑

古之道术纲要--老子道论之经纬
    笔者差不多两年前写过一篇《道生一》和《天得一以清》,现在再看发现文字水平惨不忍睹。现在要拿给人看实在不好意思出手。但是如果要重写又由于思维离开《老子》已经差不多两年,举证方面就会比较弱。只能将大概的过程描述一下,并且将其中的要点做重点解说。顾如的老子解读五个要点:1、老子是一本写给君王的治道教材;2、先秦将任何一个个体都视为生命;3、重视“反”和“域”概念;4、重视根据文法和逻辑推导,优先参考儒家(包括汉朝以后的道家)之外的书籍;5、在前述4点前提下,进行核心理路的构造,必须能同时解释老子所有文本和墨子等其他古之道术学派的核心理路。其中“反者道之动也”与“域”概念没有被历来注家所重视。但笔者看《老子》却认为这两点恰恰是解读老子的关键之二。这次所写的《老子》理路,与两年前版本只有一个小调整:从而解释了“民为君之母,君为臣之父(同样的上级君是下级君之父)”。这是两年来顾如在老子方面唯一的新发现,同时也就找到了孔门背叛华夏传统的关键机理。也就是找到了孔门不能称为“古之道术”的原因。
一、道经:道生一和一二三
    笔者先讲一下“民为君之母,君为臣之父(同样的上级君是下级君之父)”的机理,然后读者就很容易看明白后面的那些全新名词或者旧词新意所连缀而成的理路。不过请各位注意:顾如是先有下面的理路后,才发现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我独如婴儿”那一章所讲是“民为君之母”的道理。不要以为笔者是有意拼凑,有两年前版本《道生一》为证。^_^
1、作为老子理路的“经”,实际是模拟天下分封的过程:
    在没有君王的时候,天下人各自自由自在,不受任何规则约束。是一种混沌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掌握了治道(实际是他的所为符合了天命),在他的周围人们开始聚集起来。然后他正确地运用了治道,使得他吸引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他就成为了领导者--公,其他人则成为了民。再后来聚集的人太多了,无法保持秩序。他又将自己的治道传授给一些人,分给他们土地和民,让这些人成为新的领导者。此所谓“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所以王是公的父,无疑,连儒家都同意这一点。后来儒家发明王权制,大家转而主张友君臣、约君臣等都是后话了。但是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辩论:那些新的领导者是出自于民的。新的领导者产生的方式是君王把治道的种子撒在民这个母体之中,然后在民这个母体中发育成新的领导者。古人拿两性生殖来比拟这个过程。那么民就是新领导者之母!君父将部分土地和民分配给新的领导者--诸侯,则类似于婴儿在母体中吸收母体的养分成长。其实《伏羲女娲图》就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父(伏羲)执矩。矩画方为土地。母(女娲)执规。规,《墨子》中有“‘意规圆’皆可以为法”,所以是指律法。伏羲女娲下身交缠,说明他们都出于混沌。华夏传统以“下”为“先”,所以父母之本是混沌。民母,则悟自《老子》“如登春台”。《墨子》云“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君为臣之父。
    整个华夏治道的经就这么简单:上级君王是父,臣(本级诸侯)是子,而民是母。天父地母说的本意就是如此。在天地系统中,天就是上级君王,地就是民。“天与地孰仁”?墨子的回答是“地”,地直接给人养分。原型就这么简单,但老子要将原来的上天信仰发展为道论,则复杂一些。下面我们看看老子是怎样通过道论来表达前述分封过程的。
2、道生一
    关于“道生一”有很多解释,且各说纷纭。笔者采用的方法很简单,也就是将这些说法合而为一。由于笔者离开解老时间比较长,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旧版《道生一》中有解释为什么各种先前注家的见解都可以从下面道论中获得支持。
    我们知道“道”是混沌的,内部是没有分别的;“道”是初始的,在道之前没有其他东西。“道”包含了今人所说的精神、物质、或者其他的东西。所以只能说道是个“东西”,不好有其他概念表达。笔者称原始那个无边无际、包罗一切的道为“原道”,以简化后文的表述。在太极、阴、阳、气系统中则是太极。
  原道必须有为,才能生一。这是很明显的,如果绝对无为,他如何能生化为“一”?而且原道最初的有为,必是内部分化。因为当时只有原道一个东西。但是原道不是大块大块地一分为二,因为道的主要特性是无为,如果大块大块地分就剧烈了。原道内部的分化只可能是极小的一块,甚至是可以简单看做一个点。这极小的一小块相对于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是最初的全部了。这极小的一块可称为“天一”,相对于原道呈阳性,又可以称为元阳。那么原道虽然自身没有变化,但相对于元阳就呈阴性。阴阳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注意,我们知道“道”的主要特性是无为,所以变化的这一块,与原来的道是极相似的,只是相对来说小得很,差别很小。
    万物负阴而抱阳,元阳吸收原道的一些部分,逐渐成长起来,形成天域。天域之中,天一是天域的“一”。读到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老子里面的用词,天有的时候指天一,有的时候指天域。“天得一以清”,正确含义是:天域得到“执行正确治术之天一”的治理,就能清明。被元阳吸收的原道就是“二”。
    现在“一”和“二”都有了,但一与原道之间差别很小。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吸收原道,“一”有完全溶入原道的危险。“一”重新溶入原道,那么自身就死了,回复原道的混沌状态。而且在华夏传统的上天信仰中,新生的部分要通过自生、生生来实现上天的生。那么老子的道论里面也就要有自生、生生和长生做为个体的目标,也就是“一”不能死要壮大自己。壮大自己的方法就是“冲气以为和”。向被吸收来的原道-阴沖气使他们中的某些点也掌握自己的治道(播种),形成域内部的分化和秩序。“气”就是老子说的“三”。
    当然,“气”并不只是元阳沖出来的这一种。“气”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流物,包括物质、精神等等,只不包括“力”。古人说“精气神”实际是“精神气”的误写。“精神气”的字义,结合《墨子》的语言习惯才能明白。这种三字结构的词组,并不是指平行的“精”“神”“气”三者。而是“气”里面包含“精”“神”两种特殊的“气”和其他普通的“气”。类似的《墨子》中有“至优指”,“至”和“优”是“指”的要点;“故理类”,“故、理”是“类”的要点。“精”“神”二者大概都是气中用于沟通的部分。气在身,用于沟通的部分称为“精”;气发出外脱离了物质性,用于与外界沟通称为“神”,充盈身体各部分的仍称为气。交流、互相作用有两种方式,一是气,一是力。笔者理解,分阴阳后相互间就有了力。这种力就导致双方沖气交流。前面所讲形成域内部的分化和秩序的沖气方式只是其中特殊的一种。如果将社会视为一个体,那么货币就是一种气,爱也是一种气。那么古之道术诸子的“除害沮恶”法律观念,就是要阻止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坏的相互作用力,使人们不愿将恶念付诸实施--形成气。
    小结一下“道生一”:本小节讲了原道生天,天生地的原理和大致过程。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推理地生万物,万物之中的人生邦国,邦国生小邦国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随着“有为”的增加,道天地王各自之道相对差异越来越大,但所谓的差异在绝对值上还是不大。所以可以有后文的“道法自然”和道纬。我们也会发现“民为君之母”,而且老子和墨子更为重视“母”。从阴阳体系看,“一二三”中的一指的是元阳,二是阴阳(元阳的后形态),三是阴阳气。而太极是元阳和阴未分时的混沌状态。在道生天过程中,太极指道;天生地过程中,太极指天;依此类推,太极、元阳、阴阳都是相对概念,气则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物。但是我们不要形成君王纯阳、民纯阴的错误理解。万物都阴阳混合,其中的阳能吸引阴的聚集,而阴能吸引阳的付出。万物之间由于阴阳组分的不同,就形成了现代所说的“各有所长”。甚至我们可以推理,道家修*炼偏阳即偏于对外界的御使能力;修*炼偏阴即偏于吸取外界的能量为己所用。这种阴阳观同样能解释本文第二部分:道纬。但采用阴阳说解释道纬,会导致治道的内容隐性化。
   
3、道法自然
  重申一下前面提到的一个重要思辨:《老子》的用词,天有的时候指天一,有的时候指天域。先说“天”,换用现代物理的概念,天大概相当于宇宙。天法道,因为天这个域的初始--天一是原道所生,而且天一又吸收了部分原道形成自己的天域。所以天一是原道父和天域母共同所生。
    “道法自然”又是怎么回事?首先,自然这个词在老子中指的是道的“本然”,而不是通常说的“大自然”。不过,我们也要明确道的本然是存在于全部道域里面的,这一点笔者没有在《老子》中找到明显文本依据,但如果不这样理解整个逻辑就断裂了,就解释不了道为什么要法其自然,将道法其自然和天法道等等变成了教条而不是可推理得出的结论。那么“道”这个字,在《老子》中与“天、地、人”一样都是二义性的,有时指原道这个最大的域,有时指道的本然。为什么出现这种二义性?因为原道是昆成、混成的,他的本然和他本身无法拆分。正如我可以指我这个人,也可以指自我。自我是我的本然。当注意到“道、天、地、人(王)”这些概念具有二义性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过去的注家对“道法自然”的解读都是兼容的,在二义性框架中可以将各种解读等价起来。比如“道法道”、“道法本然”的解读都是正确的,问题就在于道的二义性。
    前文说过,道的一小部分会产生变化形成天一,所以存在于道里面各个部分的本然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道这一层次,其内部变化的部分相对于道的整体非常小,所以整体上看道的各个部分还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接下来“天法道”就决定了“天一”--也就是天域的君王同时法原道父和天域母。其实在天域形成之后,天一的天域母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不是原道的原始状态了。这是因为天域的生长,有两个来源:1、吸引自原道。将原道的一些部分吸收到天域,吸收后被消化在天域的内部。2、天域内部分化后形成了内部的各个部分,在吸收原道的一些部分后,内部各个部分发生了的生长。内部各个部分的生长(有为),又使内部各个部分相对天一发生了变化。这就像受精卵和母体的关系。受精卵生长以后胃有胃的本然,肝有肝的本然,而且这些不同部分受内在、外在影响有所不同。人整体的本然包含这些所有,当然有所改变。精神方面也是一样的,人总是受环境的影响,所谓“天也在自我学习和生长”。其实,天之道(天的本然)与原道本然不同,还因为生长、维持等“有为”过程中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天一(天域的君王)只能“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全部内涵。对于“天一”来说,“自然”包括:天法“自己的本然”-可称为个性和法“原道乃至原道的本然”-可称为共性。
4、有为和无为
    单纯的有和无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但有为、无为这两个概念的参照物是“自然”而不是对方,所以“有无”在带上“为”的意味之后,他们就是相生的。我们看“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过去的注家注解这一句都是漫天联想,居然发现毂里面是空的!剪刀原理告诉我们,曲折的解读几乎必然是错误的。其实这一句也就是在解释“有无”观念。解读很简单直白:原来“有”的卅辐,“无”了;原来“无”的毂,“有”了;因为中间经过了“为”。
    老子希望天、人“自生和生生”在《老子》中表现得很明显。老子并不是说要相对于“有为”的“无为”,而是说要相对于“自然”的“无为”。相对于自然的无为是怎么回事呢?说白了很简单:
    1、遵照“父母”的规矩办。也就是说要法“父母”,也就是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善,指君王主观意志,他自己认为善。遵照“父母”的规矩办,也就意味着民立法的法治。修身也一样,意味着用民的善恶观念反于自身,修正自己。最终自己无论干什么都符合民的愿望和规范了,这是圣王。
    2、减少相对于“无所作为”的“为”,尽量无所作为。其中原因老子表述为“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这句所说的自然继承自“父”--原道。用前文提到的阴阳概念,则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阳是向阴付出的,所以纯阳不长。老子的君王也不是儒家那种大公无私的君王,他是要通过邦国的生生来实现自生。“不自生而长生”,其中含义就是不要短期的自生而要长期的自生。另外,老子的三宝其中有“俭”,也表明老子认为君王不该给自己多留私货,同样是减少相对于“无所作为”的“为”。其中机理容“道纬”部分再述。
    综合这两点,我们会发现结果又是前文述及的华夏传统的“父母”观念。“民为君之母,君为臣之父(同样的上级君是下级君之父)”。当然,讲到现在该做一点补充:各级领导者的父最终是归结到“原道”那里的。所以可以有黄老学派的“从道不从君”之说,或者墨家的“君亲师不仁则不可法”之说。儒家是天子制礼或者君子立法,将王公大人们视为父母。儒家抄袭“从道不从君”的结果只不过是合理化人治和迫使君王接受君子入伙一起拾掇老百姓罢了。对官员来说,君王是他们的父,百姓是他们的母。所以有黄老学派的“制吏不制民”,有墨家的“上下通察”。而儒家君子的目标就是要当官,他们又认为自己能“与天地参”,他们受不了“古之道术”学派对官员的严管。结果他们有求于君王,鄙视庶民,把君王捧为“民之父母”,把自己看作君王之友。整个华夏礼制的精髓就被他们破坏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正是华夏礼制的精髓。礼本就是天子、各级诸侯之间的契约和约束,带有“非天子不制礼”的专*制性。而刑的内容只不过是些刑罚罢了,刑之法则是老百姓自己的惯例法--民立法约束自己。如此,我们会马上意识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制诸侯不制民”,也就是黄老法家在王权制下的“制官不制民”。而儒家将礼制推广到民,结果当然是将“非天子不制礼”的专*制性强加于庶民,加上与之配合的亲亲之仁,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专*制社会。“制吏不制民”是笔者所作,以区别儒家韩非的“治吏不治民”。“制”有制度化、控制的意思,“治”则是治理。用“吏”不用“官”是因为官里面还包括智囊、言官一类,这些人是不能被君王专*制的。
二、道纬:天得一以清和上善如水
    前文提到,“天得一以清”的解读是:天域得到“执行正确治术之天一”的治理,就能清明。而正确的治道已经存在于前文对“父母”和“有为、无为”的解读之中。现在还要探求老子所讲的治术。治术的作用是支持治道的实现。治术源自“父”系,也就是前世圣王、君王、乃至原道。这是因为母系方面就是民立法,而“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又说明了实际上老子、上古圣王等实行的是惯例法。而不是儒家那种天子制礼或者君子立法,商鞅这位君子所立之法被后儒唾骂,但他们从来不正视为什么魏秦所谓法家人物统统出自孔门,那是要罪恶到底了,没救了。惯例法的内容,老墨等古之道术诸子当然没法具体表述,顶多能说几句“‘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天下通行的律法”罢了。所以老墨等诸子谈治术,又只能谈源自“父”系的治术。
1、初步理解“动”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原道必是流动的、生长的才得以永存。“道经”部分我们讲述了“生长”,本部分“道纬”我们要研究“流动”。首先要强调道其中的物性,包括精神。道动就是道在同域中的动,老子认为“上善如水”,故为流动。
    注意不要想象一条定向的河流,道的流动必是外部观察无序的。否则就不是“有物昆成”了,道恒无为。“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返”,我们看到老子还是找到了道在无序中的有序。符合老子“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思维方式。这就像AB两个箱子中间有个洞,整体上看两个箱子里面的空气无序,单独观察那个洞就看到两边的空气交流。如果一个箱子A的内部压强小一点,那么交流总体上看就是有序的。这种有序不是说B的某个气体分子必跑到A箱,而是交流的总量上跑A箱的会多一些。举气体为例是因为气体更激烈,好理解“动”。实际的道动则是细微的。
2、循环流动
    老子用水来描述道的循环流动,只有循环流动才是“生生不息”的。否则“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再次强调这种流动是无序中的有序,否则就会离开道的本意“无为”。水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老子》里包括水、渊、沖三个角色,和静、处下、重、轻、流出五个过程。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身与水的表现总是相“反”。在阴阳气系统中,我们可以把流动的东西——《老子》文中的“水”理解为“气”。
    整个过程就是:
    ①先对水“浊而静之”,使水“徐清”。水之所以能清,也因为水有“静”的本性,排除水之“躁”本性就能使“静”本性发挥作用。这里的静,也是在说自己要在水浊时先“静”下来。自身的行为与水相“反”。
    ②自己则“居众人之所恶”“处下”,扮演“渊”角色。相对来说,水在上,自身处下姿态、行为与水相“反”。
    ③然后对水“安以重之”,也就是使水安静、平稳,那么水就会因为自身“重”的本性而流向“渊”。从而“渊”就实现了“海纳百川”的目的。其实“处下”就是自己先“重”下去,比别人还要“重”。“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④然后提升流向自己的水。这个提升过程实际被称为“轻”。水因为“重”而流向自己,自己则“轻”提升水的位置,又与水相“反”。
    ⑤最后自己再扮演“沖”角色,使被提升后的水缓缓流出,回归水系形成循环。水本是流向自己,现在自己又使水返还,又与水的方向相“反”。“道沖,而用之弗有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芬,和其光,同其尘。湛呵,始或存”。“沖”《说文》:“沖,涌摇也,从水,中,读若动”也就是暗中的涌浪之意。而下文的“渊”《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湛”《说文》:“湛,没也,从水甚声”。沖实际是整个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统称,笔者偏取泉眼流出之意方便解说。
    “反也者,道之动也”,实在是理解老子道论的一个关键所在呀。“反”体现在整个过程中。水浊时,自己能静;水在上,自己处下;水重,自己轻;水流向自己,自己将水返还给水系。“弱也者,道之用也”,则是指自己扮演“处下”“处众人之所恶”的“渊”角色,以吸纳水流向自己。此所谓“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水循环过程中排除了水的“躁”本性,而利用了水的效法、静、重本性。其中“效法”在过程中没有明说,但结合“道经”中的“负阴而抱阳”就能发现之,也发现将“效法”补入上述过程能使逻辑通畅。再次重申上述过程必须近似“无为”。“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两个“徐”字表明了过程的平缓。
    回顾一下“阴阳气”系统:阳能吸引阴聚向自己,而阴能吸引阳向自己沖气。用“阴阳气”系统理解上述过程则是:在保持元阳的同时,使自己在想要收纳的部分比众人还要“阴”——处下。从而吸引众人向自己沖气。自己吸收了众人所沖给的气之后,将之加工通过元阳返还给众人。可以称这个过程为“吐纳”。当然,我的兴趣是指向治术,如果是讲修*炼,那么吐纳的对象是大自然或者自己的其他什么修*炼对象了。太极图里面两个鱼眼睛都是自己,而两个鱼身都是大自然。自己的适当阴阳变换能使大自然相对自己而言呈阴性或者阳性,从而实现自己与大自然的双向沟通。变的是自己,不是大自然呀。当然大自然与自己发生交换(为),那么大自然也会变化,但单个人相对于大自然太渺小了,所导致的变化也太小了。
3、大位者之道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说明君王正是邦国之域中的“一”,或者说元阳。但这个“大”只是说君王占据了“大位”,是一个社会角色,并不含褒义。由上文“循环流动部分”推理,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其中“天之道”与“人之道”相反并不说明“人之道”是错误的呀。那只是“人之道”的自然罢了,但需要有“天之道”去平衡“人之道”使之不过分、造成对域的“生生”目标的危害。天之道与人之道相反,则又能引导我们发现老子的主张是天人两分的。天之道是人之道的保障和调适,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适用于君王的,未必能适用于其他人,更不能用教化、法律、行政等手段强制其他人达标。而且“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决定了老子的认识论是无知论。否则圣人就无须民立法而能管理和教化万民。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后一个“大”正是自盈、自居、无度之大。老子正是要求处大位者不能像一般人那样依自己的本然而行,而应该依大位者应有的本然而行。君侯之道该有什么特性?也就是柔、弱、居下、利万物而不居、处众人之所恶、不见可欲、去甚、去大、去奢、慈、不敢为天下先等等等。从这些字眼我们也可以看到,全部都反人性。没错,大位者之道就是反自己的人性的。所以要老百姓去行君王之道也就是天之道就是反人性的。儒家对于治术也不是一点皮毛都没有得到,但他们总想人们都行“天之道”,不行就认为人们是错误的、是禽兽、是需要教化的。那么就破坏了域的自然,或者说破坏了域之和。想伟大反而得到专*制或者动*乱的效果。
    特别提一下“不敢为天下先”,其含义正是“道经”部分所说的,不要依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而要依众人的意志和立法行事。夏商之前,王被称为“后”。“不敢为天下先”正是“后”道的表述。整个上善如水的过程,实际也就是如何取百姓之意志和部分财物,取之于百姓的过程。儒家所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恰恰删掉了“百姓之意志”这个关键。天子制礼或者君子立法,能体现百姓之意志则只能依靠君王君子的善意了。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显然对人性不抱太大希望,或者说老子的人性观就是“人性本私”。人,当然包括了儒家的所谓君子。墨子说“虽上世古之圣王必蓄私”,儒家君子的修行与圣王相比算得什么呀。《墨子·尚贤》篇就直接这么说:“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士君子不过是要富贵罢了,儒生抬高自己能“与天地参”无非是干禄罢了。能相信君王和君子们的善意吗?
    当然,社会不能缺少一些伟大的人,也不能缺少一些领导者。老子说:“犹小谷之与江海也”、“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君王要同时扮演上文所说的“渊”和“沖”角色,但他不是独大,而是大中之大。因为老子用江海、百谷王等词汇,甚至说明老子不是要水从自己沖出。地上的泉眼不是一个,而是遍地都有。只有一个泉眼流出水,那是很小的域才有的情况。对于邦国来说,利出一孔必是洪水呀。老子是说君王要使社会保持这种水的循环流动状态罢了。
    我们试着运用老子通过上善如水表达的治术去解释君王的功能。墨子说天子是“天下器”,王公大人士君子们本就是“器”。不能允许孔子“不器”,他必须老老实实做“器”。君王的一个“为”是收税。那么君王就需要表现得比百姓更需要钱——处下。君王需要钱干什么呢?“用之于民”。百姓知道君王收税是用之于民,那么就会因为“重”而向君王收税。君王收税后,留一点给自己(包括雇佣官员)——俭,然后平等地用于民——慈。过程中要尽量“无为”“徐”,则是低税收。君王的另一个“为”是法治。法治要尽量地“无为”,就必须像“道经”部分说的民为自己立法。民知道君王是拿着民所立之法“用之于民”,就会因为“重”而向君王告诉——承认君王的执法者地位。而且君王最好不要“代大匠斲(削砍、雕琢,引申为执法)”。执法这事情出错率是肯定有的,如果君王直接出手执法会伤及自己,不如让专业官员去执法。君王自己管好那些官员就行了。请联系前文“道经”部分所说“制吏不制民”,这是治道的运用。不“代大匠斲”主张,同时也说明了老子并不是不上贤,而是像《墨子·尚贤》篇所述一样上的是法官。《老子》中“不上贤使民不争”指的是君王不要认为自己贤。民效法君王不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不认为自己了不起,那么就不会互相争斗了。
    君王在上述两个例子中,自身操守的要点就是“三宝”:慈——君王的兼爱;俭;不敢为天下先——不依照自己主观意志行事,法治角度则解释为执民立法以治民。君王三宝和整个治道、治术都被《庄子·天下》篇诸子所继承。只是发挥有所不同,也就是所谓道术“为天下裂”。

结语:
    老子的道论其实能推导出当今任何比较普世的价值和制度。比如民*主是人们表达意愿,但这种表达不能太激烈。比如惯例法的法治。比如自治。比如分治。比如小政府大社会。甚至还有分权之萌芽——不代大匠斲。这些合起来就是宪政的全部要义。当今我们要寻找传统中的宪政表述,期望儒家能完成“下陷”“转进”之类改造是不现实的。因为撒谎至少要有9分真,儒家书籍满纸的宗法、无私、专*制、君子高人格和儒家历史上的累累恶行,使得儒生们即使暂时撒谎成功,也必然因为不能烧尽儒家书籍而使得真正的儒家思想继续毒害国人的精神。
    笔者解读老子最初的目的只是要练习训诂。当前国学大多不再认真考据训诂,唯一考究训诂的就是《老子》解读众人。人们往往拿着前人的解读试图拼凑出能与西学接轨的东西了事。即使自称学统的儒家如秋风之辈,也不过是拿着前人的解读加上按自己需要的取舍、生意进行拼凑。这对于儒学(包括魏秦法家)来说还是可行的,毕竟他们只是要个饭碗罢了。而且所谓的前人解读也确实都是在儒生概念和思维范围内的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对于与儒家不同学统的其他各家来说就行不通了,如果沿袭儒生解读那么就只能接受所谓各家同源都是专*制思想的说法,被儒家所绑架。既然概念和思维方式都采用儒家的东西,解读出来的结果怎么可能不与儒家同源呢?这是很明显的。笔者通过解读《老子》发现,儒家解读对于老子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关键性的曲解,再联系《尚书》《庄子》更是发现儒家根本没有遵循华夏传统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先秦孔孟等人实际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传统,而老墨等学派则是华夏传统的继承者。笔者个人发现了近20个被儒家曲解的关键字词,而代入老墨等《庄子·天下》篇所列举学派则是合乎逻辑和文法的。进而笔者发现《庄子·天下》篇恰好没有将孔门各分支的人物包含在内,包括孔子、思孟、夏贡荀(汉儒经学、魏秦法家商鞅、李斯、韩非众人都是他们的弟*子)。其中孔子、思孟、夏贡都在《天下》篇之前成名,那么古之道术分*裂成的诸子中为什么没有出现他们呢?显然,《庄子·天下》篇讲述的诸子都被认为属于“古之道术”学派,而孔门不在此列。
    在解读《老子》过程中,当笔者明白了《老子》“反者道之动也”之后,马上意识到“老墨通义”。而且老墨通义说早已由孙以楷先生提出过,但他仅是利用双方原文相类似文字来进行归纳,未能比较双方的核心理路。除孙以楷先生的老墨通义论外,早期道教将墨子视为地仙之首也是重要线索。然后笔者就尝试用《老子》来试着寻找一个合理的解读,要求所找到的老子道论能解释《庄子·天下》篇各家的学说理路。如此也就证明了这些学派确实是“古之道术”的继承者。选择用老子来构造一个理路,还因为诸子之中老子最为早出,而且老子有周室藏书吏的特殊身份。这个身份也就说明老子必然以阐述“古之道术”为己任,那么他即使不是诸子源头,也与诸子源头极为接近。所以当我们找到了《老子》的核心理路——道论,那么就找到了还原华夏传统治道、修身之道的钥匙。为还原被儒家清扫掉的华夏传统,和恢复华夏传统打下基础。笔者生而鲁钝,工作繁忙,又不掌握充分利用时间之习惯。身体也不太好。不可能独*立完成《尚书》《国语》《老子》《墨子》《黄帝经》《文子》……等等承载了“古之道术”书籍的重新解读。所以只能先投入笔者所钟爱的《墨子》之中。而将老子的道论简单表述出来,希望有缘者能得之。
    本文内容基本是笔者构建,就不提供注释了。所引内容全部出自《帛书老子甲本》和《墨子》。提及沈善增先生对《老子》解读的贡献,则出自《还吾老子》一书。另有王葆玹先生的《黄老与老庄》提供了黄老法家与魏秦儒法家有根本区别之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浪花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顾如 发表于 2013-1-31 20:58:39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希望青竹、巨龙、古越、体用、龙在田、老尤、老唐几位能看到。。
并表示感谢。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3-2-1 14:59:33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大道至简,顾圣何来隐晦之言?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3-2-9 11:50:13
不好意思,上论坛疏忽了顾君的主题贴。此主题系二年前的探索所得,我认为,顾君如能在各要素之间有机串联,于道的融会贯通开启新的境界。{:soso_e181:}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5-23 08:04:42
今再温顾兄的旧作,观点尤为亮眼的部分:
“民为君之母,君为臣之父(同样的上级君是下级君之父)”。
“道法自然”指的是道的“本然”,而不是通常说的“大自然”,“本然”存在于全部道域里面,或曰“道法道”。
“不敢为天下先”,其含义正是“道经”部分所说的,不要依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而要依众人的意志和立法行事。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01:57:20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一生二”准确的理解为“一用为二”。请参考后面“本原用”内容。或者说,墨家将“一生二”理解为“一用为二”。换句话说,“二”中的每一个都是原先“一”的“优”。即二优于一、三优于二。请联系老子的“小国寡民”,即将天下用(分)为小邦。是为二优于一的例证。但由于三为“交”“合”,所以“交合”结果又“薄”了,趋向“理一”了。所以要“一同天下之义”。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笔者没有读过。仅就这个表述看,还是有些接近的。只是,显然儒家怎么说“理一”,所指都会是孔子言。又离开大道了。
————读《墨经》六篇。越读越懂《老子》。现在我几乎能逐字理解《老子》,而不再是这种大印象了。。呵呵。。
当然,我还需要卖关子。这段话中每一句的论证都还不能发表。
原因在于,儒家可以说:儒家也是这样理解滴。从而正墨的同时,我就把儒家给挽救了。挽救儒家当然也是我的意愿。但是不能在儒家继续以儒释墨,对墨家泼脏水的前提下去救儒。所以我必须先就墨学进行讨论。然后等儒生自己学着我去救儒。如此他们就不得不承认:墨学归正在先,而后儒(汉朝开始)根本不懂什么华夏文化。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02:02:0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我老早就说过:
未来的国学必然是,以古之道术释华夏诸经典,其中包括儒
而不能像现在一样,以儒释华夏经典
原因很简单:儒家太烂了。
用大粪涂抹房屋,得到的是粪坑;用香水涂抹粪坑,那粪坑也会有些香味。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02:07:0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大道至简,顾圣何来隐晦之言?[/quote]
大道至简的论证
与我上面那段话所需论证是同一个东西。
还有“不敢为天下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等等。。
“玄之又玄”?
以墨释儒,比如“乡愿”?
别小看如何解读“乡愿”。这是涂抹儒学的突破口之一。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0:35:32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老子之晦是由于先秦儒家鄙陋不知道造成的。
后世儒生强行以儒家所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去解老
造成《老子》被埋没。
比如: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不逐个考察“废”“出”意涵,就读不精确。当今人们已经接近,却仍然不能精确。原因在没有排除儒家自著经典,去归纳字义。
“废”,“用”也。
“出”,越出了“方”之“至”。然后又要考察“方”和“至”,都需要读《墨经六篇》
“大”,“本”也。
呵呵
说白了就是:
道本用之为仁义(结合本与用的关系,可知其中包含仁义不可越出道的范畴),运用智慧出格就会有假造的圣王学说。(因为智慧之本被先圣王表述)
这句话的要害在“不可越出”。
不读《墨经》,是意识不到这个要害的。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0:40:04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3 编辑

孔子是奄人,也就是罪犯的子弟。没资格读书,也确实没跟过师傅
所以先秦儒家根本读不懂古籍,他们能读懂的是那些字表面字义。却不知道“名”,也就是那些字所代表的理路。
所以孔门在先秦被古之道术诸子嘲笑“数人之齿,而以为富”。实际意思就是捡到了些典籍,却读不懂。那书里的东西还是别人的,没能被他所“有”。
墨子、庄子都如是说,假不了。
你看汉朝儒生称华夏传统是“名教”
但先秦唯一没有名学的就是儒家。。是吧?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0:48:35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4 编辑

《庄子·天下》篇把天下分为古之道术和儒家(包括魏秦法家)
其实是很清楚的
儒生害怕担负秦国责任,假称切割法家而已。
所以我们在解读古之道术经典时,必须首先从古之道术诸子范围内取材。不可混入儒家的污糟。
我说的是一个事实
不带任何情绪。。只是这个事实被儒生否认了2200年,所以显得比较突兀。。实际上很多儒生都读历史读出了这一点。。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5-29 10:49:25

我的理解是,郭店《老子》文字也非老子的原始,传抄者应是“黄老学派”(西汉时的说法)的开创者或传人。
顾兄的“废”、“出”之解的确令我震惊:儒学之流变影响我们的头脑已是似影随形。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5-29 10:53:58
我是说,面对原始老子,不是他面目全非,而是我辈泪流满面。

我最困惑的是,黄老学说的原貌,毕竟它的学说实践过“文景之治”,大唐也为之倾仰。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0:58:47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4 编辑

我的理解是,郭店《老子》文字也非老子的原始,传抄者应是“黄老学派”(西汉时的说法)的开创者或传人。 ...[/quote]
黄老是墨家的分支
你提到这一点,我就再说一句:
《道经》就是黄老所著,因为其理路和《墨经》差不多,只是去掉了民立法,改为自然法。与《黄帝四经》同,与《德经》有差别。
《墨经》与《德经》也有一点差别。
基本发展路线就是:
德经、墨经、道经、黄帝四经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5-29 11:00:02
看来你解道,切割“儒家之善”的部分,比司马谈还彻底。《论六家要旨》曰: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学从老子过渡到黄老之学是否是那个时代的趋势?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5-29 11:11:36
我比较欣赏二千多年前能说出这样的话: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曰:“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法]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这段文字总括了道、墨、法的主流思想。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1:24:55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5:54 编辑

统治者不喜民立法(通过案例)
从“德(得)”过度到“道”,应该是当时的趋势。
道原先就是道路,是德(得)的结果。因为道法自然,也即道得自自然。
然后到了《道经》,道开始超越德
再到《黄帝四经》,只提道生法了。
不过古之道术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在学术信仰方面的独*立性,与儒家还是有本质不同。


顾如 发表于 2014-5-29 11:27:49
“平”为本,善、除害皆为“用”。
儒家将善倒置为本,必得恶
墨家以除害为本,必得善

用善得恶,除害得善
在当今是西学的常识了。

(“平”是不生事)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03:47:36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4-6-2 16:06 编辑

《连山易》和原始太极图图示:


读《墨经》感悟。不过论证这个需要耗费一生精力,我暂时没时间。有缘者得之吧。正所谓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归藏是什么个样子可以类推得之
至于怎么读懂《归藏》,你得理解老子的123 和 全篇老子。还有易经中的 56910了。






连山和原始太极图

连山和原始太极图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03:52:23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4-6-2 04:14 编辑

从图中可以看到,为什么我们自称“华(花)族”——华夏!!!


注意,图中外圈阴阳是逆时针旋转
而内圈阴阳是顺时针旋转
并且内外阴阳相反(我不会画图,内圈不知道该怎么相反着色)。

从字意说:连山 即联盟。原因很简单:远古时候,华夏民族各自认一座山为自己的神山。把山连起来,也就是各部落形成联盟。有何难哉?而且这些联盟部落都有姻亲。
这种神山信仰,甚至导致华夏民族的逻辑思维也是山形的。(这一点需要读懂《墨经》。)

至于“归藏”,同样是姻亲的意思。“归”就是妇人出嫁。为什么妇人出嫁,反而叫做归?也同样是因为当初大家都是姻亲,后来规模扩大了疏离了,互相分离了。然后再次一统,天下大联盟。互嫁子女,由于原本是亲人,被称为回“归”原来家里。所以儒生说连山是夏朝、归藏是商朝,非常有道理。

《归藏》有《齐母》《启筮》《善本》

齐者,起也;母者,原也;起于原者,举于原者之共义也。
启者,示用也;筮者,事也;启筮,因事示用也。
从这两个标题,我们可以知道卦之中至少有两类。是不能画在一个层面的。
一个层面是“母”;一个层面是“筮”

据我看,其中“母”实际是两层,一为父本,二为母原。
即所谓《善本》,可能就是我推测的“父本”。(这里别带入儒家思维。善之本,是除害,不是善)
所以归藏的卦要分为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卦,是一环索(内含)一环。同层面的卦是一环连一环。

先秦名学有辩题称:连环可解。指的就是《归藏》之连环。。嘿嘿。。先秦儒家传所谓周易(难说不是孔子把归藏搞错了,只好顺势称周易);而古之道术诸子传归藏。。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6-2 07:50:32
汉司马谈《史记·太史公自序》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余为太史……”,“余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河”。
以上说法也可印证老子作为周收藏史,于天文、《易》学应有所成,后人也提到老子教孔子论《易》的传说。
19#楼提到老子与《归藏》关联,未知有否书面依据?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12:16:39
易在术层面,被筮者掌握
他们起卦应该只是个虚头,类似职业赌徒随手一抓黑白子就能分出奇偶。
他们应该是根据当时自己观察的人心、条件等造卦
然后依照易经,对事情的走向做出大致判断。
易经类似一个表
遇到那种情形,就从表里查出相应的结果
是前人反复总结的处事经验结晶


孔子年青时候只是个满怀裙带天下理想的愤青
估计他总是被嘲笑满嘴高尚和大话,所以他翻出《周易》认真研读弥补自己的不足。
而古之道术子所传是其中的“道”
遇到事情有可能去易经里查查表,如此而已。而且时间长了,查出来的结果针对性就弱了。懂得其中道理,自然可以推出结论。无需再去查表、去拿那些数百年前的文字推敲了。


如果我们不懂老子所说的:
一,即玄,即同
二,即异(包含背和补两种可能)
三,即交。最最重要是这个三。不但可知易分三环,而且可知天地人三者,人在中间。执行者、参与判断的卦在全卦的中间、应该怎么看一个卦象。
上以下为基,这是卦序和读卦象依据之一
反也者,道之动也,

那就连易经该怎么去看卦象都搞不懂,就会像儒生一样糊涂了。

如果不结合《墨经》,上述《老子》内容,就读不出来。当今的人们除了研究墨经的我,谁是这样读的呢?

然后《墨经》还可以读出:
五、君也。
六、多数
九、绝大多数
十、全、俱、尽、兼也。(这几个数明确了,也就可以推断筮者起卦方式。草秆、龟纹、竹签之类都是眩人耳目的虚头而已。当然还要再结合出土文物推断 八、四等数,才完整)
更重要的是,要从《墨经》中读懂古人是怎么想问题的。为什么两者相加,有的东西多了,有的东西反而少了。要懂得什么是厚(浊)薄(清)。这样才能知道同样几句话,古人的思维结果。老子说玄同。玄同、再玄同,为什么会得到清、宁……??为什么处事的时候,需要如履薄冰??除了三,最重要就是这个了。

————————————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
老子是支持礼制的,注意是支持礼制。但也不是儒家所称的礼制。。呵呵。。其指向是忠信。。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12:27:34
以前看远古那些文物图片,做了一个随手笔记:


古时用 156789 表示一爻
1579都是阳,68是阴
为什么阳是4个?阴只有2个?
很可能是因为阳在《老子》中有极上、极下两个状态。。所以1579所表示的是阳的不同状态。。而68两个阴一个少、一个老。应该是表示偏少和偏老。。而阳的15可能表示君王姿态在民之下,79则在民之上。。

阴难以察觉。可能极弱的阴,不能被占卜者察觉,所以不设小数字的两个阴,只有大数字的两个。
1,可能是指刚刚开始有这种表现。或者说 1579就是9分比,9是全体、最强烈。


阳有极上、极下状态。。就是从我本帖顶楼得出。。呵呵。。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12:31:27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4-6-2 12:56 编辑

忘记说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归藏是以大家合作去干某个事情为假设起卦。
周易是以双方有这种对抗,该怎么解决为假设起卦。


这个和老孔墨的倾向类似。

老子要解决的是“一”。“一”该是怎么个样子。保守好“一”,就自然会有“二”“三”。(一不是统一哦,而是正常的社会中治道和君王的修养该是什么样子)
孔子注意的是不正常的“二”,即背也。所以他脑子和周易一样,都是二分法。他提出“顺”来解决“背”。儒学之“纲”即所谓忠孝,内核都是“顺”,下顺上。他把楼上那个图里的内圈扩大,把所有小圈包含进去,形成儒家式家天下观念。同时他把自己想象成了“三”。。呵呵。。他不懂得“三”是天地相交,他顶多能提供一个相交场所(也就是环境)。他不能替代“三”。
墨子是古之道术正统,很可能是其中一位“老子”。墨子也看到天下已经乱套,但依据正统观念,得出需要注重的是“三”。由“三”重新回归老子所要的“一”,也就是通过提供辅助天地相交的机制(场所)去回归正常社会。


(最后这段是我在整理自己思路了。直接用先秦概念、逻辑思考应该是方便法门。。呵呵)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6-2 14:04:12
感觉上三楼是在以佛解易,易之变,成于“三”,无“五”则万物不收成。
老子的道“一”,“三”的展开不多,缘于忠信易失,他的“德”,总是被儒捏着做。
易因之阴阳二仪,次上而求“二”,至八卦时节已不伦不类。
佛无非止于“二”境界,心性的阴阳观总是随遇而安。
至于墨,“二”境界是天地合代替阴阳。
儒的那个“二”,成了天尊地卑。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16:08:34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4-6-2 16:27 编辑

楼上领悟能力远远超出常人。。呵呵



(修改了一下楼上图形。加上八卦符号。另外昨晚脑子发昏,既然是旋转的,内圈就不必在乎谁左谁右了)

现在容易看清楚了。左边是阳在上行。右边是阴在上行。
坤是大常,也是君王对百姓求静的反应——地势坤
乾是大务,也是君王对百姓求动的反应——天行健

地势坤,君子当薄德载物。君子厚德岂不是与民争厚?
天行健,君子当柔弱处事。君子强行岂不是与民争强?
儒家参天地,刚好参反了。。呵呵

反也者,道之动也。
孔子没上过学、跟过老师。。他恰恰不懂这最核心的一句话。。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6-2 17:50:29
八卦的那种组合,以前我也有过新的排列,目前暂无法公布。{:soso_e113:}
提示一下:
卦的阴阳并非以初爻论阴阳,单爻仅是无象之阴阳,二爻组合成就四象(物化),三爻卦形内涵天俯地察,比如四偶卦(震巽艮兑),上下观而则象不同,此天道地理之奥也。{:soso_e120:}
顾如 发表于 2014-6-2 22:55:56
天俯地察。。呵呵。。这是儒家思维。。应该是察天俯地。。


今天有个人提了个问题:
文王八卦貌似不分这样阴阳吧?应该是伏羲八卦,乾兑离震为阳,巽坎艮坤为阴吧?


本想简单回答一下。
不过你已经知道并非以初爻论阴阳,那就不需要了
有两个人如此主张,足够引起注意到的人思考了。


关键就在:
归藏是以合作去做一件事为基本假设。。。与孔儒的解决内部分*裂的所谓《周易》不同。。

返回顶部